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898章 百多年了,不得再等了
宋人,真多!

秦越國王耶律阿璉,心中不自覺有這麼一種感慨,只是沒有說出口。

若問耶律阿璉打過仗嗎?真正打過仗嗎?

其實他也沒打過!

站在城頭之上,他……儘力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卻不免也在下意識吞著口水。

也在想蕭特末與他說的話語,據城堅守,宋人必不能破,隻待堅持十天,援軍也定然會到。

援軍,其實到處都有。

為何非要等十天呢?

道理很簡單,防守之勢,城池很多,各處抽調集結需要時間,此其一。

其二,還不能隨意抽調,因為宋軍此番,三十多萬,歸化面前,不過來了十餘萬,也怕聲東擊西,各處城防皆要重兵,也要看宋人是不是真的鐵了心要圍攻一地,看宋人的進攻態勢,若是宋人真的用命在打歸化,才會真正抽調大量人馬來援,避免中計。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宋人提前動手了,打亂了遼國部署,遼人要收糧,要運糧,還有許多遠地而來的兵馬在路上,兵力上其實有些捉襟見肘。

其實還有一處,是遼人算差了的,那就是宋軍的規模,哪怕蕭特末,其實也未算到宋軍此番竟然如此龐大。

以往,所有的宋遼之戰,無一例外,兩國之間,雙方的戰爭動員規模都在十萬之軍上下,從未有過今日這種三十萬軍之眾。

宋顯然沒有能力動員三十萬軍隊!遼國,其實也沒有這個能力在一處戰場動員這麼多軍隊。這還只是軍隊之數,配合這種規模的戰役,其後勤動員人數,更是海量不可數。

這世間,哪裏有多少所謂百萬大軍?正兒八經百萬大軍?

哪怕是國家就是戰爭機器的時代,比如戰國時代,為何秦國要坑殺四十萬趙人?因為沒有糧食給俘虜吃!

為何秦國坑殺了四十萬趙人之後,卻還是攻不下連兒童都上城禦敵的趙國邯鄲?不久後要退兵而走?因為沒有糧食給自己吃!

所以,遼國又哪裏有能力動員出幾十萬軍隊與宋人打仗?

但偏偏如今遼國,就在做這件事,無他,拚命罷了。

遼國人要拚命!但最初,耶律洪基也好,蕭特末也好,耶律乙辛耶律仁先,都不認為宋人也能動員出如今這麼龐大的軍隊出來。

宋,早已不是如戰國秦趙那般的戰爭機器制度了!

遼人想著拚一命,把故土奪回來,其實多少是不認為宋人也會這麼拚命!也是宋並不具備這種動員的制度體系!

但偏偏有個狄詠,就拚了這一命,他大權在握,他一言而決,他毫不在意任何的反對之聲,他以權柄壓製所有人,他就是動員出了這麼多人來。

這場戰爭,有些出乎了狄詠最初的預料,更出乎了遼人最初的預料。

這場戰爭,狄詠不能敗,一敗,不說戰爭上的後果,不說失地失人之後的危機,就說他自己政治上的前途,也就再也不復之前了,立馬就會失去權柄的正當性,立馬就會被朝堂內外的反戰之聲所淹沒。

遼人,也不能敗,一敗,契丹幾百年的努力,才得到現在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甚至可能再次變成那個山林草原裡的小小部落。

這場戰爭的邏輯,既簡單,又複雜。

與歷史上發生的許多戰爭一樣,並不是史書裡幾個簡單的數字與記錄!

耶律阿璉,遼國秦越國王,西京大同留守,遼皇耶律洪基四弟,這輩子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規模的軍隊出現在眼前。

他表情嚴肅,身形挺拔,看著城外宋人開始安營紮寨,取水埋鍋……

他用一種胸有成竹的語氣說道:「來人,速速去報燕京知曉,另……請皇兄速速增派援軍……」

身旁,有個文官叫作劉信,昔日北府宰相劉慎行之孫,幾年前的遼國三司使劉六符之子,劉六符,就是那個出使過大宋的劉六符,他已去世。

劉信在記錄,記錄完,招來令兵快馬,把信送出,與耶律阿璉說了一語:「大王不必擔憂,宋人懦弱,只看人多,皆烏合之眾也!」

耶律阿璉點頭:「嗯,我知宋人懦弱,強兵無幾,雖看著人多,也就是看著人多而已……」

說完,耶律阿璉又舔了舔嘴唇:「隻教他們來打就是,我這城池,固若金湯!」

宋人源源不斷而來,前面先到的在紮營,後面而來的在卸車,箭矢,糧草……

黑洞洞的……

火炮……

一架一架,慢慢推拉,人推馬拉,一一擺開……黑洞洞的鐵疙瘩,異常顯眼。

耶律阿璉立馬說道:「你看,宋人就是仗著此物之利罷了,若是真起廝殺,宋人豈能是我大遼勇士之敵手?去年,也就是宋人趁我大遼不備罷了,而今,我城頭上也擺有此物,豈能懼他?」

劉信立馬點頭:「那是,大王,且也響幾炮,教宋人知曉我城頭利器,且看攻城之時,他們還敢不敢來爬……」

耶律阿璉大手一揮:「是極,開幾炮!」

歸化城頭,有炮,遼人這段時間趕製而出的火炮,在這裏不多,卻也有二十來門,擺在城頭之上,隻待宋人攻城,一片片鐵砂打出,必是人仰馬翻!

轟隆隆……

聲響巨大,已然在大帳之中的狄詠,也身形一震,出門來看。

種愕在說:「恩相,是遼人開炮示威……」

狄詠看著遠處城頭,嘆了一口氣:「更是要速戰速決了!」

火炮這玩意,對於遼人而言,真不是什麼黑科技,人家見過了,就能造了,不過就是巨大的火銃而已,雖然生產質量上有差別,性能與威力有差別,但用起來,也是利器。若是再給遼人更多的深入研究與生產的時間,那更是大麻煩。

「是啊,遼人竟是學得這麼快,想來,多是燕雲漢人所產,當真氣煞人也,漢人竟是幫著胡虜契丹,當真……當真……來日若是城破,且看到底是哪些漢人幫了契丹,定要都拖出來斬殺殆盡……」種愕真生氣……

狄詠擺擺手:「不必苛責,不怪燕雲漢民,隻怪我中原無能!」

狄詠說到了問題本質,不是燕雲漢民的問題,怪就怪中原人非要內亂,護不住這些燕雲之民,以致他們當了百年遼人。當然,罪魁禍首還是有的,就是那兒皇帝石敬瑭。

種愕聞言,忽然也通透了,然後,就有一種負罪之感,又起憤怒,說得一語:「若生在當時燕雲,某必把那石敬瑭剝皮吃肉!內亂便內亂,終究自家人爭,天下大勢,分分合合,何以自家人反倒成了敵國之助力?」

種愕這話,很有道理。有一個人叫作常凱申,是不是也得剝皮吃肉?

狄詠答了一語:「百多年了,不得再等了……就在此番!」

歷史上,燕雲,從後晉石敬瑭割讓給遼國開始,再歸中原王朝,就要一直等到明朝建立,這期間,多少年?

四百餘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