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唐再續》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
更新時間:2013-04-05

前文「邢洺之亂四」發重了章節名,因此這一章其實是「八」,特此說明。

濮州,帥帳。

葛從周霍然起身,驚怒交加:「什麼!李存曜引天雷擊毀汴梁城牆?」

「正是,司空。李存曜不知從何處學來妖術,引天雷炸毀了汴梁東城城牆,攻入外城。大王親上城樓與其交涉,言語之中,李存曜不慎泄露,言當夜雲薄,積雷不足,當於次日再引天雷炸毀內城城門以及節帥王府……大王聞之驚怒,同派三路王命信使衝破李存曜之堵截,前來告之司空此事,如今看司空神色,想來某是第一路趕到濮州的了,那兩路信使……也不知可還來得了。」

葛從周接過令信,裏頭信函不僅是蓋著鮮紅的王印、節帥帥印,甚至還是朱溫親筆寫就,那狗-爬灰一樣的字跡,葛從周顯然不會認錯。

一想到這王命昨夜發出,如今已是大清早,只怕李存曜那邊已經開始準備引第二道天雷炸城了,葛從周驚出一身冷汗,哪裏還顧得上在濮州設圈準備圍死李存曜?忙不迭下令清點兵馬緊急南下救援汴梁!甚至連某些在濮州外圍的軍隊都等不得了,只是命令他們得令之後立刻啟程,自己卻是顧不上他們,直接拔營,冒著大雨,快馬加鞭去了。

雨中行軍在這種冷兵器時代難度多大不必多言,更何況葛從周這支軍隊步騎混雜,更是難行,但他此番不惜一切,隻管不斷催進,不斷加速,竟然在未時(下午一點到三點)趕到汴梁,正心急如焚生怕李存曜已然引天雷炸毀汴梁內城殺入城中,哪知城外只有一座空營,行軍帳篷都被收走,只剩些轅門、絆馬還在。

葛從周心中一涼,隻道李曜已經殺入城中,尤其是城中頗為安靜,更讓他暗暗叫苦,心道:「難不成李存曜大清早引雷殺入內城,這麼快時間便將內城三萬大軍殺得片甲不留,進而穩定了內城局勢?這……這怎麼可能?那,那大王不知是否……」

正驚懼間,忽然迎面奔來一隊汴軍服飾的隊伍,葛從周生恐是李曜命人假扮,忙叫麾下準備迎戰,哪知對面之人竟是氏叔琮!

氏叔琮老遠喊道:「糟了個大糕!直娘賊的,通美你怎麼跑這麼快!大王王命信使你可遇到了?」

葛從周急忙上前,道:「氏老!大王可還安好?」

氏叔琮今個不知怎的,開口就爆粗,又道:「直娘賊的,大王好得不得了,就是一肚子火沒地方發!某問你有沒有碰見王命信使呢!」

葛從周奇道:「若不是見了王命信使,某豈能趕回汴梁?」

氏叔琮大怒道:「不是那一撥!某說的是大王今早再派的王命信使!」

葛從周心中暗道不妙,口中道:「某見的信使,說是大王昨夜所派。」

氏叔琮仰天一嘆:「直娘賊的,天不滅李存曜這禍世小妖啊!」

葛從周大驚,忙問為何。

氏叔琮嘆道:「昨夜李存曜說今早要再引天雷炸城,大王急得一宿未睡,今早甚至搬離了節帥王府,哪知道天一亮派人觀察李存曜動靜,卻發現他那軍營早已空了,看馬蹄印的痕跡,只怕是往濮州去了!」

葛從周面白如紙,驚得長吸一口涼氣:「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氏叔琮又嘆:「那還有假?這禍害啥都沒給咱留下,唯獨在營中帥帳留了一張橫案,上面留了封信給大王,大王看過之後,氣得只差吐血,唉!」

