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唐再續》第208章 再定關中(六)
更新時間:2013-04-14

李克用在關中為朝廷平叛的戰事打得順心順手,只可惜在政治上仍有先天劣勢,不得不將李存勖交給二王帶去天子行在,作為人質。

此時的李存勖時年才不過十歲,生得方臉大耳,垂手及膝,骨骼異常。天子一見驚詫,贊說道:「此兒有奇表!」於是將他叫近身邊,笑著在他背上拍拍道:「卿乃今後國家之棟樑,可在你父之亞,到那時,可不要忘了忠孝於天家啊!」

天子金口玉言,李存勖遂有了「亞子」的名號。這小傢夥常年身在河東節帥府,所會之人皆豪爽英雄,見了天子也不膽怯,當庭跪奏道:「亞子全族蒙賜國姓,列為宗室,自然生是唐人,死是唐魂,生死榮辱,皆與國共!」那聲音,雖尚帶著童稚,卻也鏗鏘有力。

天子聽了這話,真是難得的高興,想李克用這麼一點大的兒子都知道這樣的道理,無非是平日所受熏陶皆是這般,當下賜以鸂鶒酒卮、翡翠玉盤以為賞賜。平日裏對李存勖,雖是人質,卻也愛護有加。因有李存勖作為定心丸,也就從了李克用所請,移駕回京。又下製書改李克用邠寧四面行營都招討使為邠寧四面行營都統,李存曜改行營副都統,一併統率保大、涇原、定難等軍,繼續平定三藩。

而李克用的前線,李曜、周德威兩軍為左右兩翼,呈圍而不打之勢,真正動手的,是李克用掛帥押後坐鎮、李存審領主力在前作戰的中軍。這一路大軍的主力不是別人,正是河東王牌精銳黑鴉軍,其次作為輔助的,則是從上次大敗之後經過補充和訓練,逐漸恢復了戰力的鐵林軍。這兩支河東精銳同時出動直接攻打梨園,王知進哪敢力敵?當下閉城不出。

這裏須得提一句的是,李克用實在是個念舊之人,先前不肯殺李存孝,反而給其高位榮養,而此時為了給李存信將功補過的機會,又命他暫領鐵林軍副軍使,在李存審麾下效力。李存審知道李克用的意思,卻也知道李存信這人打仗的能耐並不大,思來想去,只能令李存信率鐵林軍丙、丁二旅看管輜重糧草。

李存審本是一番好意,因為看管輜重糧草對於一場勝利在望的順風仗來說,是最為簡單輕鬆的,而打完之後論功行賞,卻無論如何也跑不掉一份,所以這個安排本身是對李克用潛意志的一種貫徹——當然,這也是李存審知道,就算李存信還能復起,也無法與李曜相爭,自己這一方優勢佔定,所以也算是故作大方。

然而自古有句俗話,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千算萬算沒有算到一點:李存信恥居存審之下!尤其是李存審根本不給他打仗的機會,讓他誤人為李存審不欲令他取得戰功,聞令大為不悅,這夜竟於營中賭酒博戲,喝得爛醉如泥。又偏巧王知進雖然明知不敵,但困獸猶鬥,是以仍欲掙扎一番,當夜恰恰派了大將王令陶來放火燒營,要死不死地正好燒了大軍糧草。

李存審望見右隊火起,忙點兵來救,正遇王令陶。戰得一番,李存審大喝一聲,長槍一挑,將王令陶挑落馬下,王令陶還欲掙扎,早被李存審一槍刺中,隨即被跟上來的河東軍抓了個活的。王令陶既然被擒,其軍也就自散。李存審見右軍如此鬆懈,暗自慍怒,前去見了李存信,見他雖然穿上了盔甲,卻是滿身酒味,站在那邊沒人扶的話,那叫一個搖搖欲墜,當下怒道:「大兄起複之戰,卻又貪杯誤事,若被大王知曉,定斬不赦,還請自重!」

