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摸棺詭談》537.第537章 帝轉太殺陵
秦始皇陵工程的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幾千年來前所未有的。

可以這樣說,秦始皇陵墓的建造工程伴隨了嬴政一生的政治生涯,因為在他十三歲剛剛登上王位的時候,這個陵墓修建的工程就已經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開始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就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因為在當時那個時代,朝代的更替跟新王的交接是極其迅速而短暫了,有些人當了幾年的國王就被人趕下了台,或者忽然猝死,亂世之中,尤其在那個年代,這種事是很平常的,一些國王不想讓自己暴屍荒野,提前修築陵墓也是普遍的事情。

比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這都是生前建造的。但秦始皇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第一個發明出來的……畢竟剛剛登基手底下人就開始造墓的,這種事還真是前所未有。

整個工程持續了整整三十九年,一直到秦始皇臨死之前,這龐大的陵墓工程都還尚未完工,待到秦二世胡亥繼位,又緊接著修建了一年多,這才算大功告成。

整個陵墓的工程前後大抵分為三個施工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自嬴政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二十六年期間,這一階段先後展開了陵墓設計和主體施工,初步已經規劃好了陵墓的規模和基本格局。

第二個階段是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在位的三十五年,九年的時間內,是大規模修建陵墓動工的時期。期間多達八十萬的囚徒跟俘虜來進行修建,基本上完成了整個陵墓的主體工程。

可是這達不到秦始皇的要求,對於把墓穴看做第二江山的皇帝來講,一個半成品是萬萬不可能讓他下葬的,於是在最後的幾年時間裏,包括胡亥在內的一年之中,陵墓的收尾工作做得極其的精密。

甚至就算在這一階段爆發了陳勝吳廣的起義,秦帝國危在旦夕時都還沒有停止,可見對於胡亥來說,他也是非常仰慕於自己的父親的。

不過由於當時的起義運動太過於頻繁,且當時馬上要攻克秦國國都了,當時負責修築陵墓的章邯才不得不提議放下陵墓的工作,轉而進行攻擊起義軍。雖說最後陳勝吳廣被瓦解,起義軍的夢想也破碎了,不過秦始皇陵還是出現了一些紕漏……

而則一些紕漏,在當時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我們這些摸棺人眼裏……這一點點的紕漏,就足夠我們來大肆的做些文章了。

……

「其實不需要打探太多的消息,我完全就可以帶你們進去。」洛陽在我懷裏輕聲說道。

「恩?」

洛陽看著我,輕聲說道:「在陵墓的外面,有一條池水,是當時我下令建造出來的,但是在最後似乎是章邯出現了紕漏,那裏並沒有被堵死。順著池水下去,一直遊十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墓穴之中。」

「遊十分鐘?開玩笑啊……咱們這些人又不是魚,十分鐘肯定不行。墓穴下面的水質是好是壞現在也不清楚,貿貿然的下去可不是什麼明智的事情,這條給你駁回了。」我挑了挑眉頭。

「不行,你們根本就不屬於大秦皇陵,如果不是從那裏進去,從任何地方進去你們都是死路一條,你們根本就不清楚……大秦皇陵究竟有多麼可怕……」咬了咬嘴唇,洛陽開口說道。

「水銀地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清楚了,我就不用跟你說明了,真正的殺器是大秦皇陵裏面的暗器跟機關陷阱,就連我都不清楚章邯當時為了測試機關,扔了多少條人命進去,你知道最開始的秦始皇陵叫什麼名字嗎?」

我搖了搖頭,忽然感覺身後一陣涼意。

「帝轉太殺陵……這是秦始皇陵墓最開始名字,秦始皇陵墓說白了也是你們後來人的叫法,在我們那麼朝代,剛剛建立的皇陵,是叫這個名字的……」

「帝轉九霄,太白殺伐。」

洛陽眼神一凌,一如千年前的帝後一般,氣勢凌人。

「你仔細點跟我說。」我抿了抿嘴唇,開口說道。

「按《水經注》裏面的記載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塚北。』這就是我跟你說的那條池水,這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太殺陵的時候,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一千多餘米,一般寬四十多米,最寬處達七十餘米,高至八米,它就是你們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