葛從周下意識問:「寫的什麼?」

氏叔琮垂頭喪氣道:「是一首詩,敬尚書說那詩寫得頗不講究,應該是隨手寫就,就是專門氣人的。詩說:人道汴梁險,水繞雄城堅。勝兵三十萬,大將數千員。我來汴梁遊,身貧未有錢。借爾金鑲玉,來世再歸還。」

葛從周也是武將,當即一愣:「什麼金鑲玉?大王的寶貝?」心中卻道:「這李存曜也是梟雄之輩,怎的搶了個東西還特意留信奚落大王一番?居然說『來世再歸還』,當真怪事。」

氏叔琮欲哭無淚,道:「戰前大王命將汴梁周遭莊園的財貨寶物全部轉進城中,但因內城住進大軍,便都存放外城之中,加上要打守城之戰,軍糧軍資,也都就近存放在外城。哪知那李存曜竟會妖法,把外城城牆炸開,外城淪陷之後,那些財寶、物資全被李存曜給霸佔了去……敬尚書說,金鑲玉就是指這些個玩意兒。」

葛從周大吃一驚:「損失多大?」

氏叔琮苦笑道:「軍糧損失,足夠十萬大軍吃一年的,軍服物資尚未清點。至於財貨……這時節誰敢去問大王?」

葛從周悵然無語,氏叔琮又嘆一聲,湊近一些,悄聲道:「不過據他們猜測,只怕最少有這個數。」說著伸出五根手指。

葛從周道:「五十萬貫?」

氏叔琮大搖其頭:「通美,你是沒見過錢麽,這麼不敢說?」

葛從周大吃一驚,問:「五百萬貫?」這話說得聲音都抖了。

氏叔琮苦笑:「比這個數啊……隻多不少。」

葛從周忽然眼前一亮:「李存曜帶了這許多財貨糧食,必然走不快……」

氏叔琮嘆道:「你道李存曜是何人,豈能做這等傻事?他將糧草、物質略微取了一些,其餘就地燒毀,至於那些財貨……那都是些個金珠銀錠、珍寶古玩,最多幾十匹馬也就扛下了,濟得甚事!」

葛從周還待再言,氏叔琮忽然一拍腦門:「糟糕,光顧著說話,差點忘了正事!」

「甚事?」葛從周忙問。

氏叔琮摸出一封王命令信,道:「大王說了,若某遇見通美,叫你不必去汴梁見他,趕緊領兵回濮州,還有機會追到李存曜!大王說,都已經這般模樣了,九十九拜都拜了,不差最後一哆嗦,只要抓到李存曜,這些都他娘的值了!」

葛從周接命看過,點頭道:「那好,事不宜遲,我等立刻就走!」說罷與氏叔琮領兵一同再次冒雨往濮州狂奔。

哪知奔回濮州一問,各處軍隊還在往汴梁趕,而且都表示未曾見過河東騎兵。葛從周與氏叔琮不信,命他們四散查探,連續數日,仍無消息,彷彿李曜那數千騎兵忽然消失了一般。

他二人正覺不可思議,卻再次接到噩耗,消息乃從汴梁傳來:洛陽淪陷,朱溫二兄朱存之子朱友倫戰敗被俘,張全義舉城而降。

雖然李曜旋即放棄洛陽渡河北上回歸河東,但這次的損失之大,幾乎無可彌補:朱友倫謙虛謹慎,武藝高強,多有戰功,而且是朱溫那戰死的二兄朱存之子,歷來深受朱溫信愛;張全義雖然領軍一塌糊塗,但打理內政卻是一把好手,此番不得已舉城投降之後,立刻被李存曜帶往河東。這二人,不論在河東是死是活,對汴梁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葛從周頹然坐倒,喃喃道:「這般用兵……孰可當之?」

