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在古代的發家史》第122章 各處施工情況
日因為我的重創,燕兒這妮子還真的是下不了床了。出了一口惡氣的同時,倒讓我有點過意不去,因為這次實在是折騰的她慘了做為贖罪和安慰,我親自吩咐廚房燉了補品,到床前親熱的喂她吃完。燕兒開始倒也頗多怨憤的樣子,不過,畢竟她這人沒什麼心機,而且耳根子最軟,見我後來對她如此體貼、溫柔,再加上我幾句真摯非常的道歉和甜言蜜語,她馬上又與我言歸於好了。

因為此次意外,原本與燕兒約定的回她娘家李府之行,當然也就取消了。

而我清閑了這麼久,也是時候出來整理一下商團事務了。

在安慰完燕兒之後,我先讓阿秀去庫房挑了些上好適合孕婦進補的補品,而後便帶著來到前堂,叫了個親衛讓他帶著這些補品與朱老大夫一起去鎮上的黃大娘家一趟,去瞧瞧大壯她媳婦的身子,這是我昨天答應過黃大娘的事,當然要守信。

忙完了這些私事後,我便帶著一眾親衛,正式出府,在村子裏巡視了起來。

第一站當然是先去雪紙作坊了,儘管這裏一直有老爺子坐鎮,但我這個東家太久不出現也是有些不好。

到了地頭,雖然時候還算早,但老爺子果然先一步押運著雪紙先走一步,去鎮上的紙行了。

於是,我便獨自進到「科研室」找到了陳西,向他了解了一番雪紙作坊的現狀。

現在雪紙作坊的日產量大概在兩萬卷左右,而紙行地銷售量當然也在這個數目。按每卷四十文地固定銷售價。那麼每日的銷售額在八百兩銀子左右,而一個月的總營業額也就是兩萬四千兩銀子,除卻人工、本錢以及商團地其他花銷。我這個東家每月的平均純收入應該也能在兩萬兩銀子,而一年的話當然就有二十四萬兩銀子的總收益了。這還是隻單單算了雪紙帶來的收益的,除此外還有廁紙、糧油鋪、兵器鋪,以及順興肚兜和容秀披風馬甲,尤其後兩者,它們每月給我帶來地總收益還要大於雪紙。

總體上來說。現如今這個雪紙作坊的生產能力已經到達了瓶頸,除非再擴大員工和生產線,不然很難再進一步提高。不過,隨著新雪紙作坊的即將竣工,可以預見現如今雪紙的生產能力還能翻番。到時也可以想見,我的家財將會以幾何倍的速度不斷增加。

這麼來說吧,我現在發愁的不是怎麼去賺錢,而是怎麼去存錢和花錢?人沒錢的時候煩惱。而錢太多了也是讓人頭痛地事情,尤其是在這極度缺乏安全感,人權很難得到保障的封建時代。要是每月把這麼多錢都存入錢莊的話,我實在是有些不放心。別人不清楚。我可是清楚的很,這個由大楚朝廷獨家壟斷地錢莊。它們之所以能正常運營至今,靠的完全是大楚這個朝廷地公信力,可是萬一到了大楚國遇到外敵入侵或發生大規模戰爭的話,這錢莊的運營也就岌岌可危。而我正好有些預感到朝廷可能有的軍事行動,所以當然沒傻到還要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存到錢莊去。相反這幾日我還琢磨著,怎麼在戰爭到來之前,把自己先前存在錢莊裡的錢都給弄出來,不管是在盛世還是亂世,手裏有硬通貨儲備,都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當然前提是你有能力去保全它不被別人偷搶了去。所以,本著安全方面的考慮,我便向林鐵頭定做了十來個有我設計厚度足有好幾厘米的大鐵皮箱子,將每日從老爺子那裏交割過來的銀兩都存在裏面,用鐵鎖鎖住,藏進了原先給三個小老婆準備的房間裡,若沒我和阿秀掌管的鑰匙,就是有人用鐵鎚砸也很難砸開這幾個鐵皮箱。

至於花錢的方面,第一個方面我就想到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在這人命賤如草的時代,你有實力才能被別人認可,才能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再說,萬一到時大楚和鮮卑開戰的話,十裡集這裏雖然不是邊疆,但離邊疆卻也不是太遠,難保到時候戰事不利成為戰場,我現在擴充戰備,也是為了防範於未然,讓自己有自保能力,不至於讓毫不容易掙下的產業毀於兵災。第二個方面,當然就是想到做善事了,不然我這「謝大善人

