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758章 麻煩至極
第七百五十八章

弘州,中小城池!

耶律乙辛戰敗的消息,顯然還沒有到得燕京,甚至臨近許多州府也才剛剛得到消息。

狄詠的大軍就已經在弘州城外展開了,連營寨都不扎,不是狄詠不謹慎,而是這時間差過於寶貴。

簡易的將台都不要。

狄詠只是抬手一指:「列隊,攻城!進城吃飯!」

更別說什麼攻城器械了,最高科技的器械,就是簡易長梯,火炮都還沒到。

四面牆,爬滿了人,長梯不夠,飛爪來湊。

城內守軍,其實都是愣的,耶律乙辛戰敗的消息也才剛來不久,城內的大小官員們都還沒有糾結完到底是死守待援還是棄城而逃。

宋人的大軍就到了,人山人海,不見盡頭。

不是宋人攻城多麼猛烈,也不是守城之人多麼膽怯。

有一種感覺,叫無力回天,就看著這場面,再多的悍勇,也會被這種情緒包裹。

更何況,城內也沒有幾個軍漢。

幾乎是兵不血刃,狄詠就打馬從城門而入,許多遼人官員,都呆愣愣在府衙裡坐著……

這座城池裏,糧草無數,甚至還有燕京來的許多負責糧草的官員。

都成了階下囚,倒也沒人虐待他們,興許,將來,這些人還會給狄詠辦差,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為何中國古代內戰的時候,大多數中低層官員階級,乃至某一些高層官員,並不會受到過大的波及?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古代中國,這種人都屬於稀缺人才。

本身,讀書人階級,就是少數人階級,讀書人中的精英,那更是少數中的少數,有能力當好官的人,可不是一般人,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經驗。

這也是為何大宋開國皇帝要與天下士大夫作妥協?

因為沒有讀書人的支持,你玩不轉這個國家治理體系。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大宋朝才與士族階級妥協,漢末三國的歷史裡,這一點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曹老闆到孫權,再到劉備,其他人更不用說,無不被士族階級左右。

這也是讀書人在古代的地位越來越高的內在原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家要收稅,士兵幹不了,文盲幹不了,收稅需要登記,需要計算,需要記錄,就只有讀書人能幹這工作。

整個國家要能順暢運轉,只有讀書人一個群體能倚靠,沒有其他任何選擇。

也千萬不要真的認為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怕死,這也是一種或多或少的誤解。

之所以有這種誤解,一是因為人們喜歡看讀書人怕死的故事……

二是,人們大多時候內心裏並不願意去相信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顯然,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內心的精神力量是很強大的,已經就類似於某種狂信徒的宗教力量了。

史書之中,那些讀書人不怕死的故事,遠遠比讀書人怕死的故事要多得多。

連宋朝到最後滅亡的時候,投海自盡殉國的人都有十萬之眾,文天祥被抓了都要喊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人們還是喜歡把「水太涼」這種真假有疑的故事拿來津津樂道。

歷朝歷代,文人,士人,整體氛圍上,趨向的都是不怕死,精神思維裡,也多是不怕死。能真正做到的,也不少,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有些人認為可以用死來威脅士人,威脅士人整個群體,那是不現實的。(當然,這也看情況的,得看先決條件,看大義上的多寡博弈。這裏不說個人,隻說整個群體。)

但……利益,在有些時候可以做到讓讀書人搖擺的可能,前提是大義之中能找到安慰眾人的借口。

說這些,是在給狄詠解釋,為何他得想盡辦法拉攏士族,而不是一味打擊士族。

沒有整個士族階級的支持,其實狄詠什麼都幹不成,哪怕起兵造反,也會讓國家變得千瘡百孔。

知識文化在士族手中,真正的科學技術在士族手中,行政能力在士族手中,組織調度能力在士族手中,該尊重這個群體就得尊重!

不能一味唾棄鄙夷!

甚至狄詠自己,也身在這個群體當中。

也如狄詠對儒家的態度,那是尊重的,更多是改良的想法,從未有過摒棄的念頭,也不可能摒棄,也摒棄不了,這已經就是中國的基因了。

哪怕千年以後,儒家依舊是中國骨子裏的東西,從家庭觀念到國家觀念,家國天下!

乃至天地君親師,依舊沒變,把君換成國,天地國親師,依舊是社會主流思想,主流的文化美德。

改良,棄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是關鍵。

狄詠之路,就是這條路,此時此刻的狄詠,極為明確,儒家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這些不好的地方,一定不是狄詠與儒家以及士族站到對立面的理由,只是狄詠要改良的目標。

儒家有很多好的地方,士族有許多有用之處,這些,一定是狄詠要拿到手的力量。

折克行與米擒真野回來了,兩人繞後襲擊糧道,其實也沒有襲擊到任何一處遼人輜重,隻待狄詠一到弘州,本來在追擊他們的蕭霞抹,不知是得到了耶律乙辛的命令,還是自己做主,已然帶兵遠遁。

折克行與米擒真野本就是繞著弘州這個目標在轉圈,此時立馬就回來了。

但狄詠又遇到問題了。

還是比較麻煩的問題,折克行與種愕都被召到狄詠面前,李憲在立在一旁。米擒真野被狄詠第一時間派去救援拓跋諒祚……

狄詠開口在問:「弘州已下,再過順聖、安定,可直達燕京城下。這燕京,是去,還是不去?」

種愕想得片刻,答道:「相公,此時局面,不去不行了,當去燕京,如此威脅遼人,以戰促和……」

這個想法是狄詠本身的想法,狄詠點著頭,問了一語:「但若真兵臨燕京,十幾萬大軍屯在城外,燕京外城內城甕城,何其堅固……我軍後勤輜重,皆遠矣,又不能真正大規模劫掠四方百姓,燕雲漢土也……若是激得遼人哀軍之心,軍民一心守城,長久難克,反受其亂……」

種愕聞言,也在皺眉,這事情,還真很麻煩,不能真自大到以為大宋大軍一到,遼人就會望風披靡,棄城就跑。雖然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但一定不能把這種輕微的可能性當做決勝的條件。

遼人更有可能軍民一心,上下齊動,上城禦敵。

連歷史上北宋滅亡的時候,汴京面對金人大軍,也是這個局面,金人第一次圍困汴京,也對這種局面毫無辦法!只有退兵而去。

到得金人第二次圍困汴京,不是軍民不敢戰,是皇帝犯傻逼,才導致外城被破,那時候,金人也還不一定打得進內城,也是皇帝犯傻逼……

何況如今的遼人?

所以,擺在狄詠面前的局勢,麻煩至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