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好武夫》第571章 狄詠是個心善人
打馬軍漢,一直奔到狄詠面前幾步,才勒馬而下,已然在笑,身體在躬:「失禮失禮,相公怎麼來了?不是有人來報,說這邊有個官,遠遠看著有些面熟,末將還不知道是相公到了……」

楊得忠近前來了,拱手在拜。

「路過,剛從包相公宅子裏出來,準備回去,恰巧路過。」狄詠也笑著,手輕輕一抬,算是回禮。

楊得忠真正近前,才又開口:「大哥,黨項賊人都圍在裏面了,共有一百七十多號,本住在附近四五個旅店,梁乙埋約了他們今日動手劫人,都聚在一起了……」

近前的楊得忠,稱呼都換了。

「嗯,梁乙埋呢?」狄詠問道。

「也在裏面……」楊得忠答道。

「這小子,豁得出去啊……」狄詠越發覺得梁乙埋這小子,真是個人物。

「所以小弟也有點投鼠忌器,怕把他也傷了……」楊得忠答著。

牛勇聽不過去了,陰陽怪氣起來:「想來裏面就屬他年紀最小,最是好認,與麾下之人吩咐一聲就是,如此場面,著實難看,叫百姓們看著,還以為我大宋軍漢無能!一身鐵甲,怕他作甚……」

楊得忠有些尷尬,知道牛勇說的什麼,面色有些紅,一咬牙,說道:「大哥稍待,小弟先去,一刻之內見分曉!」

狄詠點著頭:「你將來是內臣,我是外臣,做完事就帶隊回去,不必再來見了……」

什麼意思?楊得忠將來要接任殿前司指揮使,也就是趙禎表弟李璋的職位,這事雖然算是隱秘,但在狄詠這裏就不算隱秘了,皇帝也親口問過狄詠楊得忠的各種情況,也表達過這個意思,狄詠自然也不會與楊得忠藏著掖著。

楊得忠如今,但凡朝中官員,但凡豪門大戶,他是一個都不接觸了,能避則避,隻為順利接任這個殿前司指揮使,這事情也是狄詠教他做的,要想當這個殿前司指揮使,就得與誰都不來往。

狄詠這話,並非要與楊得忠真的保持關係,而是在告訴楊得忠,表面上,大庭廣眾之下,還是要避嫌。

楊得忠也聽得懂,他也知道要避嫌,但狄詠在這裏了,不來也不合適,來了,狄詠這一番話,那是替他著想,讓他好做。

「謝大哥了,小弟心中,感念至甚!」楊得忠再躬身,轉頭就走。

楊得忠上馬再去,到得那門口之間,左右厲聲呼呵幾聲,又拿過自己的長槍,下馬,自己往那大門裏去了。

隻待楊得忠一進去,局勢立馬不同,本來許多堵在門外還進不去的軍漢,忽然前頭好似通順裡,烏泱泱往裏擠。

牛勇依舊有評語:「這才像個樣子……」

狄詠嘿嘿在笑,也不知有什麼好笑的,但就是覺得有樂趣。

「走吧,不看了!」狄詠返身上車。

「相公,還沒打完呢,就不看了?」牛勇依依不捨。

狄詠不答,隻上車坐好。牛勇便也只有一步三回頭地也上了車,拿起馬鞭韁繩,問道:「相公,繞路回去?」

「不回去,去一趟河西郡王的府邸……」狄詠吩咐著。

「得嘞!」牛勇拉馬轉向,這街道也空。

河西郡王府邸,皇城司的軍漢一百多號,狄詠下車,一圈軍漢上來,這一圈軍漢,倒是眼熟……

興許也錯怪了一些楊得忠,精銳的廝殺漢,原來都在這裏。

眾多軍漢自然也認識狄詠,連忙躬身行禮,一個個既激動又興奮:「見過相公!」

「相公好!」

「相公萬安!」

「頭前帶路,見見河西郡王!」狄詠揮揮手。

倒也無人多問,連忙帶路就是。卻也有皇城司嚴令,任何人不得輕易面見河西郡王,除非皇城司押班楊得忠有令,否則,誰來都不行,宰相來了也不行。

這個誰來都不行,顯然不包括狄詠。

院子挺好,還配了一些黨項女子伺候,瓜果點心茶酒,一應不缺。

李諒祚呆坐在院中一個大樹下,有些失神,身後腳步一大堆,卻也不回頭看一眼。

牛勇厲聲呵斥:「呔,嵬名諒祚,醃臢好膽!」

這一身喝罵,把一圈皇城司的軍漢都驚了,便是他們平常,對李諒祚還真都是有禮有節,甚至帶有不少尊敬尊重,不說這人是昔日的黨項皇帝,如今也是大宋的河西郡王,只要李諒祚不惹事,旁人也不敢輕易得罪。