銜也太名不副實了,這善事最先的當然是要履行當初演說」時對全鎮之人的承諾,那就是修橋鋪路,擴建免費學堂,安平善堂,贍養孤寡老人,收留孤兒等等。第三個方面,當然就是在自己的享受上了,不然自己賺這麼多錢幹什麼?這物質上的不用說,錦衣玉食那是一定的,這個十裡候府也是極盡奢華的,精神上的方面我則想到了著書立說,這成名嘛是要趁早的,在被封侯之前,我只是一介平民身份,而且還沒攢下如今的萬貫家財,填飽肚子,娶個老婆就很知足了,倒沒想到這方面上來,但是封侯之後,這錢多了,老婆多了,勢力也漸漲了,自然而然的就從物質層面升華到精神層面上來,這是好聽的說法,通俗一點的說法是,我想「洗白」。因為我這十裡候的發家史實在是有些讓我難以啟齒,而元昌帝這個老傢夥給我的「神廁使」頭銜更是讓我蒙羞,所以,我就琢磨著通當著書立說,讓自己擺脫暴發戶這一行列,或者說至少要讓世人提起我的大名時腦中出現的第一個定義不是這三個字,我怎麼說都是二十一世紀過來的完成九年製義務教育的有文化有知識的新青年,這三個字讓我現在實在是有些抵觸。至於著書立說的內容嗎就多了,譬如我早已用簡體字默寫好的記憶中的詩歌,以及幾篇記得滾瓜爛熟的古文《愛蓮說》、《馬說》、《陋室銘》等等,將這些大雜燴一股腦兒的裝訂成冊,書名我也想好了,就叫《謝安平選集》,然後將之自費印刷刊發,免費傾銷到全國各地,可以想見到時只要有讀書人的地方,就會出現我的選集,就會有人拜讀我的大作,然後當然的他們大多都會震撼於我的文才和思想,最後成為我的忠實讀者或仰慕者,到那時我才是名冠天下,譽滿神州。

從雪紙作坊出來後,我便往曬穀場現場觀摩了一番無名對內隊護衛的訓練情況,便發表的一番例行打氣的訓話後,就馬不停蹄的趕往各處施工現場,頭一處就是英烈祠,因為竣工在即,我當然要現場去查看一番。

到了地頭,老李叔正好也在,到省了我再派人去叫他。按照他這個老工程師的估算,英烈祠最多三天就能全部竣工了。到時,按照我以前的許願,要將自安平商團成立以來,為了陳家村和商團利益犧牲的眾多英烈靈位都要遷入英烈祠,享受香火供奉。這個遷入儀式當然馬虎不得,場面當然要恢宏莊嚴,不能太冷清了。所以,屆時,我這個安平商團的東家,本地的十裡候,便要出面邀請本集甚至本縣、本州各個有頭有臉的人來觀禮。此事老爺子早就向我提過,也挑定好了這個靈位遷入儀式的良辰吉日,也就是本月十七日的申時,而隔日十八日就是我向汪府下聘的好日子了。

原本我是沒想到時邀請本鎮之外的人的,但老爺子在提醒下,我還是同意了邀請本縣縣令也就是我侯府的傅相到時來觀禮,順帶著也就再邀請縣內的其他縣吏和各方知名人士。本縣之外的因為來迴路途關係,也就不邀請了。

視察完了英烈祠後,我便帶著老李叔一起去看了看其他各處的施工情況,以我字型大小冠名善堂也快竣工了,在老李叔的估算下也就不超過十天的工程;新的雪紙作坊和廁紙作坊也在收尾階段,跟善堂的竣工期相差不多,此外商團員工福利房的建設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展,房源數每日都在穩健的增長中,目前已經基本上能滿足那些新遷入員工家屬的住宿需要。

而至於我的十裡候府,因為人力和建築面積的關係,現在只在築基階段,對此我到也不急迫,只要等再過幾天各處施工陸續完成後,剩餘下來的勞力,我便準備弄一半過來專門建造我的十裡候府,剩下的另外一半則全力繼續已停工的村牆壘造,到那時陳家村就有些小城的味道了,屆時我若是再規劃一條商業街,將我的安平紙行,甚至容秀成衣鋪和順興成衣鋪都遷入進來的話,我想十裡集鎮集的風水就要全部轉移過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