李存信雖在醉中,聞言也不由一驚,但他不僅不思存審救命之恩,反倒更生了嫉妒之心,恨恨道:「若非你不肯使我出戰,限我於後軍,我豈能有此之失!你這嫉賢妒能之輩,安敢欺我虎落平陽!」

李存審再好的脾氣此時也忍不住發怒了,冷笑道:「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你不如正陽;領軍作戰,殺敵於萬軍之中,你不如存孝!似你這等碌碌之輩,連個糧草都看不住,還想叫我給你重任?你不必解釋,也不須怨尤,此番用人不察,是我主將之過,我自向大王領罪;軍中爛飲,至糧草有失,是你右軍之責,李存信,你好自為之吧!」說罷轉身便走,頭也不回。次日一早,安排了軍中防禦之後便親自回壓陣的後軍找李克用領罪去了。

李克用那日偷聽李曜與憨娃兒對話之後就知道此番作戰糧草比較緊張,這時聽說糧草被燒,驚出一身冷汗,只是李存審畢竟擒了縱火元兇,再怪罪也無大用,急忙下令招左軍主將李曜前來商議。

李曜來得極快,進帳之前正要李克用牙兵通稟,外頭牙兵卻道:「大王吩咐,今後十四郎君來見,隨到隨入,不必通稟。」李曜心中一動,也不客氣,點點頭便走了進去。待他進得帳中,正在李克用來來回回在裏頭踱步,便打算上前見禮。

李克用見他進來,卻是顧不得這些虛禮,立刻將他扶住,道:「中軍糧草輜重被燒,正陽可有對策?」

李曜道:「因去年大旱,糧草本有虧欠,此番作戰,糧草本是配額,如今中軍被燒,勢必難濟……為今之計,一是從左右二軍先接濟一部分,渡過難關。二是立刻給蓋僕射、潞帥、燕帥三位去函,請他們速撥糧草送來。某當下令軍械監運輸司方面全力配合調撥運送。在此之前,我軍最好不要有太大的戰鬥,以免再有不必要的損耗。」

李克用當下全部同意,立刻修書在太原留守的蓋寓並昭義薛志勤、幽州劉仁恭,令他三人立即從速調撥糧草。

事情安排妥當了,李克用才責問李存審:「你帶的好兵,如何讓王令陶燒毀了糧草?險些誤了大事!」

李存審上前請罪道:「糧草被燒,孩兒身為主將,罪責難逃!肯請大王發落!」

李克用也沒想把他怎麼著了,便只是沉著臉道:「我兒能亡羊補牢,力擒王令陶,也是大功一件,可功過相抵,不再加罪!如今存曜既然到來,我意將左軍調回中路,左軍原鎮守之地,由涇源等三軍組成聯軍,暫為代鎮。正陽是邠寧行營副都統,你且從其麾下。」李存審對李曜頗為欽服,當下自無不可,立刻移交符印。李曜安慰了李存審幾句,剛剛接過符印,卻見到李存賢從旁邊站出來,對李克用拱手道:「大王,此番糧草被燒,不能隻怪德祥(李存審,字德祥。)一人。」

李克用蹙眉問:「為何?」

李存賢本是李存信一派,經歷過這麼多事之後,早已看出李存信並非成事之輩,長久下去,只怕生路自斷,此番便有意自謀出路,當下將此中緣由說出。

李克用一聽,又是大怒,又是傷心,獨目中滿是悲憫,目視諸將道:「存信隨我近二十載,我實不欲負他,可他卻如此怠慢。爾等皆知此番出戰,非為私情,實為王事!似他這等怠慢王事者,我如何再敢姑息?……傳我王命旗牌於前軍,斬李存信祭旗。」

