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挑燈看劍》第124章 傳心
微雨。

晨霧濃重。

趙匡胤負手,望著一隊隊的軍士,緊張而又有序地沒入晨霧當中,逐漸遠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

這些與女真鐵騎苦鬥了月余的軍士,雖則也都已然是疲累不堪,然後在退去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神之中,卻仍自浸淫著深深的嗜血與不甘。

如果說以往嶽飛、劉琦等幾位名將教會了他們在那些侵入者面前無畏無懼,就能抵擋得住女真人的腳步,那麼這月余來天子大帥則讓他們明白了,只要人人都能悍不畏死,那麼所有宋國子民的奇恥大辱,便是指日可還。

然而他們現下所有人帶著軍器,仍自走得矯健筆直,走得義無反顧。

因為這道命令是天子大帥下的,而天子大帥的命令必然是對的,在這月余來的時間裏,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已經讓他們對於這位天子大帥有了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在他們看來,這位天子大帥每一個匪夷所思的命令,卻總是隱伏著無盡的智慧,將一直帶領著他們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王貴在趙匡胤的身邊皺著眉頭,因為包括他在內的所有將領,同樣也想不明白。

和談未成,女真鐵騎實力尤在,在這個時候就開始逐步撤出包圍埋伏在四周的大宋軍隊,是不是也太操之過急了點?!

雖說這些大宋軍隊與女真大軍數量懸殊,兼之本身亦自是強弩之末,實不可倚之正面對敵,然而有這樣的一支軍隊在手,總也還能憑藉著種種地勢之便,虛張聲勢地將那支女真鐵騎繼續圍困在這裏。

莫說此時和議未成,縱然是已然締結和約,手上有著這支讓女真人摸不準的大軍,總也能逼著他們守約踐諾,不敢略有反悔,然而天子官家卻就在這時就急於讓這些軍隊撤出休整,而讓那些馬軍、營兵準備進來辦理接收交割軍械戰馬事宜,倒似是料定了女真人會在不探清自己這方虛實的情況之下便自急於同意宋室的和談條件一般,在他看來,這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

天子官家莫不是這些日子來太過順風順水,一時間被勝利沖昏了頭了吧?!

他心下嘀咕著,不由得撇了撇嘴。

趙匡胤轉過頭來,恰自看見王貴的神情,不由得啞然失笑道:「王將軍對於朕的佈置莫不是還有什麼看法,不妨儘管說來聽聽。」

王貴嚇了一跳,連忙抬頭搖手道:「沒有沒有,天子大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正如日月當空,聖明燭照,小將……」

趙匡胤虛踢一腳,止住了他的長篇大論,哂道:「謗訕君父的事情,王將軍做得也不是一趟兩趟,這次又假客氣什麼?以其讓你留著腹誹,倒不如說出來暢快!」

王貴摸摸頭,嘿笑了幾聲,卻是來了個默認。

這些日子來,他與趙匡胤倒也相處得熟了,趙匡胤本是弓馬皇帝,軍旅之中不喜虛文,倒也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反自是喜歡與這些軍士們打成一片,是以時日一久,王貴倒也沒有多少束手束腳的感覺,方才也不過是半開玩笑罷了。

趙匡胤斜望他一眼,皺眉道:「大好男兒,怎地還如此婆媽,有屁就放,莫不是還要等著朕三顧茅廬?」

王貴望著趙匡胤,原本滿腹的疑惑卻又被那可以從這位天子大帥身上感受得到的強大自信沖淡了不少,思索了許久的話語卻是變得有幾分期期艾艾地出口說道:「末將只是覺得,金兀朮此人,久歷沙場,心志彌堅,雖然有邀約天子官家親自和談之說,眼下他們的情形確實也似是到了應當求和的地步,並沒有什麼不合情理之處,但是……但是……」

他皺著眉,似乎也知道自己這麼講並沒有什麼邏輯,但卻又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話語來形容,好半晌之後,才自掙出一句:「金兀朮不是這麼容易就甘願死心低頭的人!」

「對!」王貴舒開眉,彷彿終於為自己的懷疑找到了答案一般,又自重複了一句:「金兀朮決不是這麼容易就甘願死心低頭的人?」

「哦?」趙匡胤微微一笑,僥有興味地看著王貴:「那金兀朮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倒是說來聽聽!」

王貴微微皺眉,沉吟道:「其實末將也說不準……」

他抬起頭來,看見趙匡胤那正微微皺起的雙眉,忙又補充道:「但末將總是覺得,金兀朮這個人夠狠,夠悍,敢拚,敢打,就像……就像……」

他驀然頓了一頓,停住了口沒有接著說了下去。

也直到這時候,他才隱約有點覺得,這個自己甚至全部宋軍將士都自視之為不共戴天之寇讎的金兀朮,實則卻又在許多地方,有著如此接近甚至於幾乎一致的相同性。

也正因此,他才會近乎直覺地認為,金兀朮決不會就這麼快地在還沒真正跟敵人正面接戰之前,就這樣認輸投降。

因為他們不管處於何等你死我活的情狀之下,相互之間卻又明白,對方的胸臆裡流淌的,與自己是同樣一種屬於沙場百鍊磨礪出來的男兒熱血。

縱然已然置身絕地,縱然已然形勢危急,首選也還是會想著怎麼樣從敵人的屍首之中回本錢,也還是想著要怎麼樣最後咬上一口。

他心裏推演著自己如果是金兀朮的話,統領著數量這麼大的一支軍隊,面臨著現在這樣的一種困境,卻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又會循著怎麼樣一種途徑反撲,不知不覺間,竟爾皺眉沉思了起來。

