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423章 笑得很真誠
不論還得幾日,在汴京城熱烈的氣氛中,小狄相公終於還是歸京了。

滅國之功,到底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什麼?

其實狄詠自己也不知道……

是一種整個國家由內而外的自信……

是一種整個國家人民共同的榮譽……

是一種揚眉吐氣……

是一種可以到達癲狂的暢快發泄……

直到狄詠回到汴京的那一刻,他才深刻體驗到了這種情緒……

他家的門口,堵得人山人海……仟韆仦哾

這些人倒也不是要來拜見狄詠或者恭喜狄詠,他們就是聽說小狄相公回來了,就圍過來了,甚至也不一定是非得見狄詠一面……

他們就是圍在這裏,越圍越多……

皇城司的兵丁來了不少,卻也並不發生什麼衝突,反而與這些百姓聊成一團,聊著他們在軍中聽說的小狄相公的軼事……

朝廷之內,各個部門,氣氛是另外一種,雖然也有對勝利的喜悅,但喜悅已經很久了,如今開始務實了……

諾大的國土,需要無數的官員……

其實,也到了京城裏這些達官顯貴分蛋糕的時候了……

司馬、參軍、知縣、判官、推官、轉運、提刑、鈐轄、知州、知府、製置使、節度使……

甚至連一個小小的團練使、團練副使,那也是官缺,這種官缺雖然常常是大官被貶的去處,但對於那些等著官缺的舉人而言,對於那些有資格恩蔭的子弟而言,那也是實打實的職位,有衙門,有衙署,有衙差,有錢糧,有權職的官缺……

官缺無數……

這是一場饕餮盛宴……

一場汴京城裏的饕餮盛宴……

無數人擠破了頭,踏破了門檻……

家中有子侄,遠方有學生,親朋有託付……

人人有關係……

乃至關係的關係,還有無數人,苦讀經年不過泛泛之輩,隨著誰到衙門裏做個刀筆吏,那也是安居樂業的人上人的營生……

做官這件事,幾千年來,從未有變。

駙馬府,乃至狄青的狄府,投的帖子,已經堆得山高,門口的禮物,更是推辭都推辭不過來,你不收也得收,人家下了禮,禮單附上,帖書附上,往你家門口一放,就走了……

只希望留一個名字入眼,來日在名單上勾勾畫畫的,求你一個眼熟……

至少也求你不要給畫落了……

小狄相公,在京城之外,那是狄相公,在京城之內,依舊是小狄相公,只要狄青還在人世,這個「小」字,永遠都不會去。

小狄相公在何處?

自然是在皇城裏,在皇帝陛下面前。

流程還是那個流程,得先告祭宗廟。

這回告祭宗廟就與以往不同了,狄詠得重點發言。

列祖列宗,皇天后土,先太祖太宗,先皇在上……臣狄詠……生於哪裏,長於何處,受什麼教誨……如何不如使命……如何踏著先輩榮光再接再厲……天朝上國,討伐不臣……

皇帝陛下,在列祖列宗面前,痛哭流涕,還得謙稱不肖子孫如何努力,然後僥倖獲得一些什麼功績,所以今日告慰先靈……希望得到皇天后土列祖列宗的一點小小認可……

起了跪,跪了起……

一套下來,累得夠嗆。

垂拱大殿,文武百官,人人新裝,個個精神!

小狄同學,還得與眾多大佬彙報工作,彙報戰事具體情況,吹也隨你吹,時不時還有人問幾句細節……

狄詠自也是說得口沫橫飛……

皇帝臉都笑僵了……

晚間還有大宴……

但朝會還有要事,老皇帝在高台上坐著,氣勢不凡,龍盤虎踞之相,口中問道:「諸位,諸位諸位,當議一議了,議一下,駙馬狄詠如此功勛,何以封賞啊?」

這是大事,大事,反倒不好輕易出口而言,大佬們多是左右去看。

其實這事吧,本該開小會來說,不該朝會來說,待得小會開完決定了,再來朝會正式封賞,但架不住皇帝就是高興,一直不提這事,非得等到文武百官當面,再來談!

其實,這也是皇帝的小心思……

他這小心思就體現在他接下來問的這個人身上了:「梁相,你來說說,如此功勛,合該如何封賞?」

梁適,狄詠之黨也,平常裡大事,皇帝都下意識略過他的意見,今日卻先問他。

梁適倒也不愣,狄詠的書信,他收了好多……有些事,顯然狄詠自己有追求。

「陛下,老臣以為,如此功勛,如何封賞也不為過,若非狄中丞還年少,便是老臣這宰相之位也算不得什麼……」梁適先把調子拔高一點……

卻是這話語一出,自也有人面色微變。

人最怕的,就是一個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昔日裏,狄詠的老爹在人家面前也不過是個小人……今日裏,這小人的兒子,一不小心,還爬到自己頭上去了……

韓琦轉頭看著梁適,臉上堆著假笑……笑得很真誠……

倒是台上的皇帝笑道:「誒……不說玩笑語,駙馬為相,那還有些差距,還得多多長進……」

這還真不是皇帝要打壓狄詠,這說的也是一定的事實,宰相還真不好當,能力先不說,而是這差事很辛苦,朝堂大小事,事無巨細,基本都匯聚在宰相那裏,事事都關乎一地百姓安居樂業,一處懈怠,稍稍拖遝或者處理不善,必然就是亂象叢生,甚至無數人的生死一線。

這不僅要能力,還要耐心,狄詠若真當了個宰相,那真得日日案牘之勞行,天天各地公文在手,一刻不得閑。

皇帝顯然對狄詠很是了解,這傢夥,還真當不了這個官。要狄詠一天到晚在政事堂坐著,天天面對如海一般的公文,這裏大水,那裏地震,何處貪汙,何處乾旱,哪裏缺糧,什麼地方揭竿而起……什麼地方的糧食在什麼時候應該運到另外一個地方……

朝廷今年收多少錢,該怎麼花,該花在哪裏,為什麼這麼花,怎麼花更合理……

那狄詠十有八九連死的心都有……

統籌天下,何其難!狄詠但凡偷懶,肯定壞事。

所以皇帝才如此說……

梁適其實也知道,但他的任務,就是把調子先定起來,定得高高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