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挑燈看劍》第158章 舊時
「好像只剩下這一碗了!」高升泰晃了晃手中的酒罈,艱難地傾出最後的一滴酒,信手一擲,那酒罈撞向遠處的牆上,呯然巨響,四分五裂。

那酒罈破裂的碎響,讓酒肆裡幾個都多少有了幾分醉意的人為之一醒,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高升泰的身上,酒肆裡一時間又安靜了下來,一如高升泰剛剛步入酒肆時的模樣。

「段大哥,各位兄弟,我再敬你們這最後一碗酒」,高升泰站起了身來,端起酒碗,向段正淳與那段氏的四大家臣示意,臉上兀自掛著笑意,嘴裏卻是一字一頓地說道:「喝過這碗酒,以後我們再不是兄弟!」

酒肆裡一片凝固了的沉寂,隻餘下燈燭燃燒時發出的輕微的「劈叭」聲響。

「哈哈哈,說得好」,段正淳驀地一拍桌子,仰然立起,端起手中那碗酒,與高升泰相撞,鏘然聲響,酒花四溢,段正淳大喝了一聲:「乾!」

朱丹臣那幾個人,也都是霍然立起,端著酒碗,與高段二人相碰,同時大喝:「乾!」

幾個人仰脖喝乾那最後的一碗酒,站在那裏,相互對視,心中各自百感交集。

自他們相互結識以來,這些年間,意氣相投,幾個人之間,也真說得上是出生入死的交情。

只是高升泰的身上,畢竟還流著高家的血,高升泰的身份,決定了他絕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投靠到大理皇族這一邊,卻跟他的父親,他的親人,他的家族做對。

是以高升泰要走的路,從一開始就註定跟他們是不一樣的了,而無論是高升泰還是他們幾個,也都明白,高升泰的命運,如若不是早早死於兩大家族之鬥,那就只能是成為高氏家族的頂樑柱,成為他們最不願面對,卻只怕不得不面對的最可怕的敵人。

段正淳最後做出的決定,卻是儘力幫忙,將高升泰扶上高氏一門家主的位置,讓他繼承善闡侯的權位,這也才有了那一年高升泰藉以在高氏家族之中冒頭的那次段氏皇族發起的反間之計,也才有了那些年來讓高升泰不斷表現出他的才能,從而不斷提升他在高氏家族之內地位與權力的可能。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大理段氏皇族,會拿著家族的利益來開玩笑,甚至於不惜在那些年之中犧牲段氏一族的利益,來把高升泰扶上高氏家主的位置,事實上在這些年之中,哪一次段氏皇族與高氏家族之間的明爭暗鬥,都是真刀實槍,兇險萬狀,除開第一次針對高升泰而發的計劃,根本就沒有任何配合做戲的成份,錯非如此,也不可能在那些年間,一步一步地打消了原本多疑的那位老善闡侯高智升對於高升泰與段氏皇族之間關係的顧慮,從而到得最後對於高升泰信任有加,全心全意,以至於能夠放心地毫不猶豫以整個高氏家族相託付。

「我只是給你一次機會」,高升泰直到此時,都還記得當日裏段正淳對他說這句話時的神情:「無論生死成敗,我都不會手下留情,你若還當我是兄弟,就儘力而為,與我各憑本事,放手一搏吧!」

「是的,我一直沒有手下留情,我成功了」,高升泰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段正淳,還有那四大家臣,在心裏輕輕喟嘆:「但是這一切,真的就是我想要的東西麽?!」

不過現在對於這樣的問題,無論答案是什麼,都沒有意義了。

並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有機會,卻選擇一條自己真正想走的路。

高升泰緩緩彎腰,伸手,把手裏的酒碗輕輕地放到了桌上,動作輕柔謹慎得一如他正在放下昔日的那一段友情。

「鎮南王千歲」,高升泰直起身來,望著段正淳,眼神裡射出犀利的光芒,雙手微微一拱:「初次相見,本侯這裏見禮了!」

「好說,君侯客氣了」,站在段正淳身邊的朱丹臣、傅思歸等人臉上皆各各露出憤怒與惋惜之類的神情,段正淳卻自是恍若早就已經料到了高升泰的反應一般,哈哈一笑,還了個半禮,看著高升泰,說道:「從今而後,我與君侯之間,要打交道的地方,只怕還是太多太多了!」

