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鑒定師》第687章 破解機關盒
釉料製作的地方,是在其中一個窯廠裏面進行,完全保密,而且有著一些工人看守,裏面所製作釉料的人,都是文老最為信任的人。

能夠親眼看到這釉料的配製過程,恐怕就連文老的一些朋友都無法得到這種機會,對於文老如此的信任,陳逸也是非常的感激。

雖然陳逸可以通過鑒定這些所使用的釉料,得到其中的配製比例,但是其中一些釉料成分是經過二次加工而成的,在市場上絕買不到,而且文老能夠帶著他前去觀看,這種意義非常的大。

上一次只不過走馬觀花的先看了看,並沒有仔細了解,陳逸也是對於很多釉料配料沒有鑒定,得到了柴窯瓷器製作秘法後,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得到柴窯瓷器釉料的全部配料,然後進行製作,看看所製作出來的瓷器,究竟當不當得起華夏瓷器之冠這個名號。

雖然說在釉()3.s.料的交易市場,也是可以得到一些釉料的配料,但是,市場上的絕沒有文老這裏所用的質量好,既然有著這樣一個條件,自然要利用起來。不過最可惜的是,以他的了解,文老這裏的配料,其中只有柴窯瓷器所需的大部分,還有一小部分,這裏並沒有,需要在其他地方進行尋找。

一種瓷器的釉料配方,可以說是最大的秘密,後世所尋找的各種名窯的窯址,就是想通過研究其窯址內的一些東西,來試圖將這些古代名窯重現於世。

而柴窯沒有發現窯址,也沒有實物。這就使得任何人想要仿製的念頭打消。就算製作出來。也不會有一個人相信。

現在汝窯的窯址發現了幾個,但是所出現的卻僅僅只是一些仿製品,而真正能夠生產出汝窯的窯廠,卻是根本沒有,對於窯址的研究,根本不是一時半會,便能研究出真正汝窯的製作配料的。

同樣,一件瓷器的完美。不僅僅只是釉料起了作用,而瓷窯,還有燒製所需要的溫度掌控,都是影響最終瓷器的因素。

就像陳逸所知道的景德鎮所存在的世界最大柴燒窯,始建於乾隆年間,窯房長四十餘米,寬十九米,呈鴨蛋形,在燒製過程中,通過控制不同窯位的溫度。可以同時燒造出高低溫幾十種不同類型的瓷器,由此可見。瓷器成型所需要的溫度掌控是多麼的重要。而陳逸所得到的這個機關盒中,卻是有著最為全面的柴窯燒製過程,簡直可以說只要配料齊全,建一個這紙本上所說的瓷窯就可以開始燒了。

一旦這個機關盒打開,它所帶給世界的震撼程度,絕對不亞於王羲之真跡。

隨著文老一塊來到窯廠的釉料製作車間,這裏充滿著一種礦物質和化工原料的氣息,進入這裏都必須帶著口罩和手套,以防止有害氣體和物質的侵害。

這一個窯廠,可以說是文老窯廠中最大的一個,肩負著拉坯,上釉,燒製瓷器,製作釉料的重任。

而這釉料製作廠房也是非常的大,有著幾個不同的車間,負責生產不同的釉料,有青花料,釉上釉下彩料。

景德鎮在古代以生產青瓷和白瓷為主,其所生產出的青瓷與越窯非常相近,而文老的窯廠中,大部分生產的多為青花以及彩瓷,對於青瓷,也是在生產,不過佔的比例並不大。

雖然景德鎮以生產青瓷白瓷著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青白兩種瓷器的地位,漸漸讓給了青花瓷和彩瓷,這也是時代的需要。

當然,如果汝窯和柴窯仍然存在於世的話,那麼其雨過天青之色,絕對會為青瓷爭得地位,只不過以現在瓷器的情形來看,依然是青花和彩瓷最受歡迎。

文老所生產的那些青瓷,也是不想讓這種瓷器就此中斷而已,並不是為了銷售。

青瓷車間的一些釉料,其中有一些是陳逸所需要的,相反那些彩瓷釉料,很多都不在柴窯的配料當中。

青瓷可以說是華夏最著名瓷器的一種,以柴窯,汝窯,官窯,龍泉窯最為著名。

華夏五大名窯中,有著四種名窯都是屬於青瓷系統,汝,官,哥,鈞,而最後的定窯,則是唯一的白瓷。

不過鈞窯雖然屬於青瓷,但它並不是以青色為主的瓷器,有著許多顏色,可謂是變化莫測,不過在嚴格意義上,依然是青瓷。

只不過現在這華夏五大名窯,有的隨歷史遠去,有的只剩窯址,有的更是連窯址都沒有發現,現在的瓷器,也只是從元朝發展而來的青花瓷和各種釉上釉下彩瓷最為著名。

陳逸跟隨著文老來到一個個釉料生產車間中,觀看釉料的生產配製,釉料的配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程序,不是像普通人所認為的那樣,將一些配料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這其中有礦物原料,也有化工原料,想要讓二者合二為一,變成釉料,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陳逸將見到的一些釉料配料,還有製作所有的一些機器,全部鑒定了下來,以便於他之後配製柴窯釉料所用。

