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866章 姐姐,此來有大事
似乎,一切都舒服了!

新皇帝趙頊感覺挺舒服,他有大志向大抱負,需要無數人同心協力去完成的大志向大抱負。

狄詠感覺也舒服了,有一種拳腳盡開,再無掣肘的感覺。

上元節,因為國喪,沒有了昔日的熱鬧景象,諸多商戶,諸多結社,都並未有過多的活動,狄詠如今,也不關注這些活動了。

但總有人還關注這些事情,比如蕭觀音。

街上逛著,商戶雖然都還開門,卻也與昔日並無什麼兩樣,多少有些失望,對著雲奴說道:「罷了,回吧……」

雲奴也很失望,她就等著上元節帶著蕭觀音出來開心一下,慰藉一下蕭觀音這段時間的低落,但皇帝駕崩,也實在無奈,只能答著:「今年卻也不巧……若是往年,諸多詩詞結社,各地大才盡出,最是娘子喜歡的事情……」

蕭觀音點點頭,坐在車內吩咐車夫回去,卻又往北邊看了看,說道:「大宋國喪,遼使想來又要到了……」

這話裡有深意,這回遼使再來,大概應該就要把大遼皇子接回去了。

也是這個道理,遼宋互相退兵之事,不論是執行得好,或者不好,這質子都該帶回去了。

遼使肯定會來,因為宋人皇帝駕崩,遼國就肯定要派人來弔唁一番。也是遼宋兩國的都城,距離還真不遠,一個在汴京,一個在燕京,道路也好走,大多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來去極快。

狄詠顯然也不在乎這些事了,又到了要翻臉的時候了,國與國之間,從戰國開始,就再也沒有多少信義可言。

只要能說服國內的人,對於外國,不講信義就太容易不過。

狄詠在準備北去,北去之前,汴京城內的事情,都要一一安排好,朝廷裡的各個部門,各地賦稅今年該怎麼押運,怎麼運送……抗敵捐的事情,大致要達到什麼目標,什麼時間節點該到什麼地步……

禦史台要做些什麼……

朝廷人事上的變動,大概要以一個什麼步驟與程序來安排……

皇陵徵調哪裏的人手,修建成什麼模樣……皇陵這回動工,也帶著另外一個工程也要動工,那就是烈士陵園……都安排在鞏縣的皇陵……又該建成什麼樣子……

皇帝最近還要上課,正兒八經的教育課,也得安排上課的人,以及課程安排,富弼要給皇帝上外交課,曾公亮要給皇帝上類似管理學的課程,王安石要給皇帝上經濟類的課程,甚至數學……

司馬光也不落下,要給皇帝上史學……

這些都很重要,要全面提升皇帝趙頊的綜合素質。

事情太多,狄詠一一安排,其實就是各種開會,到處開會。當宰相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諸葛亮大概就是這麼累死的……

遼使來了,這回遼使不是蕭特末了,顯然,蕭特末知道事情進展到了什麼地步,知道如今情況,沒必要再浪費時間到大宋來,緩兵之計不成,那就只有一心備戰,打嘴仗的意義也不大了,這回,往死裡拚。

黃河以北的北方,再往北,很大區域上,乃至關外的許多區域,種植的都是冬小麥,也就是去年九月十月種下去,今年四五月份收穫,也就是說遼國最合適的開戰時間,就是四五月份收完冬小麥的季節。

小麥一收,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徵調民夫也不影響生產,可以長時間支持作戰。往死裡拚,就需要這樣的前提!

蕭特末此時做的事情,大概也如狄詠一樣,正在安排朝廷上下的各種事情,繁瑣無比。

今年來弔唁的遼使,其實也是狄詠的一個老熟人,名叫蕭清,字子良,如今他是大遼林牙,也就是遼國翰林學士。

興許狄詠記憶裡不一定有這個人,但見到了,一定就認識,因為第一次去遼國的時候,這個蕭清就負責接待狄詠,帶狄詠逛汴京城,帶狄詠看胡旋舞……雲奴,也是蕭清帶狄詠見的……

倒是蕭清來了好幾天,也沒見到大宋的狄相公,他見的宰相,見了新皇帝,弔唁了先帝,也與富弼表達了要帶皇子耶律浚回國的事情。

狄詠也沒時間去見他……

一切倒也正常。

但蕭清此來,就不是做正常事的,他有任務,甚至是賣命的任務,但這個任務需要有人配合。

這個配合的人,就是在大宋的遼國廢後蕭觀音。

蕭清自然是要見蕭觀音的,禮節之後,蕭清啥話不說,直入主題:「姐姐,此來……有大事!」

蕭清,與蕭觀音同族,算是堂姐弟,乃至蕭特末,也可以算是這一族,只是稍稍隔得有點遠。大遼,就「兩大家族」,耶律與蕭,當然,以契丹的出身而言,稱之為兩大部族更合適。

蕭觀音最近狀態不好,並無多少笑容相迎,也沒多少情緒表達,只是點著頭:「嗯,你說……」

左右早已屏退,就兩人當面,蕭清面色已然露出兇狠:「此來,蕭駙馬有吩咐,刺殺狄詠!」

一直無甚表情的蕭觀音聞言一愣,顯出幾分震驚,問道:「刺殺狄詠?此計不妥啊,憑得你帶的幾個人,何以能刺殺狄詠?」

這多少有些癡人說夢……

但蕭清答道:「蕭駙馬何許人也?豈能沒有高明手段?」

蕭觀音有些不好的預感……

果然,蕭清接著說道:「姐姐,此計在你,那狄詠……好色之徒也,世人皆知,蕭駙馬之意就是……」

說到這裏,蕭清頓了頓,似乎覺得難以啟齒……

蕭觀音不好的預感大增,連忙問道:「蕭駙馬有何良策?」

預感是對的,蕭清開口:「此事就在姐姐身上,姐姐乃我契丹子孫,家國大難,正是挺身而出之時,那賊子好色無度,姐姐傾國傾城,只要……只要……嘖,只要姐姐配合,兩三勇士,足以殺得此賊,此賊一死,契丹大興,國運昌隆!」

終於,終於還是到了這種時候,不是實在沒辦法了,也不會用這種計策……蕭特末顯然也是無奈了,只要還有用的手段,都要用上了,最讓蕭特末無奈的是大宋的皇帝,登基短短時間,年輕力壯之時,竟是忽然死了!

換個新皇帝,卻是個對狄詠唯命是從的弟子……

蕭特末在汴京聽得這個事情的時候,如晴天霹靂一般,最後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再也不去想那些什麼緩兵之計了,也只剩下這種手段能用。

只要狄詠死了,戰爭雖然還要繼續,但戰爭的難度就會大大減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