「是!」高升泰的目光從段正淳、朱丹臣他們的臉上緩緩地掃過,淡淡一笑,轉過了身去,往酒肆門外走去,臨出門前,才略為頓了一下,對著段正淳說道:「我欠大理段氏一個要求,我不會忘記的!」

「這南國宋室,似乎看上去跟我們先前想像的不太一樣啊!」那位巴先生從窗前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開口說話,打斷了高升泰的思緒。

「哦?」高升泰對於這位巴先生的話,還是聽得進去的,他微微一笑,問道:「先生眼中的宋國與先生先前心中所想的宋國,卻是有何不同?!」

「君侯這一路行來,卻不曾覺得宋國與我大理有什麼不同麽?!」那個巴先生望向窗外,有些感慨地說著:「此處不過一荒僻小城,其風物繁華,只怕比起大理城,都尤有過之吧?!」

「巴某先前不曾至此南國宋室,但對於宋國的文物典藉,自信還是頗為熟識的」,那位巴先生皺起眉頭,說道:「巴某先前在閱讀宋國典藉史冊之時,就時常覺得奇怪,這有宋一朝,歷代君王,除開國之時的太祖太宗以外,均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尤以對抗異族一項上,百餘年來,戰績可謂一派慘淡,毫無足道之處,如此武功,又怎麼能夠在這強者為尊的天下佔一席之地,還能延續皇祚垂百餘年之久,甚至於自居得承天下正統,擺出一副天朝上國的架子來!」

這位巴先生雖披一席儒衫,也向來以儒生自詡,然則其生在大理,長在大理,自然在他心目之中的天下,心目之中由以立足的天下之中,也就是大理而不會是大宋或其他地方,尤其他又不是那幫隻懂吟詩作賦的腐儒,除經史詩書之外,與兵事地理等諸般事項,也都是多有涉獵,也正因此,他對於南國宋室,一直以來,都有一種頗為不服氣的心態。

畢竟在這位巴先生看來,聖人之道,雖說治天下在於德政而不在武功,然則這德政卻也須是在先行平定天下以後的,縱觀千年以還,有如自宋室立國以來這般天下諸國林立,烽煙四起的局勢下面,那天下當然也就還只能是強者為尊的天下,如宋國這般除了開國君王之外,幾乎再無以武功見稱之君王,居然還能百餘年來屹立不倒,而且據地中原,自命天朝,還過得頗為風生水起,哪怕在被女真金人如此以弱擊強,攻破汴京,幾乎連整個趙氏皇族都被連根拔起之後,居然還能夠在江南半壁重新建立起宋國的基業,再續趙家皇朝。

除了佔據中原之地,有了那一幫在巴先生看來適宜教化的漢人之外,這位巴先生還真是看不出宋國有什麼強得過大理的地方,如若不是大理國原本就是由原先南詔一眾蠻族部落聚合而成,時至今日,那種蠻族習俗,部落風氣根深蒂固,實在是難以根除的話,那在這位巴先生看來,哪怕是大理王國,都要比這個南國宋室更加具備問鼎天下的資格。

至少在這位巴先生看來,大理諸部的兒郎們,論起作戰的勇悍,肯定是要比宋國那些屢戰屢敗的軍士們要強大上不知道多少,如若大理國中能如宋國、西夏等國一般混一政令,由皇帝統一指揮軍隊,如臂使掌的話,那還真是未必不能與天下一乾大國一爭雄長。

