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金玉良顏》第二一二章 馮鑫
剛一入冬,焦氏就病了,倒也不是大病。她這病,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裝的。這會兒靠在炕上,兩邊的額角各貼了塊小膏藥,臉色是永不見陽光的慘白顏色。

「四太太,可了不得,四老爺和舅爺來了!」小釧跌跌撞撞跑進來,大冷的天,卻急得滿頭是汗。

焦氏看得來氣,罵道:「你胡說什麼,四老爺怎會和舅爺一起來?」

小釧急道:「真的是舅爺啊,四老爺就是和舅爺一起來的,這會子從前院鬧到後院,三爺正打發人去東府請大老爺和焰大爺、煥二爺呢。」

焦氏心裏咯登一聲,壞了!

自從金嫦被禁足之後,她先後給金春寫過三封信,第一封信是在聶氏派了鄭嬤嬤到西府大鬧一場,把金嫦關起來之後。那時她忿忿不平,那封信也是極盡挑唆,巴望著金春來京城給她們母女撐腰;

第二封信則是金嫦丟了之後,她讓金春帶上哥哥焦海一起過來,讓三老爺賠女兒,不但要賠女兒,還要連同其他女兒的嫁妝一起賠;

第三封信則是她知道偷走金嫦的是侄兒焦振興之後。她寫信讓金春萬萬不要帶上焦海一起來......

金春寫給西府的信,是請焦氏走了李公公的門路,用的是官家專用的六百裡加急,所以很快就收到了。

焦氏自從金嫦被禁足以後就被軟禁了,她給金春的信都是讓小釧偷偷送出去的,不是六百裡加急,時間上也慢了許多。

至今為止,金春只收到她寫的前兩封信。她的第三封信到達江蘇時,金春和焦海已在赴京的路上了。

聽說金春是和焦海一起來的,焦氏就猜到定是沒有收到她的信。

自從金嫦回來,她們母女還沒有見過面。金嫦被關在容園的小院子裏,就連金婉和金嫻也不能去看她,更別說她這個當娘的。

得知金嫦是被侄兒焦振興帶走的,焦氏就後悔了。當初若是答應侄兒的親事。這會兒兩人早就做了夫妻。又怎會偷偷摸摸。

金家的人隻抓到孫旺,卻沒有找到焦振興,焦氏早就嚇得半死。焦振興再可惡。也是她的親侄兒,兄長的獨苗苗。焦氏嫁進金家十幾年,對這些大戶人家的手段一清二楚。大戶人家用起狠招,比她哥哥這樣的混混還要陰毒。

侄兒落到金家手裏。這條命就保不住了。焦海早讓酒色淘空了身子,膝下只有焦振興這一個兒子。

金春自己過來也就行了。千萬不能和焦海一起來,否則就只剩下打臉了。

可她萬萬沒想到,金春不但和焦海來了,而且還趾高氣揚。叫囂著讓金三老爺還他女兒。

金家這邊早就做好準備了,就等著金春和焦海來了自己往坑裏跳,這一切早就千算萬算。金春進了京城沒有聽到一點風吹草動,進西府之前也找人打聽過消息。也沒有一點動靜,他和焦海琢磨著,金家丟了個沒出閣的小姐,正在想辦法捂住,孫旺去報官,金家擔心把醜事傳揚出去,這才抓了孫旺和焦振興,為的就是遮住家醜,免得他們把這件事宣揚出去。

算準了金敏會謹小慎微,金春和焦海才敢來西府要人,卻沒想到西府這邊早就放好口袋,就等著他們送上門來。

看到金春和焦海在一起,金赦和金敏恨透了這個連同外人吃裏扒外的庶弟,為了訛錢連親生女兒都給搭進去,還有什麼不敢的。

二話不說,就讓幾個健奴把焦海拉出去打個半死,焦海被打得奄奄一息,這才知道偷走金嫦的竟是自己的兒子。

金春聽到這個消息也傻了,他在心裏把焦氏罵了個狗血噴頭,這娘們兒在京城都幹了些什麼事,竟敢讓娘家侄兒拐走自己的親閨女,這麼大的把柄握在小長房和小三房手裏,這日子還怎麼過?

那麼鬧得一塌糊塗,玲瓏早就趁機去了甜水巷。

張長生和芬娘回到山東,就著手給玲瓏挑選合用的人手。

那五戶陪房這些年在山東,早就根深蒂固,姻親就有幾十人。要挑幾個人並不難,但是要找合適的,也讓張長生和芬娘費盡心思。

他們的人早就從山東出來了,半路上聽說京城這邊鬧流民,隻好在滄州住了些日子,得到風聲,知道京城已經開了城門,這才來到京城。

玲瓏到了甜水巷,就見到為首的是位年約六旬的老人。老人年紀雖大,但腰板筆挺,紅光滿面,見到玲瓏便跪下磕頭。

玲瓏立刻猜到這位是馮鑫,昔日山東這邊的大管事,也是張長生的乾爹。

馮鑫子孫繞膝,他早就不管莊子的事,在家裏享清福,做老太爺了,想不到這次竟然親自帶人進京。

「馮老,您怎麼來了?」玲瓏讓李升扶起馮鑫。

馮鑫道:「五小姐千萬別這樣稱呼,自我爹那輩就賣給爵府,跟了主子姓馮,您叫我馮老,我這老頭子怎麼敢當。」

玲瓏不和他客氣,改口稱他鑫伯。

「鑫伯,您怎麼親自過來了?」

馮鑫是典型的山東漢子,如今年事已高,卻還是爽朗的性子。聽到玲瓏問他,便道:「聽長生和他媳婦說起金家這些事,又說起五小姐又是如何懂事,我就尋思著,您身邊只有這些小傢夥終是不行,便自己過來毛遂自薦。我年紀大了,也不用避嫌,別的不會,可也虛活了幾十年,或許能幫著五小姐掌掌眼,出出主意。我既然來了,就不準備回去了,京城裏原本也有我的一家小鋪子,五小姐不用管我,我吃住都在自家的小鋪子裏,五小姐用著我的時候,只需派人喊我過來就行了。」

玲瓏早就聽芬娘說起過這位馮老爺子,可沒想到會是這樣一位豁達的老人,難怪他能慧眼識珠,把張長生推薦給娘親。

玲瓏沒有推辭,當即便問清楚馮老爺子那家小鋪子的地址,得知那是馮老爺子的私產,當年聽說馮氏出事,便讓自己侄兒來京城開了間小小的土產店,只為了能隨時打聽金家的消息。但是後來宋秀珠把府裡的人手全都換了,這些消息也就斷了,這家土產店失去了本來的作用。

一一一一

還有一更,等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