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復仇事務所》第一百零一章103 客戶是郭芙九
「為了一個女人,惜動用國庫,耗費巨資,鬧得老百姓不得安寧,他確實不適合做皇帝。」趙朔雪冷淡地說道。

楊過更加關心靈隱寺前的晉代古松,那可是數百年的古樹啊,可不能因為一個不知所謂的女人給砍了。

「那棵晉代古松怎麼樣了?」

趙朔雪:「靈隱寺住持僧元肇,寫了一首詩:『不為栽松種茯苓,隻緣山色四時青。老僧不許移松去,留與西湖作畫屏。』皇上感動了,不砍了。」

「你們說的是閻貴妃?」郭蓮插口道。

楊過:「你知道她?」

郭蓮:「聽說過。要知道我們丐幫是信息最流通的地方。」

實際上,她是在一本以閻貴妃為主角的小說中得知這個人的。

「閻貴妃是宋理宗最寵愛的妃子,姿色妖媚,以美色受寵愛,初封婉容。賈貴妃去世後留下一個六歲的女兒瑞國公主,而閻貴妃沒有懷孕,生下子女,宋理宗便將瑞國公主交由閻貴妃撫養……」

以下是楊過和趙朔雪都不知道的:歷史上沒有趙禥和趙朔雪的插手,閻貴妃的功德寺修成了,前後花了三年,耗費極大,修得比自家祖宗的功德寺還要富麗堂皇,當時人稱為「賽靈隱寺」。後來閻貴妃在理宗的寵愛下,權勢大增,不可一世,驕橫放肆,恃寵弄權。她與與馬天驥、丁大全、人稱「董閻羅」的董宋臣等奸臣內外勾結,狼狽為奸,沆瀣一氣,迫逐宰相董槐,史稱「閻馬丁董」。恃寵亂政,結黨營私,排除異己,陷害忠良,引起很多忠臣不滿,把朝政搞得亂七八糟,民怨沸騰;並且強奪民田。招權納賄。作惡多端,無所不為。有人在朝門上題八個大字:「閻馬丁當,國勢將亡。」史稱「閻妃亂政」。

「不愧是丐幫幫主的女兒。連皇上的內宮都知道得這麼清楚。」楊過笑道。

郭蓮沒有聽出楊過話中的深意,繼續八卦地道:「朔雪,聽說你的父皇曾經招女支女進宮,是不是真的?」

要說這大宋朝的皇帝各個都是奇葩reads;。前有宋徽宗和李師師,後有宋理宗與唐安安。一個個都喜歡女支女,連名聲都不顧及。

趙朔雪臉一黑:「沒有的事兒!」

內侍董宋臣倒是想將臨安名妓唐安安帶進宮介紹給宋理宗,不過被榮綠湖攔住了,董宋臣也被趙禥丟到了對蒙前線做小兵去了。

楊過輕笑:「郭姑娘。雖然皇上昏聵,但是窺視皇帝私密可是大罪。今天你說的話,我和朔雪就當沒有聽到。希望你以後不要再說了。」

郭蓮笑容一僵。此刻深深體會到自己與兩個土著的巨大差異,不管是大俠還是俠女。對皇權都是敬畏的,不像她,骨子裏面刻著的是自由平等。

「我知道了。」郭蓮怏怏地回答,心情低落下來。

三個人在絕情谷待了一晚,親眼見到李莫愁與公孫止拜堂入洞房。李莫愁眼中的殺意太明顯,不過公孫止太自信,以為情花毒的解藥能控制李莫愁,卻不知道李莫愁被逼迫到最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三個人剛要出谷,卻發現谷內燃起了熊熊大火,他們好奇地回去查探情況,發現絕情谷的弟子全部中了毒,無法動彈,只能在火中等死。三人趕緊將這些弟子拖出了火場,他們身上的毒只是讓他們失去行動力,倒不危害生命,吃兩副葯就就能夠解掉身上的毒素。最後一個救出的是公孫綠萼,這個善良的姑娘不明白為什麼她的新繼母會用這麼強烈的手段報復絕情谷,她親眼看到李莫愁與公孫止同歸於盡。

楊過瞎扯了一個理由,說三人是進山遊玩的旅人,看到山中火起跑來救人的。絕情谷的人除了公孫止都很單純,竟然沒有人懷疑三人的說法。公孫綠萼接任了谷主的位置,帶領眾弟子重建絕情谷,父亡的憂傷與肩上的重責讓少女無心涉及感情,即使這一世的楊過比原著中更優秀更迷人。

