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清末梟雄》第兩百零七章 激戰六安
數千名皇家陸軍的士兵他們的速度並不快,但是和往常作戰的時候一樣,他們的隊形在前進中絲毫不亂,而伴隨皇家陸軍士兵一起進攻還有數量更多的協防軍士兵,相對於皇家陸軍第七步兵團的整齊隊形,這些協防軍的士兵隊形要顯得散亂得多,以至於需要軍官們時不時的大喝才能維持基本的陣型。

三百米,兩百米,此時的距離已經非常接近城牆了!

這個時候,城頭上的太平軍也已經是無法繼續躲避炮火,而是冒險從城牆上探子身子來,從一個個雉堞中伸出火繩槍、滑膛洋槍甚至空間等武器。

此時,城牆外的那些指揮部隊前進的軍官們已經是各自抽出了軍刀,一個協防師的少校團長大喝著衝鋒的口令。

指揮著他麾下的一千多協防軍士兵扛著長梯直接跑向城牆腳下。

於此同時,另外一邊,一個皇家陸軍的中尉連長已經是豎起了指揮刀:「全體停止前進,舉槍瞄準!」

緊接著就是指揮刀揮下:「射擊!」

和這個步兵連同時開火的還有其他步兵連,一時間城頭上是子彈橫飛,上千支步槍齊齊開火,密集的子彈打在城頭上,不是有位於雉堞的太平軍士兵被擊中,然後向後倒下。

隨著進攻中華軍的靠近,城頭上的太平軍也是從隱蔽的防炮洞裏推出了數門口徑不大的劈山炮,只見城頭上數聲炮響後,炮彈就是飛向了城外的中華軍各部。

一顆實心球炮彈直接砸進了一個皇家陸軍步兵營的方陣中。直接把當面三列橫隊的士兵們砸的血肉橫飛。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皇家陸軍的士兵們卻是沒有半點動容。硬抗敵人的炮彈和子彈作戰,這是近代線列步兵的最基本要求。

這些士兵們沒有動容。但是卻是讓指揮作戰的軍官們心痛不已,第七步兵團的團長梁丘石中校面容微皺,這一陣賊軍的炮擊,至少讓他麾下損失了二十多人,儘管人數不多但是依舊足以讓他為之心痛。

他麾下的士兵可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老兵精銳啊,就這麼被一陣炮擊就折損了二十多人!

但是儘管心痛,但是他依舊讓部隊繼續採用漸進射擊模式,逐步靠近城牆!

同樣遭到炮擊,相對於皇家陸軍第七步兵團這邊只是讓軍官們略有心痛。但是伴隨進攻的第十四師協防師卻是要顯得糟糕的多。

由於他們的兩個肉搏團並不是列出三排橫隊,而是比較緊密的方陣,以至於遭到實心彈的炮擊後,被炮彈趟出了一條條血路,僅僅是挨了幾發炮彈而已,但就已經死傷數十人,更重要的是這些協防軍的士兵不久前還是清軍或者太平軍的俘虜士兵呢。

根本不可能和皇家陸軍的士兵們一樣無視敵軍的炮火和子彈繼續作戰,僅僅是一陣炮擊就讓第十四協防師發生了騷亂,大量士兵哭著喊著。更有人想要轉身逃跑,以至於指揮作戰的幾個軍官們手忙腳亂,一邊是整理隊形,另外一邊也得把那些擅自逃跑的士兵直接砍殺。

中華軍的軍紀之嚴苛並不是一句虛話。平常時候就非常嚴格了,而作戰的時候不聽從號令者,擅自撤退者基本都是就地斬殺的下場。

幾個年輕的尉官帶著憲兵隊騎馬連續揮刀砍殺了十餘名逃兵後。才算是把這一波逃兵風潮給彈壓了下來,然後這些協防軍的士兵們在軍官的號令重新發起進攻!

不過前幾次進攻中華軍之所以沒能拿下六安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其中固然是因為協防師部隊戰鬥意志薄弱外。也和六安城內的太平守軍人數眾多,防禦體系完善有關。

雖然陳玉成所部最近兩個月和中華軍的交戰中損兵折將,二十萬大軍已經只剩下十萬人不到,但是這十萬人裏頭卻是大部分都部署在六安城,以至於該城有守軍將近六萬人。

這裏頭儘管大多數都是普通青壯流民,但是能夠在二十萬人-大軍裡活到現在的,加上陳玉成也不是什麼都不不幹,總會適當的訓練一二,所以這六萬人也不能算作單純的青壯流民,應該說是具有一定軍事素質的青壯。

除了這些青壯外,陳玉成當初從南京帶來的五千精銳也是都在其中,起到了骨幹帶頭作用。

人數多之餘,城內的太平軍物資也不缺,他們席捲了大半個皖北地區,除了挾裹大量青壯外,也和蝗蟲過境一樣,帶走所有能夠帶走的糧食。

現在六安城內至少儲備了足夠六萬大軍吃上一年的糧食。

武器方面,雖然不可能擁有米尼步槍,新式洋炮,但是舊式的火繩槍也不少,另外還有幾百支滑膛洋槍,各種口徑、樣式的舊式火炮也有二十來門,這些火器先不提質量和性能,但是數量上卻是足以武裝至少三千人的火器部隊。

冷兵器上雖然無法做到和城外那些中華軍一樣統一製式,但是刀劍長槍這些並不缺!