氏叔琮默然無語。

刑場已然草草塔成,李存信與康君立滿心激動,看著被綁來的李存孝,自矜不語。

李存孝面色如常,看了周圍一眼,問道:「大王怎不親來看我被五馬分屍?」

這周圍都是自己的親兵,李存信自然毫不顧忌,冷笑道:「你也配麽?」

李存孝雙眼一眯:「我知道了,你是假傳王命來殺我。」

李存信冷笑道:「王命是君立所請,某只是來看看你如何死法而已。」

李存孝往康君立望去,康君立雖然心中有些發虛,仍冷笑道:「你張狂跋扈之時,可曾料到會有今天?」

李存孝哈哈一笑:「死則死矣,有甚了得?只是我有一事不解:你們為何都說我張狂跋扈?」

康君立冷笑道:「當日你來我府上挑釁,要與我戰,還放言不出十招勝我,這不是張狂跋扈?」

李存孝一愣,繼而大笑,笑得只差沒出眼淚了,搖頭道:「康君立啊康君立,你這心胸,說你雞腸小肚都過譽了!我李存孝愛找人過招,河東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就你偏我是挑釁與你!」

康君立冷笑道:「那日我府上賓客滿座,正是我懸弧(生日)之日,你卻來要與我一戰,甚至說不出十招,擒我易如反掌……某便是泥菩薩,也有幾分土性子!自那之後,某便發誓,有朝一日,定叫你死在某面前!」

李存孝哈哈一笑,狂傲不羈:「若是如此,倒也不冤。你既說是挑釁,那便是挑釁罷了!只不過,康君立,某不妨直說,那日某其實已然給你留了幾分面子,若是不然,就憑你這等莊稼把式,能吃我三招?」

康君立大怒,再懶得說其他,把監斬令一擲:「行刑!」

李存信的親兵立刻將五匹駿馬牽上,套好刑具,另一頭綁住李存孝四肢和頭頸。康君立大吼一聲:「讓他死!」

馬上騎士同時猛夾馬腹,揚鞭抽馬,五馬立即奔走!

李存孝眼中寒芒一閃,忽然大喝一聲,聲如雷霆:「區區五馬,能奈我何!給我回來!」

只見那粗壯的繩索猛然被拉直,然後就看見五匹健馬忽然揚踢止步,希律律亂叫。

再李存信、康君立等人的震驚之下,李存孝大吼著,四肢漸漸縮攏,竟然生生將五匹駿馬拉得倒走!

李存信倒抽一口冷氣,再也顧不得許多,吼道:「射!亂箭射殺!給我亂箭射殺了他!」

眾親兵剛剛從震驚中反應過來,便聽見不遠處響起馬蹄聲,一個清朗中帶著憤怒的聲音傳來:「誰敢殺我二兄!」

李存信與康君立轉頭望去,同時大驚。來者竟是李曜!

一見李曜領著大批耀武揚威的精騎衝進刑場,李存信心中慌亂,忙道:「某奉大王王命,取叛將安思敬之命!十四郎你若要抗命不遵,可要小心與他一樣下場!」

李曜萬裡轉戰歸來,身上威嚴殺氣,早不是當年模樣,猛然勒馬,冷冷地看了李存信和康君立一眼,便視他二人如無物,自顧自看了那五匹駿馬上的騎士一眼,道:「還不下馬?」

五名騎士不知怎的,同時心頭一震,竟然沒等李存信下令,便慌忙翻身下馬,跪倒旁邊。

李曜一言不發,也翻身下馬,朝李存孝走去。

李存孝見馬不再用力,也就順勢坐下,看了李曜一眼,神色頗不自然,遲疑了一下,才問道:「正陽……可是大王命你來的?」

李曜面無表情,道:「某剛到太原,還未去過節帥王府。」

李存孝一愣:「那你還來?若無大王王命,你這可是劫法場!」

李曜道:「若是大王怪罪,某自一力擔當。只是,就算大王真要殺我兄長,也得容我先為兄長鳴冤!」

李存孝看著他,深吸一口氣:「你還認我這個兄長?那日……其實只有嗣昭、嗣源二人願為我求情。而今日,你竟願為我來劫法場,這番情義,某心領了。隻恨大錯鑄成,今生難報,惟願下輩子再與正陽做個真兄弟!」

李曜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忽然抽劍斬斷他身上的繩索,道:「不必來世,今生未晚。」