三個人由絕情谷的弟子送出了絕情谷,站在小溪岸邊,楊過突然道:「我突然想到,這條溪應該很有名。」

「什麼?」郭蓮傻傻地問道。

楊過:「這條溪應該是檀溪。劉皇叔躍馬過檀溪,就在這裏。」

「老去花殘春日暮,宦遊偶至檀溪路。停驂遙望獨徘徊,眼前零落飄紅絮。暗想鹹陽火德衰,龍爭虎鬥交相持。襄陽會上王孫飲,坐中玄德身將危。逃生獨出西門道,背後追兵復將到。一川煙水是檀溪,急叱征騎往前跳。馬蹄踏碎青玻璃,天風響處金鞭揮。耳畔但聞千騎走,波中忽見雙龍飛。西蜀獨霸真英主,坐上龍駒兩相遇。檀溪溪水自東流,龍駒英主今何處?臨流三嘆心欲酸,斜陽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渾如夢,蹤跡空留在世間。」郭蓮吟頌蘇軾的《的盧馬》,感嘆道,「雖然世人多喜歡劉備,我卻更喜歡曹操。劉備太假。」

楊過驚訝看了郭蓮一眼:「女孩子中喜歡曹操的很少,大多都是喜歡孫權和劉備。」

郭蓮笑笑:「我剛才說了,劉備太假,我不喜歡。孫權確實優秀,但他的優秀很多都是建立在他父親和他大哥幫他打下的基礎與局面上的,實際上,他是將孫策的功勞安在了自己頭上,周瑜也是因為孫策的關係才對孫權巴心巴肝,但孫權卻一直對周瑜存著戒備,才會任由諸葛亮在自己的地盤算計周瑜,最終導致周都督英年早消逝。」

趙朔雪:「你在為周瑜鳴不平?你很喜歡他?」

郭蓮當然:「曲有誤,周郎顧,文武定疆廓reads;。這樣的男人是許多女人心目中的英雄,別說你不喜歡他?」

趙朔雪點頭:「我欣賞他!」

郭蓮得意地笑了,嘴裏哼起前世聽過的一首歌:「綠綺輕拂剎那玄冰破。九霄仙音凡塵落,東風染盡半壁胭脂色,奇謀險兵運帷幄;何曾相見夢中英姿闊,揚眉淡看漫天烽火,談笑群英高歌劍鋒爍……大江東去千古浪淘過,亂世塵灰轉眼沒,帥將鴻儒隻堪載軒墨。從何閱盡纖豪錯。才俊風流傲三國……」

郭蓮哼唱第一遍時,趙朔雪和楊過側耳仔細聽她歌唱,第二遍時便能夠跟著她一起哼唱。歌聲傳出數百米。引得路人紛紛側首。這些路人全部是難民,拖男帶女的湧向襄陽。

趙朔雪看到難民,眉頭緊皺:「蒙古兵定是在四鄉加緊屠戮,令百姓流離失所。實在令人痛恨。我們趕緊到達襄陽,我要帶天策軍掃平四想的蒙古兵。」

三個人加快的腳步。很快到達了襄陽城中。郭靖和黃蓉正在與襄陽的守備呂文德商討如何備戰,聽到三人到來的消息,呂文德第一個坐不住,迎了出來。

「下官呂文德見過公主。」

「起來吧!我的天策軍呢?可來了?安排在哪裏?」

「回公主。天策軍已經能夠全部到了襄陽,下官安排他們駐紮在西大營。」

「我去見他們!」趙朔雪丟下一行人就往西大營跑。

「公主這是怎麼了?」黃蓉挺著大肚子疑惑地問道。

郭蓮:「我們在路上看到許多逃難的難民,知道蒙古兵在四鄉屠戮百姓。公主擔心百姓們,想著趕緊帶兵去絞殺蒙古兵。救我大宋百姓。」

呂文德和郭靖感動不已:「有公主這樣的大宋公主帶頭,何愁蒙古兵不敗!」

黃蓉很是心疼這個與她談得來的公主:「公主如此太累了。我等一會兒親自給她燉一鍋湯,給公主調養調養。」

郭蓮開玩笑地道:「娘,我怎麼覺得你疼公主甚過我啊?」

黃蓉拍了郭蓮腦袋一下:「沒良心的丫頭,以前娘給你燉了那麼多湯都被狗吃了?」

郭蓮呵呵笑著纏著黃蓉撒嬌,郭靖則拉著楊過問東問西,關心這個世侄。楊過含笑回答著,楊康的事情,榮綠湖已經全部講給了他聽,楊過對郭靖和黃蓉前期卻有怨恨,但在看到他們為了保護普通民眾守護襄陽後,怨恨消除了,對他們雖然不親近卻滿含尊敬與佩服。

