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第1301章:疆域太大也不好,修船
高昌國滅亡後。

大唐很快就迎來了新的一年。

這一年,大唐國泰民安,有大臣建議各州刺史長安城覲見皇帝。

李恪得知後,並沒有多大的感官,就隨著怎麼建議就怎麼建議。

但事後,杜如晦親自找到李恪,提起大唐太多,如果要到長安城覲見的話,可能會造成很多問題。

畢竟刺史要負責管理一個州的地方,一個州有很多縣,縣官需要刺史管理,所有州的刺史都不在,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

最重要的是路程的問題。

舟車勞頓,得提前很多天出發。

來回是個很長的問題,還得考慮的安保的問題。

太多刺史出動,地方的安慰也會造成一些未知的危險。

「這麼說,疆域太大,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了?」

李恪笑了笑說道。

現在大唐各地是以省和州並存。

有些地方設立州,有些地方設立省。

總體而已,省會取代州的,只是還沒有徹底劃分而已。

「只是不方便管理而已,疆域大肯定是好事。」

杜如晦笑了笑說道。

疆域大,百姓多,肯定是好事。

但管理不容易,可能會出現貪汙腐敗的問題。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天高皇帝遠,皇帝不知道遠方的問題大有所在。

不過現在的情況是,大唐交通越來越發達,朝廷了解地方的情況也方便很多的。

「哈哈哈哈......那自然是。」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不讓他們覲見了。」

李恪大笑。

決定今年不麻煩他們了。

但是李恪覺得,皇帝還是要時不時見見地方刺史才行。

只是現在大唐的刺史還是太多,這樣見下去也不是辦法,得進行調整才行。

「陛下聖明。」

杜如晦向李恪拍馬屁。

能夠聽進話,是杜如晦最尊敬李恪的一點。

歷朝歷代,聖明的皇帝都會慢慢變得專橫,向李恪這樣太難見了。

「你退下吧。」

李恪笑了笑說道。

聖明不聖明,他不知道。

大多數是覺得對,於是才會做。

有後世的經驗,李恪覺得自己還是行的。

而且剛愎自用也沒有意思,謙虛聽取別人的意見很有作用。

都不是愚蠢的人,他們知道的可能比自己還要多,被時代局限罷了而已。

「是。」

杜如晦應是,告別李恪。

李恪看著杜如晦離開,突然想到造船的事。

水上絲綢之路已經決定,那麼造船也要開始進行下去。

鄭和寶船很厲害,可以直接使用鄭和寶船出動就行,但要改造。

至於怎麼改造,李恪已經告知造船廠,他們正在按照李恪的要求改造。

想到造船廠,李恪也很久沒有去看過造船廠,當即有了想法出宮去看看。

於是讓人通知房遺愛和小七兩人陪同,微服私訪出宮,前往渭水河岸。

「陛下,您怎麼這麼有空呀?」

小七緊靠李恪。

她這些天有些忙,但很想李恪。

想李恪,可是因為忙,沒有時間進宮見李恪。

現如今,李恪出來,她開心無比,都想要貼在李恪身上。

「剛好像要出來看看,就出來看看了。」

「你若是想朕,進宮見朕就行。」

李恪邊走邊說道。

他對小七也是有感情的。

所以可以忍受小七的一些撒嬌。

如果小七進宮,李恪也會開心的。

房遺愛跟在兩人的身後,看向一旁去。

「最近好忙呀。」

「我想進宮,可是沒有時間。」

小七吐槽道。

忙啊,年關很忙。

各地的事情都彙報上來。

又要整理好數據,以便於李恪查看。

管理的事情太多了,想休息都是一件難事。

唯一好的,就是自己有足夠的權利,誰不爽就懟誰。

「忙就找個人幫忙。」

「如果不想幹了,就儘快培養個接班人出來。」

李恪輕笑道。

生意太多,忙是正常的。

但如果不想忙了,就換個人坐上去。

這種事李恪已經不太想管,隨著它自由發展就行。

市場經濟是自由發展的才會有活力,它能走多遠就能走多遠。

但如果沒有估算錯的話,因為自己的原因,它能夠伴隨大唐知道大唐滅亡。

畢竟內庫最大的來源,就是這些生意的錢財,比稅收都還要多,使得內庫永比國庫還要多錢。

「這樣啊......」

小七喃喃,眼神帶著思索。

找個人幫忙,培養接班人他從來沒有想過。

因為她從沒有想過,隻想幫助李恪賺錢,賺更多的錢。

但現在李恪這麼說,她才想起,是不是應該放下這些東西了。

這些年忙了太多太多,爺爺也走了,就剩下自己一個,她更想陪在李恪身邊。

如果再能夠生育幾個孩子,那就更好了。

很快。

李恪三人就來到渭水邊。

渭水邊是軍用和民用一體的。

百姓可以藉助此港口出海捕魚。

朝廷可以利用這個港口進出口。

兩邊是分開的,民用的一般不能去軍用。

造船廠在軍用那邊,也是屬於禁區,百姓只能看不能進。

李恪的到來,百姓們自然是沒有注意到的,因為三人很快就進入造船廠。

已經有人通知造船廠的人,在李恪到來之後,紛紛迎接,向李恪行禮。

「朕就是來隨便看看。」

「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李恪擺擺手,讓他們下去幹活。

造船廠和往日比起來,大氣了很多很多。

以前是用木的,現在已經有些東西被鐵器取代。

隨著大唐這些年的發展,鐵器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造船方面很多地方都採用了鋼材,使得船更加堅固穩定。

「朕想要的船你們是從原先的船準備,還是重新打造出來的?」

李恪問道。

造船廠的廠長作為負責人,陪同在李恪的旁邊。

聽到李恪的詢問之後,他立即恭敬回答:「根據您的意思,我們從鄭和寶船改造而來,大概需要三個月,就能夠竣工。」

三個月,是加班加點造出來的。

皇帝的親自命令,他們不敢有任何怠慢。

畢竟這種事情是腦袋搬家的事情,馬虎不得。

「三個月...朕給你四個月,質量為主。」

李恪沉吟片刻,沉聲道。

他對船也有些了解,三個月的時間太短。

造出來的東西,可能質量不一定行。

海上絲綢之路是長遠的計劃,不能因為船不行而影響前行。

「謝陛下。」

廠長當即恭敬行禮,心中也鬆了口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