趙匡胤含笑看著眼前的王貴,微微頷首。

最近的王貴在他有意薰陶之下,漸漸地已經學會了思考一些除開衝鋒陷陣之外的東西。

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趙匡胤負手,轉過頭去,望向天際悠悠白雲。

儘管他知道王貴心下正在想些什麼,儘管他知道王貴在思索的問題的最終答案,但他仍舊絲毫沒有打斷王貴沉思的意思。

女真、西夏、吐蕃甚至那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西遼……

接下來的這些日子裏,天下間只怕還不會有什麼昇平盛世。

自己的大宋王朝,確實也需要更多能夠獨當一面的統帥之才。

「以身為餌,誘敵主力,全力反撲!」王貴驀地叫出聲來,抬起頭來時,臉上已是一片煞白,望向趙匡胤,大聲地叫道:「大帥,這是決死之計,金兀朮要反攻了!「

「哦?」趙匡胤仍自是那幅模樣,不置可否地漫應了一聲,連頭都未曾轉過來。

王貴不由得更是急火上湧,也自顧不上尊卑禮數,再跨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我們應當立即停止撤軍,召集順昌、舒州方面休整軍隊,召集……」

「左近總共能召來多少軍力?又需多少時間才能召集整編完成?」趙匡胤終於回過了頭來,看著王貴,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王將軍,我們與金兀朮議定的和談時間,可就在明日!」

王貴愕了一愕,這才意識到自己一時情急,卻是忽略了真正的問題所在,只是心下卻不由得更為焦灼,喃喃道:「縱然來不及,至少我們也不能把這些兵力先行撤走,起碼……起碼我們也還可以一拚……」

「拚什麼拚?!」趙匡胤忍無可忍地給王貴賞了一個爆栗,這個傢夥,心思終究還是隻局限於戰場之上打轉:「王將軍還真當自己神勇蓋世,能夠以一當百不成?」

王貴被趙匡胤的一敲之下,卻也終究明白了過來,不由得一時?然若喪。

其實他也不是不明白,自從此次開戰伊始,宋軍軍力與山下的女真大軍便一直是懸殊得不成比例,此番原本的定策便只是倚仗地勢之力,故布疑陣,原本並沒有與女真大軍正面交鋒的打算與實力。

但是眼前的一切優勢只是建立於女真人摸不清宋軍的虛實所在,而一直認為宋軍實力絕不在其大軍之下的基礎上,一旦女真大軍察覺到雙方真實的實力對比,則眼前這看似一面倒的局勢立時便成鏡花水月,到時只要女真大軍強攻而至,只怕立時便要主客易位,縱然自己這一方真正已經早做綢繆,召集了左近兵馬,卻也必然仍是抵擋不住。

是以自一開始天子大帥此策便可謂是兵行險著,賭的是女真大軍絕不會在這等形勢之下與自己這方正面開戰,否則只要甫一接陣,只怕所有的先前辛苦便自要付諸東流。

然而看女真人現下的表現,卻只怕是真的要不惜一戰了!

金兀朮不惜以身為餌,親自前來,以他的老奸巨滑,兼之十餘年來行軍佈陣之經驗,縱然天子大帥再有通天撤地之能,只怕也無法讓他絲毫不起疑心。

他既然敢深入虎穴,自是已然將生死置之度外,到時縱然可以將金兀朮之生死操控於掌中,恐怕卻也難逃得過女真鐵騎席捲而來的命運。

難道……難道天子大帥真的算漏了一招,難道天子大帥真的沒看明白那個金兀朮?!

他越想越不明白,不由得睜大了一雙眼睛,望著依舊一副老神在在模樣的趙匡胤。

「王貴」,趙匡胤慢慢收起了嘴角的那絲笑意:「你想得都不錯,但是你還是忘了我跟你說過的一句話。」

「戰爭是不流血的政治,往往真正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是戰鬥本身!」

王貴望著趙匡胤嚴肅起來的臉,心下也自安定了下來,恍惚間覺得觸到了一些東西,但卻又自似懂非懂。

「你不曾入朝為官,不明白這裏頭的彎彎繞繞,並不怪你,但你至少要記住一點」,趙匡胤的聲音悠悠傳來:「所謂知己知彼,並不只意味著你要了解敵軍的統帥,你還要試著去了解他的副手,他的將領甚至於遠在萬裡之外的他的君王!」

「要記住」,趙匡胤看著王貴若有所思的神情,嘴角又復噙起了一絲笑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致勝者,謂之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