一行人回到大廳坐定,武家兄弟、陸無雙姐妹以及朱子柳等一乾有名望的高手也在大廳中,看到楊過後紛紛做禮,不敢失利於這位文武雙全的朝廷代表。

「爹,娘,你們是在商討守城的事宜嗎?」郭蓮問道。

郭靖點頭:「不錯!這次蒙古派了三十萬大軍來攻打襄陽,而襄陽守軍只有五萬,再上上公主的一千天策軍以及江湖英雄們,也不到六萬之數,抗衡蒙古大軍頗為困難。大家如今集思廣益,商討最如何守城傷亡最小。」

郭蓮早就對這個問題思考了許多種解決方法——大小姐自從知道自己成了郭芙起,就開始怎麼對付蒙古,怎麼守護襄陽了——此時假做沉吟片刻,說道:「我有一個粗糙的辦法,不知道大家覺得可用不可用reads;。」

朱子柳問道:「侄女有什麼好辦法?」

對於郭靖的這個女兒,老一輩的人都非常喜愛,覺得她兼具了郭靖的穩重與黃蓉的聰慧,是另一個女諸葛,也許她提出的辦法比她母親想的主意還要更好呢!

「守城果然不錯,為什麼我們不能主動出擊呢?」郭蓮道,「我們可以讓江湖英雄們幾百人或幾十人結成遊記小隊,實行騷擾戰術。」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遊擊戰裡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郭蓮將太祖提出關於人民軍隊在敵強我弱條件下廣泛開展遊擊作戰的指導性方針詳細將給一幫古人聽。

黃蓉和朱子柳大為讚歎,郭靖也聽得連連點頭。一夥人就這個知道方針的具體實施制定起詳細的計劃來。楊過驚訝地看著嘴角勾起提出指導方針就在一旁安靜地看著眾人討論的少女,心中很是震驚。他想起師傅跟他說過的話:「不要以為自己優秀,世界上優秀的人多了去」。

郭蓮感覺到楊過的目光,沖著他微微一笑。

楊過趕緊收回視線,略感狼狽。

用了半天的時間,計劃終於制定妥當,群雄們都很興奮,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不過郭蓮一盆冷水潑下來:「蒙古對大宋狼子野心,這一次能夠打破他們的侵犯,過了幾年,等他們休養生息好了,只怕又要來犯。」

眾人皆一凜。

呂文德愁眉苦臉:「這可怎麼辦好?」

郭靖安慰呂文德:「呂大人不用擔心,我和拙荊會一直守著襄陽,蒙古人要攻破襄陽就得從我屍體上踩過去!」

最怕的就是這點!郭蓮心裏面的小人抓狂,如果不是為了保住你們兩夫妻,我那麼勞心勞力做什麼?

「為什麼要等著蒙古人攻打我們?我們也可以攻打蒙古人啊?」陸無雙對兩國的國力和軍隊都不了解,天真的建議道。

楊過回答她的問題:「大宋如今國力空虛,軍隊根本無法與蒙古軍隊比,別說攻打蒙古了。」

郭蓮道:「我們可以讓蒙古內耗,讓他們自相殘殺,消耗他們的國力,更讓他們無暇也無力再攻打大宋!」

楊過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深深了注視著郭蓮。

郭蓮沒有察覺到楊過的目光,正將她的想法倒給眾人聽:「我們可以派人潛入蒙古境內,暗殺蒙古人中有才幹的大臣和王公貴族,再派人潛伏在那些皇室高官的身邊挑撥離間,讓他們自己人對付自己人,挑起各部落間的爭鬥。這樣蒙古一亂,也就無法再攻打大宋了。」

郭靖聽了皺眉:「這個主意太過陰險,特別是暗殺,有失我們正道人士的風範。」

郭蓮翻了個白眼,不暗殺難道光明正大地去殺?那要死多少人?她這世的爹就是這麼個死腦筋。

黃蓉則非常贊同女兒的意見:「這個辦法好!靖哥哥,我知道你行事光明正大,但你不想想,若是那些蒙古高官不死,死的就是我大宋千千萬萬的百姓!你想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