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淡定為妃》第56章
繼福嬪受驚過度暈厥過去之後,王皇后也動了胎氣須臥床靜養,俞馥儀因禍得福,不用再早起去坤寧宮請安,於是拳也不打了,瑜伽也不練了,徹底過上了吃飽喝足睡到自然醒的豬一樣的日子,沒幾天,腰身就長出了不少肥肉,臉蛋也圓潤了一圈。

司馬睿見俞馥儀慵懶嗜睡還發胖,誤以為她又懷上了身孕,忙不迭的召了王禦醫來診脈,孰料再次空歡喜一場,氣的他好幾天沒給她好臉色。

俞馥儀自覺心虛,也不敢再墮-落了,重新回歸到多餐少食、勤加鍛煉的正軌上。

*

王皇后清閑躲了沒幾日,就來到了上元節,這樣的日子不管皇宮還是民間都要大肆慶祝的,且不說后宮裡不能沒有人主持大局,上元節夜裏帝後還得上城樓與民同樂呢,她若是不靜養結束,就只能俞馥儀這個寵妃代替她出面了,這樣的局面顯然不是她所樂意見到的。

不過王皇后明顯杞人憂天了,這種出風頭拉仇恨的事兒,俞馥儀傻了才會幹呢,若果真落在自個身上的話,她也會果斷的裝病躲開去。

這會子沒自個什麼事兒了,俞馥儀頓時心情大好,正好內務府將過節的份例送了來,其中有不少造型精緻的宮燈,她帶著穀雨、小滿,親自上手懸掛起來。

正興緻勃勃呢,李元寶跌跌撞撞的跑進院子裏來,邊擦冷汗邊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娘娘,出大事兒了……」

司馬琰正在西次間書房裏寫燈謎呢,只要他沒事,那萬事在俞馥儀眼裏就不算什麼事兒,除非司馬睿突然駕崩了……不過這種可能性基本為零,不在她考慮之列。

她白了李元寶一眼,穩穩的將一盞宮燈掛到了廊下預先釘好的鐵鈎上,這才淡淡道:「天塌了有高個兒的頂著呢,你先把氣兒喘勻了再說。」

李元寶咳嗽了一聲,深吸幾口氣,待胸口喘的不那麼厲害了,這才說道:「方才奴才打禦膳房回來,迎頭撞見了福嬪身邊的艾葉姑姑,見她眼淚嘩啦的領著孫院判疾步朝景陽宮趕去,奴才心知有異,便跟了過去,到那兒跟顏寶林身邊的小路子一打聽,這才得知,福嬪娘娘竟是不成了……」

俞馥儀才剛接了一盞荷葉燈在手上,聞言手一抖,所幸反應及時忙掌住了,不然裏頭蠟燭一傾倒,眨眼間就會燒個一乾二淨。

倒是猜到了太后會打去母留子的主意,只是時機未免有些不對,秦貴人這會子連小月子都沒出呢,便是除掉了福嬪,將大皇子交給秦貴人撫養這樣的決定也很難站得住腳,萬一司馬睿倔脾氣上來了,太后的計劃就得落空,她並非蠢人,必不會如此做。

只怕是福嬪被鄭貴妃一暗示,又見太后對小產的秦貴人依舊關愛有加未曾放棄,杯弓蛇影的,嚇出了心病來,自個把自個給作死了。

不等俞馥儀開口,穀雨先哼道:「她成不成的,與咱們娘娘有何關係?大過節的,跑來說這個,也不嫌晦氣!」

俞馥儀替李元寶說話道:「這也是他的機靈之處,若沒他在外頭打探消息,我可就成了沒耳朵的聾子,任事不知,回頭別個打上門來了,我還不明就裏呢。」

「這傢夥可誇不得,一誇尾巴就撅上天了,拽都拽不住。」穀雨朝李元寶吐了吐舌頭,然後從袖子裏掏出個荷包來,丟到李元寶身上,傲嬌的扭頭:「你差事辦得好,替娘娘打賞你的。」

李元寶朝她拱手,嬉皮笑道的說道:「多謝穀雨姐姐了。」

才剛說完,一個小太監跑進來,沖俞馥儀打了個千兒後,跑到李元寶身邊,跟他耳語了幾句,然後再次沖著俞馥儀打了個千兒後,一溜煙的自來處跑走了。

見俞馥儀疑惑的看過來,他忙稟報道:「皇后娘娘的鳳輦往景陽宮去了。」

「哦?」俞馥儀眉頭皺了起來,死人咽氣前後不幹凈,王皇后肚子裏懷著身孕,本該躲的遠遠的才是,竟然上趕著往跟前湊,圖個什麼?

福嬪能有什麼讓王皇后圖的呢?只有一個大皇子罷了,難道王皇后也打上了大皇子的主意?這下可熱鬧了。

正想讓李元寶想法子打探下戰況如何呢,王皇后身邊的姚黃突然來了,朝俞馥儀行過禮後,說道:「福嬪娘娘眼看是不成了,皇后娘娘說大家姐妹一場,好歹也去送她一送,故而已先行前往景陽宮了,也請娘娘儘快趕過去。」

「知道了。」俞馥儀應了一聲,說道:「我換身衣裳便過去。」

姚黃又去其他妃嬪那裏傳信了,俞馥儀不明白王皇后打的什麼主意,便不欲去當出頭鳥,磨磨蹭蹭的換了身月白素服,又磨磨蹭蹭的叫人準備肩輿,直拖了小半個時辰,拖到拖不下去了,這才往景陽宮而去。

