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正旦大朝會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正文卷第一百四十四章汴京的旨意對於趙策英能這麼果斷的前來講和,倒是李皓萬萬沒有想到的。

所以在護衛通報的時候,李皓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但隨後一想,卻又不免佩服,一個人若是久貧乍富,卻還能保持如此態度,這就太不容易了。

既然趙策英已經主動遞下了梯子,李皓也就打算就著梯子下來。

於是李皓起身前往迎接,在趙策英見到李皓後,忙說道:「今日之事實在抱歉,本來小段就已經輸了兩場,這第三場其實已經沒有必要比了。

只不過小段這人終究是年少氣盛的,當面駁了他,實在怕他受不了。

所以今日李大人看在我的份上,說的那番話我實屬感激。

但事實如此,我也不能顛倒黑白,我如今來便是來道歉並為小段認輸的。」

隨後拿出了一桿長槍,說道:「像李大人那把禦賜寶刀一樣的神兵利器,我家府上也確實沒有。

唯一就這把長槍還拿得出手,所以我另外再備下了些財帛以做補償。」

聽到這話,李皓先接過了長槍,上手試了試,隨後便說道:

可趙策英聽後,還是說道:「不不不,不如就不如,我該幫他做些補償的,否則我心難安。

其他物件您也就留著吧,就當是我的賠罪。」

李皓於是乾脆隨手從帶來的東西,把上面幾件小的給拿了下來,才說道:

見此趙策英還想再勸,而李皓也是鐵了心不想再拿,兩人一番爭論下,趙策英看李皓是真的不想收下,而不只是客套,於是便命人帶著東西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趙策英不免佩服起了自家父親,沒想到竟真的讓他給算準了。

將剩餘東西送回庫房之後,趙策英也沒閑著,連夜出府便趕去了小段家裡。

畢竟好不容易把李皓這邊擺平,別到時候小段又弄出什麼么蛾子來,浪費了自己的一番辛苦。

等到第二日,趙策英的這番舉動,團練府內基本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

於是這就為他們父子給加了不少印象分,不說那些趨炎附勢的官員,就連在一直冷眼旁觀的韓琦,經過這事都對他們大為改觀。

當然韓琦也沒打算改了初衷,所有的一切都還需等待李皓的人,給出一個結果。

後續的日子風平浪靜,那幫找李皓麻煩的人,見事主都已經退讓了,也就沒有再來煩李皓,而是一門心思的到趙宗全身邊獻著殷勤。

不過,其他人不來,反倒是趙策英開始有事沒事的就往李皓這跑,不是拉著切磋武藝,就是帶李皓出去逛禹州城。

後面更是把小段他們也叫了過來,也不知趙策英是怎麼和他們說的,反正眾人對李皓的態度算不上多熱情,但也都沒有了敵意。….

不過很快就到了和石頭他們約定的日子,這天李皓早早就出了府門,躲開了趙策英他們來找。

到了街上,便看到石頭就在一個角落等著。

於是李皓便到街上,隨意找了個酒樓靠窗的廂房坐下,等著石頭上來。

沒一會功夫,石頭便悄悄的找了進來。

見人到了,李皓便問道:

石頭回道:「已經都打聽過了,我把帶來的人分派到禹州的四鄰八鄉轉了一圈,旁敲側聽的打聽了趙宗全的為人。

你還別說,在一眾百姓看來,趙宗全真是個不錯的好官,在禹州沒有過仗勢欺人之舉,反而鼓勵農耕,還經常下田幹活呢。

另外趙宗全的莊子上,我也讓人也打聽了,莊上的佃戶也都說他家寬厚,遇到災荒之年,還會主動減免佃租,發糧賑災。」

說完就掏出了一本整理好的文書,交給李皓,說道:

看到這本文書,李皓翻看了兩頁,便誇道:

石頭說道:「也不是特意找的,是前些日子招進來的一個人,能寫會算的。

我看他頗為精明,便把他給帶來了,這記錄的事還是他提出來的呢。」

李皓一邊看著記錄,一邊回道:

石頭回道:

李皓本也就是隨口問問,之後便沒在說什麼。

等大致看完了一遍之後,李皓說道:

石頭答應之後,便先行離開,免得被人看到兩人一起出去。

等石頭走後有了一會功夫,李皓才離開的酒樓,返回了團練府。

一回來,便徑直前往韓琦的院落,將這一本子記錄交給了韓琦閱覽。

在看了幾頁之後,韓琦突然問道:

李皓解釋道:「這次從汴京叫來的人都是隨機挑選的,事先誰也不知道。

至於問詢的百姓,包括莊戶和普通百姓,也大多都是他們在路上遇到的。

除非趙宗全能收買完附近的全部百姓,否則這個記錄不可能造假。」

韓琦聽後也認為這樣,的確不太會出問題,於是說道:

李皓聽命離開,便直接去往了歐陽修的院子。

這時就發現歐陽修正坐在院子裡面,背對著院門曬著太陽看書,感覺好不愜意。

所以李皓不由說道:….

