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挑燈看劍》第85章 虞詐
金兀朮輕輕籲了口氣。

完顏亮向來傾慕中原文化,一心隻盼能有朝一日,親提雄師,踏馬江南,將中原之地收入大金版圖,此次亦自主動請纓出征,只是被自己所阻止住了。

之前只是由於有自己一力壓製,完顏亮才一直只能提兵在西線與西遼作戰,兼且蕩平東胡各族的叛亂,未能參與到對南國的戰爭中來。

此番自己若敗於南國之手,則勢必振動大金朝堂上來,到時金國必然不得不先自暫時平緩與西遼及東胡各族的戰爭,而將所有的注意力轉到南國這個真正的大敵上面來。而自己已然戰敗,則軍中再無比完顏亮更適合的統帥,是以幾乎可以肯定自己此番若是戰敗歸國,實力大損,則其結果便是完顏亮得以獨掌大金兵權,而將注意力由與西遼之爭轉回到宋國上面來。

完顏亮與自己不同,自己一向看重實利,縱使此次作戰,亦不過意在以戰逼和,為女真族人謀求最大的利益。

完顏亮卻是徹頭徹尾的戰爭狂人,一旦他有機會提師應戰,自必毫不猶豫地揮軍南下,以南國現時的軍力,完顏亮未必真能討得到好處,然則傷敵一萬,自損八千,若宋金兩國傾全力交兵,則必然兩敗俱傷。眼下天下大亂,西遼、西夏均自虎視眈眈,若是宋金兩傷,則只能讓其餘勢力漁翁得利。

更何況,宋室南遷不過十餘載,剛剛喘過了一口氣來,根基未穩,民生未復,舉目四顧,滿地瘡痍,這場仗,他們是打不起,也不想打。

他方自長長籲了一口氣,耳畔已聽得辛棄疾悠悠說道:「天子官家雅不欲兩國百姓兵連禍結,是以大帥不希望看到女真朝堂上出現窮兵黜武的局面,我大宋天子官家亦自不願看見,是以此次天子官家不惜強行約束眾將,許諾大帥只須立誓手下軍馬再不踏足宋境一步,天子官家便此撤走兵馬,放歸大帥,讓大帥安全歸國。」

「哦?」金兀朮沉沉一笑,說道:「你家天子只怕完顏亮當朝,大金國頓成虎狼之師,卻不怕放我金兀朮此去,亦是縱虎歸山?」

辛棄疾啞然失笑:「天子官家何曾怕過誰來?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管是女真人,還是漢人,終歸早晚是天子官家的子民。無論如何,由大帥治國,金國子民們總是能過上些比較平定的日子。是以此次天子官家想放大帥歸國,亦還留了一句囑咐。」

金兀朮目光微微一寒:「囑咐?什麼囑咐?!」

辛棄疾淡淡一笑:「天子官家告誡大帥,好好理國安民,打理好爾等現今手上的疆土,天子官家三年之內,自當率人來取!」

金兀朮不由得周身一震,雙目神光暴漲,瞪住辛棄疾。

三年之內,率人來取。

他從這兩句短短的話裡,卻是足以咀嚼出宋國天子那無以倫比的強大自信。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敵人?!

這樣的敵人,大金真的有人能抵敵得住?!

辛棄疾望著金兀朮的神色,臉上浮起一絲笑意:「若是大帥對此和談沒有異議,辛某這便回去,據此上復天子,也好讓大帥可以早日歸國了。」

他向金兀朮輕輕一禮,轉身便欲行去,卻是驀地聽到金兀朮一聲斷喝:「站住!」

他微微一頓,轉過身來,身旁四五名軍士手上的刀槍,卻又已經架到了脖子上。

耳畔傳來金兀朮的大笑:「生路向來只能由刀槍中闖蕩出來,本帥豈是向人搖尾乞憐之人!兒郎們,把這個意圖惑亂軍心的南國姦細好好看管起來,擇日梟首祭旗,我們再點齊兵馬,跟南國蠻子好好大戰一場。讓那些小瞧了我們的南國蠻子好好看看,什麼是不怕死的勇士,什麼是布庫阿裡噰真正的子孫!」

…………

王貴聽著山下女真軍士許久未見的呼喝聲,不由得微微皺眉,轉身對趙匡胤說道:「大帥,情形似乎有變,可要再遣斥候一探?」

趙匡胤卻仍自是那份閑閑的樣子,聽得王貴所言,淡淡一笑道:「不必!不過是金兀朮扣了辛棄疾,擺出意圖拚死一戰的架勢,藉此鼓舞軍心,振奮士氣,原本這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何勞再探。」

王貴不由得周身一震,脫口而出道:「怎麼可能?!金兀朮不是這種人!」

「哦?」趙匡胤愕然回眸,僥有興味地問道:「王將軍覺得金兀朮不是哪種人?」

王貴輕輕籲了一口氣,應道:「未將昔日在嶽帥麾下,亦曾與金兀朮幾度交戰。斯時剛是我朝南渡之初,金兀朮貪功急進,深入腹地,補給不易,而我朝數路大軍,已在其後路齊集。只是其時我朝剛剛受到重創,大軍雖初具規模,與金兀朮的軍力亦不過只在伯仲之間,而且魚龍混雜,若論及兵員素質,只怕尚多有所不及。而就在這樣的形勢下,金兀朮竟爾隻敢一路狂退,哪怕沿路佔據何等有利地勢,亦不敢留下來與我軍正面接戰,是以末將一直以為金兀朮老奸巨滑、深謀遠慮,但卻絕不是個能有種到舍卻性命不要只求痛快一搏的真正的軍人,末將實在不覺得他在這等局面下,會突然變成不惜放棄逃生希望,而只求冒死一戰的血性漢子!」

他轉過頭,目光中透出一股冷咧之意:「錯非如此,末將全家一十七口的血海深仇,只怕早就報了!」

趙匡胤微微一嘆,將手掌按在王貴肩上,感受著他那股怒意漸漸平抑了下來,這才開口說道:「王將軍說得是!」

他抬眼,望著天際浮雲,淡淡說道:「金兀朮之所以做這樣的決定,絕不是因為他突然間變成個血性漢子,只不過是因為他,由於辛棄疾的出現,對我們的虛實已經起了疑心。」

王貴愕然道:「怎麼會這樣?」

他皺眉:「皇帝大帥口授辛壯士的理由,有憑有據、入情入理,幾乎連末將都要信以為真。金兀朮置身如此局面,生死兩難,此時辛壯士此去,不僅給其帶去一線生機,更可以保全其在朝堂之上的地位聲名,他又怎麼會在這種時候,還會對天衣無縫的借口,居然還心存疑慮?」

趙匡胤啞然失笑:「王將軍坦坦蕩蕩,自是難以蠡測金兀朮心裏千般計較,是以而他是個真統帥,而你是個真軍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