同時,在文老講解的過程中,他也是認真的聆聽,不時提出一些問題,釉料的配製,絕不是那麼簡單的,這點從機關盒中釉料的製作方法上,就可見一斑。

隨後,他們來到了青釉料製作車間,這裏倒是並不繁忙,青釉瓷器現在漸漸沒落,文老現在所用的配方,也是經過他自己改進的,至於五大名窯那種級別的釉料配方,估計就連瓷器研究院都沒有研究出來。

在這個車間,陳逸得到了柴窯所需要的幾種配料,一一鑒定了下來,並且將其工具種種都是鑒定了出來,他並不需要擁有這些配料,只需要鑒定,便可以用實體化功能複製出來,可以說這是鑒定系統強大功能的一種。

當然,這種功能的使用,也是需要大量的鑒定點予以支撐,在景德鎮,陳逸除了去了丁潤家中之外,林天寶的收藏室,包括文老的一些藏書室和古玩收藏室,他都曾經去過。

特別是在文老的收藏室,可以說是另一個瓷器展覽館,在景德鎮這段時間以來,他一共得到了將近一萬點鑒定點,將他的鑒定點總數,提升到了三萬餘點。

陳逸覺得,什麼時候得到了靈氣吸收術,他的鑒定點,會更加的多,博物館中大部分的東西,都是用展櫃密封,根本無法觸摸,就算是未來他的名氣達到一定程度,去往博物館時,或許可以觸摸到其中一些珍貴之物,但是在博物館中展覽的那些,想要用手觸碰,並不合適。

光是故宮博物院所擁有的文物,便達到了一百餘萬件,哪怕一件給他一點鑒定點,這就是一百多萬點,那是什麼概念,陳逸簡直難以想像。

只不過現在也只能想想而已,故宮中擁有的文物雖然很多,但是展出的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而已,想要全部觀看,沒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望,是根本無法做到的。

三萬點鑒定點對於陳逸來說,已然是非常多的了,現在他需要用到鑒定點的地方並不多,太極養生功的修鍊,就算他現在吸收靈氣的速度加快,一個月也用不了十點,除此之外,便是實體化顯示功能了,這段時間倒是用得非常多,大概用了將近千點。

未來可能用到鑒定點的地方,會更加的多,今年年末的時候,種在三清觀的龍園勝雪茶樹就要收穫了,除了茶葉,還會有種子,到時候他要種植的話,也是需要用鑒定點來加快時間的。

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陳逸來到景德鎮已經將近二個月,在這段時間,他每天繼續跟隨文老學習瓷器,之後便是尋找柴窯釉料所需要的材料,終於在文老的一些幫助下,他將秘法上的所有材料全部找齊。

雖然有些材料質量並不怎麼過硬,但是這畢竟只是一次試驗,最後,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配製,他費了很大的精力,才將柴窯釉料配製成秘法上所說的狀態。

釉料配製成之後,陳逸便直接鑒定了一下,這釉料是靈氣所形成的,同樣可以鑒定再次複製,這樣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接下來便是瓷器的胎體制作,現在景德鎮所使用的瓷胎,都是為白胎,而柴窯瓷器所使用的瓷胎為灰白之色,這就需要他自己製作瓷胎了。

在與文老學習的過程中,他可以說全面系統的學習了瓷器的製作全過程,從拉坯到上釉,再到燒製,之後又學習了釉料製作,對於製作瓷器坯胎,對於他來說,並不算太難。

就算是有很大的難度,為了能夠見到這千年前的華夏瓷器之冠,柴窯,也是非常值得的。

很快,瓷胎也製作完成,陳逸便靜下心來,專門為瓷胎上釉,青瓷的上釉,可以說與他製作的青花瓷和彩瓷不同,那些瓷器只需要在上面繪製出圖案就可以了,不需要完全施釉,而青瓷,便是需要將青釉,施在瓷胎所有部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