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第1285章:災後重建,免費小區房
「當地的官員已經上報,房屋都被摧毀。」

「問我們是按照往年的災後重建方式,還是怎麼樣?」

杜如晦沉聲道。

所謂往年的災後重建方式就是給當地的災民提供糧食,還有少量的人力支持。

其他的,全是百姓們自己去處理,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房子修建成什麼樣子,全是他們自己的能力。

還有那些田地,能夠恢復到什麼程度,就恢復到什麼程度,完全就靠他們自己去改變,朝廷機會不會再幫忙。

所以說,底層的百姓是最承受不起自然災害的,每一場自然災難都會讓他們慘不忍睹。

李恪是經歷過江南水災之後,才知道朝廷的救災是這樣子的。

「告訴災區百姓,朝廷將會為他們創建小區房,每戶一套,每戶超過五口人兩套,超過十口人三套,以此類推,以確保他們能夠有地方住。」

「但要他們聽從朝廷調令,幫助朝廷的一切賑災活動,未來三年稅收增加三成,讓當地官員收集意見。」

李恪沉聲道。

「陛下,這會給朝廷帶來很多負擔的。」

杜如晦驚慌道。

說實在,他非常佩服李恪的魄力。

但是,這樣子,是不是給朝廷帶來太多的遠離?

要知道,涉及的人不是一兩個,而是整整十多萬人口!

十多萬人口啊,那得建多少小區,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朝廷還支撐得起!」

李恪深吸口氣,沉聲道。

壓力是很大,但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是民心,是朝廷對天下百姓的一種保護。

這場災難關注的人太多太多,大家都看著的。

朝廷向當地百姓徵收三成稅收,也能夠收回一部分。

而且,六州地區經過這麼一改革,荊州城的土地兼並就不復存在。

對朝廷來說,也是一個好現象,以後長久來說都不用擔心這六州出現問題。

而且李恪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向其他地方推進,使得更多的地方更加容易管控。

「陛下決定了嗎?」

杜如晦沉聲道。

如果李恪決定,他不會反對李恪的。

只會加大宣傳,讓天下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

「朕已決定。」

李恪沉聲道。

讓杜如晦去操辦。

很快,長安城就知道消息。

「三年增加稅收三成就能住小區房,這也太爽了吧?」

「陛下真是太過為百姓們考慮了,陛下聖明,陛下千古聖明啊。」

「現在朝廷好多地方花錢,朝廷又給六州建立小區房,國庫能不能承受得起啊?」

「我也擔心,希望朝廷沒事,希望陛下考慮周到。」

長安城的百姓議論紛紛。

但是聲音也無法傳去災難的六州各地。

......

六州緊急避險地。

百姓們看著水勢退下,地面逐漸露出。

本是開心的,但是看到地已經被水嚴重破壞,田地毀掉,心中悲壯。

這種情況,他們至少要三五才能恢復原先的樣子,才能夠恢復往日的情況。

一時間,百姓們的心情低落,並沒有因為活命能開心多少。

因為人間很累,生活在人間很累很絕望。

這時,當地官員再次走來。

「聽好了,聽好了,接下來的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是陛下的話!」

當地官員站在一處高台上,以讓更多人看到他的身影。

百姓們的情緒低落,但是聽到是李恪的話之後,精神慢慢來了。

如果說他們有什麼信仰,信神還是信鬼,他們會說他們信皇帝。

「陛下決定給六州受災百姓建小區房!」

「每戶一套,每戶超過五口人兩套,超過十口人三套,以此類推,以確保每個百姓有地方住。」

當地官員朗聲道。

聲音落下,眾人嘩然。

好像是黑暗中有光明向他們招手。

好像是看到李恪在災難後向他們伸出光明之手。

「安靜,安靜,聽我說完,聽我說完。」

當地官員大聲道。

但是百姓們太過激動了。

三萬百姓你一言我一句吵鬧翻天。

最終,在當地官員吶喊好幾聲之後,終於安靜下來。

「陛下還說了,朝廷沒有辦法分出那麼多人手,需要當地百姓的幫忙。」

「同時,所有答應這條件的,未來三年的收稅將會提升三倍,至於種植,朝廷會給你們送來糧食的。」

「好了,你們自己考慮,我將會發給你們表格,你們自己想好,然後在上面填好自己的意願。」

當地官員終於將話說完。

現場安靜了不少,百姓們都在思考。

「我同意!」

「太劃算了!」

「聽說長安城的小區一套難求,不知道多少達官貴人想買都買不到,我們只要提高三年三成的稅收,簡直就是太劃算。」

有人高呼。

看他的穿著,還是讀書人的樣子。

這時代,讀書人就是知識分子,都會被看作高人一等。

他們往往會比別的百姓更有眼見,能知道一些國家大事。

很快,很多百姓也紛紛高喊同意。

「你們不用這個時候說同意,你們有三天的時間考慮。」

「三天之內,做好決定,同意的幫忙建小區房,以後住小區房,不同意的自己災後重建,朝廷也會有些幫助。」

當地官員大聲道。

他得到命令,一定要收集意見,要每個百姓簽名。

如果不會簽名的,那就按手印,確保每個百姓都參與其中。

如果有百姓不想參加的,不勉強,他們將不會被納入小區房建設當中。

很快,三天的時間過去。

各地彙報當地百姓的意見。

九成的百姓是願意的,還有一成不願意。

不願意的多是老人,喜歡自己的地方,不喜歡住小區房。

雖然小區房他們還不知道,但是聽說住在高高的半空中,他們不喜歡。

對此,朝廷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將九成百姓納入考慮範圍當中,進行調整和安排。

未來他們到底是後悔還是開心,是他們自己的事了,李恪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顧及到所有人。

只能說,估計到大多數人的利益就已經很不錯。

就這樣,從朝廷開始派出人手,五姓七望已經學到能力的也被派出去監督。

六州選出地方,開始創建小區房,朝廷提供方案,當地出人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