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692章 但有猶豫,萬劫不復
人還在路上,狄詠就不斷拿著輿圖開始看。

隨狄詠一起出發的還有苗繼宣,他正兒八經的差事是去巡視山西河北諸多邊軍,督導邊軍移民屯墾事宜,只是隨著狄詠一起出發而已。

卻與狄詠同坐一輛車,也是狄詠故意讓他來同坐一輛車。

其實狄詠身邊,還有一個人,負責情報事宜的梁辛初,梁辛初麾下,也帶了一幫人,情報工作的開展,也是要大量人手的。

車架之內,狄詠翻著輿圖,反覆看來看去。

一旁的苗繼宣起了疑心,開口問道:「小狄相公緣何一直看太原大同周遭的輿圖?」

狄詠微微一笑:「苗樞密以為呢?」

苗繼宣心中一震,他是不敢猜,不是猜不到!狄詠這般的人,一路上不斷翻閱一個地區的地圖,還能為什麼?

若是再加上狄詠近來安排下做的那些事,答案對於別人來說興許還雲山霧罩,對於苗繼宣這種與狄詠共事多時的人而言,那已經就是昭然若揭了。

「不敢說?」狄詠問著。

「這……」苗繼宣老了,不經嚇!

「是你心中所猜之事!」狄詠給了一個確定答案。

苗繼宣已愕然當場……

狄詠也不去管苗繼宣是驚訝還是驚駭,還是嚇壞了,他隻管說道:「苗樞密,輿圖都在這裏了,你來說說……」

苗繼宣低頭看著地圖,腦袋還是懵的,手指點在地圖上,一時間不知說什麼:「這……這……這這……這也不知從何說起啊……」

苗繼宣淡定不了。

狄詠手指地圖,先說:「出雁門、武州、朔州,越了山凹,直撲大同!」

「慢……慢慢……小狄相公且慢……」苗繼宣有點反應不過來,緩一下,開口:「這一線,遼人經營多年,大同更是遼國西京重鎮,堅城之下,怕是難以如此順暢……」

苗繼宣,網絡延遲了好久,終於上線了!

「苗樞密繼續說……」狄詠抬手。

苗繼宣吞了吞口水,定了定心神,再開口:「小狄相公且看啊,大同在此,往西北不遠,就是遼國西南路招討司,也是屯兵之處,來援必然極快……便是大同去燕京城,也並不需要太久,來援也慢不了,屯兵堅城之下,不須多久,就是四面皆敵也……」

狄詠笑著點頭:「那依照苗樞密所想,該如何進取大同?」

「啊……呃?」苗繼宣這輩子哪裏考慮過這種問題?

「不急,不急不急……」狄詠還安慰苗繼宣不著急,慢慢想。

苗繼宣沒有去想,而是終於徹底回過神來了,問道:「小狄相公是無事謀劃一番打發時間,還是……」

還是真有這個打算?

「苗樞密覺得呢?」狄詠就是不說。

苗繼宣答道:「近來西北要開始押送黨項人到太原,近十萬黨項青壯,想要押送之人馬,一批一批,加起來也有數萬之多,若是這些人並不立馬回去,那真就是聚兵之事也,這……」

「來,繼續說……」狄詠比了比地圖。

苗繼宣依舊不說正事,臉上驚駭又在,說道:「小狄相公,與遼開戰,實非……良策啊!」

「咱們哪裏敢與遼開戰,遼人犯境,無奈也……嗯,你不要誤會啊,遼人不久之後,就會大規模犯境,這是某在遼國偵查得知,準確無誤!」狄詠大忽悠之術。

苗繼宣豈是好忽悠的?立馬說道:「不會吧?遼人忽然要大規模犯境?這事……不可能吧……遼人近來也各軍皆未有異動,朝中也未有調集糧草之類的事情,更何況……遼人還在西域用兵,規模不小……這遼人……不會吧?」

「我也覺得不會,但不得不防,是不是?」狄詠答道。

苗繼宣點著頭:「那是那是,不得不防,謀劃在前,總是好的。」

「對,我就是如此想的,調兵遣將而來,一番動作,遼人若是見我軍之部署,能偃旗息鼓最好不過了,如此,不戰而屈人之兵,倒是皆大歡喜了!但也不得不提前謀劃一二。」狄詠不是好人。

苗繼宣此時才低頭再看地圖,開口說道:「若真要取大同,一要牽製遼人燕京之人馬,所以河北諸軍,當要有動作,雙線而戰,燕京就在河北諸軍當面,當先防河北,也就來不得大同了。其次,遼人西北路招討司(內蒙呼和浩特),來的必然都是騎兵為主,當也騎兵與之對峙,保攻城之事無擾。最後,攻城之事,宜快不宜慢,以下官之念,十日為定,十日之內,能取則取,不能取則立馬撤軍。最多,不能超過十五日,否則就不止這些援軍了,必然四面八方皆有大軍而來!」

真有見地!

