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唐再續》第152章 雲州之行(四)
更新時間:2012-11-20

馮道聽了李曜這番話,不禁有些疑惑,問道:「吐谷渾已然大敗虧輸,不僅戰敗丟了立足之根基雲州城,兵員損失巨萬,而且其族牛羊馬匹亦損失極大,今歲過冬,若無老師救援,只怕還得再減員至少三成,如此一來,吐谷渾部了不起還能剩個**千帳、四五萬人,可用之兵頂破天一萬出頭,這等實力,還能對我河東有甚威脅不成?」

李曜笑了笑:「吐谷渾若果如你所說,那麼過完這個冬天,其兵力的確不算強大。但是可道,你想過沒有,吐谷渾本部歷來只有兩三萬兵力,可過去這十來年,雲州城難道就只有三萬兵力嗎?不,完全不是,雲州這十年來,兵力最少的時候,也維持在五六萬人。那麼這些兵力是怎麼回事?除掉萬餘漢軍,剩下的就是依附於吐谷渾的別族部落,譬如吉嘎斯等。這些部族有些曾是顯赫一時的強大民族,有些則一直都是小族小部,如今他們已然習慣了呆在吐谷渾部的大旗之下,我等若是小瞧了吐谷渾,只要一旦放鬆警惕,哪天赫連鐸忽然回來,只怕又要登高一呼,聚兵數萬以抗我河東。一個赫連鐸,我河東不擔心,可是赫連鐸與幽州歷來交好,若是他聚兵之後再與幽州李匡威聯軍,那我河東在與朱汴州的爭鋒之戰中,又要處於腹背受敵的戰略劣勢,那時後悔,只怕就來不及了……你可知道,朱溫麾下,此時至少已經有二十餘萬大軍了麽?」

馮道臉色一變,喃喃道:「朱汴州……是了,他曾兩路出兵,動用兵力就接近二十萬,再加上轄區內的守衛兵力,二十餘萬是定然少不了的了。我河東如今才十餘萬軍,若要與朱溫、李匡威和赫連鐸三方大戰,確實有些難以支撐,畢竟李匡威與赫連鐸聯手之下,出動十萬大軍總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他們三方的兵力加起來,怕不要有四十萬,這的確是個大為其難之事。」

李曜撥了撥燈盞中光線有些發暗的燈芯,說道:「朱溫與李匡威、赫連鐸的四十萬大軍,可不是朝廷的四十萬,這些兵都是多年征戰廝殺出來的,和神策那些花花架子完全不同。幽州兵常年抵抗契丹等族,戰力強橫;吐谷渾及其附庸軍騎軍精銳,不弱沙陀;而汴軍雖然騎兵不及河北諸鎮,但朱溫此人治軍還算有一套,雖然過於嚴苛,但至少短期內的效果的確了得……若是他們三方果然聯手,我河東只怕就要在太原與他們決一死戰了。」

其實朱溫這個人,雖然在其妻張氏死後荒·淫到難以言表,但從政治上來說,朱溫還是有一些建樹的。譬如他吸取唐末地方將領無法節製終成大禍的教訓,對手下大將嚴加防範,一旦有驕橫的人出現,立即除掉,或殺或囚,以絕後患。

不過問題是,朱溫卻沒有自己約束自己這種多疑和嗜殺的品性,相反,嗜殺自始至終還表現為濫殺無辜。朱溫對部下、戰俘、士人均濫殺成性。

李曜也是極其強調軍紀之人,因為戰爭時期為整肅軍紀,利於調遣,從嚴治軍是應該的,但是朱溫卻嚴得殘酷,殺得殘忍。朱梁建立之後,其法律嚴酷得令人髮指,在整個中國法制史上,五代就是以法律嚴酷而出名的。

就說朱溫治軍。為保證戰鬥力,朱溫對待士兵極為嚴厲,每次作戰時,如果將領戰死疆場,所屬士兵也必須與將領與陣地共存亡,如果生還,也要全部殺掉,名為「跋隊斬」。

所以這樣一來就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將官一死,兵士也就紛紛逃亡,不敢歸隊。因此,朱溫又讓人在士兵的臉上刺字,如果思念家鄉逃走,或者戰役結束後私自逃命,一旦被關津渡口抓獲送回,就必死無疑。其實在中國現代史上,直系軍閥吳佩孚也是在這種方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以這種野蠻的方式提高戰鬥力的。只不過「玉帥」吳佩孚的「效率」更高,他讓督戰隊手持大刀到前線執行任務,一遇退縮者,就地砍頭。吳佩孚就是這樣在軍閥混戰中擴張自己的勢力的,但是他最終敗在了勇猛無敵的葉挺手下,在面對葉挺獨立團時,吳佩孚臨陣槍斃許多連營長也無濟於事,終於敗走麥城。

李曜作為一個軍史論壇的常客,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按他的分析,軍法嚴格本身沒有多大問題,只是要清晰的界定嚴格與嚴酷的差別。另外一點就是,軍隊的戰力其實不僅僅在於軍法一條,整個軍隊的訓練、後勤等綜合體系,必須達到同樣的高標準,軍隊的戰鬥力才能真正的提升,而不是靠著殘忍的軍規來維持虛假的高戰鬥力。那種戰鬥力,一旦碰上真正的強敵,就會如吳佩孚遇到葉挺一般,昨天看著還氣勢如潮,今天就忽然一潰千裡。

但李曜剛才對河東的戰略局面似乎有些過於悲觀,馮道聽完頓時吃了一驚,遲疑道:「以大王目前的軍勢,居然還有兵臨城下之患麽?」

李曜哂然一笑,淡淡道:「孫子有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大王如今看來威風八面,一時無兩。可是平心而論,十年前的朱溫是何實力,如今的朱溫又是何等實力?當時的朱溫,誰會拿他與大王相提並論?而如今呢?可道,朱溫此人,德行的確有虧,但手段卻是不差,這十年來他於大王的差距每一天都在縮小,時至今日,某甚至懷疑,事實上朱溫的實力已然在大王之上!只是朱溫是個謹慎之人,他曾經在戰場上看見過大王無堅不摧的神威,是以對大王心有顧忌,這才有許多次試探之舉……可是,一旦他真正全力動手,那就是晉汴爭鋒的大戰高·潮爆發之時。若真到得了那時,某料大王已然處於明顯劣勢了。」

馮道啞然失語。

李曜這時卻看了一眼漏鬥,喃喃道:「該來了吧?」

馮道奇道:「誰該來了?」

就在此時,一名傳令兵忽然在門口報告道:「報軍使!有客來訪。」

李曜眉頭一揚:「來客何人?」

傳令兵答道:「其人自稱吐谷渾赫連部少族長赫連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