「我們也就要從這裏下去,不知道其中門路的人,從這裏下去,多半遊不到底就溺死了,但是知曉個中玄奧的人,是不會就這麼遊下去的……譬如說我,我是知曉這裏玄奧的,跟著我下去,基本上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墓穴之中了……這是最安全的一條路。」洛陽嚴肅的跟我說著,語氣格外的凝重。

「需要置辦潛水器具嗎?」我開口問道。

「是的,不止要潛水器具,甚至還需要一些防身的東西,那水底下不幹凈的,表面上看起來波瀾無驚,但是在那水底下,有兩條大蛇,是當年章邯從西域引進回來的,這兩條蛇很類似於現在的蟒……但是又不像,總而言之我也說不清楚,一想到那裏,我就心亂如麻。」洛陽把頭埋在我懷裏,就像個無助的孩子一樣。

從已發掘的秦始皇陵遺跡看,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宮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帶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實現這一點,非建造廣闊的墓室難以如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提到了中羨門、外羨門,應該也有內羨門。這似乎表明地宮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閉在中羨門以外的地方,內羨門以內才是秦始皇棺樟置放之地。

「別怕,有我呢。不想下去咱們就不去了……沒關係。」我吻了吻洛陽的額頭,輕聲道。

「我不放心。」洛陽搖了搖頭,語氣溫柔。

……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早早的醒了過來,可以說,其實我是一夜沒睡。洛陽在我懷裏呢喃著過去的事情,似乎是想把從前的苦全都吐出來跟我聽,可惜的是一夜時間,卻沒能聽完,故事太過冗長,也太過傷懷。

道理我都懂,只是奈何有時回憶太撩人?

我叫顧辛烈陪著玉樹琉璃去置辦裝備,提醒了三遍要精良的潛水設備,如果有疍刀的話那就更好了,在水裏這種刀刃使用起來,要遠遠強於正常器具的,這是別的兵刃沒有辦法比擬的。

至於洛陽說的那兩條大蛇我回憶了許久也沒回憶出來,西域引進的異種……這麼多年過去了,難不成還會活著?這個念頭在我腦海裡出現了不到幾秒鐘就被我摒棄了,完全不可能,如果真的能活兩千多年。

那麼這就不是蛇而是龍了,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當時這兩條蛇是一雌一雄,繁衍到現在,不過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雖然很小,但是我卻還是小心謹慎的讓顧辛烈盡量購置幾把疍刀。

據古書裏面記載,以及墓道兵馬俑位置的判斷,我認為秦始皇陵的朝向是坐西向東的。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佈局。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是以朝南的位置為尊貴的,所以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這個格局。

我摸了這麼多墓,翻閱了無數資料,都是這個道理,但是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卻採取了坐西向東的格局,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曾經問過洛陽這個問題,但她也是說不清楚,畢竟她是跟秦始皇一起死去的,對於身後事,她這個「死人」也是說不清楚的,至於為什麼能夠活下來,並且一活就活了這麼多年,我曾經開口問過,但是洛陽似乎心裏仍有芥蒂,閉口不答。

她不回答,我自然是不好意思逼她的,只是偶爾看她心裏有事,還不遠吐露出來的感覺,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想法。

「顧小哥,我在驪山的山腳等你,你跟琉璃姑娘置辦完裝備之後直接過來尋我,青衣姑娘你也不用去刺探什麼消息了,我們爭取今天就入墓。以最快速度完結。」

「這樣妥帖嗎?」夏侯青衣看了我一眼,輕聲問道。

確實,對於一般的墓葬來說,這樣做無傷大雅。但是面對千古一帝的始皇墓,這麼做未免就草率了一點,但是洛陽的身份不由得不讓我相信,但這個秘密我卻不想公告於天下,就隻好開口說道:「富貴險中求,我相信只要小心一點,就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你們相信我,把命交給我。我林悲會負責……」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