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唐再續》第176章 洺州密會
更新時間:2012-12-25

洺州,龍潭村。

北河春柳,翠柏連雲。清澈的洺河穿村而過,村西北的龍潭泉也在此注入其中。雖已春中,但古來有雲:四月八,凍死鴨,北地如洺州者更是如此。

此地離洺州飛騰軍駐蹕山大營相去不遠,這日清晨,龍潭泉邊那座不久前由軍械監突擊趕造的一座小亭外,已經時不時會有飛騰軍騎兵巡哨經過。

龍潭村的村民尤其是獵戶對此早已視如不見。他們知道,如今洺州的李使君乃是名滿天下的名士,在閑暇之餘,曾撰文稱讚洺州景緻,在文中稱洺州有十景,什麼北河春柳、信宮故地、南寺清泉、佛閣燈光之類,就連他們龍潭村也撈到一景:龍潭月影。更奇怪的是不遠處的狗山——哦,現在要改叫駐蹕山了——飛騰軍大營居然也是一景,名叫:「禦壘寒煙。」

村民們原本覺得李使君雖然是好官,一來洺州就給他們免了近半的苛捐雜稅,但也僅此而已,直到這「洺州十景」逐漸為外人知曉之後,他們才知道這位使君的神奇之處。

猶記得李使君第一次蒞臨村中之時,村中宿老耄耋全部驚得親自前往拜見,李使君當天曾說笑一般的言道:「龍潭美景,豈能無名於世?某願為之揚名,亦為村中百姓謀一福祉。。」

他的話說完不過十日,便有洺州城中風流逸士攜手前來,在那泉注龍潭之處吟詩作賦,再後幾日,遊人更多了些,每每攜眾前來,甚至如今有時還有達官貴人帶著歌舞家伎一併助興。原本村民們還嫌李使君多事,以至於多了這許多莫名其妙的遊人,然後後來才發現,那些遊人經常會花錢雇他們做些粗使活計,雖然並不勞累,偏偏人家給工錢卻是大方,竟然比去城中軍械監下那些做工的衙門賺得還多,這才知曉李使君實乃神仙中人,竟用一篇文章,為這龍潭村帶來如此可喜的變化。

聽泉亭下,李曜負手而立。

待身後腳步聲響起,由遠及近,他不曾轉身,卻輕嘆一聲,幽幽念道:「禦壘寒煙漫,龍潭草色深。參禪紅魚寺,悟道信宮城。曾願百年身,來渡世間人。唯知妖風亂,不敢洗征塵。」

身後響起一個沉肅地聲音:「既然不洗征塵,卻不知使君何日再征?」

然後便是王笉的聲音接著道:「正陽兄,這位乃是……」

李曜轉過頭,微微笑道:「乃是新晉吏部尚書,王昭逸公(王摶字昭逸)。」

王笉微微一奇:「叔父此行洺州,對外隻說回晉陽省親,正陽兄如何一說便中?」

李曜笑了一笑,看著王摶,拱手一禮:「晚生見過王公。」

王摶板著臉,不置可否地道:「某稱你使君,你偏置某官職於不顧,絕口不提,可是不願回答那『何日再征』之問?」

王笉微微皺眉,不明白叔父為何忽然換了這麼一副態度,與進入洺州之後一路上對正陽兄讚不絕口的情形全然不同。

李曜卻不生氣,依舊微笑著回答:「何日再征,相公怕是問錯人了。此事非李曜所能決斷。」

王摶眉頭一挑,問道:「何人可以決斷?」

李曜毫不猶豫:「上有陛下,下有大王。」

王摶哂然一笑:「上有陛下?某且問你,若陛下命你出兵晉陽,與你家大王刀兵相向,你會去麽?」

李曜道:「自然不會。」

王摶哈哈一笑:「那你說的什麼上有陛下?」

李曜面不改色:「王公可是以為某口是心非,根本就是視陛下如無物,心中唯知大王?」

王摶揶揄道:「莫非使君不以為然?」

李曜點頭道:「大王救某於危難,簡拔某於草莽,深恩厚澤,此身怎可或忘?更別說晉陽城堅兵銳,某便是去了,也自送死,於事何補?此亂命也,曜不奉詔。」

王摶冷然道:「陛下若有旨意,便是聖旨製敕,你既為臣下,聽旨遵命便是,怎可稱其亂命,拒不奉詔,這可不就是視陛下如無物?」

李曜搖頭道:「倘如王相公此言,某卻有一問:若陛下命王相公往汴梁,任宣武軍節度使,不知相公可願持此旌節而往也?」

王摶微微語塞,道:「陛下怎會如此兒戲?」

李曜點頭道:「相公說的是,陛下怎會如此兒戲?」

王摶看了他一眼,半晌才點了頭:「好吧,就算使君說得有理,然則使君所謂上有陛下,也只是需要陛下時則有,無需時則自然無,如此有何意義?」

李曜道:「時局紛亂,陛下有時未必能遂聖意而為,故而某等邊將也隻得擦亮眼睛看明白,到陛下真正需要之時才去奉詔。」

王摶道:「方才使君詩中也言而今關中紛亂,如此使君以為何時才是陛下需要之時?」

李曜笑了一笑:「王相公,陛下若非急需,且別無他望,否則只怕不大想看到某等河東軍在長安出現吧。」

王摶微微一滯,臉色一黯,默然道:「不錯。」

李曜點頭道:「所以,某等即便有心為關中掃去塵紛,也只能等陛下樂意相見之時,才好出征。否則某等抱著一顆拳拳之心往關中勤王,結果陛下全不待見,最終鬧個灰頭土臉甚至人人喊打,那是何其無辜,何其冤枉?」

王摶正有些語塞,王笉笑道:「叔父,此來不是與李使君商議稅法一事的麽?怎的一來就說到陛下呀、並帥呀這些上去了?」她又轉頭朝李曜嫣然一笑:「聽聞正陽兄正在洺州大展宏圖,花費不小,莫非真的連兩三杯茶水都要吝嗇起來了?若是如此,何不早言,某家雖陋,卻也不差三杯兩盞粗茶,便是從晉陽帶來,又有何妨。」

李曜笑道:「燕然何必如此笑話於某,某雖窮困,卻也不敢短了王相公與你的香茗。只是某於茶道,相差賢弟甚遠,故而先覓得這有上等清泉之處,備好茶具香茗,就等燕然一展身手了。」

昨日嶽父過壽,故有耽擱,未及更新,萬分抱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