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崛起[系統]》133 星儀
鐵,自然界儲藏豐富且分佈較廣的礦物之一,用途廣泛,使用歷史源遠流長。

在李流光前世的歷史記載中,鐵器的使用最早可源自公元前1510年~公元前1310年左右,而到戰國至東漢初年便開始普遍起來,成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金屬。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不僅代表著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更是加速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

這一世,因著術士的出現,鐵石的使用不僅局限於日常生活,更是術士重要的實驗材料之一。

也因此,比起李流光熟悉的前世,這個世界對鐵石的需求更大。哪怕有術士藉助聖域的力量不斷四處開採鐵石,鐵石的需求及供給之間的矛盾依然十分嚴重。甚至因為鐵石的稀缺而影響到了聖域不少術士的實驗進展。

說道這裏,程彥中來了興緻,召喚伺候的僕從將其行李中編號38的箱子內的物品送了過來。

和後世女人出行需要帶齊從化妝品到衣服鞋子,從慣用的水杯到貼身的床單被罩等諸多物品一樣,術士的出行也往往同輕車簡從無關。

——慣用的生活物品,伺候的貼心僕從,研究需要整理的資料、得其寵愛的弟子,甚至是喜歡的收藏等等。這些人、物的存在,共同構建了術士舒適生活的基礎,是確保術士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心情愉悅的重要條件之一。

作為術士中的佼佼者,程彥中自然也是如此。

哪怕考慮到飛空艇有限的空間,考慮到同行的其他兩名術士,考慮到李流光的存在本身就會帶給他巨大的愉悅,他已經有意識地控制了行李的數量,但學徒們依然為他收拾出了大大小小的、從編號一排到編號五十八的各式箱子。這還不包括他慣用的幾名僕從和喜歡的兩名弟子。

當然,作為自小在溺愛中長大的李流光和統治階級出身的沈傾墨,兩人都沒有意識到「程彥中行李太多」這個問題。只是對程彥中口中的38號箱子內的物品充滿了期待。

很快,程彥中要求的物品被僕從小心翼翼捧了上來。

那是一個被塗抹成了天藍色的玉石圓球,一根細長的玉柱從圓球的中心穿過,將其固定在墨色的長條玉石上。程彥中招手把李流光及沈傾墨喊至身邊,似教導又似考校,指著圓球問:「你們可知這是什麼?」

李流光:「……」

如果他沒有看錯,展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個術士版「地球儀」。塗滿了天藍色粉末的玉石圓球上面高低起伏不平,象著著森林和沙漠的地方分別用閃耀的綠色粉末和金色粉末代替。細長的玉柱打磨圓潤而色澤內斂,同底座的墨色長條玉石渾然一體,看不出絲毫拚接的痕跡。

先不說圓球上面標示的地形同他記憶中是否一樣,單論製作,這個地球儀算得上是李流光見過最奢華、漂亮的地球儀,沒有之一。

心中略作猶豫,李流光很快點點頭,表示自個認識眼前之物。

見他認出星儀,程彥中眉頭微挑,對李流光老師的評價又好了一分。要知道星儀並不是常見的術士物品,除了研究相關方面的術士,少有其他人會對這些感興趣。李流光能認出星儀,教導他的老師也算是盡心。

這樣的話……他把視線投向沈傾墨,做好了解釋的準備。

然出乎他意料的是,沈傾墨在看到星儀後最初略有迷茫,但很快想到什麼,臉上露出一抹奇異之色。

「這是我們腳下的……星球?」

沈傾墨沒有看程彥中,而是探尋地望著李流光,用了很少見的一個詞——星球。這讓李流光想到那本折磨了他好幾天的《化學入門》,偷偷沖著沈傾墨眨眨眼,嘴角翹起一個新月的弧度。

得到肯定,沈傾墨心情大好,看著程彥中重複道:「這是我們腳下的星球。」

用的不再是疑問而是確定的語氣。

程彥中這下是真的有些吃驚了。小七知道星儀在他的意料中,但五郎怎麼會認識?依著聖人一貫的態度,五郎是不該接觸到這些的。不過五郎同小七不同,程彥中雖然覺得奇怪卻並未追問他是從何知道的這些。或許是綺娘留下了什麼筆記,也或許是小七講給他聽得。

心思閃過,程彥中已贊同道:「不錯,此物叫星儀,正是我們腳下星球的模樣。小七應該聽說過,聖域古早文獻有記載,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圓的,猶如一顆圓球旋轉在虛空中,又被稱作星球。」

見兩人凝神細聽,他手指點著星儀繼續說:「同樣是聖域記載,我們腳下星球的表面覆滿了水,有六塊巨大的土地漂浮在水上,有的連在一起,有的被水分開……」

程彥中的手指劃過星儀錶面起伏的線條,「這便是漂浮在水面的土地,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被術士稱作神州,神州東部……這裏便是大唐。」

