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清朝歡迎你》第二百一十二章 懿旨
二百一十二章

等大家做到餐桌上的時候,李惠水掃視了一眼,見到自己的兩個弟妹都沒有在,站在張氏身旁伺候的是趙姨娘和自己的生母李姨娘。

看到李姨娘站在張氏身後伺候,李惠水的神色有些黯淡,但是家中的規矩是這樣的,要是張氏的兒媳婦在旁邊的話,李姨娘和趙姨娘說不定還有一個凳子,但是如今卻是別想了。

張氏看出李惠水的神色,眼光轉到丈夫李洵的身上,見他開心的逗著外孫,想到這個庶女在家也不會呆多久的,根本不會影響李家的形勢的,何不送個人情,在丈夫面前也顯得自己賢惠!

想到這裏,張氏便笑著對李姨娘和趙姨娘說,「難得今天家宴,也都別拘束著,我身邊有丫鬟伺候就行了,你們也坐吧!」說著,便吩咐丫鬟再添兩張椅子。

霍姨娘因為李歡的事情,一直精神恍惚,因此,張氏也就跟李惠水說霍姨娘染病在身,不方便出席。

李惠水跟霍姨娘一向不親近,只是問過了,也就算了。

倒是李姨娘,見到女兒滿心歡喜,又見丫鬟將自己的位置安排在李惠水隨便跟女兒說話,但是就這樣坐在近旁看著女兒也就滿足了。

趙姨娘心中卻另有所想。

李惠水出嫁前在李家的地位並不高,李洵雖然疼愛這個長女,但是他骨子裏還是重男輕女的,對這個長女的教養都交給了張氏,張氏對她也是面子上的事,幸虧當初李老太太還在,凡是還能護這個孫女一些。

出嫁後,與其說李洵對李惠水這個女兒看重,倒不如說他對林至磊這個讀書人的女婿看重,但是林至磊卻在李惠水產後納妾,讓李洵很是不滿。後來,李洵還是為了女婿謀缺花費了大筆銀子,也讓張氏在這些年沒有少念叨。

如今。張氏李洵待李惠水這般客氣。還不是看在林至磊青雲直上地份上?看來。就算是自己出身不好。要是能找一個好女婿地話。也是可以翻身地。想到這裏。趙姨娘用炙熱地眼光看向自己地女兒沉水——如今李家已經不比當初了。就算沉水沒有經過選秀。但是要是嫁給弘時阿哥地話。身份也不低。想到家裏地養女明月。趙姨娘更加心安了。明月還不如沉水呢。如今不也生了一個兒子。坐穩庶福晉地位子。那個弘時阿哥又是真正喜歡沉水地。難道沉水以後還會不如她?

想到這裏。趙姨娘彷彿看到日後自己風光地樣子。說不定還會有一個皇家血脈地親外孫。弘時阿哥也在自己面前恭敬地喊自己嶽母大人……

想著想著。趙姨娘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沉水卻被母親盯著看得坐立不安。卻又不方便開口問母親究竟想什麼。只有將注意力轉移到別地地方。心想。回去後一定要跟母親好好談談!

除了餐桌上地眾人各懷心思外。這頓晚飯吃得並不沉悶。又林安和李期順這兩個小傢夥在。桌子上地歡聲笑語不少。李惠水也趁機講了不少江西地見聞。

李惠水跟著丈夫一路上到江西。這些年來也應酬些官眷。見識比以前強了很多。一件很平常地事情經她口中描述便變得格外吸引人。也引起汶水沉水地注意力。

伊水卻沒有注意聽她說些什麼,而是在旁邊看著李惠水的側臉。

李惠水的鼻子尖挺,側面看起來很像李姨娘,尤其是她笑起來的時候,很溫柔,嘴角上揚,更加像李姨娘了。

伊水看了一會兒,回頭看向旁邊自己的母親張氏,難道多年之後,我也會變成母親這樣子?

心中存了這個想法,伊水便更加認真的看向張氏。

張氏的眼睫毛長長的,細長眼,配合著櫻桃般的鼻子,給人一種婉約的印象,雖說最近心情舒暢,臉色紅潤了很多,但是前些日子操心家務事而在眼角形成的魚尾紋卻是消弭不了的。

難道自己將來也會成為這樣嗎?

