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清末梟雄》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戰成名
法軍在越南的攻勢持續遭到頑強抵抗,導致其進攻速度大幅度下降,最後甚至一度失去了繼續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這樣的情況下,法軍要麼暫停大規模攻勢,要麼繼續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過來,但是法軍在之前已經持續向越南地區派遣了超過三千五百的兵力,其中有將近八百人傷亡,這對於本來就兵力不多的法軍來說是一個很難接受的結果。

儘管從戰術上來說他們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他們已經累計擊斃或擊傷了至少三萬人以上的越南軍隊,其中包括至少一千人的阮王朝新禁軍。

但是越南人卻是沒有和歷史上一樣在南圻諸省失陷以後就直接投降議和,反而是在中華帝國的支持下繼續頑抗。

阮王朝之所以能夠堅持到現在還沒有和法國議和,除了他們看到了從軍事上抵抗法國的希望外,也和其他方面有關,比如說困擾阮王朝多時的北圻的客匪作亂、本國暴`亂等因為中華帝國直接派兵進入越南北圻而被陸續鎮壓。

阮王朝自己對北圻方面的叛軍無能為力,但是不代表著他們能夠抵抗中華帝國的直接派兵鎮壓。

要知道,歷史上北圻的叛亂乃是阮王朝決定和法國人議和的重要因素,因為歷史上那個時候阮王朝不和法國人議和的話,北圻的亂軍和客匪都能直接殺進河內了甚至南下順化了。

而如今北圻的平定,讓阮王朝有了一個穩固的大後方,並能夠抽調出更多的力量用於南圻方向的抗法作戰。

這些外部因素讓阮王朝內部的主戰派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

阮王朝內雖然有著不少主和派。比如潘清簡等人,但是也有不少的主戰派。比如張登桂等人,而張登桂更是兩次出使中華帝國。為阮王朝採購到了大批量的武器物資,並獲得了中華帝國的承諾。

今年張登桂第二次出使中華帝國的時候,請求覲見林哲被批準,林哲接見他的時候明確對他表示,中華帝國作為越南王國的宗主國,他林哲本人作為越南國王阮福時的君主,是絕對不會坐視越南王國在法國鐵蹄之下淪陷的。

並表示在適當的時機內,帝國將會派遣更多的部隊進駐越南王國!

表示支持的同時也不忘警告越南方面,在沒有得到帝國的同意下。越南方面絕對不能擅自和法國簽訂合約,否則即視為對帝國的挑釁,到時候帝國就不是出兵抗擊法國,而是要直接滅掉阮王朝重新立一個越南國王。

在帝國的支持和威脅的雙重影響下,阮王朝那邊不管願不願意都是不能輕易妥協,哪怕是法國人現在已經是深入湄公河,並開始攻佔南圻其他地區。

對此,阮王朝的反應就是重新招募了超過四千人的士兵,準備裝備從中華帝國購入的米尼步槍。用以組建阮王朝新禁軍第二步兵團和第三步兵團。

於此同時,其王室直屬的一個近衛步兵連也是擴充為一個步兵營,這個王室近衛營和其他新禁軍不同,其裝備的乃是購自中華帝國的1858年型後裝步槍。

可惜的是。阮王朝並沒有把這個近衛營送上南圻抗議法國的第一線,而是留守在順化控衛京畿。

把最精銳,最寶貴的軍事力量放在首都。用以控衛京畿,這乃是封建王朝的通常做法。你不能說人家阮王朝這麼做就是頑固不化或者愚蠢,因為對於阮王朝來說。順化的重要性比南圻或者北圻更重要,而且順化也是臨海的,萬一法國人從海上直接登陸,然後進攻順化呢?

就和清末時期的清廷把主要力量都放在天京、北平一帶控衛京畿,現在的中華帝國把諸多精銳主力部隊放在長江下遊一帶以及南京附近控衛京畿一樣。

阮王朝也是把近衛營這支寶貴的兵力放在順化,絲毫沒有派遣他們南下南圻作戰的意思。

不過,根據中國駐越南觀察武官,阮王朝的新禁軍的實際訓練、指揮官王軒林的說法,如今活動在南圻的法軍不過三千餘人。

只要阮王朝能夠投入超過五千人裝備米尼步槍的新禁軍,那麼王軒林就有把握穩住戰線,如果後續兵力進一步增加,或者拖得時間久一些,法國人因為路途遙遠,兵員補充和後勤補給困難的話,那麼未來未必沒有反攻奪回西貢的機會。

王軒林的建議也是阮王朝決心頑抗到底,死活都不議和的重要原因,反正議和的話南圻也是拿不回來了,人家法國人的議和可不是停戰而已,而是要求割讓南圻以西貢為核心的諸多地區。

