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戰隋》291.第291章 西風刮來
李風雲渡河北上的決策遭到了豪帥們的質疑和反對。

渡河北上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擄掠,河南人就「撈過界」了,必然與河北人發生激烈衝突,純粹是沒事找事。如果是混亂河北局勢,加劇河北危機,那這一目標是否也是河北人的目標?河北人是否向聯盟求助了?如果河北人無意加劇河北危機,亦沒有向聯盟求助,那李風雲就是一廂情願,軍隊北上之後必有麻煩,李風雲處理得好或許還能全身而退,處理得不好則有全軍覆沒之禍。

李風雲耐心地做了分析和解釋。

以齊魯目前的局勢,聯盟若想佔據魯西南發展壯大,就必須擊敗齊魯地區的戡亂主力齊郡郡丞張須陀和他的軍隊,但以聯盟之力無法獨自擊敗張須陀,而魯東北義軍又是一盤散沙,必須讓寄居河北的王薄回來,才能把魯東北義軍凝聚為一個整體,而王薄力量薄弱,他若想重返齊魯,就必須得到河北人的幫助。

然而,河北各路義軍現在都在永濟渠一線與官軍交戰,根本不可能幫助王薄殺回齊魯,而更嚴重的是,一旦河北義軍慘遭重創,王薄失去了助力,暫時也就不可能殺回齊魯了,聯盟佔據魯西南發展壯大之策也就失敗了。由此預見,明年聯盟的日子肯定非常難過,不但繼續在缺錢少糧的困境中艱難煎熬,還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官軍圍剿,步履維艱。

反之,聯盟現在渡河北上,加劇河北危機,必然危及到二次東征,而東都為確保二次東征,確保永濟渠的安全,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穩定河北,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政治上向河北世家豪門做出讓步。河北的世家豪門得到了好處,必然要在行動上向東都有所交代,但他們又不能幫助官軍剿殺河北義軍,因為河北義軍是他們謀取政治利益的工具,現在正是發揮其作用的時候,不能有所損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河北義軍暫時離開河北。到了那一刻,只要河北人願意幫助王薄殺回齊魯,則聯盟發展壯大之策就有成功的可能。

這就是聯盟北上的原因。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機會也不可能從天而降,聯盟北上正是要加速河北局勢的變化,以便努力尋找自身發展壯大之機遇。

李風雲的解釋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目標並不明確,理由也很牽強,因為三路義軍夾擊張須陀之策本來就是一個設想,李風雲雖然為此傾盡了心血,但最終能否實現這一設想,卻受限於方方面面,製約條件太多,實現的可能性並不大,尤為重要的是,即便這一設想實現了,三路義軍攜手作戰共擊張須陀,但是否有取勝的把握?張須陀有東萊水師為後援,齊王楊暕的兩萬大軍亦近在咫尺,一旦東萊水師和齊王楊暕都出現在戰場上,三路義軍根本就不是三路官軍的對手,必敗無疑。

聯盟戰敗,同樣會陷入生存困境,所以相比起來,聯盟豪帥們更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壯大,比如今年西征中原就是成功的範例。既然東都要二次東征,聯盟為何不能再次殺進中原擄掠通濟渠?為何非要去攻打張須陀?既然明知道擊敗張須陀異常困難,為什麼還要迎難而上,自尋麻煩?

雙方觀點迥然不同,想法懸殊太大。

李風雲知道歷史的走向,知道張須陀的厲害,知道未來幾年張須陀是大河南部各路義軍的噩夢,齊魯、河南等地的義軍之所以遲遲沒有形成一個整體,始終是一盤散沙,正是因為張須陀依靠他強悍的武力沉重打擊了齊魯義軍,遏製和阻礙了河南義軍的發展壯大,直到他死了之後,河南義軍才在李密的領導下迅速崛起。反觀河北就不一樣,河北戡亂屢戰屢敗,正是因為缺少了張須陀這樣的厲害人物,而河北義軍則在戰鬥中不斷的壯大,並在竇建德的領導下迅速成長為逐鹿天下的四大軍事集團之一。

現在張須陀這股軍事力量尚處在發展階段,義軍聯合起來尚有擊敗他的可能,而義軍只要擊敗了張須陀,改變的不僅是歷史,還有齊魯和河南各路義軍的命運。這就是李風雲的野心所在,聯盟發展壯大了,必然會成為齊魯和河南各路義軍的聚集之所,聯盟必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而等到聯盟的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必然可以以齊魯為根據地,縱橫大河南北,把山東地區的義軍盡數收入囊中,就此成為山東義軍的霸主,為逐鹿中土打下堅實基礎。

