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官人》第一九五章 試探
「我沒什麼意思。」三叔公呵呵笑道:「就是讓他爺爺看看,那三個娃娃有秀才命不?」

王興業什麼人物?粘上毛比猴兒還精,他能不知道三叔公的意思?

族人們可知道王賢昔日是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子,雖說如今浪子回頭,但滿打滿算也才年半,這期間還經歷了從臨時工到正式工到官員的超級三級跳,就不信他能有多少時間讀書

但他卻敢報名考秀才……要是秀才那麼好考,那些幾十年的老童生,於脆找塊豆腐撞死得了。再聯繫到傳說科舉的那些黑幕重重,達官貴人的子弟總能榜上有名等等,王氏族人們猜測,他父子肯定找到了終南捷徑,有讓王賢眾秀才的法門

本著個蛤蟆也是抓、三隻蛤蟆也是抓的樸素想法,三叔公想讓族裏幾個小子,搭順風車來著

王興業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哪夠資格去影響科舉的結果,但發現自己根本拒絕不得,因為王金三個也算他的孫子,就算幫不上忙,也不能口回絕,那樣就太無情了。沒辦法,王興業隻好裝著思考,沉吟不語起來。

見他頗為難做的樣子,三叔公終於忍不住道:「莫非他們三個沒那福分?」

「唉,叔公,我知道你什麼意思。」王興業嘆氣道:「以為我給王賢打通什麼關節了,可是我向祖宗保證,沒有老侄我在省城,不過是個九品小官,根基又淺,根本兩眼抹黑,真沒有這份能量。」頓下道:「至於王賢為啥敢考秀才,其實是他自己的造化,去年上元節他作了首詩拔了頭籌,省裡的員都讚不絕口,因此跟提學人混了個面熟,這才想試試的。」他終於說出實話了:「這是他的造化,別人強求不來的……」

「那麼說,」三叔公難掩失望道:「他們仨真沒福分了?」

「我不是說兩眼抹黑了麽,科舉那池水裏有啥,行還是不行,我都不知道。」王興業把話說得進退有餘道:「您總得容我打聽打聽,回頭過年回家,再給您個信兒,成不?」

「那有啥不成的。」三叔公點點頭,囑咐道:「試試看,別太勉強,不成就算了。」

「我有分寸。」王興業頷首道。

打點上包小白,送走了滿載而歸的族人們,王興業讓王賢跟自己到書房,剛要開口,王賢就舉手道:「別找我,我沒工夫操心這事兒。」

「臭小子,我也不願意沾這破事兒。」王興業嘆氣道:「可是族長開口了,咱們總得想想辦法。」

王賢很少見老爹如此不自信,轉念想也就明白了,這跟老爹的出身有關。王興業是刀筆吏出身,你讓他操弄刑獄、變造帳冊那是點不打怵,但科舉那是化人的事兒,跟他根本不是國的,小吏出身的老爹難免氣短。

「爹,這事兒太麻煩了。」王賢嘆氣道:「縣裏我還能想想辦法,可要取得秀才功名,得練過三關啊縣裏只是入門,然後府裡要考,最後督學還要院試……咱們那有那本事打通?」

「別跟我說這些規矩套子,」老爹悶聲道:「老子就知道個理兒,規矩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定是握著印把子的那個說了算」

「是……」老爹也不只是看學謀略,還信奉實踐出真知。對於他以幾十年經驗得出的結論,王賢只能點頭稱是。

「那麼趁著過年的機會,去提學人家走動走動,探探口風」王興業恢復了霸道,下令道:「再說也得混個眼熟,別讓提學人忘了你,到時候可就傻眼了」

「好吧。」王賢無奈應下。

「你也別太勉強。」成功將包袱丟給王賢,王興業渾身輕鬆道:「打聽下,讓我有話回給三叔公就行。」

「知道了。」王賢點點頭。

「成,那我回衙門了。」王興業呲牙笑道:「在家好好念書啊」

「我念得下去麽」王賢終於忍不住了:「這家裏頭門庭若市,簡直比我在浦江當典史還忙。我得換個地方看書,不然啥也看不進去。」

「別價。」王興業卻不許道:「念書麽,畢竟是個副業,考不上又何妨……」言外之意,耽誤了收禮就不劃算了

「合著重不重要,都在老爹這張嘴,」王賢鬱悶道。

「好了好了,」王興業笑道:「人來的也差不多了,往下就清凈了。」

「清靜得了麽?」王賢鬱悶的嘟囔聲。

果然是清靜不了,沒兩天,李觀和禮房書吏張濟來了,兩人代表富陽縣衙和蔣縣令,來看望曾在衙門當差的王賢父子。

兩人所帶的禮物還算豐富,但看就是臨時湊起來的,不過誰關心這個呢?王賢請兩人吃酒……話說他最近天天請人吃酒,整天醉醺醺的,還背個屁書?面吃酒面敘些別後之情,在兩人的馬屁聲,王賢開始吹噓自己在浦江的經歷,又跟周臬台整天在起,又和鄭藩台結成良好的私交,還成了胡欽差的朋友,把兩人聽得愣愣。

