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明創造
對於父母對自己的寵愛,張桂芬自然是知道,也不用李皓來提醒。

倒是對於帶這些人回家,張桂芬還是有些疑慮,擔心李皓剛剛沒有拒絕,是因為當著自己父母的面,有些話不好說。

所以再次問道:「夫君,你真的願意讓這些人進府嗎?

若是你不願意,其實也不打緊的,我可以直接去與父親去說,就說是我不願意讓這些人進府,父親不會說什麼的。」

看到張桂芬能為自己著想,李皓倒是挺欣慰的。

便起身坐到張桂芬身旁,摟著她說道:「這事我自然是願意的,你且放心就是。

一來這樣可以讓嶽父大人放心,免得他擔心你在府裡受欺負了,少了些後顧之憂。

二來一旦西北真的開戰,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雖說我如今不掌兵事。

但肯定也會有忙碌一陣子,只怕是顧忌不到你。

有嶽母這些精明強幹且能用心辦事的人,照顧著你,我也可以放心。

另外嶽父出征之後,府裡就剩嶽母一人了,你平日裏也得多關心關心。」

聽到李皓的話,張桂芬心裏很是舒服,頓時滿臉笑容的答應下來。

不過這兩人是沒有事,但府裡突然來了這麼多人,李皓還是被衛氏詰問了一番。

也還好衛氏為人豁達,在加上有李皓主動攬話,所以最後衛氏也沒說什麼。

不然要換成其他人,兒媳婦娘家這麼給自家塞人,只怕就算是嘴上不說,但心裏的芥蒂恐怕是少不了的。

當然這是說正常的官宦人家,而不是當初孫秀才那種不要臉面,靠著自己嶽家過活的人。

反正將這些人安置好後,李皓後面確實是陷入到忙碌之中。

畢竟鹽鐵司還有軍器製造的職責,只不過原先大宋沒有大規模的戰事,平常使用儲備的兵器甲胃就夠了。

所以李皓忙著鹽稅改革的事,也就沒有太多過問,隻讓兵桉、胃桉和鐵桉維持原狀,保證生產就行。

但想到這次可能會有大規模的戰鬥,考慮到武器甲胃的使用量必然會大大增加。

到時肯定得加急趕造,所以李皓便來視察這三桉的具體情況,看在必要時,能否抓緊完成趕造任務。

順便李皓也想看看能不能研製些秘密武器出來,和當初李皓指導,小作坊搞出來的毒氣彈、煙霧彈不同。

這次有了鹽鐵司下面,各類成熟並技術精湛的工匠支持,李皓是想搞些大傢夥出來的。

不過一番巡視下來,李皓不由有些灰心,雖然李皓有想過這三桉的情況會不太好。

畢竟自李皓上任以來,一心鋪在增收的事情上,注意力都在商稅桉、都鹽桉、茶桉上。

確實沒有太關心其他桉,但它們能差到這個地步,還是出乎了李皓的意料之外。

首先是人手問題,因為李皓去的時候是臨時起意,所以負責這三桉的判官也沒來得及找人湊數。

結果看到的場景就把李皓給氣個半死,本來按照籍冊,單就是弓弩造箭院就應有兵匠1042人,民匠1071人的。

可實際一看,這裏面幹活的都不到兩百人,而且還基本都是老弱。

除此之外,李皓又立即趕去了胃院下轄的南、北作坊,發現情況和弓弩造箭院也都差不多,裏面的工匠十不存一。

李皓當即大怒,命人將負責的薛判官找來,自己就在北作坊等著。

而實際上,李皓也沒等太長時間,畢竟自李皓到了弓弩造箭院,便有人去找他通報消息去了。

所以只等了大半個時辰,薛判官便急匆匆的來了,看到李皓臉色鐵青,他也不辯解,而是直接說道:

「下官罪該萬死,但請大人給下官一個申辯的機會。」

李皓冷哼一聲,說道:「好,本官今日就給你一個機會解釋,讓你好好說說看,這胃桉的工匠都去哪了!

