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到七十年代蛻變》第六六六章 貴人、仇人(二更)
葉伯亭蔫蔫地接過季玉生已經擠好牙膏的牙刷,在季玉生快要膩死她的眼神中,低頭刷牙。

她想趕季玉生出門,然而刷完牙,對方又遞給她一條粉色毛巾,全新的,為何準備的這麼齊全,葉伯亭已經不想探究了。

「你還沒上廁所,出來後洗手坐餐桌邊兒等著。」

季玉生選擇在自己沒被趕出門時離開,他準備給葉伯亭煮八寶粥,再拌個小黃瓜,一會兒送丫頭回學校,她得好好學習。

葉伯亭看著鏡子裏的自己,季玉生重新打開衛生間的門,鏡子裏的葉伯亭,不可避免的和季玉生對視。

季玉生笑了笑,怎麼有種驚弓之鳥的意思?

「不用檢查,我沒在你脖子上留下任何痕跡。」

「你討不討厭?!」

「還成。」

這次真離開了,做飯伺候丫頭,那滋味兒,不錯。

……

夏愛國、李大軍,整理兜子,準備下火車。

「叔,你熬了多少個小時了?咱下車先找地方睡個大覺吧?」

夏愛國搖了搖頭。

「沒事兒,你叔以前年輕那陣兒,三天三宿那麼熬著,啥事兒沒有!」

大軍歲數小哇,孩子小就是心大。那呼嚕聲震天響,他自己呢?困也不敢睡。

夏愛國拍了拍褲腿上的灰兒,使勁睜了睜他的小眼睛,站在排隊下火車的隊伍中,抻了抻胳膊,活動活動頸椎,想讓自己清醒清醒。

還年輕!得振作!

沒下火車,夏愛國就能感覺出來熱風撲鼻而來。

李大軍灑脫。直接解開外套扣子,咧著懷兒,夏愛國不成,他解開衣服就是招賊呢!

京都火車站如果被稱之人山人海,穗城火車站那就是即熱又亂。

各種口音,說普通話的慢慢變少,越來越多的人操著一口方言。

夏愛國和李大軍在人擠人的氛圍中。兩個東北壯漢終於走出了這個南方著名城市的火車站。

李大軍咧著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叔。咱應該花錢拍張照片,到哪個地方,以後就在哪的火車站大鐘表下面來一張。」

夏愛國想歇口氣兒。散棵煙琢磨琢磨接下來的行程。

夏愛國此時的心理略迷茫。

他閨女隻說去解放路一帶轉轉。

解放路在哪?前路茫茫不清楚,尤其他還聽不太懂那些當地人說的是啥,腳底沒根兒的感覺,兩眼一摸黑。

夏愛國正要聽李大軍的。別差那倆錢兒拍張留影,更何況李大軍在他眼裏。就跟自己家孩子似的,哪有當叔叔拒絕的道理?又不過分,旁邊有人拽他衣服袖子。

夏愛國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怎的?你啥意思?」

警告的意味兒很濃!

「女吼……」哇啦哇啦。

「俺們東北滴,你說普通話!」李大軍揚下巴。

火車站前面。夏愛國和李大軍瞧著聽著,連聽帶比劃的搞懂了。

這個賊眉鼠眼的人問他們要不要電子手錶?

李大軍剛要激動的應承,夏愛國在他的後腰處掐了一把。趁亂眨了眨他的小眼睛。

等搭話的人走了,夏愛國囑咐:

「大軍。咱不能做人太實惠!他們心眼子多。不管真假,咱怎麼也得自己住下來,多打聽幾家,比比價,不是一樣兩樣的事兒,這地方搭茬的都得宰外地人。」

「嗯那,叔,我聽你的。不過心裏更踏實倒是不假,這都偷偷摸摸問咱剛下火車的人啦,那說明啥?說明來這地方倒動電子手錶的多呀!」

得咧,倆人也沒了心思拍照片。

錢沒花出去呢,鬧心巴拉的!

一路問,又坐了個車,瞅準了解放路仨字,穗城留下了兩個人的初次足跡。

解放路上,夏愛國和李大軍找到了一家旅社,老闆健談啊,關鍵是說話能聽懂,吆喝的很賣力。

「一天多少錢?」

「八塊!」

「你可拉倒吧!倆破鐵架子床,八塊?你搶錢吧?」

來回講價,當老闆裝作無意間說出「來我這的,都是來上貨的,從來沒有丟過一分錢。」

夏愛國立刻動心了。

雙方心照不宣的沒再說這個話題,五塊錢一天的價格成交。

到了穗城,夏愛國和李大軍放好行李,也不睡覺了,出門兜兜轉轉的,找了個體面的小飯鋪,一人一大碗湯粉。

聽不懂坐在那瞎白話的人到底說了啥,不過還是在高聲的吹噓聲中,聽出了點兒門道。

「喝多的人」是貴人。

事情緣起旁邊吹牛皮的幾人在說穗城的物價,當小聲說到電子手錶的價格時,鄰桌有個在低頭吃湯粉的中年男子搖了搖頭。

夏愛國覺得有戲,和李大軍對視了一眼,倆人湊到鄰桌坐下,要了一盤兒小菜,一來二去推讓開,搭上了話兒,聽到了裏面的彎彎繞繞。

「他們說的,不對!那都是在大馬路上,或者旅店老闆給推薦的,不算一手。真正的一手價格在……」

中年男子指了指方向後:

「大兄弟,我也是北方人。來這呆了好多年了,一直沒回北方,咱們哥倆也算有緣分。」

中年男子說完,認真的看了看夏愛國的眼睛,放下筷子,拍了拍夏愛國的肩膀:

「真正的一手價格不是論塊,是論斤稱!走過去,那裏有一片農民的房子。之後就靠你的眼力了,有真、有假!」

……

夏愛國和李大軍吃飽喝得,尤其得到了那麼具體的信息,心裏都挺慶幸,這可真是出門遇貴人。

倆人心思稍松,坐火車的疲乏在吃飽飯後,暖洋洋的日頭照耀下,渾身犯懶,倆人打算溜溜達達的走回旅店。

路線走的不太對,走的夏愛國皺眉。他們住的那一片特別嘈雜,這是走到哪了?

「叔?這幾棟小樓真帶勁!沒事兒,咱一會兒碰到人打聽打聽,就當瞎溜達了,轉悠轉悠備不住還能碰到貴人。」

讓兩個人同時駐足的是一座紅磚瓦牆的院兒外,停著一輛車。

在當時,北方的大多數城市,79年馬路上能看見的車種,無非就是方正的大公交,以及像葉伯煊開的那種軍綠色212越野,或者葉志清的那種領導級別的三廂轎車。

可眼前的波羅乃茲,一款沒有屁股的兩廂掀背轎車,確實讓男人們過目難忘。

「喝多的人」,有貴人,也是仇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