想到這裏,伊水不由自主的想到弘恩身上,弘恩的家庭也會是三妻四妾的,也許,自己日後想成為母親這樣都是奢求。

想到這裏,伊水的心不由得又酸又澀。

又想到姚之洛,伊水不由得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大話西遊裡的經典台詞:「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那個人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想到這裏,伊水嘴裏的美味佳肴都感覺如同嚼蠟。

看到旁邊小妹的神色似乎有些不對,李惠水便低聲詢問,李伊水回過神來,脫口而出,「我只是在想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沒有後悔葯!」

「世上本來就沒有後悔葯的,所以只能往前看!」李惠水冷靜的說。

餐桌上的焦點都在李惠水身上,她這一打岔,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伊水身上。

伊水卻並沒有注意這些,而是咀嚼著大姐的話,「只能往前看麽?」

「是啊,向前看,要不然,再過幾年,你還要後悔,再到處找後悔葯呢?」李惠水的話中有一絲玩笑,但是這對伊水來說並不重要。

伊水的目光穿過餐桌看向另一面的母親,母親是聽見她們姐妹的對話,看向她的眼睛裏有些擔憂,鬢邊的白髮也顯得格外刺眼。

以後,母親鬢邊的白髮還會增多,年復一年的老去,身邊的人,還會一個又一個悔,再一次的在這個世界上尋找著根本不存在的後悔葯嗎?

李伊水沉默不語,一旁趙姨娘趕緊轉移話題,餐桌上的氣氛又變成其樂融融了。

看到伊水若有所悟的表情,張氏漸漸放心了,看來李惠水這個女兒也不是沒有好處嗎,見識多,開導人的話都入木三分。

看向李惠水的眼光也多了一些感激,想到日後李惠水一家在京城久居,來往是少不了

近一些也是應當的,因此,張氏的目光更加柔和了。

飯後,伊水並沒有久坐,跟父母姐姐說了幾句話後,就告辭了。

張氏知道她心中有事,也沒有留她,只是叮囑她早些休息,好好的養身體。

李惠水卻在李紀的帶領下去了他的院子,看望自己的弟妹和剛出生不久的小侄女。

孩子太小,還不能抱出房間。

李惠水給弟妹和小侄女準備了見面禮,畢竟李紀迎娶柳氏的時候,李惠水在江西,並沒有見過這個弟妹。

柳氏已經從剛剛生女的傷感中緩和過來了,李洵帶這個孫女極為親近,張氏雖然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安排孩子的奶母、照顧自己的月子的事情上很是盡心,李紀陪伴她和孩子的時間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前幾天,自己的娘家還來人探望自己呢!

柳氏哪裏還有別的要求呢?

見到李紀的大姐過來,柳氏掙扎著想要起來給大姑姐見禮,李惠水見狀連忙上前將她扶住,「你快安生躺著吧,別那麼多虛禮!」

姑嫂說了一會兒話,李惠水又看了繈褓中的女嬰,看到女嬰大大的清澈的眼睛,李惠水又誇讚了一番,「可惜年紀太小,要不然給我家安兒做媳婦倒是可以的,」李惠水砸著嘴讚歎道,「這麼乖巧的孩子,日後到了誰家,就是誰家的福氣了!」

柳氏口頭上謙虛了幾句,但是眉飛色舞的,心中很是認同自己這位大姑姐的話。

李惠水又將話題轉到李紀獲得爵位的事情上,話裡話外,很有打探其中奧秘的意味。

柳氏不是傻子,雖說對李惠水這個大姑姐很是親近,但是李伊水這件事情卻是李洵張氏反覆叮囑過的,自然不會從她嘴中泄漏出去的。

李惠水問了一番話,見柳氏支支吾吾的回答,雖然明知道不僅其實,但是也知趣的沒有追問下去。

以後的日子似乎恢復了正常,林家已經確定了要在京城安家,現在正在四處尋找合適的房子,李洵原本想讓女兒跟自己住的近一些,卻被林至磊用需要跟他的衙門距離近一些來回絕了,李洵便對林家找房舍的事情不那麼上心了。