兩人半輩子在縣裏當差,藩台臬台也是見過幾次的,但每次都是俯首跪著,氣都不敢喘。聽王賢卻跟他們成了朋友,都不禁怎舌道:「你是怎麼做到的?」

「緣分唄。」王賢笑道:「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只是咱們平時沒機會接觸罷了。」

「那你這造化可不小。」兩人不禁肅然起敬道:「日後少不得煩請人拉兄弟把。」

「好說好說。」王賢滿口答應下來,繼續勸酒不停。

待到酒過三巡,張濟終於忍不住道:「對了,前段時間那些商號的人來過吧?」

「嗯。」王賢點點頭,笑道:「那幫傢夥吃水不忘挖井人,還算有點兒良心。」

「倒是難得……」張濟怎舌道:「他們都說什麼了?」

「沒說什麼。」王賢淡淡道:「拉了拉家常而已。」

「人別誤會,」張濟意識到自己問的冒昧,趕忙改口道:「小人的意思是,他們沒胡說道吧?」

「什麼意思?」王賢皺眉道。

「是這樣的,」張濟輕聲道:「縣裏最近發生了些事情,人千萬不要聽面之詞。」

「是這樣啊。」王賢緩緩道:「那我聽聽兩面之詞。」

「這……」人的名、樹的影,王賢給張濟的壓力太了。他看看李觀,意思是,你別光讓我人說啊

哪知李觀卻像傻瓜樣,只是笑,卻絕不搭腔。

心裏暗罵幾聲,張濟隻好硬著頭皮道:「當初魏人在縣裏時,成立的兩家商號,本意上自然是很好很好的,但是外人不能體諒,凈說些『官商勾結,之類的怪話,還有禦史上本參劾,老爺現今壓力很。」頓下道:「而且兩家商號的帳目,也存在很的問題,為了少向官府交錢,他們把量的收入轉移,將盈餘壓得很低很低……」

「所以呢?」王賢語調益發清淡。

「所以,」張濟咽口吐沫,小聲道:「知縣人想看看,是不是過年請人回縣裏商量下,重改下章程……

「怎麼個改法?」

「讓商人們退股……」張濟強笑道:「當然不是斷他們生路了,退股之後,官府還會優先授權他們經營的,」見王賢沒什麼反應,他著膽子解釋道:「這樣官商分開,物議會少很多。官府隻拿固定數額的包賣錢,多賺了都是商人的,這樣雙方也不會有爭執了。」

王賢聽了不禁暗嘆:誰說古人沒有經濟頭腦,這不滿是辦法麽?,不過這就是他孤陋寡聞了,這種包稅制也叫商包製,在宋朝尤其是南宋盛行。到了元朝,更成了不懂經濟的蒙古人,收取利稅的不二法門。當時幾乎所有收稅和專賣的權力,都被蒙元政府包賣出去,由豪族商人承接,來替官府收稅或者專賣。

但這不影響他的判斷,因為這裏面的貓膩他太清楚了——蔣知縣折騰來、折騰去,肯定是為了給那些不死心的狗戶,製造取而代之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商號的控制權

張濟說完好會兒,見王賢沉默不語,臉色卻越來越冷淡,心下不禁抽搐,用腳尖使勁捅了捅李觀。

李觀卻腳踩在他腳尖上,痛得張濟忍不住『哎呦,聲。

「怎麼?」王賢皺眉道。

「沒事兒,我,我……」張濟苦笑道:「腳尖踢在桌腳上了。」

「小心點,」王賢淡淡道,張濟剛要應下,卻聽他接著幽幽道:「我是說你們老爺。」

「哦?」張濟凝,低聲道:「人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官府得講信用,已經公開宣佈的事情,就不好改了。」王賢冷眼冷麵道:「蔣知縣隻想到自己的臉面了,前任魏人的臉面呢?」頓下,毫不掩飾的威脅道:「魏人如今身為翰林,隨侍皇上左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