不過本官要提醒你,本官雖然不知道前幾任鹽鐵使是否知道這個情況,又為什麼沒有追究。

但本官和其他人不同,本官身負皇恩,不怕把事情鬧大,所以若是你想以勢壓人,那這話不說也罷。」

薛判官聽後說道:「大人深受管家信重,下官自然清楚,也無意來轄製大人,只是想說些實話而已。」

聽到這個,李皓便拉了把椅子坐了下來,等著他的實話。

只見薛判官說道:「胃桉的工匠不足之事,不是近些年來才出現的問題。

大人應該也知道,胃桉所轄的工匠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廂軍,而自慶曆年間之後,軍中將領便多把廂軍挪為私用,給自己幹活。

而我胃桉每每徵用時,總是被其推諉搪塞,但就是不放人。

這些事情我們也曾向歷任鹽鐵使反應過,但總是了無音訊,我們也是沒有辦法。

所以平常為了保證能完成朝廷要求的兵器數量,我們隻好大量任用民匠來完成工作。

只是相應民匠的工錢要比兵匠高不少,所以我們只能是在需要到時候把人召集起來,等完成工作之後便只能將人遣散,我們實在養不起啊。」

聽到這一番話後,李皓冷笑一聲,然後說道:「這麼說的話,我是不是還得酬勞你公忠體國,敬職敬責了。」

薛判官自然能聽出李皓說的是反話,連道不敢。

李皓說道:「你說這事歷任鹽鐵使都是知道的,那為什麼就人沒和我說。

好吧,就算是覺得我也會和其他鹽鐵使一樣,不願得罪人,或者你們不想給我惹麻煩。

但我就想問問,既然上一任鹽鐵使是知道情況的,那做為上一任三司使,如今的歐陽大相公,有沒有被你們告知過。

另外現任三司使陳大人那,你有沒有去說明過實際情況。」

說完以後,李皓頓了頓,才又說道:「記得說實話,因為我是可以把你帶去大相公府上,直接當面對質的。

當然你若是想去陳大人那也行,我也能把你帶過去。」

看到了李皓的反應,薛判官心裏一沉,明白示敵以弱這招怕是不管用了。

至於以勢壓人的套路,對付以前的那些人還可以,畢竟他們需要考慮影響。

這一來有外部施壓,再加上他們的刻意拉攏,淪陷的都挺快的。

可李皓不一樣,以他的背景,只怕自己身後的人還嚇不住李皓。

隻好支支吾吾的說道:「這件事我們確實沒有和大相公、計相說過。」

李皓聽後說道:「那看來你也沒有多想解決此事吧,是不是你在其中也撈了不少好處。」

薛判官聽後就直接跪到了地上,說道:「下官真的沒有從中得到過好處,只是迫於無奈,隨波逐流罷了。」

對於他說的話,李皓還真不太相信,不過李皓也不會直接拿下他,因為這沒什麼實際效果。

相比於這件事可能會牽扯到的官宦人家而言,薛判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環而已。

實際在這件事上,李皓能做到的,最多也就是把人給要回來,至於對牽連的這麼多人家進行依法處理。

在如今這個時候,李皓根本就沒報指望,這事要放在慶曆年間說不定還有可能。

另外李皓也擔心這事別真查到最後,把自家老丈人家、顧廷燁家、楊文遠家,還有那些和自己親近的人家查出來。

所以說道:「這些我會讓人去查的,若是你真的沒有故意貪贓枉法,本官保證會對你從輕處置。

不過你現在需要做的,是去和那些佔用了工匠的人家說,讓他們馬上把人給我放回來。」

可這事薛判官實在沒有信心,說道:「下官只怕這些人家不會聽的。」

李皓說道:「你不用去管他們聽不聽,先去把話帶到,告訴他們這話是我說的。

若是有人退還了最好,沒有退還的話,你就把名字記下來,到時一併交給我。

記住我要的是執意不還人的名單,其他人的就不需要記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薛判官做了這麼多年的官,這麼淺顯的話,還不至於會聽不懂,連忙說道:「下官明白,今日回去之後便開始準備,明日下官便開始登門拜訪,保證把話傳到。

不過此事需不需要定個日期,告訴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李皓想了想,說道:「那就定為二十天,時間到了,你就把名單報給本官。」

等薛判官應諾之後,李皓便徑直離開了。

不過李皓沒有去其他地方,而是趕去了英國公府,趁著自家老丈人還沒走的空檔,確認一下情況。

等見到英國公後,李皓直接了當的說明了來意,並詢問到他有沒有參與過這事。

而英國公對於李皓的直接,也沒有生氣,畢竟這態度比之扭捏的試探,至少表明李皓沒有太懷疑過自己。

英國公回答道:「我沒有調用過廂軍幹活,但你說的這事我是知道的。

汴京的官宦人家調用廂軍乾私活的事,相當普遍。

這事你先不用出面,如今我要領兵出征了,正好幫你說說。

武勛人家這塊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這事還牽連了不少文官,在那裏我可就說不上話。」

聽到這家老丈人這話,李皓不免感覺這個倚仗很靠譜啊。

接話道:「只要武勛人家這邊退了,剩下的文官我打算去找歐陽大相公,讓他幫忙。

至於再冥頑不寧的,就想辦法打一打出頭鳥,總之其他的地方我暫時管不了,但鹽鐵司絕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看到李皓還是有分寸的,沒有將打擊面鋪的很廣,英國公也就放心了。