但是,李風雲看到的東西,豪帥們看不到,豪帥們只能依據目前所知的事實去推演未來,去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對策,而不會像李風雲一樣以前瞻性的思路去制定一些在別人看來匪夷所思的策略,甚至不惜犧牲當前利益去豪賭未來的收益。

現在的李風雲在聯盟中有實力,有權威,一言九鼎,可以壓製住反對意見,也可以逼迫豪帥們遵從自己的命令,但也會埋下分崩離析的禍根,畢竟李風雲是人,不是神,他也不知道三路義軍攜手作戰能否擊敗張須陀,一旦打敗了,聯盟內部的矛盾必然爆發,聯盟極有可能就此崩潰,所以他必須尊重豪帥們的意見,拿出能被豪帥們所接受的策略,以形成一致利益基礎上的生死與共、榮辱與共,以維持聯盟的生存和發展。沒有了聯盟,沒有了實力,理想也就變成了夢想,毫無意義了。

正當李風雲殫精竭慮試圖說服豪帥們的時候,蕭逸突然在李風雲的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然後兩人一起到了偏帳。

蕭逸直言不諱地說道,「明公應該很清楚聯盟的重要性,但僅靠明公一個人的力量,控制聯盟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一旦遭遇挫折,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有些事明公必須說出來,不能繼續隱瞞下去,畢竟聯盟發展到今天,已經具備了影響甚至決定地區局勢的力量,而這股力量不但明公需要它,豪帥們需要它,其他方方面面的大小勢力也需要它。」

蕭逸望著凝神思索的李風雲,鄭重其事的告誡道,「若明公控制不了聯盟,則聯盟必然會被其他勢力所控制,比如齊王,所以……」

李風雲聽懂了,他暗自驚凜,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關鍵時刻的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會帶來難以預料的惡果。控制聯盟的唯一手段就是實力,但隨著聯盟的擴張,隨著眾多勢力對聯盟的覬覦,自己的實力已經不夠了,必須聯合其他力量才能牢牢控制聯盟。

在聯盟軍議上,面對聯盟核心層成員,李風雲終於透露了兩個機密,一個是自己與河北豪門建立了有限的合作關係,一個是自己與齊王楊暕、與以韋氏為首的關隴本土勢力所達成的秘密約定,不過是河北豪門所設下的「佈局」而已,其目的不言而喻。

聯盟高層成員聽完這些機密之後,並沒有露出驚訝之色,一直以來他們對李風雲的神秘身份,對西征中原背後所隱藏的秘密,實際上早有猜測,今日李風雲不過證實了他們的猜測而已,所以沒有人感到吃驚,相反,他們倒是理解了李風雲堅持要渡河北上的原因。

然而,地域利益是事實存在的,即便它很狹隘,即便它不利於義軍的發展,但河北人、河南人、齊魯人頑固地堅守著自己的地域利益,正常情況下很難做到互幫互助、互利互惠,最多也就是互不侵犯,而事實上山東人在不同地域間的對抗要遠遠大於合作,這也是統一大戰中山東人最終敗給了實力不如自己的關隴人的原因之一。

從這一狹隘地域觀出發,豪帥們雖然能夠接受李風雲的決策,但沒有參與的積極性。上次李風雲決策南下徐州,豪帥們中除了孟海公外,都害怕打了敗仗自身利益受損,都不願意參與其中,而這次連孟海公都不願參與了,不僅擔心打敗仗,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幫助河北人的想法。

李風雲一如既往,絲毫沒有強求的意思,他需要的就是自己的決策能夠得到豪帥們的理解和支持,這樣聯盟決策層始終能夠保持團結,排兵佈陣的時候亦不會倍受掣肘,豪帥們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也能忠實地貫徹自己的意圖,不至於各自為戰,亂成一團。

李風雲的部署和上次南下徐州如出一轍,唯一改動的就是孟海公指揮第六、七、八三個軍部署在魯郡和彭城交界處,以阻禦來自徐州方面的攻擊。李風雲親自率軍渡河北上,內府三個軍和聯盟第一、二軍隨其作戰。呂明星則率聯盟第三、四、五軍部署在大河南北兩線,以確保北上大軍的退路。

李風雲又遣使密報韋福嗣,詳細告之計劃變動之原因,若一切順利,河北義軍在年底前擊敗了段達,那麼明年年初三路義軍尚有夾擊張須陀之可能;若事情不順利,河北義軍渡河南下的時間一拖再拖,那麻煩就大了,恐怕難以如願以償的控制齊魯。

但齊王若想控制齊魯,就必須藉助聯盟之力,因此李風雲有足夠把握說服韋福嗣,在其率軍渡河北上之後,與聯盟保持一定程度的「默契」。戡亂的確不能停,叛賊也要圍剿,但仗怎麼打,齊王說了算,而東都鞭長莫及,有心無力,想管都管不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