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清末梟雄》第十三章 見黃宗漢
林哲對於把家族裏的商業事務交給下面的那些掌櫃們辦理還是比較放心的,當然了不放心也沒有辦法,因為現在林哲忙著團練的事情,不可能親自處理家中的商業事務,除了依靠以前的那些掌櫃們外,實際上林哲也找不到其人處理這些事情。

安管家給林哲報告的這個繅絲廠,擬定從英國購入機器設備,然後直接到上海租界開辦一個蒸汽動力的繅絲廠,如果能夠順利辦成的話,這應該是國內第一家蒸汽動力的繅絲廠了。

這國內第一家蒸汽動力機器繅絲廠,這名頭好聽是好聽了,但是面臨的難題也更多,比如說要購入機器設備就得從從去萬裡之外的英國訂購,為了訂購機器前後花費的時間就超過半年還多,花費的資金也不在少數。

此外國內現在根本就找不到幾個懂得機器設備的技術人員,更加找不到運營蒸汽動力繅絲廠的管理人員。

所以在林哲制定的前期繅絲廠籌辦中,從技術人員再到運營的高級管理人員,其實是打算聘任洋人的,不然的話,他這個繅絲廠根本就辦不起來。

在鹹豐三年的中國要搞蒸汽動力的繅絲廠,這就代表著一切都是要從頭做起,從建廠再到運營,這一切的一切對於林家乃是對於當代所有國人來說都是新鮮事。

雖然可以預計面對的難度會非常大,但是林哲卻是沒有放棄這個想法,相反而特地為此準備了大批資金,光光是前期建廠的投資金額就高達十萬兩銀子。

要知道這年頭的白銀還是很值錢的,金銀兌換比例大約在一比十五左右,一英鎊大概可以兌換三兩白銀,也就是說,前期投資這個繅絲廠,林哲就是拿出去了三萬多英鎊,這就算是放在英國那些近代工業國家裏,也算是大手筆的投資了。

那麼多錢砸出去,林哲自然是希望這個繅絲廠能夠挽回林家不斷萎縮的生絲業務,同時擴大林家在生絲這個行業裡的話語權,只要第一家繅絲廠成功了,那麼林家就會迅速籌辦第二家,第三家以及更多,最終把林家麾下現有的手工生絲作坊全部換成現代化的蒸汽動力機器繅絲廠。

這是林哲對林家未來的商業發展所作出的規劃,簡單來說還是繼續強化林家的主業生絲產業的競爭力,至於說林家涉及到的其他產業,比如說糧食、木材、造紙等在林家的產業結構裡所佔的比重不大,次要的,短時間內倒是不用做出過多的改變。

安管家給林哲彙報的這些家族產業的事務並沒有佔用林哲太多的時間,林哲只是粗略看過後就是放下了。

安管家出去後,他的心思又是回到了明天即將面見黃宗漢的事來。

此番帶著餘姚縣勇營北上,他都非常清楚自己後續肯定是要繼續北上的,不過是去浙江西北部還是說東北部又或者乾脆進入蘇南,這就得看黃宗漢的意思了。

畢竟他林哲現在名義上聽從黃宗漢調遣的。

除了確定後續要去那裏之外,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盡量從黃宗漢那裏爭取到固定的軍費。

餘姚縣勇營身為團練,之前官方是不承擔去固定經費的,餘姚和紹興兩地官府都是一次性給予了幾千兩銀子的經費支持,而後續的他們可就不管了。

但是黃宗漢如果想要餘姚縣勇營去打仗,那麼肯定是需要撥給固定的軍費的,林哲知道,黃宗漢給是肯定會給的,但是給多少就得看自己了,這每月幾百兩也是給,每個月幾千兩也是給。

這能夠爭取到多少,就得看林哲自己以及後續餘姚縣勇營的戰鬥表現了。

初見黃宗漢,此人給林哲的感覺就是平和,但是林哲卻是知道,平和只是他的表面,實際上此人不可用表面的和氣去判斷。

此人和當代的大部分漢族疆臣一樣,出身書香門第,由為舉人的長兄撫養成人,道光十五年中進士從而正式踏入官場,作為庶吉士,他的起點無法和那些一甲進士相比,但是也不算差了,歷任兵部主事、軍機章京、員外郎、郎中、禦史、給事中。後調任廣東督糧道,雷瓊道,再升任山東、浙江按察使。後升任甘肅布政使,再升雲南巡撫,未到任,改任浙江巡撫。

觀其出身、官場歷程,就可以輕易發現,他就是這個時代裡最為典型的文官群體,而且還是仕途非常通暢的那種。

然而天下為官者多了去,但是能夠爬到一省巡撫的又能有幾個?

如此的人豈可單憑第一面印象就去判斷善惡的?

