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復仇事務所》第一百六十久章171 倚天屠龍七
「龍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百鱗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這次合符,不僅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確立了政治上的結盟,還從原來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動物形象——龍。在神靈崇拜階段,農牧業逐漸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發展,從較為單一的圖騰崇拜過渡到多神崇拜。龍圖騰崇拜也發展為龍神崇拜。人們把龍神化,奉龍為水神、虹神。龍被神化後,又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秦漢時期,華夏大統一,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龍崇拜便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帝王把自己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或龍神之子,或把自己說成是受龍神保護的人,藉助龍樹立權威,獲得人們普遍的信任和支持……」

「我們要聽的是屠龍刀的秘密,你說些有的沒的幹什麼?」又是西華子做了出頭的櫞子,大叫起來。

「閉嘴。」何太沖喝止這個沒有腦子的徒弟。

易蓓不屑地輕笑一聲:「沒文化,真可怕。」

「你……」西華子氣得想拔劍砍了易蓓,卻在自己師傅的冷眼下不得不忍了下來。

「屠龍刀中的『龍』指的就是帝王,更特指的是元朝的皇帝。當初,蒙古大軍兵臨城下,黃女俠知道宋室必亡,蒙古韃子必將肆虐我中原河山。於是將當初郭大俠所得到的嶽飛的《武穆遺書》藏在刀中。《武穆遺書》中有著嶽武穆的兵法傳承。郭大俠靠著《武穆遺書》的兵法才能打退蒙古人數次的入侵。黃女俠將《武穆遺書》藏於屠龍刀中,並為刀取名『屠龍』,就是冀望有一天郭家後人能夠從刀中取出兵法,帶著中原有志之士將蒙古韃子趕出中原,還我華夏河山!」易蓓抑揚頓挫地說道,最後一句話說得眾人熱血沸騰。

「原來如此!」空聞大師念了一聲佛,「黃女俠高義。卓識遠見。可惜我們這些後人辜負了她的心意。」

其他人聽得屠龍刀中只是一部兵書,立刻失去了興趣。

西華子又不甘寂寞地叫了起來:「屠龍刀中是兵法,那倚天劍中呢?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吧?」

靜玄怒瞪著西華子:「就算倚天劍中有東西。也是屬於我峨眉派的,關你什麼事情?」

「師姐,」易蓓叫住靜玄,「既然他們想知道。告訴他們又何妨。咱們峨眉派可沒有事無不可對人言的隱秘,讓這些知道了倚天劍的東西。免得以後再打倚天劍的主意。」

說完,冷冷地掃了一圈眾人:「你們聽清楚了,倚天劍的東西乃是『九花玉露丸』的煉製藥方。九花玉露丸既我師妹妙手醫仙李寒翠剛才給張五俠的藥丸。九花玉露丸本是黃女俠的父親,當時『五絕』之一的東邪黃藥師前輩獨門靈丹妙藥。此藥用珍異藥材。以清晨九種花瓣上的露水調製而成,外呈硃紅色,清香襲人。服後補神健體,治療內傷。不過。即便有藥方,也需要醫術高明的人才能製作出來,就像我小師妹一樣。」

妙手醫仙李寒翠與蝶谷醫仙胡青牛乃當世界最厲害的兩大神醫,誰能有他們厲害?群雄失望不已,即使藥方再好,不能製作出來也沒有用,不如交好峨眉派的小神醫,有什麼病痛傷毒了,可以找神醫治療並要上兩三枚藥丸。