有糧食、有槍炮,還有足夠多的兵力,這才使得陳玉成當初敢長期堅守六安的依仗所在。

依託手中的火器以及不少的弓箭,再加上傳統的守城工具,比如石頭巨木滾油之類的,陳玉成所部才能夠連續挫敗中華軍的多次進攻。

而這一次他們的發揮同樣出色,冒著中華軍的炮火都敢還擊,以至於沖在最前面的協防軍士兵死傷慘重,如果是以往的話,中華軍估計就要鳴金收兵了。

但是今天卻是不同,他們沒有退!

因為今天來進攻的不僅僅有協防軍,還有皇家陸軍!

只見前方的第十四協防師的士兵已經吸引了大量賊軍從城頭上探子身子,然後用火繩槍。滑膛洋槍,弓箭等各種武器攻擊正在沖向城牆的協防軍士兵。梁丘石面露冷笑:「就等著你們冒出來呢!」

為了攻城,中華軍方面也是仔細研究過城內的太平軍的。這些太平軍也是有著比較獨特的特點,和中華軍以往遇上的敵人有些不同。

首先他們的精銳正規兵不多,不敢和中華軍進行大規模的肉搏戰,所以沒有在城下挖溝壕,然後等待中華軍靠近後進行肉搏,只能固守城牆進行被動防守,也正是因為他們這些幹才能守住這麼久,要不然的話和中華軍進行面對面的肉搏,中華軍早就拿下六安了。

中華軍裡的協防師是幹什麼用的的?當炮灰用的。而其中的兩個冷兵器步兵團也就是肉搏團,就是用來打肉搏戰的。

這些協防軍的士兵雖然都是俘虜,但是能夠被挑選進入肉搏團的俘虜士兵至少也是青壯年,再中華軍的嚴苛軍紀下,肉搏儘管遠遠無法和皇家陸軍正規步兵相比,但是也比這些流民強得多。

而陳玉成打城頭防禦戰,依託城牆進行防守,這就造成了協防軍這種冷兵器為主的軍隊要靠近城牆進行肉搏,就會遭到太平軍的遠程火力打擊。火繩槍和滑膛洋槍以及弓箭雖然無法和米尼步槍相提並論,但也不是這些冷兵器步兵可以可以抗衡的。

考慮到這種情況,制定這一次攻城計劃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皇家陸軍的士兵靠近掩護。而不是和以往那樣隻充當督戰隊,用炮火支援。

這一次他們直接靠近到城頭百米外的位置,對城頭敵軍進行火力壓製。從而掩護協防軍的士兵登上城頭。

同時為了仿製協防軍的士兵登上城頭後又被趕下來,第七步兵團在進行火力掩護後。也得登上城頭,依靠火槍射擊之餘。更主要的還是進行刺刀的肉搏戰,在敵軍的反撲中奪取並穩固城頭陣地。

而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一旦讓皇家陸軍登上城頭建立穩固防線後,受限於城頭的寬度,太平軍就算是前仆後繼也很難突破皇家陸軍的防線。

一旦穩固了城頭方向,打開了缺口,那麼接下來就是更多的皇家陸軍士兵一擁而上,徹底清掃城頭,佔領城牆。

佔領城牆後,那麼基本可以宣告已經奪下了城池,接下來不過是入城的收尾作戰,通常而言不會遇到什麼頑抗的抵抗,敵人要麼投降要麼被殺要麼逃跑,很少有能夠在城內繼續頑抗的。就算是敵人和揚州裡的清軍一樣在城內繼續頑抗試圖打巷戰,中華軍就會毫不猶豫的進行火攻,直接把整個城市燒光了事。

中國的城市建築基本都是磚木結構,這火一燒起來可是一整條街甚至整個城區都會燒起來,當初在揚州的時候,中華軍和清軍交戰,可是把揚州城的西城區燒了個精光。

第七步兵團對城頭方向進行了猛烈的火力壓製,他們的步槍雖然射速不快,聲勢也遠遠無法和炮擊相比,但是百米距離上以米尼步槍的精度,基本上已經是可以做到精確瞄準,打擊城牆雉堞上的敵人可謂是命中率相當的高。

往往一輪排槍過去,城頭上就得倒下好幾百的太平軍士兵,儘管太平軍也偶爾對城外的皇家陸軍進行還擊,造成一定數量的皇家陸軍士兵傷亡,但是這並沒有讓第七步兵團退卻。

一個士兵倒下了,後排的士兵就面無表情的自動走上來,然後舉起槍-支,按照軍官的口令瞄準開槍!

