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380章 老而不死是為賊
懷州城外,宋軍大營之前,狄詠已然站好,那遼國使節蕭特末打馬而來,面色鐵青,身後隻帶幾個護衛。

「蕭使又來了,這回我可遠迎了,不失禮吧……」狄詠笑著。

蕭特末還在馬背之上,撇了一眼狄詠,慢慢翻身下馬,蕭特末不傻,他也不可能傻,他越是看著狄詠那臉上的笑容,便越是覺得事情不對勁。

所以蕭特末再看狄詠,眼神中帶著疑惑,不是對什麼事情的疑惑,而是對狄詠這個人的疑惑。

這個「你家的兒子」,一會給人一種人中龍鳳的感覺,一會又給人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一會兒又給人一種……

應該說,就是這會兒!

就是這會,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這種捉摸不透與狄詠那年輕的面龐有些格格不入,因為「捉摸不透」這種形容詞,天生就不會屬於年輕人!

因為這個形容詞,一定來自無數人生的閱歷,乃至閱歷之後的大智慧,大智慧中無數與人與事的鬥爭經驗。

所以,這些,是不可能出現在一個二十齣頭的年輕人身上的。

不是以往蕭特末看輕的狄詠,而是狄詠這個年輕人,太不符合常理了……

蕭特末下了馬,他本來是怒氣沖沖而來,準備對著狄詠來一通劈頭蓋臉的訓斥,然後再威脅警告一番狄詠!

但蕭特末卻莫名其妙沒發任何脾氣,而是皺著眉頭,問了一句:「狄中丞所謀,甚大啊?」

狄詠立馬心中一緊,有一種被人戳穿了心思的心虛,裝出的笑容也止住了,看向蕭特末,這老頭歷經風雨,在遼國朝廷裡也是元老之輩,一頭白髮無不顯示出這老頭的智慧與閱歷。

狄詠又笑了,這回不是裝出來的笑,而是笑得由衷:「人道是,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狄詠罵人了,罵蕭特末,罵他是個老賊。什麼老賊?看透人心的老賊,意思就是你蕭特末已經老辣成這樣了,怎麼還不死?語氣中顯然多是調侃。

沒想到,蕭特末聞言忽然大笑:「哈哈……終究是走眼了,走眼了啊!」

「請!」狄詠抬手,臉上也笑。

蕭特末往前邁步,忽然惆悵一語:「你倒是罵得對,罵到我心上了,我蕭特末,當真是老了,老了就要死,如今遇了你狄中丞,卻是讓人頭疼,我這一死,擔憂甚多,我契丹大遼,卻沒一個你這般的年輕人物……將來可如何是好……」

「後人只有後人福啊……」狄詠這算是在開解蕭特末,顯然也是知道,在蕭特末面前,裝不下去了,人說韜光養晦,在有些人面前,你是如何也韜不住的……

狄詠,已然是擎天之柱了,卻也如何能躲得住身形?特別是在蕭特末這種老辣之賊的眼中,更是隱藏不住了……

蕭特末忽然又止住了腳步,轉頭,上下再打量了狄詠一遍,然後揮了揮手,把幾個貼身護衛支出去十幾步外。

倒也不用說,見得蕭特末如此,狄詠立馬也擺了擺手,把身邊之人支遠了一些。

如此,兩人,私密而談,也不到什麼中軍大帳裡落座吃茶了。

蕭特末抬頭看了看天空,開口:「你敢抗旨?」

狄詠搖搖頭:「我不抗旨,身為臣子,豈能抗旨?」

「那你……倒是手段驚人……」蕭特末這話裡有其他意思,他在震驚,震驚狄詠這麼一個人中龍鳳的人物,頂尖的士大夫,卻與以往他見過的宋臣完全不一樣。

說狄詠手段驚人,如何驚人?因為蕭特末不用想也能猜到,宋朝廷的旨意肯定就要來了,狄詠反而還敢下令攻靈州城,還是不抗旨的情況下,這完全不是士大夫行事的風格。

狄詠這種人,如何來形容?豈能不讓蕭特末震驚?

蕭特末的話,狄詠好似沒有接茬,隻道:「蕭使也著實聰慧了些……」

「哼哼……宋有運道啊,竟是出了你這般人物,我大遼卻找不出你這般的後生……」蕭特末這話,說出了他心中最根本的擔憂。

「遼國也是人才輩出,耶律乙辛之名,我在大宋就有耳聞,聽聞他年歲也不大,已然是南院樞密使了,鳳毛麟角般的人物……」狄詠這算是閑聊……

「耶律乙辛?那你聽錯了,他可比你大了十幾歲,他……」蕭特末又看了看狄詠,才道:「他不如你……」

「說笑了,蕭使說笑了……」狄詠謙虛著……

蕭特末忽然面色一沉,語氣也沉:「你知道,我剛才在營門再見你,心中如何作想嗎?」

狄詠搖搖頭……

「我心中所想,這回,看來是真要開戰了……」蕭特末說著,語氣簡單,卻帶果決。

「那……我是不是要加快一些步伐了?」狄詠也問,針鋒相對,加快步伐解決西夏之事。

「你啊……就不怕一敗塗地之後,前途盡喪?如此一身大才,可賭得起?年紀輕輕,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可期啊……」蕭特末,顯然還是想說服狄詠,或者說,還是想警告狄詠。之前都是簡單的警告,這回,蕭特末認真了,玩弄起了人心,恐嚇狄詠。

「我求的也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否則也不會到這黃沙大漠之地孤軍犯險……」狄詠表達的是自己的堅定。

「急,急了,年紀輕輕,著急了……已然三品之高位,還要如此著急,難道你想二十歲就登相位?這也太急了……人吶,一著急就會出錯……這般道理,你肯定懂……」蕭特末說出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話語。

狄詠也知道自己有些著急,急著要立不世之功,急著要一個圍繞著他的利益集團,急著要與韓琦扳手腕,急著要掌握大權……

「已無退路了……」狄詠答道。

「是嗎?你退兵,我保證黨項人不追擊你,保你安全退到夏州城,如何?」蕭特末做著最後的努力。

「蕭使,你若何作保?如何作保我拔寨退兵,黨項人就一定不會追擊?你確保不了,夏非宋臣,夏也非遼臣,從來都不是,西夏,從來不會真的聽誰人的……」狄詠答著。

蕭特末面色微變,忽然有一種自嘲的笑,是啊,他來此地,以遼國之威,震懾兩方,忽然就覺得這個事情有點搞笑了……

西夏何曾願意當人臣?

宋,又何曾願意被人拿捏?

一場大戰,關乎三國,卻又真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

蕭特末來的時候,高估了自己,此時,顯然沒有一點妄想……實在是這一切,可以騙他幾日,卻不可能一直騙得到他這般的老辣之人。

如果蕭特末真的一直被狄詠蒙在鼓裏,那他蕭特末也太蠢了,他蕭特末也不會在遼國朝廷裡混到今日高位。

沒人是傻子!

「不得不如此?」蕭特末再問一語。

「實在無奈,靠別人,終究不如靠自己。西夏人便是想著靠蕭使,靠遼國,一心拿著救命稻草,才到如今這地步……我若是也一心靠蕭使,此時領兵而退?那黨項騎兵尾隨而來,我十幾萬大軍退意一生,再如何禦敵?更何況,蕭使心中所想,莫不也是騙我退兵,然後又藉機掩殺?」狄詠實事求是,他也不可能信得過蕭特末,而且他也從來沒想過退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