順著舅舅的手指看去,李流光注意到一個紅色的小圈,代表著大唐。大唐所在的神州,同他記憶中的亞洲輪廓完全相同。他確信神州便是亞洲,不過是術士換了個稱呼而已。

「這裏是聖域。」

程彥中手指上移,點在了大唐斜上角的地方。

憑藉著前世馬馬虎虎的地理知識,李流光大概判斷出聖域所在的位置應該是北歐俄羅斯接壤那一帶,離著大唐並不算近。哪怕以前世的交通便利,兩者之間的來往也相當不便。思及范老先生一路從聖域開車到霍林河,李流光除了要感嘆一句老先生身體強悍外,不免對那輛被他當做破爛的蒸汽動力車刮目相看了。

念頭轉過,程彥中已抬手在另一處地方點了點,笑問:「小七可知這是哪裏?」

「……」

如果是前世,敢以這種優越的口吻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在李流光面前討不了好。然而現在,他盯著星儀上那塊孤零零的大陸,澳大利亞幾個字在嘴邊轉了一圈還是咽了回去。這就是信息不對的的壞處。他所知的是前世的名稱,誰知道這個世界術士會怎麼稱呼?

從亞洲變神州,從地球儀變星儀,根本摸不清術士起名的規律。

他神色困惑,程彥中看在眼中解說道:「此地名為荒州,離著大唐極遠,孤零零懸於海中,沒得什麼人煙。聖域建立早期便有術士來到此地,發現此地富含鐵礦,遂在此地建立了一個資源採集點,供應聖域鐵石需求。」

「!」

這一次輪到李流光吃驚了。

前世澳大利亞最出名的是什麼?除了綽號拳擊手的袋鼠便是供應全世界的鐵礦了。李流光想到聖域的足跡或許已遍佈其他大陸,但怎麼也沒想到早在六百年前聖域就開始開採澳洲的鐵礦了。

這就像是自家手中握著藏寶圖正沾沾自喜,想著什麼時候去挖一把,結果卻聽到已經有人搶先去把寶藏給挖了。

不過……他突然想到雲中城附近那個廢棄的氟石礦,斟酌著問:「聖域建立至今已有六百餘年,荒州的鐵礦還在挖掘嗎?」

「這正是舅舅要跟你們說的。」

程彥中半天才說到正題,並不覺得之前東拉西扯有什麼。術士的時間固然寶貴,他們要忙著研究,要忙著盯緊競爭對手的研究,還要忙著關注聖域同他們相關不相關的研究……除此之外,他們還需忙著享受,並在享受之餘花費那點一點點時間投注精力在學徒身上。但這並不意味著術士的時間不能浪費,只不過是大多數人不值得他們浪費時間罷了。

而恰好,無論是李流光還是沈傾墨,都值得程彥中花費一些時間講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事。

現在,程彥中再次點著荒州道:「荒州到大唐數十萬裡之遙,距離聖域更是遙遠。早期聖域被稱作黃金時代,彼時術士出行慣常乘坐一種鐵玄鳥,從聖域到荒州不過半日時間。那時開採鐵礦也不需要人力,而是由術士喚來鐵力士,由鐵力士自行挖掘開採。可惜……」

「可惜什麼?」

李流光忍不住開口催促。

五郎大概聽不懂,他卻是明白,舅舅口中的鐵玄鳥和鐵力士,怎麼都像是他熟悉的飛機和智能機械人。如果聖域記載是真的,那麼早期聖域的科技最低也是三級文明的程度,甚至可能比他前世所在世界的科技都要發達。但這正是讓他疑惑的地方。從他接觸到的聖域科技來看還不到二級文明的程度,介於一級文明和二級文明之間。正常科技的發展不該倒退,除非有什麼事情造成了科技的斷層。

「可惜早期黃金一代因為理念不合而分裂,導致不少術士離開聖域不知所蹤,很多知識因此失去了傳承。如鐵力士的製造使用方法,便早已在聖域失傳了。所以隨著荒州最後一台鐵力士陷入沉睡,那邊的鐵礦便逐漸廢棄了。概因那裏離著聖域太遠,若是從別處調用奴隸開採委實不便。加之不僅僅是鐵力士,用於載人來往的鐵玄鳥也大都陷入沉睡,聖域放棄荒州也是不得已為之。」

說到此處程彥中話題一轉,「不過舅舅聽聞,聖域內部最近又有重新開採荒州鐵礦的傳言。據說是極北那一處的鐵礦已開採到極限,現已挖不出多少鐵石了。再加上飛空艇技術日益成熟,雖然比不上鐵玄鳥那般神異,但運載一些奴隸去挖礦還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小七你明白安北發現鐵礦意味著什麼了嗎?」

李流光眉頭微微皺起,顧不得去想聖域早期分裂是怎麼回事,乾脆道:「舅舅是說聖域……」

「何止是聖域。」程彥中嘆道:「小七以為只有聖域缺鐵嗎?協會和聖人難道就不缺?」

舅舅話中的意思李流光明白,他若有所思地同沈傾墨對視一眼,心思轉念起來。166閱讀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