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清末梟雄》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拒勸進
身為余勝軍這支政治軍事利益集團的統帥,林哲自然是非常清楚自己控制下的這個利益集團的真實面目。

這些體系裏,其文官階層大多是浙江、江蘇兩省的士紳階層,前清官員以及商業之家,他們代表的是中上層為主的地主、商人階層的利益,比如說被林哲委任為浙江巡撫的畢余同,拋開他是林哲的妻舅這個私人身份,他還是紹興山陰縣的地主,前清秀才,屬於標準的士紳階層。

又比如說被委任為蘇松太道的薛煥,杭州知府的黃培志,他們都是前清官員,而且算得上是中層的那種。

倒是余勝軍的軍官們,大多寒門出門,但即便是寒門,但他們之前大多數也都是士子,讀書人,同樣屬於社會上的精英階層,而真正社會底層出身的幾個將領,比如王呂雲、徐言青,他們大多也都是和林家關係密切的人,主要是前林府的護院,家奴,林氏商行的僱員等。

因此也就造成了當今余勝軍的軍政官員團體裡,實際上就沒幾個真正社會底層的人存在。

這些人圍繞在林哲身邊,對林哲的私人忠誠是一方面,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

而對於他們而言,自身利益要怎麼體現呢?

自然是陞官發財!

而再也沒有什麼比當開國功臣,封侯拜相更讓他們嚮往的了。

這從上個月開始,就有人持續向林哲暗示或者直接進言讓林哲登基稱帝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想要讓林哲稱帝後。自己也獲得王爵厚祿!

對此,林哲一直都是採取拖延、旁觀的態度。

這倒不是因為林哲自己不想要稱王稱帝之類的。而是因為之前的時機不適合,他才剛起兵反清呢。連內部整合都還沒完成,浙江都沒能完全拿下。

這就稱王稱帝的話,還不得被天下人恥笑啊!

按照他的想法,是要等到自己整合好內部,徹底掌控了江蘇、浙江後,就出兵鎮江和江寧,一舉攻克江寧後,就算是把整個蘇南給拿了下來,那樣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定都南京。然後稱王稱帝。

只是他還是低估了手底下這些人對榮華富貴的急迫心理,這浙江還沒能完全拿下呢,就是陸續給自己上勸進表,而這一次還不是單獨某個人勸進,竟然是數十人聯名上書。

對於這種情況,林哲也就不得不慎重了。

畢竟余勝軍是一個整體,他林哲雖然是余勝軍這個利益集團的統帥,但是他也不能無視眾多屬下的利益和意見,強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推動所有事情。

如今已經拿下大半個浙江。想來不用半個月第四師那邊就能夠拿下浙江全境了,到時候正式稱帝建制的話,也不會太過寒酸了。

林哲向來是個果斷堅決的人,既然心中已經決定了加速稱帝建制的進程。那麼自然就會立刻去做。

當然了,林哲自己不可能說直接召集一大群下屬然後不知廉恥的說我要稱帝了,他需要保持主公的矜持。所以他採取的方式相當簡單,那就是對這封勸進表扣下。然後不回復,不評論也不下發。

嗯。如果林哲已經是皇帝之類的話,這種行為就可以說:留中不發!

而在這種事情上留中不發,那麼就是足以給諸多臣下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那就是我已經默許這個事了,你們再加把勁多上幾封勸進表,到時候我林哲勉為其難就會順應民意、天意,稱帝建制了。

果然,余勝軍的那一票軍政高層都是人精,一見前兩天送上去的勸進表被留中不發,下面的一大堆人就是臉上露出了狂喜,等了這麼久,主公終於是有這個意思了,那我們還等什麼?

於是乎,隨後數日裏,無數的勸進摺子如同雪片一樣飛進了林哲的大元帥府!

而在浙江杭州,徐言青一邊聽著心腹手下的話,一邊臉上是露出疑重之色。

只聽那心腹手下道:「卑職一得知消息,就立即快馬加鞭趕來杭州了,將軍,我們得趕緊回上海啊,不然的話就都被其他人搶在前頭了!」

「據傳溧水那邊的林將軍已經快馬加鞭往回趕了,預計明後日就能夠抵達上海,還有第三師的施將軍這段時間更是一直都待在上海,他們擺明了是要搶擁立之功啊!」邊上的另外一個參謀也是如此道。

