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初唐崢嶸》第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你毒啊!
「多謝李兄。」蘇定方雖然年輕,但向來沉默寡言,仔細傾聽了李善的敘述和一旁城內醫者的講解後,隻說了這一句。那夜手術之後一直坐在馬車上南下,蘇母恢復的還算不錯,但最後兩日棄車乘馬,傷口再行崩裂,李善檢查了一番,指揮周氏重新敷藥包紮。李善倒是沒有某些醫生的脾氣,讓朱八去請來城內大夫,一番診斷後給蘇母開了幾副葯。「相互扶持南下,多賴蘇兄之力。」李善擺手,看了眼蘇定方的神色,輕聲道:「前事不必再提。」這是實話,李善從來沒想過手下蘇定方手書的那份賣身契。那邊周氏已經煎好葯,服侍蘇母服下,後者是個頭髮銀白的老婦人,看模樣約莫五六十歲,慈眉善目,臉若銀盆。這時候馬周突然出現在門外,「田總管那邊傳信,劉黑闥大軍東來。」李善眯著眼想了會兒,「這麼快……突厥人呢?」「突厥大軍仍駐紮五十裏外,按兵不動。」李善看了眼蘇定方,「守得住吧?」「守得住。」蘇定方斬釘截鐵道:「糧草、軍械、兵力都不缺,至少能守到十二月底。」十二月底……意思是能守到明年了,就算李建成非要在長安過個春節,李淵也難以忍受河北山東淪陷這麼長時間。門外馬周追問道:「突厥軍真的會北返?」「某真的不知。」李善翻了個白眼,「要不……你出城去問問那位阿史那社爾?」馬周悻悻離去,蘇定方突然單膝跪在母親身前,「山東河北連年大戰,民不聊生,漢東王幾度起事,孩兒欲遷居關中。」蘇母遲疑的盯著兒子,又抬頭看了看李善,「關中何處?」「長安城外,東山腳邊,景色雅緻,適宜久居,山上又有名寺。」李善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贊成遷居……顯得李善有那麼點挾恩圖報。拒絕……顯得李善太過虛偽了。一路南下,李善幾乎事事都對蘇定方明言,而且無論兵力幾何,都以蘇定方為首。救母之恩,信任備至,蘇定方不覺得自己一個竇建德、劉黑闥舊部,還有更好的選擇。蘇母早在歷亭左右就完全清醒過來,已經聽周氏將事情經過仔細敘述過,面對兒子這個請求,只能輕嘆一聲,「那就要煩擾李郎君了。」李善登時鬆了口氣,整理衣著,正式行禮,「還請伯母寬心,侄兒當視定方為兄,願不離不棄,此生攜手。」一路南下,一小半的時間這位老婦人都是清醒的,但對兒子許諾投身為奴一事,一直閉口不言……李善還真怕對方不肯去長安呢。李善轉身再次向蘇定方行禮,「日後還望蘇兄多多提點。」蘇定方露出個坦誠的笑容,正搖頭間,李善笑道:「此番守城,還需蘇兄襄助,他日西返關中,亦需蘇兄護佑。」「想必蘇兄早就想探問小弟身世……凌伯幾次旁敲側擊,只是蘇兄不肯開口相詢而已。」「小弟身世的確坎坷離奇,少有人知,待得戰事之後,再與蘇兄長談。」那邊周氏扶著蘇母進了內室,凌伯才踱步進來,瞥了李善一眼,「已然定了?」蘇定方不聲不響的出門,將兩人留在裏面。「伯母和蘇兄自然是要去長安……」「伯母?」凌伯嗤笑道:「改口倒是快的很。」李善老臉一紅,瞪了眼問:「凌先生還沒下決心嗎?」「現在不叫凌伯了?」李善壓低聲音,「稱蘇兄之母為伯母,再稱凌先生為伯?」「你……」凌伯被氣了個倒仰,罵道:「真該讓定方看看你這嘴臉!」李善無所謂的盤腿坐下,「洛水大戰之後,蘇兄甘冒奇險,將同僚家眷從唐軍眼皮子底下接走,實是俠肝義膽……」這是在說,你凌敬欠了蘇定方好大人情呢!現在蘇定方要隨我去長安,你難道要棄蘇定方而去?「閉嘴!」凌伯指著李善的鼻子,發狠道:「再說這些,老夫定要老死山東!」