屠龍刀和倚天劍一個裏面是兵書,一個是藥方,對江湖中人都沒有用,眾人全部泄了氣,也沒有人再逼問謝遜的下落了,一個個垂頭喪氣地告辭離開。

峨眉派是最後一個告辭的門派,武當眾人感激易蓓幫他們解除了危機,再加上宋青書的關係,熱情地留客,邀請峨眉一眾在武當多住幾天,讓他們一盡地主之誼。

「無忌——」突然殷素素的叫聲傳了,眾人嚇了一跳,急忙看過去。只見殷素素抱著兒子,滿臉惶恐擔憂,張翠山也慌了,高聲向張三豐求救。

張三豐伸手按在張無忌背心的「靈台穴」上,一股渾厚的內力隔衣傳送過去。以張三豐此時的內功修為,只要不是立時斃命氣絕之人,不論受了多重損傷,他內力一到,定當好轉,哪知他內力透進張無忌體中,只見他臉色由白轉青、由青轉紫,身子更是顫抖不已。張三豐伸手在他額頭一摸,觸手冰冷,宛似摸到一塊寒冰一般,一驚之下,右手又摸到他背心衣服之內,但覺他背心上一處宛似炭炙火燒,四周卻是寒冷徹骨。若非張三豐武功已至化境,這一碰之下,只怕也要冷得發抖。他急忙扯開張無忌背上衣服,只見細皮白肉之上,清清楚楚的印著一個碧綠的五指掌印。張三豐再伸手撫摸,隻覺掌印處炙熱異常,周圍卻是冰冷,伸手摸上去時已然極不好受,無忌身受此傷,其難當可想而知。

「這孩子也中了玄冥神掌。」張三豐皺眉。

「李姑娘呢?讓她來幫無忌治療啊!」殷素素想起了李寒翠,抬頭叫道。

「來了,來了。」莫聲谷拉著李寒翠走了過來,易蓓跟在兩人身後。

李寒翠拉起小孩兒的手腕號脈,越號眉頭皺得越緊。

「怎麼樣?無忌怎麼樣了?」殷素素焦急而忐忑地問道。

「令公子的傷比張五俠重,而且小孩子沒有內功,寒毒深入骨髓,治起來很麻煩。」李寒翠實話實說。

殷素素眼淚水刷刷地往下流,她可憐的孩子,剛剛回到中原,一點兒福都沒有享受到就遭受了這樣大的苦難。早知道,早知道就不回中原了!

「雖然麻煩。但也能治,是不是?」張翠山沒有殷素素那麼傷心失控,聽出了李寒翠話中的一線希望。

李寒翠點點頭:「需要的藥材比較稀少,需要你們收集。我先用銀針幫其控制住寒毒,等什麼時候集齊了藥材,什麼時候治療。」

張松溪駕起輕功,從自己房間中拿來筆墨紙硯。莫聲谷磨墨。李寒翠寫下需要的藥材。張松溪拿著藥單道:「我立刻下山購買!「

「有勞四哥了!」

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張三豐的百日壽宴徹底黃了。不過比原著中好多了,張三豐沒有白髮人送黑髮人。而張無忌雖然中了玄冥神掌,但這次有李寒翠這個神醫在,武當眾人不用浪費內功幫張無忌驅趕寒毒了。

房間中間搭了個簡易的大灶,灶上放著一個大木桶。桶裡的水咕咚咕咚地冒著氣泡。兩個小道童坐在灶邊加木柴,守著火堆。他們有著又普通又響亮的名字:清風、明月。原著中他們是照顧俞岱岩的小道童。事情多而疏於練武。這一世界裏,俞岱岩的傷好後感念兩人精心照顧之德,將他們收為了掛名徒弟,用心交他們練武。不過兩個人年紀小。資力低,除了練武學道,還要做許多雜事。

「寒翠。真要把無忌放到桶子裏煮啊,會不會把他煮熟了?」莫聲谷看到木桶裏邊燒開的餓水。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好可怕!

李寒翠白了他一眼,懶得回話,一邊分揀藥材,一邊指揮宋青書按照順序和用量將藥材加到木桶裏面去。小少年宋青書嚴肅著小表情,嚴格按照李寒翠的吩咐做事,不過眼睛裏暴露了對自家七叔無知的鄙視。宋小少年少小離家,對自己的師傅極為崇拜——雖然年紀小,但從小學習武學,自然能發現小無相功比武當的內功心法高端許多,況且還能夠學到高明無比的醫術——沒有其他人奉承,小少年自然不會養成原著中自以為是受不得挫折的性格,也不會因為爹和長輩們都圍著張無忌轉而嫉妒。在小少年看來,張無忌是個倒霉的傷者,可憐的孩子,太師傅和爹他們那麼疼愛他,也是因為他太可憐了吧?所以這孩子不但沒有嫉妒張無忌,還跟著李寒翠用心幫助張無忌治療,當然,在治療當中,他學到了更高深的醫術知識。