狄詠頭不斷的點!

狄詠又示意苗繼宣繼續說……

苗繼宣剛才躬身看圖,此時坐直了一些,說道:「反過來說一下遼國,遼國雖然所披甲百萬,雖然數字不假,但也並非真能用兵百萬,西北招討司負責彈壓草原諸部,大軍非到無奈之時,不會南下……」

「嗯,西北招討司如今空虛,都被蕭特末帶著往西域去了……」狄詠補充一語。

「對,所以西北招討司之軍,幾月之內,不可能來援,就算來援,也只會派偏師而來。上京道、乃至黃龍府那邊,其實遼人一直都有亂事,大軍不可能往南方來,也是一樣,就算援軍,也當是偏師……」苗繼宣繼續分析。

「是這個道理,那邊女真野人作亂,反叛之時從未停歇,雖然都是小亂,但遼人防線也長,若是抽調一空,必起大禍……」狄詠答著,其實苗繼宣說的,與狄詠考慮的,不謀而合。

一個大國,遼與大宋,其實是一回事,一個國家不管有多少人馬,都是不可能全數投到一個戰場去的。不僅因為局勢,更因為地理阻隔,還因為後勤限制。

遼國的大局,其實比宋還要複雜,草原各部叛亂是經常的,東北這邊,女真之類,那更是如遊寇一般,雖是小患,但一處不防就會損失慘重,其內部還有諸多民族的紛爭問題。

乃至還要威懾高麗,揍高麗,遼國也是拿手的,但你一旦把拳頭收回來了,人家必然就要皮了。高麗為什麼會皮?因為人家心向正統,人家打心眼裏想跟宋混,實在是遼國大棒子厲害,沒辦法。

苗繼宣繼續說:「所以,遼人短時間內可調撥之援軍,最大限度,二十萬之數也!若是兩線,此地,十萬之敵!遼國虎狼,不可小視。」

狄詠卻道:「虎狼也不比以往了……養尊處優久了,爪牙也就不似以往鋒利了……」

苗繼宣想了想:「小狄相公此言,也有道理……但依舊不可小覷。」

但苗繼宣依舊有一個結論:「攻城之事可試,但不可為倚仗,決斷必不能拖遝,十日之內,能克則克,不克則走!但有猶豫,萬劫不復!」

是這個道理了,這個道理足夠了。

狄詠深吸一口氣,把眼前的輿圖攏了攏,說道:「這些圖啊,我都看了無數遍了,閉著眼睛都忘不了了……」

「這些圖,製得是真好,也是先太宗皇帝陛下壯志不酬啊……」苗繼宣如此接了一語,大宋之所以有這麼詳細的地圖,是因為宋太宗趙光義六七十年前兩次攻遼的壯志,準備得還是很充分的,隻奈何結局很拉胯。

狄詠看向苗繼宣:「若是此番有機會,苗樞密可願再試一試?」

苗繼宣張著眼睛,看著狄詠,答道:「興許遼人不會來了吧……」

這是僥倖心理,苗繼宣的心理,還是想最好遼人不要來。

狄詠點點頭:「遼人若真來,苗樞密……負責河北沿線之戰事,如何?」

「若真到了那時候,下官鞠躬盡瘁,肝腦塗地,為國效死,百死無悔!」苗繼宣答著。

「好,甚好!苗知府先在太原看看,了解了這邊情況,再去河北,早早去,把河北各軍也弄個清楚明白,一旦真有戰起,河北一線,皆拜託苗樞密了!」狄詠嚴肅認真說著。

「敢不領命?」苗繼宣拱手一禮,眉頭深皺,心中已經壓上了一塊大石頭,有點喘不過氣來。他這輩子也沒真正跟遼人打過仗……

不免也是焦慮非常,壓力山大,他其實不一定真被狄詠忽悠住了,開戰的原因,苗繼宣其實有許多猜測,畢竟他是熟知狄詠以往的那一套的,卻也問一語:「小狄相公這裏可有河北輿圖?」

「有,豈能沒有?我給你找!」狄詠立馬轉頭翻找!

苗繼宣,是真沒有辦法,狄詠那話,天衣無縫,容不得他再質疑。且,苗繼宣也知道自己影響不了那些真正決策上的事情,但他知道,狄詠用兵,向來無差,能克則克,不克則走,應該就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軍漢為國,也沒有什麼話能說了,再如何擔憂震驚,終究還得依令行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