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第919章:合作修路,可與諸國謀發展
「杜相的意思是......先給錢,後續再交貨?」

高昌國代表不確定問道。

這種交易也不是沒有見過。

只是,大唐會不會欺騙自己等人呢?

樓蘭聖女等人也是沉思,看著杜如晦沉思。

「怎樣,這個方法是不是很好?」

杜如晦呵呵笑道。

房玄齡等人也是一臉期待看向他們。

「那......」

「需要多久才能交貨嗎?」

高昌國代表問出大家想問的。

儘管不確定大唐是否想要騙他們。

但他們是真的想要火銃,想要變得強大。

只是,眾人心中也是明白,如果全部都有火銃,那麼大家的實力其實是沒有多大變化的,都是那個層次,看似變強,但實際上卻沒有變強。

可又沒辦法,別人有,自己沒有的話,就會遭到欺負,只能硬著頭皮也想要擁有。

「這個得看數量。」

「我們可以進行詳細的商議,比如一萬支火銃,半年或者一年交貨,可以進行詳細的約定。」

杜如晦笑道。

這裏的國家代表太多了。

他也不敢確定需要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做出響應數量的火銃。

那是兵工廠專業人員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隻負責拉這次的業務。

「那我們如果給了錢,貴國卻......」

高昌國代表又問出了眾人都想問的事情。

他們就是擔心如果給了錢,大唐又不按時交貨的話,那怎麼辦?

以現在大唐的強勢,有火銃又有連弩還有炸藥,交戰起來自己國家處於下風的。

「高昌國代表是什麼意思?」

「難道我們國家是個不守信用的國家?」

杜如晦頓時就變了臉。

房玄齡等人也是跟著變臉。

一眾大臣看向神色不善地盯著高昌國代表。

在場都是位高權重的三省六部長官,眼神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起的。

故而高昌國代表頓時冷汗直流,連連擺手道:「不是,杜相誤會了,我不是那個意思。」

「那諸位可還有其他想法?」

杜如晦沒有和他一般見識。

他要的是這些國家對大唐下訂單。

過於威脅對方,可能會適得其反。

「我想問問,最低預定多少支火銃?」

是薛延陀使者的問話。

這同樣是在場諸位想要了解的。

杜如晦剛才說不能隻買一支兩支,所以那最低數量是多少呢?

「最低一萬支!」

杜如晦舉起一根手指。

「一萬?」

眾人嘩然。

不知道應該是該開心還是該難過。

一萬支,他們自然是吃得下的,可卻擔心大唐不守信用啊。

雖然杜如晦剛才的意思是不會不受信任,但現在的大唐卻給他們這種感覺。

如果給了錢預定一萬支,那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萬一要不回來,得多心痛啊。

「那個......杜相,多少錢一支啊?」

高昌國代表訕訕開口。

現在又輪到他來發言了。

「這個還得商議。」

「如果諸位有想法的話,明天我們詳細聊這些話題。」

「諸位可以今晚回去之後,想想要訂購多少支,然後我們再聊。」

杜如晦呵呵笑道。

多少支的成本他同樣不知道。

火銃屬於機密事件,知道的人只有李恪和房遺愛幾個少數人。

對於外界,哪怕是杜妙顏,她都不知道這件事,杜如晦不知道就正常了。

今日是按照李恪的安排來做的,他們不想訂的話,也沒有關係,不過是附加業務罷了。

「如此......」

「那個...天可汗陛下還來嗎?」

高昌國代表又問道。

今晚聊的已經不少了,他們需要回去各自商量一下。

火銃到底要不要這件事,又或者需要訂購多少支火銃這件事,還需要進行商議才行。

「回來的。」

「諸位再等等。」

杜如晦說道。

眾人只能在這裏等候。

等了將近一炷香左右的時間,李恪終於來了。

「拜見陛下!」

「拜見天可汗陛下!」

眾人起身行禮。

不滿的情緒都快速隱藏下去。

「諸位免禮!」

「杜相,談論到哪裏了?」

李恪淡然開口。

最終坐在主座位之上。

「談到火銃訂購了。」

「這些使者需要回去商議購買情況。」

杜如晦笑道。

都是和李恪提前商議過的事情。

所以一言兩語李恪就知道現在的情況。

「那火銃一事,諸位就回去商議一下。」

「朕有件事,也想和諸位商議一下,看看諸位的想法。」

李恪點點頭,準備開始說自己的想法。

「天可汗陛下請。」

使者們紛紛開口。

既然是天可汗陛下親自來開口的,必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朕今晚說了一次,大唐受樓蘭聖女的邀請,從陽關道到高昌國修建一條路。」

「這種路,想必諸位也是見過的,就是在長安城正門的那條路,那條路大約能夠在相同的距離下,減少約四分之一的時間。」

「朕想,諸位國家能夠和大唐一同修路,加強大唐與諸國之間的發展,促進貿易,加強經濟交流,以達到雙贏的地步。」.

李恪緩緩開口。

「減少四分之一的時間?!」

眾人頓時嘩然。

減少四分之一的時間,那得是節約多少時間啊?

如此一來,遠距離的交易,也能頻頻開始,也能快速賺錢回本了。

「不錯。」

「諸位可有想法?」

李恪淡然笑道。

目光掃向在場的各國使者。

發現認識的樓蘭聖女此時似乎變了一個臉。

對方看向高昌國的使者,而高昌國的使者也是看向她。

剛才在宴會的時候,兩國就開始有些誤會,現在誤會更大了。

大唐從陽關道建一條路到高昌國,能減少四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幹嘛?

如果是為了開戰的話,那麼的確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不會是用來開戰吧?

「天可汗陛下,我想問問,為何樓蘭聖女要大唐開一條路到高昌國那邊?」

高昌國代表再次詢問。

對於這一點,他十分好奇,感覺非常不滿。

如果是其他國家,他現在已經發飆,直接讓對方停止。

但是面對大唐,高昌國代表多少還是忍了忍,以免影響兩國的關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