李善大喜,起身扶著凌伯坐下,殷勤倒了杯水,「從此閉嘴,先生想聽什麼,在下就說什麼。」凌伯都被氣笑了,甩開李善的手,「老夫想聽聽你的身世。」「適才已然和蘇兄提過,待得戰後,回關中途中,必然坦誠相告。」李善一本正經的說:「先生放心,在下身世清白……」「身世清白?!」凌伯冷笑道:「身世清白卻生於嶺南?」嶺南向來是前朝流放罪犯的固定地點,凌伯顯然是有所指。「你李善祖籍隴西成紀,卻非隴西李氏,非趙郡李氏,亦非李唐宗室,由嶺南北上,定居長安城外。」「精於醫術、算學,亦通經義,更明晰紛亂朝局,對朝中奪嫡之爭洞若觀火。」「雖騎術糟糕,卻通曉軍略,更有膽略。」「如此人物,非小門小戶之後,絕不遜色隴西李氏子弟。」凌伯若有所思的曲起手指敲了敲杯口,「他日抵達長安,只需打探自你定居長安的時日,再打探城內可有非隴西李、趙郡李的李姓人物前朝流放嶺南,又在去歲自嶺南歸來……」李善的臉色都變了,凌敬的幾句推論……看似不可能,卻邏輯嚴密,真相似乎已經觸手可得。看李善那緊張的神色,凌伯得意的捋著長須,「說吧,你父祖輩何人,與秦王到底是何關係?」李善陷入長久的思索,面前這位老人實在心思敏捷,狡猾的像隻老狐狸,只怕自己是瞞不過去的。但問題在於,凌敬值得信任嗎?似乎察覺到了李善的憂處,凌伯輕嘆道:「去歲夏王不納勸誡,終至兵敗身死,老夫本欲就此歸隱鄉野,不料紛亂不歇。」「定方之母得你援手存活,老夫及百多村民亦是得你援手,若不是你義憤出手,不論其他,老夫孫女難以活命。」李善眯著眼盯著凌伯的雙眼,一陣沉默之後才低聲道:「在下的確未入秦王府。」身世……李善是真的不敢說,但李世民那邊可以透露一些。「但你願投入秦王麾下,而且之前田留安亦言,信中提到秦王對你頗多讚譽。」凌伯輕聲道:「若非如此,何以力勸淮陽王,又冒險從突厥人手中將其換回。」「如此說來,你仇家是太子……不對,理應是東宮麾下,不然你不會慫恿淮陽王以矯旨的罪名斬殺史萬寶。」「齊王率數萬唐軍頓足陝東道,至今不肯北上,顯然是東宮盟友……至少非秦王盟友。」「但你為何卻隨齊王南下?」李善頭痛欲裂,這老頭實在是個人精,隻憑著自己一句話就劈裡啪啦說出這麼一大串……而且還猜的八九不離十。「屋內有點悶……」李善起身道:「出去走走吧。」凌伯似笑非笑的踱出門去,這兒是館陶縣城西側,田留安特地空出了幾棟宅子供李善、蘇定方一行人居住,面積還不算小。一陣寒風吹來,李善精神一振後攏了攏衣衫,「愈發冷了。」「突厥兵北返之日理應不遠了。」凌伯隨口道:「如你所言,若是東宮親征河北,理應功成,秦王以後的日子愈發難熬。」「所以,凌先生的意思是……」李善笑了笑,「怕被秦王連累?」凌伯冷笑道:「若無手段,秦王想一舉翻身,實在是難上加難。」「若你是東宮麾下,老夫倒是有些手段能用,只需在京城散佈秦王類晉王的消息……」的確,李世民和楊廣在很多地方挺像的,都是嫡次子,都曾經率軍出征……雖然楊廣在這方面比李世民要差勁不少。都野心勃勃,但上頭都有個嫡長子壓著……若凌敬這幾句話傳回長安,很容易讓人往歪處想。如果聖人李淵最終廢太子李建成,改立次子李世民,後者會不會和楊廣一樣……大興土木、遠征高麗、近讒喜奸、剛愎自用,以至於偌大帝國在短時間內土崩瓦解?若是這流言傳的長安滿城皆聞,那太子李建成自然是喜上眉梢,而聖人李淵更是心安理得的借坡下驢了……凌敬這一計倒是狠!李善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還好凌敬沒投東宮,這是個類賈文和一般的毒士啊!李善和凌敬的視線撞了撞,前者心想,你還是這麼毒啊。當年險些一言左右中原戰局,使李世民首尾不能相顧,今日一言若是傳開……李世民那真是要頭大。