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第419章:大功一件?慘無人道?
長安城。

李恪和柴紹回歸的消息被傳回。

頓時間,長安城的百姓都是一陣陣激動吶喊。

在李恪離開長安城之後,柴紹出事的事情慢慢暴露出來。

朝廷雖然想要鎮壓消息,但是這麼大的消息想鎮壓也鎮壓不了多久的。

畢竟消息會從幽州的方向慢慢傳回長安城,然後被廣大的百姓知道情況。

而且,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

那就是在消息開始傳回來的時候,杜妙顏的情報部門也開始運作起來。

杜妙顏故意將消息擴大化,為李恪和烈陽軍打造聲勢,塑造李恪英雄形象。

在這次平定叛亂,又救了柴紹的消息傳回來之後,杜妙顏動用最大的力量宣傳。

故而在消息剛剛傳回長安城,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已經知道這件事,議論頓時四起:

哈哈哈......

好消息,真是好消息!

區區十萬亡國俘虜也想顛覆大唐,不知天高地厚。

李老闆好樣的,蜀國公好樣的,不僅人好,打仗也非常好。

聽說了嗎,朝廷還沒有出兵,柴紹將軍的女兒就拉著蜀國公前去營救。

何止聽說啊,在平叛這段時間,朝廷都沒有派兵出去營救,對蜀國公無比信任。

那是,蜀國公帶領的烈陽軍可厲害了,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加入其中,我也想參軍。

你們說這次陛下和朝廷會對蜀國公進行什麼封賞呢?

長安城的百姓皆是議論紛紛。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每一場對外勝利都能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強心。

他們不會想太多政治方面的東西,只會注意到底是誰獲得戰爭的勝利。

人民更加愛戴的是打勝仗的將軍,而不是在朝廷當中玩陰謀詭計的權臣。

當然,有時候百姓是很難左右朝廷的政策......

皇宮太極殿。

此時剛好還是上早朝的時間。

坐在龍座上的李二臉色沉著看向下方的朝臣。

關於李恪平定叛亂,還救活柴紹的消息已經在昨晚傳回來。

現在不僅是長安城的百姓知道此事,太極殿上的朝臣們也都知道。

但朝會都進行一大半,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將此事提出來的。

眼看朝會就要結束,李二還是沒有發現有人主動站出來。

毫無疑問,這裡面又是有些人在從中作怪。

不用想就知道是太子和魏王兩人。

兄弟兩人都不想李恪越來越好。

所以,暗中做了點東西。

對此李二沒有任何反感。

畢竟身在皇家,哪有什麼不爭的?

只要不是手足相殘,李二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陛下,蜀國公平定叛亂,剿滅東突厥十萬俘虜叛逆,同時還救活鎮軍大將軍。

臣以為,此兩等大功,理應給予大獎勵。

中書侍郎岑文本終於站出來,恭敬說道。

朝廷上的氣氛他不是不知道,但他也決定第一個站出來。

有人主動打破這片寧靜的湖面,就很快有人想要將它恢復平靜。

然後,就會越來越多的人出手,阻止或者支持李恪受到朝廷的獎賞。

陛下,臣覺得不可。

蜀國公雖然有功,但是殘手無寸鐵的俘虜,慘無人道,有辱我大唐禮儀之邦的稱號。

臣作為兵部尚書,臣覺得蜀國公過大於功,不能賞,還要稍微懲罰。

兵部尚書侯君集恭敬站出來。

此人在女兒嫁給太子李承乾之後,就徹底偏向太子一系。

朝中大臣都能夠很是明顯感受到這點,都知道侯君集已經是太子的人。

但這也說不得侯君集不是,也彈劾不了侯君集結黨營私。

因為侯君集是太子李承乾的嶽丈,最多也只能說明偏向,而不是結黨營私。

陛下,臣以為侯君集不配做兵部尚書!

身為兵部尚書,他應該管理的是軍事,以確下面士兵功過。

蜀國公平定叛亂,救鎮軍大將軍,這就是軍功,就應該表示肯定的態度。

而不是因為屠俘虜就猶如大唐禮儀之邦的稱號,這個不是他應該考慮的。

戶部尚書蕭瑀一站出來,就指著侯君集破口大罵。

他的嗓門一直都很大,大聲說話的時候口水就會不自覺噴出去。

話還沒說完,侯君集就感覺自己的臉被洗了一次,火氣頓時就升起。

我身為兵部尚書,管理的是軍中事宜,但下面的將軍品行就不管了嗎?

我是給朝廷挑選品行上等的好將軍,而不是一個只會屠殺,沒有人道的劊子手。

侯君集黑著臉,朝蕭瑀大罵。

特麽的,他總感覺蕭瑀說話是故意噴口水。

每次別人和他說話,要是不拉開距離,準能被噴一臉。

這種感覺不是侯君集有,和蕭瑀碰撞過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放你狗屁吧!

李恪品行大家有目共睹,他哪裡品行不好?

你舉個例子出來,要是說不出一個所以然,老夫和你沒完。

蕭瑀當即變得更加激動。

不過他實際上頭腦清醒得很。

他明白,李恪最能讓人指責的就是和陛下斷絕父子關係這裡。

但這裡是朝廷,前面就坐著陛下,誰敢將這件事拿出來當眾說的?

除非說他完全不顧及陛下的面子,也不擔心被陛下穿小鞋。

他屠手無寸鐵的東突厥俘虜就是品行不行。

侯君集被氣得臉都黑了。

特麽的,蕭瑀這混蛋專門噴口水給自己。

所以我就說你不配做兵部尚書。

對軍人來說,這明明就是他的顯赫軍功!

是不是品行問題,那不是你兵部尚書該擔心的。

陛下,請立即辭去侯君集兵部尚書之位,他不配。

蕭瑀大罵道。

然後向李二行禮。

咳......

諸位愛卿覺得呢?

李二頓感無語,被蕭瑀逗笑。

豈有人是一句話就說辭去對方職位的?

而且,這種建議,還是過分了點,太拉仇恨了。

看著侯君集黑著臉,拳頭都握了起來就知道情況。

陛下,臣覺得蜀國公平定幽州叛亂,有功!

李靖站了出來。

直接忽略蕭瑀和侯君集的爭吵。

兩人的爭吵不過是煩心而已,不值得參與其中。

陛下,臣覺得蜀國公平定幽州叛亂,有功!

杜如晦同樣站出來。

他一直都等著有人先說話。

如今也到了自己發聲的時候了。

話落。

朝廷頓時變得無比安靜。

軍方第一人李靖替李恪說話。

文臣第一人杜如晦替李恪說話。

文臣武將的第一人都給李恪說話,這讓人感到壓力巨大。

場中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兩人臉色都變了變,心想如何繼續彈劾李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