這繼續打下去的話也是一時半會拿不回來,而且後續也沒有太大被法國人一路殺到順化來的危險,以後說不準還能獲得戰爭的勝利,把法國人徹底趕走。

所以,阮王朝才是咬著牙,再一次購置了大量的軍械用以組建更多的新禁軍。

預計到明年年初,阮王朝就能夠擁有三個步兵團的新禁軍,總兵力大約在五千人,這些他們就有較大的把握穩住目前的戰局。

越南人不願意投降,法國人也只能和越南人打下去,總之他們是不會已經到手的勝利果實。

也許是為了堅定要在越南殖民的信心,1861年底,法國在已經佔領的南圻西部地區成立法屬安南,由法國派遣安南總督進行統治。

「看樣子,這法國人和越南得打上好幾年了!」林哲看著外務部呈遞上來的越南方面的情報。

不由得嘴角露出了笑容,如今越南那邊的局勢對於阮王朝來說,對於法國人來說興許都很難接受,但是對於帝國來說目前的局勢卻是符合帝國利益的。

藉著法國人入侵越南。帝國光明正大的獲得越南人的邀請進軍北圻地區,目前在河內就駐紮有一個步兵團。另外還有四個步兵營駐防在北圻其他地區,和當地的一些叛軍進行小規模的交戰。

同時帝國的工商界還獲得了整個越南北圻地區的礦產開採權。北圻廣寧省的優質煤炭明年就能夠大規模供應國內市場,到時候這些來自廣寧的無煙煤就能夠直接取代部分英國的無煙煤,成為海軍以及其他蒸汽船隻的動力燃煤。

另外,對越南的部分軍械出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控制了越南人未來的部分工業,在帝國的廉價優秀軍械的衝擊下,越南人是不太可能發展其自主兵工業的。

而這個時代的兵工廠就是發展重工業的最佳動力,失去了軍械市場,沒有了兵工廠的話。給越南人一百年時間都建立不起來重工業體系。

一個在帝國的徹底控制把法國人拉入戰爭泥潭的越南,才是一個好越南!

林哲是想要在越南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就和後世的蘇聯和中國扶持北越和美軍打仗一樣。

不過不同的是,林哲不是後世中國的那些領導人是為了什麼兄弟國家情義,意識形態價值觀等,他扶持越南對抗法國的同時也是為了更好、更深入的控制越南。

如今駐軍越南北圻、收穫礦產開採權只是第一步而已。

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把法國拉進戰爭泥潭,流盡他們在亞洲地區的最後一絲鮮血那是最好不過了。

林哲看著手中的簡報,腦海裡快速的思索著。為了後續更好的控制越南,為了讓法國人和越南人的戰爭持續的更久一些,他覺得有必要吩咐外務部以及軍方那邊,要控制要節奏。

避免越南人戰敗議和的同時。也要避免越南人實力加大後把法國人直接給幹掉了。

要知道法國人在越南南圻地區的兵力也就三千人上下,雖然他們已經開始招募當地的土著進行訓練,成立所謂的法屬安南軍。但是這些安南軍可沒什麼戰鬥力。

如果說帝國一不小心幫越南人武裝了上萬人新禁軍的話,估計法國人真有可能頂不住。到時候萬一法國人戰敗了,然後選擇撤退怎麼辦?

屆時越南人估計就很難繼續忍受帝國對其主權的侵犯了。甚至和帝國反目為仇都是有可能的。

目前來說,至少這三五年裏帝國是不希望越南人獲得戰勝法國人的實力。

所以林哲是親自指示了外務部和軍方那邊,對越南人的扶持要有一個度,不能太過了。

東南亞這邊除了越南那邊外,緬甸那邊的局勢也一直是帝國關注的重點,不過緬甸那邊因為有著英國人的存在,所以緬甸問題更加敏感。

礙於英國人目前的龐大實力,尤其是那近乎無敵的海軍艦隊,所以林哲儘管心裏有些不爽,但是面對英國人的時候還是能忍就忍,最多就是在背後搞一些小動作,但是不會公然和英國發生衝突。

而扶持林成庭就是林哲的小動作之一,不過這種扶持是有限的,主要是販賣軍械武器給林成庭為主,甚至連教官都沒有派去。

不派教官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英國人的存在,但是另外一方面人家林成庭也不需要帝國派遣的外交官,林成庭所部玩線列作戰都好多年裏,實戰經驗並不比中華軍少多少。

林成庭缺乏的只是武器和糧餉而已!