「李姑娘,我們可以進來嗎?」張翠山的聲音從房門外傳來。

「進來。」李寒翠處理著手上的藥材,淡淡地道。

門打開,張翠山和殷素素走了進來。張翠山的懷中抱著張無忌,他的傷一天前已經全好了。

「把孩子的衣服脫了,放進木桶裡。」李寒翠沒有抬頭,隨聲吩咐道。

兩夫妻看到灶台和木桶,升起和莫聲谷一樣的想法。

「李姑娘,這種治療方法,不會把人煮熟了嗎?」殷素素擔心地問。

「不會。」不同於對莫聲谷的無視——畢竟兩個人太熟了——李寒翠給兩個擔心孩子的父母解釋,「張無忌體內全是寒毒,不這麼做無法驅除寒毒。桶裡的溫度在我們看來高熱,但在他感受下,說不定正合適!」

「聽李姑娘!」張翠山乾脆,拔掉兒子的衣服,將他放入煮沸了藥水的木桶中。

「無忌,你感覺怎麼樣?」殷素素依然擔心,扒在桶邊問道。

「很舒服,很暖和,不冷了。」張無忌軟軟地回答道,表情十分高興。他受了傷後,每天都覺得冷,即使穿著再多的衣服,依然感覺冷。那中冷是從骨髓裏面散發出來的,穿再多衣服也沒有用。現在,他一點兒也不覺得冷了。他相信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師叔一定能夠治療好自己。

殷素素聽到兒子的回答,放心了!她感激地走到李寒翠,問道:「李姑娘,有什麼事情做的,我可以幫忙的嗎?」

李寒翠搖搖頭:「不需要了。」

她掏出一包銀針,對殷素素道:「你們不如到屋外等著吧。」

殷素素猛搖頭:「我想陪著無忌。」

李寒翠:「屋子裏面的人太多了,會影響我的治療。」

「這……」殷素素不想離開,她一眼看到兩個正在燒火的小孩兒,立刻道,「讓清風明月出去吧,我代替他們燒火!」

最後,莫聲谷和張翠山被趕出了屋子,清風明月回到俞岱岩的院子蹲馬步,房間裡剩下李寒翠、殷素素、張無忌和宋青書四人。

李寒翠將銀針包遞給宋青書:「青書,我報穴道名,你來施針。」

宋青書興奮無比,殷素素卻不滿抗議。

「李姑娘,青書還是個孩子,讓他施針,不,不好吧?」殷素素出言反對,這可是關係到自己兒子的命啊,怎麼能讓一個比兒子隻大了兩三歲的小子練手呢?

李寒翠淡淡地道:「我當年第一次施針也不過七八歲,青書現在比我那時大了四五歲。何況他跟在我身邊三年,該學的都學會了,我對他有信心!」

又看了一眼殷素素:「有我在一旁看著,青書不會出錯的。」

殷素素雖然還有不滿,但不敢再提出反對意見,閉上嘴巴退到一邊,眼睜睜地看著宋青書拿起了銀針。

「無忌師弟,你別怕,我不會弄疼你的。」宋青書對鼓著一雙圓溜溜大眼睛的小孩兒和善地笑了笑。對這個可憐又可愛的小師弟很是同情。

張無忌乖巧地點點頭:「師兄,我不怕疼,你儘管扎吧!」

「神名、風池、人迎……」李寒翠一一說著穴道名。

有師傅在一旁做後盾,宋青書膽氣足,下針又快又穩。他運足內力在張無忌丹田下「中極穴」、頸下「天突穴」、肩頭「肩井穴」等十二處穴道上插下——修鍊了小無相功三年,宋青書的內功已經有了江湖二流高手水準——那「中極穴」是足三陰、任脈之會,「天突穴」是陰維、任脈之會,「肩井穴」是手足少陽、足陽明、陽維之會,銀針紮下後,張無忌和身上十二經常脈和奇經八脈便即隔斷。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