李存孝搖頭道:「今日就算是他二人假傳號令,可大王此番若不殺我,恐難服眾,我已是必死之人。正陽,你神算無雙,這些日子我想起當初你說的那些話,才知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隻恨我稱勇無智,未聽你所勸,如今這般,都是咎由自取……你對我的恩情厚義,我無法報答,只能在九泉之下笑看你成就大業。」

李曜微怒道:「你既說我有恩情厚義於你,豈不知大丈夫滴水之恩,當湧泉已報,你若今日死於此地,還談什麼報恩?反倒是每年忌日之時,還要浪費我幾壇好酒!」

他這話頗為古怪,倒像是找著要人報恩,李存孝聽得一愣,繼而才明白他的意思,哈哈大笑起來:「正陽既然肯認我這不爭氣的兄長,莫非還捨不得那幾壇好酒了?我聽人說,你李正陽富甲河東,莫非這幾壇酒就那麼值錢?」

李曜道:「酒雖不值錢,但我卻不喜與死人喝酒,你若要喝酒,隻管活下命來再說。」

李存孝忽然正了正臉色,道:「正陽,我實話與你說:我等沙場縱橫多年,都知生死有命、成敗在天,若問我怕不怕死,我是不怕的。但問我願不願死,我自然也是不願的。只是今日局面,你真以為我還有生路?」這等生死關頭,又是李曜這種在他看來真正有過命交情的兄弟面前,他也就沒有什麼講究,直接自稱「我」了。

李曜正色道:「亂世之中,十個人裏面只能活下一個,你說這人是如何活下來的?」

李存孝正一愣,李曜已然說道:「你或許會說是運氣,但運氣絕非關鍵,關鍵在於爭取。若他自己都失去了求生的信念,憑運氣豈能活下去?」

李存孝深吸一口氣:「你有辦法讓大王回心轉意?」

李曜傲然道:「捨我其誰!」

李存孝看著他,點點頭,卻不再說話。李曜看了,卻是心中暗喜,李存孝這種人,估計從來都只有他救別人,今天被自己所救,心中肯定一直記掛,從此之後,就是一份最大的羈絆。他本就不是個善於言辭的人,這種情況下再說其他,也過於矯情,因此他才會一聲不吭。其實李存孝既然知道他本是必死之人,那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為他去求情要擔多大的風險,這份情誼,誰可比擬?

這時節,李存信忽然反應過來,原來李曜帶來的兵並不甚多,約莫只有幾十騎,看來他因為臨近太原,也不敢領著他從淮南帶來的大軍到處亂跑。尤其是李承嗣和史儼都不在,顯然他們正在留守營寨。

當下,李存信與康君立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抹殺機,同時微微點頭。李存信忽然把手一舉:「李存曜違背王令,私劫法場,其罪當誅!眾將士,還不速速擒殺此二獠!得二獠首級者,某親自為其尋大王請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存信畢竟位高權重,這些親兵也不知道這王命是假的,一聽這話,頓時激動不已,看看自己三百人的隊伍,李曜那邊才不過幾十騎,立刻便起了心思,甚至顧不得剛剛用「反拉五馬」這等逆天之行把他們震懾住的李存孝了,紛紛揚刀張弓,準備一戰擒敵。

李曜冷笑一聲:「李存信,就憑你這等碌碌之輩,也妄想殺我?」

李存信見他竟然直呼自己名字,顯然是撕破臉皮了,心中不知怎的,忽然升起一絲慌亂,強行忍住之後才道:「你違背王令……」

憨娃兒忽然毫無徵兆地朝李存信所在的監斬台縱馬飛奔,李存信和康君立還未來得及反應,就看見一個壯碩的身影偏偏靈活無比地從天而降,猛然眼前一黑,卻是一個拳頭襲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早被憨娃兒一拳打暈。

李曜冷哼一聲,不屑地道:「廢物。」看著憨娃兒擰小雞一般將二人擰了過來,才轉身對李存信的親兵們冷冷地道:「還要打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