*

拖了這麼久,自然沒能見上福嬪一面,卻趕上了太后與王皇后的婆媳對決。

王皇后手裏捏著張紙,慢條斯理的說道:「秦妹妹先是懷了死胎,落胎後又虧了身-子,往後恐怕子嗣有礙,臣妾也覺得她甚是可憐,只是可憐歸可憐,她想將大皇子養在膝下只怕是不成的,一來她自個還病歪歪的躺在炕床-上呢,幾時能康復都不好說,根本無法顧及大皇子,二來福嬪臨終時拉著臣妾的手,叮囑臣妾務必要好生照看大皇子,為怕旁人誤會臣妾,硬是強撐著一口氣將其寫在紙上還摁下了手印。太后若是不信,福嬪絕筆在此,您隻管使人查驗便是了。」

太后沒接王皇后遞來的紙張,而是一臉無所謂的說道:「大皇子自有乳母宮女太監伺候,無須秦貴人親力親為,不過擔一個養母的虛名罷了,並不妨礙她將養身-子。」

王皇后笑了一下,頗不贊同的說道:「太后平日裏見福嬪母子的時候不多,故而可能對大皇子的性情不甚了解。這孩子生性頑劣,福嬪妹妹為了他可謂操碎了心,若將他交與秦妹妹撫養,若秦妹妹管教吧,自個還病著,難免有心無力,若不管教吧,別說成才了,只怕要給皇室抹黑。為了我大周皇室的顏面,臣妾是斷不能將其交到秦妹妹手裏的,還請太后體諒。」

太后本就不待見福嬪母子,王皇后初一十五帶眾妃嬪跟皇子皇女來給她請安時,福嬪跟大皇子都是被排除在外的,故而現下王皇后這話一出口,她便被堵了個仰倒,擰眉沉思了片刻,才想好了反駁之詞:「既然大皇子如此頑劣,恐怕放在皇后膝下也不妥,你自個還挺著個大肚子呢,便是後頭生產了,還有宮務要料理,只怕也照管不過來一大一小兩個娃娃。」

王皇后才要張嘴,卻被太后搶先道:「哀家上了年紀,幾位長公主各有家業不便進宮相陪,哀家身邊只有皇上一個,可皇上有諸多國事要忙,閑暇之時還要忙著寵幸妃嬪繁衍子嗣,能在哀家身邊的時候也不多,哀家獨自一人,難免有些孤單,早就想養個孩子在身邊,也好廖解寂-寞之苦,只是皇上膝下不豐,僅有的三子一女都各有母妃照管,哀家也不好奪別個的心頭肉,故而隻得擱下了這個念頭。如今福嬪歿了,倒讓哀家已經熄滅的念頭重新燃了起來,索性就讓大皇子遷到慈寧宮去,養在哀家身邊罷。」

太后這是見現下沒法子幫秦貴人搶到大皇子,隻好退而求其次,先將大皇子放在自己身邊,令秦貴人與大皇子先親香起來,後頭有妥當的時機了,再將大皇子放到她的名下,倒比現在就跟王皇后撕破臉爭個頭破血流要明智的多。

王皇后哪肯讓太后如願,聞言「撲通」一下跪下來,臉上既擔憂又決絕的說道:「這恐怕不行,太后已經是有了春秋的,大皇子又頑劣不堪,若是累著氣著了您老人家,那便是皇上與臣妾的罪過了,臣妾是斷然不能答應的。」

「不答應也行。」太后冷笑一聲,隨即老神在在的說道:「男孩子頑劣些不奇怪,女孩兒就溫婉嫻靜多了,皇后不同意哀家養大皇子的話,那便等你肚子裏的公主生下來,哀家養她好了。」

王皇后肚子裏懷的是個公主的事兒,大家心知肚明,卻沒誰說出來過,不想太后竟然直接將其捅破了,對於尚抱著那麼一絲希望是太醫誤診的王皇后聞言身-子晃了晃,忿恨之餘又迅速的在腦子裏算了一筆帳,帳目出來後,她便覺得自個輸了,因為待明年生產之後,她便邁入三十歲大關了,這個年紀想再懷上身孕不容易,肚子裏的公主有可能是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子嗣了。要想得到大皇子,就得將其交給太后撫養,回頭讓太后教的與自個離了心可如何是好?未免太得不償失了些,畢竟不管是大皇子、二皇子還是三皇子登基為帝,她作為嫡母都會是母后皇太后,完全沒必要再搭一個公主進去。

王皇后咬了咬後牙槽,皮笑肉不笑的說道:「男孩子雖頑劣些,但太后是誰呀,您可是曾教導出先太子那樣睿智英明的人兒的人,便是皇上,在您跟前也規規矩矩的,還能管教不了年僅八歲的大皇子?能跟著您,那才是他的造化呢,將來必定能成才,可比跟著臣妾這個蠢笨的強多了。」

雖認輸,但搬了早夭的先太子出來,太后難免再心傷一次,如此王皇后也算搬回了一城。

先太子是太后最得意的兒子,自然中了王皇后的計,她拿帕子抹了抹眼角,略顯渾濁的目光定定的看了王皇后半晌,這才抿唇一笑:「皇后給哀家帶了這樣的高帽,哀家若不將大皇子教導成才的話,只怕要被皇后取笑了,看來哀家想不努力都不成了。」

王皇后垂首,惶恐道:「太后說笑了,便是借臣妾天大的膽子,臣妾也絕不敢取笑太后。」

太后哼笑了一聲,搭著白芷的手站了起來,吩咐道:「為母盡孝是做兒子應盡的本分,待辦完了福嬪的喪事,再將大皇子送到哀家宮裏來罷。」

「是。」王皇后應了一聲,微曲了下腿:「臣妾恭送太后。」

看戲看的入迷的俞馥儀忙蹲身,跟著其他妃嬪的節奏,齊聲道:「恭送太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