聽到有聲音,歐陽修轉身望去,發現是李皓進來了,便說道:

李皓也明白歐陽修話裡的意思,答道:

按歐陽修說完之後,還是忍不住叮囑道:

之後才有想起來問道:

李皓回答:

歐陽修聽後,說道:

說完便起身離開,隻把李皓弄得鬱悶,剛剛自己就感慨一句,後面不是歐陽修扯開的話題嗎。

搖了搖頭,李皓便無奈的回了自己的院子,等著韓琦和歐陽修的決定。

第二日一早,趙策英便來找李皓,說道:

李皓想著自己現在沒事的,便答應下來,正準備回去拿身打球的衣服時。

正巧有人前來通報,說是韓琦大相公找李皓。

聽到這話,李皓隻好說道:

「正事

要緊,你先忙吧。」趙策英說完便自己走了。

隨後李皓前去見韓琦,只聽韓琦說道:「原先趙策英不是讓你上書,要官家給道明旨嗎,

這事現在你就可以去辦了。」

聽到是這事,李皓第一反應,便是問道:

韓琦說道:

隨後就把李皓拿來的那一本文書,重新交還給了李皓。

在接過之後,李皓便說道:

說完便離開了這個院子,但不過李皓並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趟歐陽修那,關於韓琦讓自己獨自上疏的事,李皓還是擔心有些問題。

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坑了,還是找人問清楚才能放心。

可到了歐陽修那,李皓把問題一說,歐陽修也不解釋,隻說道:

可不放心的李皓還要再問,但歐陽修卻不想解答,只是讓李皓快去寫奏疏。

於是李皓只能安慰自己,既然歐陽修說沒有問題,那應該就是沒事的。

接著李皓便回了自己房間,將來禹州後發生的事,當然主要是講收集消息和趙策英的問話。

將奏疏寫好之後,李皓將其便交給了隨行的一個護衛,並給了他一張自己的名帖,讓他將其遞送到宮中。….

當然,李皓也不放心就這麼讓他走,隨後便出府找了石頭,讓他帶著人跟護衛一同回汴京,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等這事安排妥當,李皓後面就又沒事幹了。

而且情況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變化,與李皓一同前來的人中。

歐陽修經常與韓琦商量著什麼事情,李皓幾次去找,都說沒空,也就不好在打擾。

而剩下的人裡面,大半都在趙宗全那獻著殷勤,唯獨幾個沒去的也和李皓說不到一塊。

於是接下來,李皓與趙策英在一起廝混的時間就更長了,同樣與小段他們的關係也逐漸熟絡。

而汴京那邊,李皓的奏疏也終於到了趙禎面前。

只不過除了李皓遞上來的東西之外,還有一樣東西也同時出現在這裡。

和李皓遞上來那本記錄信息的本子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有皇城司遞送的而已。

另外在趙禎的桉前,還擺放著這段時間,李皓一眾人在禹州做的大小事情。

此時在福寧殿內,趙禎、皇后和曹景休三人都在,只不過趙禎和皇后兩個是在聽曹景休說著,皇城司在禹州打聽到的消息。

要說曹景休也是倒霉,上次的兗王之亂,因為榮顯的緣故,曹景休也是被牽連的官員之一。

後來還是看在曹皇后的份上,趙禎才特旨讓他逃過一劫。

但為此也讓他沉寂了好一段時間,這次還是趙禎起了讓趙宗全來京的想法後,才重新啟用的曹景休。

讓他派皇城司的人,去到禹州打探趙宗全的消息。

畢竟上次的兗王就把趙禎騙的好慘,所以這次的選擇自然也就更謹慎了些。

而那本記錄也就是皇城司給弄來的,當然在漕幫安置眼線,只是曹景休自己的主意。

因為隨著上次的協助救駕有功,漕幫之中有不少人都得了封賞。

也就讓曹景休注意到了這個民間團體的力量,於是便順手安插了人進去,結果因為安***去的人能寫會算,頗受看重。

也就陰差陽錯的被挑選進了這次的隊伍,同時也因為不是刻意安排,中間都沒有聯絡,所以

也沒有引起其他的人的主意。

不過這次事情辦得確實是好,所以在聽完了曹景休的彙報之後,趙禎倒是先誇獎了一番,才讓他退下的。

等殿中只剩下兩人的時候,曹皇后說道:

