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東唐再續》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
在朱友寧的嚴令之下,這座用鮮血和**搭成的土山終於完工了。這座黑壓壓的高山就像一隻吸飽了人血的惡魔,居高臨下,猙獰著俯瞰那座小小的城池。

守城的士兵們幾乎同時意識到,這座城是肯定守不住了。他們面對的不是尋常軍隊,而是一群沒有規則、沒有人性的瘋子。

但這場恐怖的活劇在此時才剛剛達到高-潮。隨著汴軍中一聲令下,所有守城士兵看到了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一幕。

那些剛剛用生命完成了攻城土山的老百姓們竟然被驅趕著,向博昌城湧了過來。士兵們驚呆了,面對著這鋪天蓋地而來的黑壓壓的人潮,他們甚至忘記了射擊,許多士兵拿著弓箭怔怔發愣,不知所措。

近十萬無辜百姓,就這樣在守軍的眾目睽睽之下被趕進了博昌城下的壕溝,然後被全部活埋。那條巨大的壕溝轉瞬之間被十萬血肉之軀填平了。

在這些悲慘的百姓,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刻,肯定感受到了人世間最深的邪惡。或許,離開這個世界對他們而言反而是一種解脫。

當朱溫馬踏中原,享受著他的子民們山呼海嘯般的歡呼的時候,那些激動的百姓們肯定不會想到,就在數百裏外的那座不知名的城市,這個統治者的軍隊正在製造著這樣一出慘絕人寰的悲劇。

而博昌城下,就在守軍們震驚得幾乎窒息的時候,驚天動地的戰鼓響起,從土山上射來無數的利箭,砸來無數的巨石。

汴軍的總攻,終於發動了。

如狼似虎的汴軍士兵睜著血紅的眼睛,舉著雪亮的戰刀,像瘋子一樣踏過屍體填平的壕溝,撲向了這座小城。

博昌守軍的意志,也在這一刻徹底崩潰。

朱友寧終於進入了這座抵抗了他整整一個月的小城。他決定向青州人展示他的鐵血手腕,徹底摧毀抵抗者們的意志。

他下令屠城,將這座城裏所有的軍民,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屠殺!

鮮血浸透了整個博昌城,被殺者的屍體被拋進了城外的小河,江水為之變色,清河為之不流。

兩百多年前,著名詩人駱賓王曾經為他深深眷念的博昌父老寫下了文采飛揚,情深切切的:「風月虛心,形留神往;山川在目,室邇人遐。」

如果他的在天之靈目睹這場人間慘劇,不知道這位視博昌為第二故鄉的多愁善感的詩人九泉之下會作何感想。

朱友寧的暴行震驚了整個青州。青州軍民無不人心惶惶,如末日來臨。

兇悍的汴軍乘勢攻下淄州,大軍進抵青州城下。

連戰連捷的朱友寧如今信心爆棚,他判斷青州軍已成甕中之鱉。於是索性分兵三路,一路圍攻青州,一路進攻萊州(今山東掖縣),而自己則親率一支兵馬直撲登州(治今山東蓬萊)。

但讓朱友寧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認為王師範已瀕臨崩潰的時候,淮南軍竟然趕到了登州戰場。領軍的將領正是淮南大將王茂章。

當然,對朱友寧這頭初生牛犢來說,王茂章這個名字跟其他被擊敗的青州將領並沒有什麼不同。朱友寧沒有絲毫猶豫,繼續領兵向登州發動攻擊。

但對王師範來說,淮南軍的及時趕到就像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特別是聽說帶兵的將領是王茂章,更讓他分外欣喜。王師範早就聽說過此人的名頭,王茂章早已以勇武多智聞名於淮南,深得楊行密器重。既是此人帶兵來援,對付一個朱友寧想來不在話下。

