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他從星河歸來》第19章 天下第一書
待米可磨好墨,鋪好宣紙,李毅就走到桌前,拿起家裏那只有些半禿的劣質狼毫筆,飽蘸墨漿,刷刷刷,在宣紙上書寫起來!

此刻的李毅,站如青松,握筆如龍,渾灑寫意,氣勢如虹。

「難道這混蛋真會寫毛筆字?」米可有些好奇地蹲在桌角,望向宣紙,果見一排排瀟灑俊逸的文字在李毅筆下展現!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我去,這貨的毛筆字還真漂亮……何止是漂亮,簡直就是帥呆了!他是怎麼練的?」

米可癡癡地望著那宣紙上的毛筆字,喉嚨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直到李毅一蹴而就,寫完全文,仍未回過神來。

「我說,你別浪費我的墨啊,還要留點寫作業呢!宣紙也很貴的,一塊錢一張!」

李婷壓根就沒覺得哥哥能寫出什麼東西,也沒向那桌子上看。

上次的毛筆字作業還是她替哥哥寫的呢。平時李毅研磨,也只能畫個小雞啄米圖之類的醜怪畫,平白浪費紙張。

「喵!喵!喵!」

不待李毅說話,米可搶先抗議起來。

「你個大胸無腦的吃貨,什麼叫浪費墨,你知不知道你哥的毛筆字寫的有多好?蒼天呀,這個混蛋為什麼可以寫這麼好的一手字,我要嫉妒死了!」

李婷自是聽不懂米可在「喵喵」地抗議什麼,但見她爪舞爪蹈的樣子,大笑道:「哥,你到底畫了什麼醜怪的東西,把咪咪嚇成這樣?」

「喵!」米可的耳朵一瞬間耷拉了下來。

不同物種之間的交流,果然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特別是對方胸大無腦的時候!

「過來看看不就知道了?」李毅將宣紙展起,輕輕吹拂,好讓上面的墨跡快點變乾。

李婷很無所謂地走到哥哥身邊,向宣紙上看去,這一看頓時眼睛睜圓了!

「誒誒誒!這是學校裡的字貼嗎?」

「什麼字帖?你見過墨都沒幹的字貼嗎?」李毅對妹妹一笑。

「可是可是……」李婷咂了咂嘴,「這字好好看,好有氣勢啊!肯定不是你寫的,你連毛筆都不會握!天啊,這字寫的太帥了,連字貼都比不過……」

「這字當然不是我寫的。」李毅揮動著宣紙讓它繼續變乾,「它是王羲之寫的,你沒看到上面的內容嗎?」

「納尼?」李婷瞪圓眼睛,不禁念起了宣紙上的文字,「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這是蘭亭集序!哥你寫的是蘭亭集序!」

「沒錯,是《蘭亭集序》,所以它是王羲之的真跡,這點千萬別搞錯了!」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也就是距今約兩千年前,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zj紹興)的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就是《蘭亭集序》。

王羲之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我國曆朝歷代的書法家中,沒有人能比王羲之更出色,所以王羲之享有「書聖」的美稱。

而這位千古流芳的書聖大人,最為得意的作品就是《蘭亭集序》!

《蘭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後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都會傾心於蘭亭不能自拔。《蘭亭序》洋洋灑灑跳舞一般的筆法真是讓吾等後輩習書者望而生嘆,讚歎於王羲之出神入化的書法技藝,讚歎於王羲之如水般流暢的文采。

歷朝歷代的書法家,都曾臨摹過《蘭亭集序》,比較出名的有唐朝五大摹本。

《虞本》為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所臨,因卷中有元天歷內府藏印,亦稱「天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傳,直接魏晉風韻,與王羲之書法意韻極為接近,用筆渾厚,點畫沉遂,是最能體現蘭亭意韻的摹本

《褚本》為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所臨,因卷後有米芾題詩,故亦稱「米芾詩題本」。此冊臨本筆力輕健,點畫溫潤,血脈流暢,風身灑落,深得蘭亭神韻。是最能體現蘭亭魂魄的摹本。

《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因其卷引首處鈐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世又稱其為「神龍本」,因使用「雙鈎」摹法,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蘭亭真跡者。是最能體現蘭亭原貌的摹本。

《定武本》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臨本,於北宋宣和年間勾勒上石,因於北宋慶曆年間發現於hb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僅有拓本傳世,此本為原石拓本,是定武蘭亭刻本中最珍貴的版本。也是最能體現蘭亭風骨的摹本。

唐人五大摹本各有所長,從不同層面表現了「天下第一行書」的神韻,是後世蘭亭兩大體系的鼻祖。可以說這五個摹本,每個都是無價之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遺產。

做為天下第一書,臨摹本尚且是無價之寶,那原本的價值自然是無法想像了。可惜的是,這「天下第一行書」、「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書法界至寶,其下落至今仍然撲朔迷離,不知所蹤。

據說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自己的「神助」之作《蘭亭集序》,並把它視為傳家之寶,一路傳下,至第7代孫智永。智永少年出家,年百而終,逝前他將此寶傳給弟子辨才和尚,再之後就不知下落了。

「所以,王羲之真跡不存於世,你就想著造假?哥,我承認你這字寫的不錯,但你好歹等墨幹了再吹好不?人家《蘭亭序》真本是兩千年前的古董,就算是三歲小孩也不會相信你這是真的!」

「哈哈,小婷你不要急,一步一步地來。」李毅微微一笑,「只怕到時候,全世界只有你不相信它是真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