「早聞衡之乃餘姚幹才,今日一見果真是年輕俊傑啊!」黃宗漢面露著長輩和藹笑容,初看這人,再聽這話,絲毫都感受不到他是一個手握數千萬百姓的一省巡撫,反而像是一個家中長輩那樣。

不過林哲卻是絲毫不敢怠慢,當即道:「中丞大人謬讚了,下官本一介布衣,承蒙大人賞識,這才得以辦團練保一方安寧!」

清朝巡撫照例是要加一個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因此林哲稱呼黃宗漢一句中丞倒是切當的。

聽到林哲這話,黃宗漢也沒有太多的表情,而是接著話頭道:「我浙江面臨的匪患甚重,有更多衡之你這樣的人辦團練,才能保我浙江千萬百姓安寧!」

黃宗漢這話透露出來的是太平軍已經給蘇南、浙北地區的清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另外一個潛台詞也是說,現在官軍無力,要剿匪就只能依靠各地團練了。

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而多數時候都是黃宗漢再說,林哲在聽,這樣說了小半天后,黃宗漢終於是說到餘姚縣勇營上頭來。

「你遞上來的章程我已經詳細看過了,雖然說多有不合舊製,但是如今非常時期,多改改也好!」黃宗漢悠悠說著:「還有你遞上來的幾個保舉人員,我也一併過了,至於餉銀一事,先按照舊例來,暫定月銀千兩!」

餘姚縣勇營作為林哲一手主辦的團練,其營製各方面和當代國內的其他清軍、團練都有著極大的不同,而黃宗漢也不是什麼迂腐的人,他一看就知道這個營製是仿效洋人的軍隊,不過他也不在意,只要能打仗管它什麼營製,能贏就行。

至於保舉一事就更不算是什麼事了,保舉幾個七品官真的不值一提。

餉銀的話,雖然只有千兩銀子一個月,讓林哲有所失望,但是對此林哲也是有了心理準備,這初來乍到,黃宗漢自然不可能視餘姚縣勇營是什麼強軍主力,所以這撥給軍費也只是按照普通綠營的標準來。

「如今湖州那邊的壓力都比較大,你近日就率隊北上吧!」黃宗漢的這一句話算是給林哲安排下了後續的去向。

「職部領命!」林哲當即領命而出!

林哲和黃宗漢的這一番談話,黃宗漢說的都是官場的套話,而林哲也不可能對黃宗漢大談特談,所以這簡短只有十五分鐘不到的談話裡,拋開那些毫無營養的廢話,主要就是說了一件事,那就是黃宗漢讓林哲去湖州府佈防,堵截太平軍對浙北地區的滲透進攻。

出了巡撫衙門後,林哲並沒有在杭州城裏多停留,直接就是出了城,剛到營地,就是看見畢余同。

「大人,城內送來了不少給養還有餉銀!」畢余同說話的時候,還給林哲遞上了一份單子。

林哲接過單子一看,暗自點頭,看來這個黃宗漢還是會做人的,這送來的各種給養不少,光是肉豬就有十頭,雞鴨百隻,米百石,其餘時令菜蔬也不少。這點給養對於那些幾千上萬人的大軍來說興許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支只有五百多人的餘姚縣勇營來說算是極為豐富了。

哪怕是加上那三百多人的長夫,這一批的給養也足以讓他們吃上十天了。

實際上,林哲估算的數字和杭州城那邊的官員估算的數字出錯非常大,為什麼?因為林哲是按照餘姚縣勇營現在的夥食水平進行估算的,然而杭州那邊的官員肯定是按照普通清軍進行估算的,他們是按照黃宗漢說的半個月份撥給的這一批給養。

除了這一批給養,還有黃宗漢撥給的頭兩個月餉銀,不過黃宗漢說好是給兩千兩,但實際上到手的竟然只有一千六百兩。

對此,林哲自然是知道其中緣由的,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黃宗漢雖然給出的是兩千兩銀子,但是下面的那些官員按照習慣性漂沒,隻給了八成而已。

對於這些官場上的陋習,林哲雖然皺眉,但是也不會大發雷霆,這年頭那些當官的都是這麼玩的,就算他林哲找到黃宗漢面前,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

依靠官方撥給經費和補給是不現實的,林哲從來就沒有指望過依靠官方經費來供養自己的這支軍隊。

要想活下去,還得自力更生,怎麼自力更生?自然是去敲詐那些當地大戶,地方官府啊!

拿到了杭州方面的這些給養,林哲當即下令給部隊加餐!

當天,餘姚縣勇營的士兵們不單單吃了個飽,而且還人人都分的了數兩的大肥肉,吃的士兵們心裏大嘆:這來給林哲當兵算是當對了,就憑這天天能吃飽,三天兩頭還還能吃上肉的日子,恐怕是家裏的那些地主老財也比不上吧!

這還的確是事實,當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別說天天米飯管飽還有肉吃了,就算是粗糧都不一定吃得飽,絕大部分民眾的最大人生追求就是能夠吃飽飯,即便是鄉下的小地主家裏,也不可能說天天吃白米飯的。

酒足飯飽後的餘姚縣勇營次日一大早就開拔,這一次他們直奔湖州而去。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