只可惜大理一從部族無不是各據一方,自成體系,歷代大理國主,就算是明君在位,也只不過能藉助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遠交近攻,藉以稍張君王的權勢罷了,而至於能力稍次的守成之主,更是只能在各大勢力之間閃轉騰挪,政令根本難以及至段氏一族原本就擁有的勢力與地盤之外,其君王的名號更多的是一個稱呼上的共主罷了。

無論是歷代大理明主,抑或是如先前的楊家,現在的高家這般的當國權臣,要論及從根本上解決這不知道多少年來流傳下來的習俗,無論他們何等自大,也都知道這是一件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畢竟這種部落與家族據地而治的情況,原本就是大理立國的根本,甚至於無論是作為大理皇族的段氏一門,抑或是自立國以來相續執國掌權的如同董氏、楊氏、高氏等,本身也都是原來南詔諸部的地方豪強,也都是這種地方勢力的一部份,只不過是因緣季會,捉住時機得以位居中樞罷了,無論是哪個家族掌權,也都必然要小心翼翼地以維持現狀為前提,如若稍露膽敢觸及到變更這種根本制度與現實模樣的想法,那勢必立即被各地豪強群起而攻,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然而在這位巴先生看來,這種情況延續到得今日,卻也可以說是稍露出了有望改變的契機。

這一方面是由於各地豪強勢力過盛,另一方面,卻也是大理勢力最大的幾個家族,為了爭奪中樞之位,這麼些年來,一直勾心鬥角,互相牽製,以至於相互之間雖說也都知道大理國中的這些積弊不除,終將積重難返,然則無論哪個家族也不願去當這個出頭鳥,反倒是為了爭奪中樞之權,反倒是一直以來都自是小心翼翼地不敢去觸動這些個地方豪強的利益,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幾大世家之中,都各自與這些地方勢力發展出了千絲萬縷的關係,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再難以有所動作。

只是經過這麼多年來不知多少場充滿腥風血雨的明爭暗鬥,現在大理開國之時的六大家族,現在真正餘下來的,也就只有段高兩家了,而且現在高氏善闡侯一門勢力大漲,段氏皇族日漸勢微,尤其現在這位大理日新帝洋不過一介紈絝,貪玩好動,又對於權力之爭毫無興趣,而主持高氏一門的高升泰卻自是才能見識,心性魄力,無一不是上上之選,此消彼長之下,只要高升泰小心經營,假以時日,以高代段,甚至於徹底地翦除段氏一門的勢力,讓高氏成為大理實至名歸的君王,也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一旦當高氏一門真正翦滅了可堪作為對手的段氏皇族,真正在大理國中一門獨大,再無能夠摯肘得了的勢力,那麼自然也就可以開始著手解決地方豪強林立,各據一方以至於政令不暢的問題了。

是以此次巴先生雖說自從知曉高升泰此番入宋之行的目的之後,就開始一直明裏暗裏諷言諫阻,但卻並不是意味著他真的覺得大理應該一直閉關鎖國下去,而對於在他看來積弱不堪的宋室毫無進取之心,只不過是他覺得事當有輕重緩急,在大理國中段氏皇族勢力仍自頗為強盛的現在這種情況下面,高升泰還是應該把注意力先放在大理域中罷了。

「不過」,巴先生說著,眼神轉向窗外,看著那明顯是越來越近的歡慶的人群,語意漸轉低回:「現在看到這裏的情況,巴某倒是有些明白了。」

「宋室雖說武功不彰,但看這一路行來所見所聞,實不難想像昔日尤自據有中原之地的趙宋皇朝,風物繁華至何等境地」,巴先生說著,有些感慨地喟嘆了一聲:「古往今來,天下萬國歷代君王均以萬歲自詡,然則卻又有誰的心裏不明白,世上本不可能會有千秋萬世的鐵桶江山,哪個朝代能坐得穩百餘年江山,能保得天下百姓過了幾十年太平日子,也確實稱得上是盛世了,難怪宋室文人自識有宋一代超邁漢唐,而趙宋皇室雖說給外人積弱之感,卻也居然於宋地之中,能得如許民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