倒是牛勇一語,眾人皆是側目,他們以為狄詠也是該有禮有節上前拜見的,哪裏想到狄詠身邊一個護衛,也敢如此喝罵郡王。

李諒祚微微轉頭,看了一眼……再看一眼!

瞬時間,李諒祚彈射而起,表情煞白,皆是慌張,腳步都不自覺在後退,如受驚的小兔子一般……

卻又知道得立馬說話,說話還得趕緊行禮……

這一番動作,顯得格外的……怪異。

「拜……拜見狄相公……」李諒祚終是在這個怪異之中禮節周到了。

「嗯。」狄詠鼻孔回應,上前幾步,坐到了剛才李諒祚的座椅上,一揮手,示意李諒祚站到當面來。

李諒祚幾步上前,站在了狄詠當面,只等狄詠說話。

「都沒虧待你吧?」狄詠問道。

「都……都好……」李諒祚話語之間,還有幾分顫音。

「面聖了嗎?」狄詠又問。

「覲見了皇帝陛下。」李諒祚答著。

一問一答,滿場軍漢,眼神早已聚焦。

「陛下如何說?」狄詠接著問。

「皇帝陛下說……讓學生好好在汴京住,有什麼困難就上書奏去,還說娶妻生子的事情不用愁,到時候自有安排……」李諒祚說的都是實話,趙禎是這個秉性。

「挺好……」狄詠點著頭。

然後狄詠沒有說話了,而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李諒祚,又長高了一點,青春期在發育。

狄詠沒說話,李諒祚更不安,低著頭,卻又不敢偷看狄詠的表情。

氣氛有些僵。

今日這到底是來幹嘛呢?其實狄詠也沒個目的。

但狄詠有話說:「今日街上,在圍殺黨項亂賊,一百七十餘人,這事你不知道,來告知你一聲。」

「亂……賊,亂賊該殺!」李諒祚答案很正確。

「昔日啊,我與你說,讓你與我一起,重複漢唐榮光,你口中答著,心中卻不當回事,這件事,還是可以作數的,太學的課,你還得上。你年紀還小,心思不定,得關幾年再說,黨項,依舊還有榮耀之日,你要好好想,想清楚。把黨項的榮耀,與大宋的榮耀,歸於一處。漢唐重複之日,便也有你黨項一份功勞。男子漢大丈夫,莫要糾結太多旁枝末節,年少受些罪,才能真正成為好男兒,許多事情,長大一點,興許都能想通,都能放下……多上課,多認識一下同窗友人,那些太學同窗,來日都是我大宋的棟樑之才,多多結交,有益無害……」

狄詠是心善人,從來不假。

就像……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在無數的虐待與鞭打中,一點溫柔就可以換來百般感激。

行不行是後話,先得這麼做。既然大唐可以是大宋與黨項的共同語言,就得拿來用。

「學生定當牢記先生教誨!」果然,狄詠一溫柔之後,李諒祚立馬說話都變得利索了不少。

「嗯,就說這些了,以後再見吧,看你學業……」狄詠也不多留,起身就走。

出門上車,車架在走。

牛勇還問:「相公,這廝怕是理解不了您的好心,這廝心中仇怨太甚,怕是好心當作了驢肝肺……」

「人心啊,幾代乃成,黨項歸心,非一日之功,讓黨項人賣命,何其難……」狄詠說的道理很簡單,要想真正融合一個民族,真需要幾代人,所以黨項人是不可能給他狄詠賣命的。

黨項人只會給米擒真野與李諒祚賣命。

但狄詠,真的需要這些能驅策的犬馬。這些黨項人其實很重要,不說西域,也不說遼國,就說青藏高原,有朝一日,真得倚仗,黨項入青唐,本就是熟門熟路的事。

這大中國,得大!

牛勇聽得半懂不懂,答道:「不賣命,都殺了自在!」

依舊交流不了,但總要交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