第七步兵團就如同洪水中的堤壩一樣,任憑太平軍如何反撲,但是卻堅定的站在城外百米位置上,持續著裝填、瞄準、射擊的動作,而且相當詭異的是,整個橫隊方陣裡,除了不時傳來軍官的射擊命令外,士兵們都是一言不發,和前頭正在衝鋒爬牆的協防軍士兵高聲吶喊,痛苦**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皇家陸軍作戰,除了最後的刺刀衝鋒階段,一般情況下士兵們都是不會說話,軍官們也不會胡亂開口,因此進行線列作戰的時候,往往只能聽見皇家陸軍的腳步聲,槍聲。但是很少能夠聽見和冷兵器部隊那樣的吶喊。

相對於後頭的第七步兵團在默默裝填和開槍,彷佛就和行軍吃飯一樣悠閑的時候。前頭的第十四協防師的士兵們卻是要顯得誇張許多。

那些士兵們有著高聲吶喊,叫嚷著各種亂七八糟的口號向上衝去。也有些被城頭火力擊倒的傷兵正在嘶聲裂肺的哀嚎,甚至有時候一些人因為旁邊的傷兵叫的實在是太淒慘,還會給傷兵補上一刀,結束傷兵的痛苦。

士兵的吶喊和**中,還伴隨著軍官們的大聲高喝,一個騎在馬上的少尉抵達城頭後,一躍而下就是下了馬,然後揮舞著軍刀驅趕著他手底下的士兵攀上長梯,向城頭髮起進攻。

而此時。從城頭上突然飛下來一支重箭,箭支由上而下,直接貫穿了他的胸膛,以至於這個剛從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沒有多久的少尉還沒來得及發下一句命令,就是直接向後倒下。

隻留下兩隻沒有閉上的眼睛看向灰濛濛的天空!

在少尉倒下的前方,多台長梯已經是架在了城牆外,幾個身穿棉甲,手持盾牌的肉搏團士兵直介面咬鋼刀,一手把盾牌擋在頭頂。然後地飛快的向城頭爬去。

這些穿著棉甲,手持盾牌的刀盾兵乃是中華軍為了攻城肉搏專門設立的兵種,由以往協防軍中的陷陣營改編而來,以前的這些陷陣營多由武藝出色。身體強壯的士兵組成,但是這種陷陣營並不是正規編制,裏頭的士兵也不局限刀盾兵。裝備不統一,訓練也不統一。只是裏頭的士兵比較勇武而已。

由於中華軍頻繁遇上龜縮堅城,攻城的時候頻繁需要等上城頭和敵軍進行肉搏。所以才是把以往各協防師裡各種名目的陷陣營統一整編為刀盾兵,原則上每個協防軍步兵團都有一個連,人數一百人左右,一個協防師的話,有刀盾兵約三百人。

這三百人基本上是每個協防師的中堅力量,能不能突破敵軍的防線,建立城頭陣地基本就靠他們了,其他人嘛,大多是湊數的。

這從中華軍還特地為了他們配屬棉甲,藤牌,專用的長刀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實中華軍對這些刀盾手還是比較重視的,不會說對待其他協防師的長槍兵、普通輕步兵甚至火槍兵那樣不重視。

只見為首的十幾個刀盾手一路快速向上爬去,但是爬到一半的時候,城頭上的太平軍就是冒著中華軍的火力壓製,冒死想要砍斷長梯的鈎鎖,但是這些長梯的鈎鎖都是鐵的,一時半會他們可砍不斷,所以他們又是轉移了目標想要直接砍長梯本身。

於此同時,又有人抬著石頭想要順著長梯砸下來!

數十斤的石頭順著長梯落下的時候,只見最上面的一個刀盾手雖然有藤牌護住了頭頂,但是依舊沒擋住石頭的衝擊力,把他整個人都是砸的頭破血流然後整個人就是倒了下去,然後又是砸中了他下面一個正在向上爬的刀盾兵。

結果就是好幾個人受到這種連鎖反應,直接從半空摔了下去,噗通一聲倒在了地上然後就是沒了聲息。

但是於此同時,另外一家長梯的幾個刀盾手卻是一路快爬,最上頭的刀盾手是牛高馬壯,身高至少一米八五以上,手臂粗壯有力,上頭的太平軍同樣是往他這裏砸下了一塊石頭,但是他的頭頂上的藤牌卻是斜放著讓石頭順著另外一側滾落下去。

躲過了城頭扔下的石頭後,他很快就是爬到了長梯的盡頭,然後從城頭上一躍而入,發出陣陣怪叫,如同猛虎一樣撲向了城頭上的那些太平軍。

但是他剛沖了上去揮刀砍殺了一人後,就是被一個面部稚嫩的太平軍士兵用長槍捅中了腰間位置,以至於讓他尚沒有來得及思考為什麼會被一個半大孩子打中的時候,就是因為動作一慢,手中的盾牌沒能擋住一柄長刀,以至於長刀直接砍在了身上。

縱然身披棉甲,以至於沒讓這長刀直接傷到他,但是巨大的衝擊力依舊是沒讓他站穩,而很快又是長槍和長刀紛湧而來,數息後,他已經是渾身浴血,再也站不住到了下來。

但是他倒下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名中華軍的刀盾手沿著長梯,爬上了城頭!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