趙禎說道:「至少從目前看來,趙宗全不失為一個好的人選,看其過往,待人仁厚又慈悲之心。

縱使沒有多聰慧,但想來也是能成為仁厚,縱使進取不足但守成有餘,這也就夠了。」

聽到這話,曹皇后不免有些傷感,因為她知道趙禎如此著急的原因。

這幾個月來,身邊的這個枕邊人的身體變化,曹皇后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也更明白他的用意。….

未免傷感,曹皇后很快便轉了話題,說道:「不過這次倒是有一點出乎意料,若非是禹州的消息,我倒真沒想到李皓竟有如此武藝,沒想到這位探花郎還是文武雙全。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還為了一點小事與趙策英起了矛盾,還真是有些少年意氣。」

趙禎聽後說道:「他本身年紀就不大,一時的意氣之爭,倒也無傷大雅。

如今再看,他和趙策英的關係不就挺好的。

倒是趙策英能主動退這一步,是我沒有想到的,趙宗全有這麼個能幹的兒子,這也是件好事。」

聽到這話,曹皇后不免有些語塞,畢竟之所以選擇趙宗全,不就是因為趙禎沒有子嗣嗎!

於是福寧殿中,這兩位天底下最尊貴的夫妻,慢慢的就沉寂了下來。

但事情定下了,就需要進行下去。

很快,趙禎冊立趙宗全為皇子的詔書,就從汴京城發向禹州。

同時出發的還有給李皓報信的人,不過這人輕車簡從倒是提前了一天趕到禹州,把消息傳到了李皓手上。

這也是趙禎給李皓的一個賣人情的機會,當然這個人情也未必有多大,但想著蒼蠅腿也是肉啊,不能浪費。

正好在李皓得了消息之後,趙策英和沉從興便來到了李皓的院子,準備拉著李皓出去。

而李皓見到了人,便直接恭喜道:

聽到這話,趙策英心裡馬上猜到了李皓的意思,只不過想進一步確認,於是壓住內心的竊喜,說道:

李皓回道:

聽到這個,趙策英雖然還有些遺憾只是冊封為皇子,而不是太子。

但如今官家無子,隻冊封了一位皇子的話,那和太子其實也沒有區別。

隨意拋開這點,趙策英還是極為高興的,接著他便說道:「今日之情,我父子定不敢忘。

不過今日我還要去勸說父親,沒有時間陪著,等到他日有了閑暇我一定擺酒設宴,以作感謝。」

李皓聽後卻說道:

趙策英聽到這話,也是不禁笑了起來,說道:

說完之後,趙策英與李皓告辭,便和沉從興一同去見趙宗全了。

至於後面他們到底勸說了什麼,李皓是不知道的。

但確實頗有奇效,這些天一直在床上修養的趙宗全,當天便好的差不多了。

在次日內官上門宣旨時,都已經能自己起床

領旨謝恩。

隨著這封旨意的到達,也就預示著李皓這趟禹州之行,就此告終。

趙宗全花了兩天時間收拾了東西,隨後他們一家人便和李皓這幫人一起,踏上了返回汴京的道路。

至於沉從興、小段和耿家兄弟他們,因為有職務在身,不能隨意走動,就暫時留在了禹州,要等趙宗全在汴京站穩了腳跟,能給他們安排職務之後,才能赴京。

返程花了六天時間,李皓他們終於回到了汴京。

之後趙宗全一家按照禮製,被安置在將作監建在東宮附近的一處宅子裡面,方便趙宗全往來宮中。

由此趙宗全雖無太子之名,但也讓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不出現什麼意外,趙宗全基本就確認是事實上的儲君及未來皇帝了。

而與趙宗全的忙碌不同,來京之後的趙策英倒是閑了下來,加上往常交好的人也都沒來汴京。

所以便經常前來李府找李皓說話,也正巧這日李皓休沐,打算前往馬球場看看比賽進行的如何了。

於是便邀著趙策英一起前往了馬球場。.

從知識學到力量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