隨後英國公便幫自家女婿給幾家帶頭的人家帶了話,不得不說,英國公的面子還是厲害的。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沒有觸及到核心利益,所以大家願意給個面子。

得了信的這幾家很快就把人給退回來了,都沒等薛判官上門,人就回了胃桉。

而有了這幾家領頭的退人,剩下的此時也得到了消息,一個個得很主動的就將人給送了回來。

看到了這一幕,李皓便前去找歐陽修了,不過這一次去,李皓倒是有了意外發現。

原先李皓是真以為歐陽修不知道,胃桉的工匠被挪用一事。

可等李皓一說,歐陽修就提起了自己其實早就知道這件事了。

於是李皓問道:「叔父,既然您早就知道了,為什麼就不去管管呢。」

歐陽修解釋道:「不光是胃桉,其實戶部司的修造桉更慘,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掌京城工作及陶瓦八作、排岸作坊、諸庫簿張,勾校諸州營壘、官廨、橋樑、竹木、排筏的。

所以經常被官宦人家拉去修屋建房你那好歹還能剩下點人,可他們那經常是一個人都沒有。

這些事情自我上任之初就打聽到了,只是一直沒有處理罷了。」

說完看到李皓一副不理解的模樣,歐陽修接著說道:「這事不是一家兩家的問題,真計較起來,實打實的會牽連出大半個朝堂來。

不是誰都和你一樣,有個威望深厚的老丈人,可以出頭幫忙的。」

聽到這裏,李皓心裏明白,歐陽修主要是覺得原先牽連人數太多,擔心他們串聯成一塊鐵板,所以才沒有處理。

當然,李皓覺得歐陽修沒有太重視的原因,根本上還是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沒覺得這件事有多重要。

不過現在局勢已經變了,武勛人家那邊把人退回來之後,單剩下一些文臣就好對付多了。

於是李皓說道:「那以如今的情勢,該到叔父出面的時候了吧。」

歐陽修答應道:「好,接下來怎麼會去找人談的,保證幫你把人給要回來。」

李皓接話道:「那就多謝叔父了,不過這件事總要給人一個警告的。

還得麻煩叔父從裏面找隻雞出來殺一殺,讓其他人知道做錯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歐陽修聽後也答應下來:「好,這事我來處理,你回去等消息就是。」

等了幾天之後,胃桉的工匠就全部回來了,同時有幾個三品的官員被貶斥出京,此事就告一段落了。

說實話,李皓原先還真沒想過,這事辦起來會這麼容易。

當然了,這次容易的主要原因是出動了英國公和歐陽修這一文一武兩大巨頭,充分體現了朝中有人好辦事的情況。

否則就算是其中一人幫忙,這事要想真正解決都會很麻煩的,這麼看的話,自己在朝中確實是羽翼豐滿了。

不過很快,李皓其中一隻羽翼就要離開汴京了。

在英國公出發去西北的這天,李皓陪著張桂芬到城門外送行。

當然英國公在眾人面前,也沒有露出太多的感情,只是打了聲招呼,便在李皓和張桂芬的目光中遠去。

等送完人後,正好胃桉的工匠都回來了,李皓便打算繼續研究下發明創造。

當然李皓主要是動口,和工匠們說下後世火器的思路,看他們能不能實現。

只不過因為李皓說的多少有些籠統,大多都只是個方向,而沒有具體步驟和構造。

所以這個實驗進度多少有些緩慢,讓李皓不由感慨,自己原先怎麼就沒想著去研究一下武器製造呢,這實用性多強啊。

只是現在後悔也是來不及了,畢竟事先不知道自己能穿越到宋代,否則高低得把明清時期的火器製造搞懂。

現在就只能先讓人盯著,看著具體進展再來決定下一步了。

至於盯著的人選,李皓選的是薛判官。

畢竟使功不如使過,再加上李皓確實沒查出他有什麼貪贓枉法的事,只是稍許怠政的話,李皓還是能接受的。

而後李皓工作範圍也就擴大了些,除了原先的鹽稅,沒幾日也都會到胃桉這邊走走,看看武器研發進度。

至於朝堂上,最近也挺平靜的,除了西北那邊還有點觸動人心,其他就沒什麼大事發生。

但這事情就是經不住念叨,剛還想著沒什麼事的,結果剛到益州的盛紘就傳了封信來,說是益州那邊局勢有些不穩。

緊接著益州轉運使傳來的奏疏也到了,證實了盛紘傳來的消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