林老太太已經被林至磊接到了京城,李惠水也不方便經常回娘家,因此,對李家來說,跟李惠水一家在江西的情況沒有什麼兩樣。

李紀的應酬一下子多了很多,以前的同窗、科舉時的同年都一下子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接二連三的來李家拜訪。

相比之下,來找李衛拜訪的人少的可憐,畢竟李衛沒有上過學,雖當差比李紀多幾年,但是同僚中現在都在兵部這個刀尖浪口上,每一個人生怕被別人擠下來,未來這個擁立之功就輪不上自己了,李衛剛剛離開兵部的時候,還有幾個人記得他,感念他讓出了空缺,但是時間一久,誰還會想著他?

雖然自己跟丈夫相處的時間減少,但是柳氏還是很高興,畢竟應酬多關係著丈夫以後前程,又不是跟小鈴鐺那個小賤人在一起,所以,柳氏還是很支持李紀的。

在支持李紀的同時,柳氏的更多時間放在看護自己的女兒身上,而且,女兒的名字還沒有取好,也是讓柳氏掛念的一件事情。

懷孕的事情,柳氏一直認為自己懷的是兒子,因此起了幾個名字,都是以按照「期」字排下來的,但是沒有想到卻生了一個女兒。

女兒的名字不會按照族譜來排的,這個孩子又是李家孫輩中頭一個,因此更加要注意了,畢竟以後李家女兒會按照這個名字往下排的。

琢磨了幾天,李紀想的幾個都被柳氏否決了,最後李紀沒有辦法,隻好將這個問題交給自己的老爹。

李洵見了,一拍手,讓李紀從書房裏隨便拿出來一本書,讓柳氏隨便說一個頁碼,再看這個頁碼上的字,選擇一個合適的。

李紀聽了老爹的話,便回去跟柳氏說。

柳氏雖覺得草率,但是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而且又是從一整頁中挑選的,難道自己還不能夠給女兒挑一個好名字嗎?因此也就沒有阻止李紀。

李紀從書房裏拿出來一本書,柳氏隨口說了一個「六十六頁!」

李紀將書翻到六十六頁,拿到柳氏旁邊,兩人一塊選擇看,柳氏看了一會兒,疑惑的說道,「你那幾個妹妹,公公是不是也用這種方法取的名字?」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李紀有些猶豫,「要是這頁字不好的話,我們還可以換另外一頁。」

柳氏搖搖頭,「這頁挺好的,六六大順嗎,我看這頁裡的這個順字就很好,又跟大侄子名字中的一個字相同,只是姐妹們從兄弟的名字公公會不會同意?」

李紀想了一下,指著這頁紙上的兩個字,說道:「順寧這個名字很好的,我去跟爹爹說去,再說又不是完全從兄弟的名字,日後可是兄弟們從期順的期字,姐妹從期順的順字。」

柳氏搖搖頭,「這個名字不好聽。」

夫妻倆又琢磨了一會兒,最終確定了兩個名字,「永順」和「彩寧」兩個名字,拿過去讓李洵圈定一個。

最終李洵選擇了「彩寧」這個名字,雖說沒有用順字讓柳氏有些遺憾,但是這個名字也是柳氏首肯的,因此,李家的孫小姐的大名已經定下來了——李彩寧!

因為彩寧還沒有滿月,因此還不能上宗祠的族譜,但是柳氏並不介意,畢竟這是李家第一個嫡孫女,便安心的做月子。

但是隨後不久的一天,一道懿旨打破了李家的平靜。

不再是上一次來李家宣旨的那個小太監,這次帶著太后老人家懿旨的是一個中年太監。

聽到太后招李氏沉水進宮聊天,李家很是驚訝。

太后宣女眷進宮並不稀奇,但是這樣的榮耀一般會發生在那些世代勛爵人家身上,李家怎麼會有這樣的榮耀呢?

心中摸不透的李洵塞給了這個太監幾張銀票,悄聲打聽事情的由來。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