林成庭和英國人之間本來還夾著一個緬甸王朝的,不過緬甸的王朝本來就是勢力弱小,在他們的軍隊連續被林成庭擊潰,甚至連首都都岌岌可危的時候,英國人終於是坐不住了,直接從下緬甸出兵上緬甸。

並單方面宣佈了擁有緬甸的宗主權,以宗主權的身份出兵上緬甸和林成庭所部進行作戰,英國人的直接參戰讓原本連戰連勝的林成庭所部遭到了連續數次戰術重創,被迫停下了原先的戰略攻勢,轉入了戰略防守態勢。

好在緬甸地區的地形相當複雜,雙方都很難進行大兵團的戰略決戰,戰鬥多是以幾百人。一千來人的中小規模戰鬥為主,要不然的話。以英軍在緬甸方向投入的四五千兵力的戰鬥力,早就把林成庭所部擊潰了。

要知道。在緬甸方向的英軍有一部分使用的是經過了改裝的後裝步槍,即1859恩菲爾德步槍,雖然只有一個殖民地步兵團約六個連五百餘人而已,但是這個步兵團依舊給林成庭所部帶來了極大的戰術壓力。

上半年林成庭向帝國採購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這個英軍步兵團。

獲得了帝國提供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後,目前來說林成庭所部面對英軍的時候,並不會在武器性能桑落於下風,大家都是用米尼步槍和後裝步槍,而且用的戰術也還是傳統的線列戰術。

這打起來一時間是半斤八兩。

英軍的訓練以及各方面的素質雖然要更強一些,但是林成庭也是打了這麼多年仗。加上上緬甸地區地形相當複雜,這一時半會雙方是分不出什麼勝負的。

整體而言,環繞帝國的多個地方都有戰爭爆發,不過戰爭規模都不算大。

帝國和俄軍在外興安嶺、中亞地區的衝突,法國人和越南人的戰爭,英軍和林成庭的戰爭總體來說規模都比較小。

這些戰爭和美國那邊的南北內戰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美國南北雙方自從爆發戰爭後,雙方迅速動員並武裝了數以十萬計的軍隊的,雙方圍繞著田納西州進行了一連串的大規模戰鬥。

這些戰鬥的雙方參戰兵力少則數千,多則數萬!

在這些雙方互有勝敗的戰鬥裡。真正聞名的並不是雙方的那些將領們,也不是十二磅的拿破崙火炮,而是來自中華帝國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

1861年十月下旬,在馬納薩斯。美國南北雙方即上一次七月份的馬納薩斯會戰後,在這裏再一次爆發了大規模戰役。

這一次雙方的戰役兵力上雖然不如第一次馬納薩斯會戰那麼多,但是雙方加起來也有兩萬人左右。其中北方軍一萬一千餘人。南方軍有九千餘人,雙方遵循傳統的線列戰術在平原地形擺開了架勢來了一場大規模決戰試圖分出勝負。

然而這場戰役裡。雙方的戰鬥僅僅持續了四十分鐘不到就是結束了,而且是還沒有分出勝負。雙方是不約而同的主動撤出戰場。

為何?

因為在短暫的四十分鐘裡,雙方的軍隊就已經死傷七八成之多!

之所以會死傷這麼多,是因為雙方都大規模使用了來自中華帝國的後裝步槍,而使用後裝步槍的同時,他們依舊使用著傳統的線列戰術。

而線列戰術是怎麼打仗的,就是排成一排把對方當靶子打的同時,自己也被敵人當成了靶子打。

這種戰術在前裝滑膛槍時代還沒有什麼,聽起來危險但是實際傷亡數字不會很大,第一次馬納薩斯會戰的時候了,南北雙方依舊大規模使用燧發槍等,連米尼步槍都沒有多少,所以參戰好幾萬人的戰鬥裡,各自死傷只有一兩千人而已。

然而到了米尼步槍時代後,繼續採用線列戰術的話,傷亡數字就會急劇增加、

而當雙方用的還不是米尼步槍,而是更先進的後裝步槍時,效果就更驚人了。

現在的美國內戰更是一場直接越過了米尼步槍,從前裝滑膛槍直接過渡到後裝槍的戰爭,他們手中的武器已經更加先進,但是他們的戰術依舊停留在拿破崙戰爭時期。

於是乎最為直接的效果就是,雙方的一場大決戰裡,彼此當靶子一樣打,到最後大家一起死光光。

第二次馬納薩斯會戰,以超高的傷亡率而聞名,,短暫的四十分鐘不到的交戰裡,雙方參戰的士兵傷亡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參戰的北方軍有一萬一千人,但是活下來的只有兩千五百人左右。

南方軍也好不到那裏去,參戰的九千人裡只剩下不到兩千人活下來。

以至於戰鬥進行到四十分鐘的時候,雙方的指揮官們都是愣住了,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軍隊在短短半個小時左右就死傷了這麼多,到最後還是雙方的士兵們相繼發生崩潰,各自掉頭逃跑不願意繼續送死才算是結束了這場戰役。

而此戰,讓1858年型林德步槍一戰成名!

ps:二合一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