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第911章:新政策,全國改革
「宣旨!」

李恪神色帶著激動。

深吸幾口氣,才將那種悸動穩住。

他故作淡定開口,讓一旁的宣旨太監宣旨。

每任皇帝幾乎都是上任當天都會宣佈自己的政策、定下國號等等的。

「詔曰:」

「朕初登立志治理大唐,令天下百姓國泰民安......」

「今,冊封杜妙顏為皇后,柴韶容為貴妃,阿史那雲為淑妃......」

「即日起,大唐以帝都大學為主,面向全國各地進行改革,詳細方案將由三省六部以及帝都大學商議,向天下百姓公佈......」

「新帝登基,天下百姓免稅一年,以魏徵為首,全部免罪......」

聖旨洋洋幾百字。

在大殿之內一字字響起。

沒有多少主要內容,幾乎都是形式上的東西。

一堆雲雲的話,但卻是李恪上位的象徵,不能不要。

不過關於后宮皇后以及妃子的冊立,眾人皆是臉色變了變。

杜如晦身為左僕射,當朝官職最高的那位,如今女兒也成為皇后。

一時間,位極人臣,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令所有人都羨慕不已。

而其中,長孫無忌則是心思百轉,心想回頭得讓女兒加快腳步,要到一個四妃之位。

再次,恐怕剩下的兩個都沒有了,到時候他們長孫家說不定就真的要沒落,再不能恢復曾經的地位。

同時現在李恪已經在皇宮,想要見面都不是那麼容易,再不加油,還真的沒有機會加油了。

「今日登基,辛苦諸位操辦。」

「若無事,暫且退朝,明日再稟。」

李恪沉聲道。

成為皇帝了,想幹嘛就幹嘛了。

一堆***的東西李恪不喜歡,所以沒有在意太多。

比如李二之前登基,整整幾頁紙是歌頌他上位之前功績的,非常多。

又是冊封,又是加封,全都在當天進行,那天從早上到晚上,都在上朝。

李恪覺得,這種事情自己定個名,然後交給三省六部去操辦就行,沒有必要那麼麻煩。

說到底,其實李恪還是比較懶,他對成為皇帝之後親力親為非常不喜歡,一下子不習慣這種情況。

人已經是至尊,故而想要成為真正什麼事都不用操心的至尊。

當然,這種情況是不要想那麼多的,所以只能有些事情懶,有些事情親自操辦。

「臣等恭迎陛下!」

百官行禮。

對李恪的這種情況絲毫沒有介意。

新皇登基,如果不是太大的過分行為,都不會有人說什麼的。

給新皇面子,也是給自己的面子,省得新皇記恨在心上,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三省六部的長官到禦書房商量要事,其餘的散朝!」

李恪淡然道。

起身,然後離開。

其實不管是現在還是在宋明之後。

大事都是少數人商議,小事多數人商議。

像現在的朝會,人數太多了,一般不會有什麼大事的。

李恪決定,以後的事情先經過六部尚書等等商議出一個大概的方案之後,然後再讓他們內部討論。

否則這麼多人的朝會,那不是成了菜市場嗎?

而且作為皇帝的累,作為臣子們也是很累,沒有必要如此。

在大唐,這種潛規則還沒有徹底形成,但是李恪覺得自己可以這樣。

或者,到時候弄個內閣出來,選一批有能力的人才進來,確定成為這種形式。

同時還能減輕臣子們的權力,對皇帝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更加鞏固中央集權。

不過飯一口一口吃,事要慢慢做,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事情。

禦書房。

李恪回到沒多久,杜如晦等人相繼到來。

「臣等拜見陛下!」

杜如晦等人行禮。

恭恭敬敬,參拜皇帝李恪。

「免禮!」

「都坐吧,不用崩著。」

李恪淡然道。

人坐在舒服的龍毯上,怎麼舒服用怎麼姿勢。

「謝陛下。」

杜如晦等人坐下。

儘管有李恪的話,但一個個的也沒有多隨意。

皇帝可以,他們作為臣子的卻不行,否則就是大不敬。

不被人彈劾還好,要是被人彈劾了,那麼問題就大了。

「朕剛才的聖旨上提到改革,現在和諸位說說。」

「朕想從修路開始,有句話說得好,想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經濟自然能夠拉動不少。」

李恪沉聲道。

世民大道的出現證明這句話說得好。

後世就已經有大人物確定過這句話的正確性。

自己搬照過來,的確非常有用,是要開始全方面修路了。

「陛下,修路是一件長遠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

「不僅是資金上消耗巨大,而且對百姓們的生活也會出現巨大的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世民大道的修建過程中,不少村莊都出現打架鬥毆事件,要爭一個風水寶地!」

「朝廷是否要對此慎重呢?」

長孫無忌起身,恭敬道。

他要儘可能表示自己有用之處。

省得哪天李恪覺得自己沒用,找借口開了自己。

此話得到不少大臣們的附議,杜如晦等人皆是點點頭。

之前修路是使用李恪的錢,現在是以國家的名義去修路。

國庫怕是沒有那麼多錢修建那麼多路。

「此言不錯。」

「但如果朝廷願意在修建大路的前提下,給他們村莊也修建一條小路,他們是否不會再遷移?」

李恪笑道。

關於解決方法,從市民大道修建好的時候李恪就想到。

「這......」

「那是不是更加增加朝廷的負擔?」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

雖然覺得這是個好方法,可卻也是一個大負重。

畢竟修大路已經很費錢了,再修建小路,不是更加花錢嗎?

「可以考慮提前通知這些村莊。」

「若是願意出人工幫忙工作,朝廷可以免費出材料,並且包吃,雙方合作修路。」

李恪笑道。

官民合作也不是什麼奇葩的事情。

搞得好,以後修路的人工都不用出錢了。

「陛下睿智!」

長孫無忌眼神一亮。

當即向李恪拍馬屁,表明李恪的睿智。

「呵呵,朕不希望自己變得那麼睿智。」

「所以,你們三省六部大臣們,儘快商議出方案給朕。」

「朕不用一下子全國修路,但誠如荊州城這樣的大城市,卻要在商議的範圍之中。」

李恪點點頭,卻沒有笑。

在場大臣們一聽,頓時心中一凜。

心想眼前的這位新皇,可不是容易糊弄的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