一度絕望的王師範又點燃了與汴軍一決雌雄的信心。

王師範親率登、萊二州軍隊與王茂章部會師,隨即在登州外圍的石樓佈防,分別以登州軍、萊州軍布下兩道防線,淮南部隊則作為奇兵,潛伏於山後。

夜幕降臨,汴軍的進攻開始了。心高氣傲的朱友寧根本沒把敵軍的防線放在眼裏,一馬當先,親自領兵攻擊。

汴軍大勝而來,加之主將親自上陣,士氣極為高昂,轉眼間,登州軍的防線已搖搖欲墜。

王師範臉色煞白,他策馬狂奔到王茂章處,疾道:「王將軍,形勢危急,為何還不出兵?」

王茂章瞟了他一眼,隻專註地看著前方戰事,一言不發。

王師範大急,隻好又奔往第二道防線查看動靜。人還沒到,只聽見一陣大嘩,前方的敗軍潮水一般湧了過來。登州軍防線已然潰敗。

退無可退的王師範一咬牙,拔刀上前,厲聲喝道:「再有敗退者,先從我屍體上踏過去!」話音未落,汴軍已蜂擁而至。

王師範領著萊州軍與汴軍陷入了血戰。

不知不覺,天已大亮。雙方仍在激戰,自知無路可逃的萊州士兵在王師範帶領下拚死不退。

山後忽然鼓角齊鳴,一員大將威風凜凜,挺槍而出,他的身後是不計其數揮舞著戰刀的騎兵。王茂章終於在最後一刻發動了反攻!

血戰了一夜的汴軍士兵即使是鐵打的漢子,此時已是精疲力盡,強弩之末。淮南軍大隊騎兵卷地而來,汴軍頓時大亂。

「誰敢如此囂張,與我納命來!」一聲厲喝衝破了戰鼓的轟鳴和密集的馬蹄,如同一匹餓狼在蒼茫原野間孤獨地嚎叫。

所有人都驚呆了,能有這樣的聲勢,不是朱友寧是誰?

還沒等雙方士兵回過神來,一員鐵甲長刀的大將已衝上土山,卷著凌厲的殺氣,從天地間呼嘯而來。

那人,那馬,那柄長刀,殺氣騰騰,從高崗上呼嘯而來。

就在此時,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

那匹疾奔的戰馬突然一聲悲鳴,前蹄跪地,翻倒在地。那員大將猝不及防,從馬上騰空而起,撲倒在地。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所措。

一個叫張土梟的青州將領首先回過神來,躍馬而上,手起刀落,一股血霧噴出,那員大將人頭落地。張土梟舉起那顆血淋淋的人頭,立刻變得欣喜若狂,厲聲高喝道:「朱友寧已被某陣斬!朱友寧被某陣斬!」

主將被殺的消息如同一顆炸彈,徹底轟垮了汴軍。汴軍士兵如潮水一般潰敗下來。王茂章、王師範合兵一處,拚命追殺。從登州到米河(今山東益都東),數十裡的路上,到處都是滾滾人流和刀光劍影。

這一戰,朱友寧帶領的汴軍被俘斬以萬計,其中從河北趕來助拳的魏博軍最為悲慘,這支以戰力強悍著稱的軍隊在進攻時被推到了最前面,潰敗時落到最後,被追上來的青州軍包了餃子,遭到全殲。

一匹快馬從登州郊外向西疾馳而去。朱友寧戰死,汴軍在登州城下大敗的消息很快傳遍中原。

那支正在中原腹地緩緩前行的鐵甲洪流就像打了一針強心劑,突然加快了速度,迅速向東而去。

而此時,還有無數支軍隊正飛快地向這股巨大的洪流彙集而來。朱溫正在集結自六路圍攻河東以來規模最大的軍隊。

等朱溫到達徐州,身邊已經聚集了整整二十萬大軍。這足以讓每一個割據勢力都膽戰心驚。要知道,此番朱溫欲入關中,叩關函谷之時,當面之軍也不過十萬,縱然加上北線進攻河中二城的汴軍,也不過十五六萬之數。

根基之地,不容有失;後院之火,不得不撲!

槍陣如林,戰旗蔽日,強大的軍隊逼視天地。但此時朱溫的心裏卻像澆下了一盆滾燙的開水,難以平靜。

朱友寧是二哥朱存的長子,對他,朱溫一直視同親生兒子,想不到如今卻在風華正茂之時命喪登州。當年在廣州城下,自己在大雨中抱著二哥屍體痛哭的那一幕深深地刻在了他心底。現在,這塊舊傷疤又被人生生揭開,讓他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敬翔之前曾多次提醒過他,注意青州的王師範。但他相信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的王師範不敢主動跟他叫板。沒想到,這個一向看似低調老實的青州人竟然趁他西征之際,在背後策劃了一個膽大包天的偷襲計劃。兗州被奪,連愛侄朱友寧也慘遭橫死。王師範給了他沉重的一擊。

要用讓王師範想也不敢想的強大力量把他撕個粉碎!必須如此!

二十萬汴軍在朱溫的率領下,日夜兼程,一路向東。連原本擔心被李曜乘虛直入洛陽、汴州一線的心思,也被怒火燒光,再也顧不得了!

青州一帶頓時烏雲壓頂,殺意盈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