徐言青此時卻是神色已經逐漸平靜了下來,也不說話,但是內心裏卻是冷哼一聲,施清瑄和林安飛好不厚道,竟然撇開了我徐言青搞這一套。

哼,想要獨佔擁立之功,也得看看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

想到這裏,徐言青對身邊的參謀長林茂道:「給第八混成團和第十混成團發去緊急命令,限他們在十天內各自拿下金華和溫州,我要給大元帥送上一份登基大禮!」

徐言青沒有第一時間趕回上海,而是給部隊下了嚴令要求短時間內拿下溫州和金華等府,只要拿下了這兩個地方,那麼就代表著余勝軍已經徹底掌控浙江全境。

到時候自己帶著這份功勞再返回上海,比他們的口頭花架子勸進有用多了。

當然了,他也不能這麼無動於衷的乾等著,他也是親自寫了一封勸進摺子,然後派遣心腹家人緊急送到上海,及時向林哲表明他的擁立之意。

一月上旬,整個余勝軍體系裏的高層陸續向上海彙集,他們都知道,林哲稱帝建制已經是必然成行的了,而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會放棄這種擁立之功。

而在這群人中,回上海最晚的是徐言青!

一直到二十四號徐言青才是返回上海,然而他卻是帶來了一個讓眾人羨慕無比的消息,那就是數天前,第四師所部已經相繼攻克溫州和金華等地,浙江全省已經落入余勝軍掌控之中。

而趁著這個機會,徐言青再一次上勸進摺子,說我大中華已經光復浙江,有蘇南和浙江兩地,已足以奠定霸業根基,又擁軍十萬,他日揮軍西進剿滅賊軍、北上推翻滿清指日可待。

為安定文武要員,十萬將士之心,為奠定大中華千秋偉業,請林哲依舊典,遵古禮,稱帝建制。

隨著徐言青帶著攻克浙江全境的消息返回上海後,林哲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了。

林哲決心提前稱帝,這不僅僅是他的個人意願,實際上林哲本人還是不太願意過早的稱帝的,最好是拿下大半個中國後再稱帝,這樣才名正言順。

然而很多事情並不是說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林哲如果一直用大元帥這個不倫不類的稱號,估計很多下屬都會想不通甚至有意見,如果只是稱王的話也是不妥。

稱王和稱帝的區別在於,你稱帝的話就擺明了要爭霸天下,不拿下全中國不罷休。而只是稱王的話,僅僅是在名份上就矮了人家洪秀全和鹹豐帝一頭,人家一個是天王一個是皇帝,你林哲隻搞一個吳王或者楚王之類的,這不就是把自己定位在諸侯國上頭嗎,你讓那些以輔助皇帝,開創千秋霸業為己任的開國功臣們情何以堪?你讓屬地裡的士紳士子情何以堪,這還要不要來投靠你了?

所以儘管現階段稱帝的話,會被很多人恥笑甚至瞧不起,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大大的安定人心,拉攏更多的人為林哲效忠。

1857年的中國,依舊是一個處於傳統封建社會的中國,在這個時代,那些將領和官員們需要一個效忠的對象,數十年寒窗苦讀,隻為賣與帝王家!

這就是這個時代精英群體的心理寫照!

如果林哲隻稱王不稱帝,那麼別說吸引其他省份的人來投了,估計江蘇和浙江的士子們都會繼續跑到清廷控制區去參加科舉。

儘管林哲的余勝軍是代表著新生階層的利益,但也是需要拉攏讀書人階層的支持,現階段而言,如果沒有大量投誠的前清官員,主動投效的讀書人,林哲難不成還能自己辦個學校然後培養出數以萬計的官員來維持統治不成?

為了表明和太平天國、滿清朝廷誓不兩立的決心,為了安定余勝軍現有軍政官員的心,為了拉攏招攬更多的人才投靠。

林哲這才是默許了手下人的勸進行為!

一月二十七號,以林安飛、施清瑄、徐言青等人為首,一百多名文武官員齊齊彙集在大元帥府前,再一次上呈勸進書,並長跪不起。

林哲拒之並大肆訓斥!

兩日後,眾人再一次齊聚勸進,具有極大表演天分的施清瑄和當初勸林哲反清另立乾坤的時候一樣,勸說到情動之處,眼淚鼻涕齊出,惹來了其他幾個一同勸進的余勝軍軍政高層鄙視不已。

他們也想這麼學,但是奈何這臉皮實在沒有施清瑄那麼厚,讓他們擠出幾滴眼淚來還行,然後要哭的跟死了老子一樣鼻涕橫流,還真沒那本事!

面對他們的二次勸進,林哲再拒!

但是群臣並不死心,隔了兩天后又是再一次齊聚大元帥府前,跪求林哲稱帝建制。

面對部眾的第三次勸進,林哲再拒!

而被拒後,那些群臣們雖然一個個哭喪著連,但是心裏頭卻是歡喜著呢,因為按照慣例,這拒絕三次之後,下一次林哲就不會再拒絕了!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