眾將聽後,一齊失聲。

李克用面色傷感,眾將皆不敢勸,唯獨李曜忽然一嘆,拱手道:「大兄此番作為,實難再恕,只是大王如果心中傷悲難解,未免影響此番勤王剿賊之戰。兒聞自古公私難以兩全,大王不如厚葬大兄,再命太原妥善安置大兄家眷,多少是份心意,可以稍解憂愁。」

李克用點點頭,卻沒說話,只是擺了擺手。那意思自然是你去看著辦了吧。

李曜拱手領命,會同諸將辭別李克用而出。待他們一走,李克用臉上的悲色就消減了許多,反倒有些怒氣,輕哼一聲:「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再不殺你,遲早給我惹出更大的錯失來!」

關中的河東大軍於是暫緩攻勢,戰事趨於平緩。而這時潞帥薛志勤已年老染疾,不能行軍,隻得令澤州刺史李罕之率二千兵按時押運糧草入關;蓋寓更知此事體大,深恐這批糧草再出差錯,竟親自押送糧草過來;唯獨劉仁恭推說契丹入侵,不肯調發兵糧。

李克用到了這時,仍未懷疑劉仁恭既得幽州,已生異心,只是回書催促而已;過了些天,見蓋寓、李罕之按時到來,滿心大喜,與二人同趨梨園。

這時李曜已然接過了中軍指揮權,並且他原先所領的左軍也已經匯聚到了中軍之中,如此一來,中軍足足擁有六萬多大軍,全為他一人指揮,河東軍中年輕一輩之翹楚非他莫屬。

李克用到時,恰好李曜正在帳中召集諸將商議軍情,聞之大王親至,乃領眾將出迎。李克用一進中軍大帳,看見李曜一個近丈寬長的模型,山川河流盡在其上,不禁一怔,繼而大驚:「此物……」以他多年征戰的眼光,自然一下就明白這玩意有多大的作用,自然立刻大吃一驚。蓋寓、李罕之見了,也是嘖嘖稱奇。

蓋寓眼尖,發覺周圍諸將望向李曜的眼神,比過去更加多了一份佩服。

李曜這時拱手道:「大王,此物名曰沙盤,是兒命軍械監新成立『測繪司』之後做出的第一個實物,正要請大王查驗檢閱。」

李克用笑道:「某卻不懂這東西,只是覺得奇怪,這沙盤……可是關中形勢麽?」

李曜點頭道:「正是。」

蓋寓忽然插嘴道:「正陽,某有一事不解,關中如此之大,你是如何將之這般清楚的製成沙盤的?可能保證確切麽?」

李曜心中一動,暗道:「總算有個能看出沙盤這玩意兒真正難點的人了。」

據說,秦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親自堆製沙盤,用以研究各國地理形勢,在李斯的輔佐下,派大將王翦進行統一戰爭。後來,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時,在自己的陵墓中堆建了一個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還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循環,如果此事當真,那麼這應該就是最早的沙盤雛形。

而根據南朝宋范曄所撰記載:漢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帶地方豪強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這大概則是最早的沙盤作業。

至於現代軍事沙盤作業,似乎是在1811年出現。那時普魯士國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的文職軍事顧問馮·萊斯維茨,用膠泥製作了一個精巧的戰場模型,用顏色把道路、河流、村莊和樹林表示出來,用小瓷塊代表軍隊和武器,陳列在波茨坦皇宮裏,用來進行軍事遊戲。後來,萊斯維茨的兒子利用沙盤、地圖表示地形地貌,以算時器表示軍隊和武器的配置情況,按照實戰方式進行策略謀劃。這種「戰爭博弈」就是現代沙盤作業。

所以說,在古代弄沙盤,製作上本身並沒有多少難度,古代的能工巧匠說實話比現代要多得多,那是真正的心靈手巧,人家只是科技水平不夠,沒有現代這麼多先進工具,就別提數字建模之類的了。

