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嫌夫養成賢》第23章 厚薄
真哥兒邁著小短腿先走到了榻前,作了個揖說道,「見過太爺爺,見過太奶奶。」

老公爺似乎不認識這個重孫子,沒理他,大概還沉浸在思念花兒和兩個稚兒中,或者還活在過去的世界裏。

太夫人則笑笑說,「好孩子。」

真哥兒又給長輩們見了禮。太夫人又道,「真哥兒去給你母親磕個頭。」

真哥兒故做天真地說道,「太奶奶,難道您老人家忘了嗎?我母親已經去了天上了。」

謝嫻兒敢肯定這熊孩子是故意這麼說的。

太夫人指著謝嫻兒說道,「這是你新母親,聽話,去磕個頭。」

真哥兒便很是聽話地來到謝嫻兒跟前,跪下磕了個頭。謝嫻兒笑著說了句,「好孩子。」拿了個荷包遞給他。

之後,真哥兒便去了右邊最末的座位坐好。

眾人又聊了聊馬家的家事及大夏的國事,便有丫頭來報,晌飯擺好了,眾人便起身往東廂西廳走去。若是平時,老公爺和太夫人只在正房的西次間吃飯。若是全家聚齊了,人太多,就會去東廂西廳吃。

馬公爺和二老爺扶著老公爺走在最前頭,太夫人和扶著她的大夫人緊隨其後。他們從正房簷下往東走,剛走到東廂簷下,那裏掛著的一隻鷯哥撲棱了兩下翅膀,叫了起來,「花兒,花兒,花兒……」

聲音極像老公爺,還是夾雜著膠東口音的官話,逗得眾人-大笑。

鷯哥更得意了,又叫道,「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花兒,咱們去草原策馬揚鞭……」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老公爺都進了廳裡,又回過頭來問後面的太夫人,「花兒,剛我說話了嗎?」

太夫人還沒說話,平哥兒在後面大聲說道,「太爺爺剛才沒說話,是鷯哥代您說了您想說的話。」

老公爺「哦」了聲又進了屋。太夫人笑罵道,「這小駒兒,皮又緊了些。」

馬嘉仁落後了幾步,待長輩們都進了屋,便拍了平哥兒後腦杓一巴掌,低聲罵道,「太爺爺也是你能打趣的?再如此,我定要打斷你的腿。」

張氏趕緊拉著要哭了的平哥兒在後面低聲哄了幾句。

進了西廳,裏面已經擺好了兩桌。男人們坐一桌,女眷及五爺、四位少爺坐另一桌。

謝嫻兒已經被洗了腦,公婆吃飯的時候要先服侍公婆吃。於是她便非常自覺地來到太夫人和大夫人之間,準備服侍她們吃飯。

太夫人笑道,「咱們馬家不興媳婦服侍公婆吃飯,有這些丫頭婆子們侍候就行了,你去坐著吃吧。」

謝嫻兒看見那幾個孫媳婦都坐在那裏,便也去了那個空位坐下。

老公爺拿起碗來,大聲問太夫人,「花兒,可以說吃了嗎?」

太夫人笑著嗯了聲,老公爺便說道,「吃。」

大家才開始拿筷子吃了起來。男人那桌還有酒,一時杯觥交錯,談笑風生。

古代吃飯講究食不言,馬家似乎並沒有這個拘束,眾人不時的說笑,興奮之處還會大笑不止,倒是和諧又熱鬧。怪不得很多家閨女都想嫁進來,馬家的確是個民主、合樂之家,這在封建社會也算個異類了。

這還是謝嫻兒第一次正式上桌跟其他人一起吃飯,包括原主都從來沒享受過這個待遇。

飯桌上也能看盡人生百態。謝嫻兒手裏動著筷,嘴裏吃著飯,雖不敢眼觀六路,卻也能耳聽八方。

這家男人的脾氣稟性雖不盡相同,但基本上都是隨了老公爺和太夫人,豪爽大氣,包括四爺馬嘉敏。

女人們的心思雖然多些,但也沒有相互打機鋒的情況,至少表面是這樣。只有那位表姑娘有些讓謝嫻兒琢磨不透,她跟誰都友好,唯獨對謝嫻兒卻有些抵觸。

不過,這裏的氣氛雖然祥和又溫馨,但人多了就有厚薄,手指頭多了還有長短不是。

太夫人的主要精力還是在老公爺身上,時不時地會轉過回去看看,吩咐那桌服侍的丫頭們給老公爺多吃什麼少吃什麼,老公爺鬧情緒,她還要哄哄。

偶爾也會招呼一下幾個小孫子,倒是沒有厚薄之分,公平對待。

大夫人更多注意的是大孫子安哥兒,或者轉頭看看四兒子馬嘉敏。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這話在大夫人這裏也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大奶奶張氏則哄著平哥兒吃飯。

二夫人主要注意著五爺,三奶奶則時刻叮嚀著方哥兒多吃些。

說到底,最小最瘦弱的真哥兒卻是被忽略的那一個。也不是大家不管他,太夫人和大夫人也會偶爾讓他多吃些,但更多的精力卻不是在他身上。

想想也是,他爹馬二郎本就是家裏的夾心餅乾。大哥馬嘉仁是世子,不說馬公爺夫婦,就是整個家族,對他都是最重視的。四郎馬嘉敏是小兒子,又聰明多才,是馬家唯一的舉人,更是大夫人的心頭愛。

而馬二郎從小就是被忽略的。而且,聽說小時候頑劣異常,經常被馬公爺胖揍。好在人還算聰明,在十五歲的時候考上了秀才,之後卻再無進益,二十一歲的時候,他不想再考了,便恩蔭進了兵部。兩年的功夫,便升了從七品的武庫司經承。陞官的喜悅還沒過,卻因為代弟娶了謝嫻兒,一氣之下,找了個差事跑了。

真哥兒的爹不受重視,娘又死了,因是早產身體一直不好,這在盛產健壯小馬駒兒的馬家可是個異類,長輩們心疼他不會多去約束他,就是安哥兒幾人也不敢隨便跟他瘋。

真哥兒安安靜靜地吃著飯,或者說安安靜靜地戳著飯。而隻比他大一、兩歲的方哥兒和平哥兒,卻是拿著湯匙使勁往嘴裏扒拉著菜飯。

吃了一些時候,看到真哥兒實在沒吃什麼東西,大夫人就讓崔媽媽上桌來抱著喂他。崔媽媽給他吃的幾乎都是肉,偶爾喂他吃口青菜,他搖頭不吃也就算了。

這可不是個好習慣。謝嫻兒前世雖然沒有孩子,但她的下屬有兩個年青媽媽,經常講起育兒經,她也聽了不少。而且,她在發現老公出-軌前也正在為當媽媽作準備,看了不少育兒知識。

小孩子,葷的不能不吃,素的更不能不吃,否則不利於消化。特別是對身體不好,胃弱的孩子,更是應該適當的多吃些粗纖維。

謝嫻兒勸解的話都到了嘴邊,還是硬生生地憋了回去,此時她不能多事。

飯後,便各回各自的院子。出了東廂,老公爺還囑咐謝嫻兒道,「閨女,無事就來陪陪我和花兒。」

謝嫻兒呼扇了幾下水靈靈的杏眼,答應道,「好,孫媳定會時時來孝敬您和祖母的。」

回去的路上,謝嫻兒和真哥兒同路。剛剛走了沒幾步,真哥兒就不想走了,伸手要抱。崔媽媽便低身把他抱了起來。

…………………………………………

新書養肥期,求點擊、收藏、推薦,謝謝!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