不過這說法在穿越者看來自然是有問題的,李世民的確很像楊廣一樣,上位之後東一拳西一腳,鬧騰勁兒不比楊廣差勁,而且也大興土木,還曾經南遊東都洛陽。但不同的是,李世民東一拳西一腳都打到了對方的要害,踢的對方慘叫……天可汗嘛。凌敬瞄著李善的臉色,笑道:「你年紀不大,心思卻深,看似以義為先,實則謹慎的緊,事事提防他人……」「先生這話……不對吧,在下對蘇兄還不夠信任?」「那實是異數,到現在老夫也不知你為何如此信重定方。」凌敬搖頭道:「換回淮陽王,一直秘而不宣,田留安還擔憂你日後被史萬寶報復呢。」一直到李道玄入了城,田留安等人才明白為什麼李善完全不怕史萬寶日後的報復。李善訕訕的笑了笑,視線落在不遠處,蘇定方、郭樸正在整頓李善的親衛隊。一路南下,朱家溝青壯一直是郭樸領隊,雖然每次出戰,李善都是點名蘇定方領兵,但後者從不插手。直到今日,蘇定方交了底,出門後立即召集朱家溝青壯,又將自己所部的青壯摻和進去,混合整編。換句話說,蘇定方已經自視為李善親衛首領,郭樸畢竟是隴西李氏的家將,很配合蘇定方。而蘇定方南下數戰,每戰必先,早已折服眾人,就連范老三在夜襲一戰後也俯首聽令。「當日村中約莫兩百多人,而且散落的還有好些。」凌伯突然說:「你有那麼多地方?」這算是正式應下了,李善展顏一笑,「凌先生不怕被卷進去?」「只怕已經卷進去了。」凌伯嘆了口氣,「定方隨你入京,還帶上多家子弟,難道老夫孑然一身,孤苦伶仃的在河北?」「先生放心。」凌伯朝那邊努努嘴,「左側第三人,乃王伏寶的侄兒王君昊,沖陣犀利不弱定方。」李善定睛看了看,滿臉的絡腮鬍子,「王伏寶……好像聽過。」「當年夏王麾下第一大將,東征西討,勇冠三軍,功績在諸將之上,後遭夏王誅殺。」凌伯嘆道:「自從王伏寶一去,夏王征戰少有勝績。」李善點點頭,聽著凌伯將百多人以及沒有跟著南下的村民的身份、淵源一一說明……顯然,凌敬猜得到李善想做什麼。好一會兒之後,李善突然轉頭笑問:「聽聞前隋文帝死於太子之手?」凌敬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善,後者一臉的無辜……史書上就是這麼寫的啊,楊堅病重,太子楊廣無禮欺凌庶母宣華夫人,楊堅大怒準備找回被廢的長子楊勇,之後楊廣調兵圍困寢宮,殺父奪位。關於這一段的野史傳說數不勝數……楊廣被定性為古往今來排名前列的昏君,這段經歷可是給他加了不少分的。凌敬的眼神漸漸發生了變化,從驚詫轉為疑惑,隨即轉為深思,最終視線如針一般刻在李善的臉上。「從未聽聞!」李善愣住了,如果這個時刻還沒類似的傳聞出現,那……秦王類晉王,楊廣弒父奪位,所以李世民也有可能……李善一個激靈,咽了口唾沫連聲道:「失言,失言,是去歲從嶺南北上途中聽說的……」事實上,類似的傳聞是從貞觀一朝之後才開始出現的,關於楊廣欺凌宣華夫人的說法是出自魏徵編纂的那本《隋書》。凌敬顯然不信,「在哪兒聽說的?」「此等密事,絕不可能隨處聽聞……老夫就從未聽聞!」「可惜了,可惜了!」「若你投入東宮……秦王無翻身之地!」李善欲哭無淚,連連拱手,「凌先生……呃,凌伯,不敢再言此事。」凌敬搖頭嘆道:「當日初見,你冷然相拒,後突然轉向救回定方之母,老夫以為你是個醫者。」「後聽你縱談古今,精於算學,分析朝局,論下博一戰,老夫以為你是世家才俊。」「今日方知……」若是楊廣弒父奪位的流言蜚語在長安城內流傳開……李世民都不是頭大了,必要將主謀碎屍萬段。兩人的視線再次撞了撞,李善知道凌敬沒說出口的那些……還是你毒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