事實上在古代弄出可以有實際價值的沙盤難點只在一個:測繪技術。

古代沒有航拍,更沒有電腦可以進行3d建模,通過先進的三維模擬功能實時在電腦上進行三維單點飛行,路徑飛行,繞點飛行,工程設施查詢,經濟效益的分析以及其他各種智能分析等。就李曜所知,這時候的末世大唐,甚至還沒有等高線、海拔這些測繪學上最基本的定義。

這才是沙盤真正的難點所在。

李曜建立軍械監『測繪司』,引入了幾乎所有能夠引入的古代科學技術,特別是測量方面的學問,不惜拔苗助長地親自向第一批『測繪司專家』們傳授了「海拔」、「等高線」、「比例」等等相關定義。然後,用自己對關中地貌的一些了解,匯聚一批常年在關中跑商路的老商會,最終弄成了這個沙盤。按照李曜的估計,這個沙盤精度自然高不到哪兒去,但大體指向肯定不會有錯。如果要有高精度沙盤,那就只能留待來日了。對於這一點,李曜一直相信一句話:科學技術的進步,來不得半點虛假。

李曜見蓋寓問起,遂將自己對軍械監測繪司說過的幾個定義向蓋寓等人闡述,別看這幾個定義對於現代人來說簡單無比,但你要給古人講明白這個問題,又不能涉及「天圓地方」的更改,那可真不是玩兒。最後講了半天,李曜感覺自己都是連蒙帶騙地才將他們說得「明白」了。

李克用聽完大為讚歎:「人說正陽智慧無雙,某亦讚歎,然則今日方知這是何等奇才!你那測繪司若果如你所言,日後能測繪天下九州,則那九州測繪圖一旦製成,我意其物之貴重,堪比九鼎,必要親獻天子,以為我朝至寶!」

李曜心道:「全國地理詳圖這種玩意,我當初看了那麼多年,還真沒覺得有什麼寶貴……不過,好吧,這玩意要是出現在古代,確實有點逆天。」

正要客氣兩句,誰知蓋寓臉色一變,對李克用道:「大王!此事如今千萬不能外泄!」

李克用一愣:「為何?」

蓋寓面帶憂色:「如今大王兵至關中,三賊豈能阻擋?而天子宿衛兵勢之弱,天下人誰不知其難當我一擊?如此情形之下,大王手中偏有這般清晰直白的關中沙盤,倘若傳揚出去,世人該如何揣測大王用心?」

李克用的臉一下子白了,忙道:「果是這般道理!」忽然轉頭對張承業道:「克用心意如何,還須監軍作證!」

張承業神色複雜地看了李曜一眼,點頭道:「大王忠心,可昭日月,方才一提九州測繪,首先想到的,就是將九州形勢圖獻給天子,這份心意,奴自不疑。」

李克用剛剛鬆了口氣,張承業卻對李曜拱手道:「只是不知李尚書可願將此沙盤送一份與官家?」

李曜笑了一笑:「天下是官家的天下,此物送於官家一份,自無不可。只是請監軍轉告陛下,這等物什,卻莫被一些居心叵測之輩得了去,否則多少是個麻煩。」

張承業見他這般乾脆,最後一點擔心也放下了,笑起來,點頭道:「多謝尚書,老奴代官家謝過。」

李曜忙道:「豈敢豈敢,此為臣者之職分。」

李克用見此事談妥,便叫眾人分別就坐,然後問李曜道:「既有沙盤這等神物,料來正陽對如何攻克梨園,已然成竹在胸了?正陽有何妙計,不妨細細道來。」

誰知李曜卻道:「攻打梨園之戰,兒不欲用計。」

李克用愕然一怔:「吾兒此言何意?」

李曜傲然道:「我今奉天子之命征討叛逆,名正言順,時不我待,須得一戰而定乾坤,且天子之師,乃堂堂之師,須以正兵大破敵軍,方顯手段,對其餘某些居心叵測之藩鎮,也才更有震懾之威。是故,此番作戰,某意,須得用雷霆手段,一舉破敵!」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