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鬼馬喜劇之王》第五十五章 《洛奇》啟動
《蛇形刁手》以一敵二,新人挑大樑,卻一路領先遙遙佔據上風。

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一百五十萬港幣,一躍成為七四年上半年最具影響力的黑馬。

導演洪京寶、主演程龍也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得功夫明星,紅遍香江。

「還是二哥眼光高,早就看出他們的潛力來了。」許貫英美滋滋的道。

「這麼說起來,那個史泰龍或許真能成名也說不定。」看到程龍一躍成為新一代的功夫明星,許貫傑也不由得對二哥的眼光刮目相看。

「現在好多影視公司都想借阿龍與三毛去拍戲,有些人還直接開支票想要挖角。不過好在二弟事先有了準備,早就同他們簽下了合同。」許貫文想起來還有些唏噓不已。

當初許貫武想要簽下這些龍虎武師時,許貫文還覺得白白花錢養一群閑人。但現在一部投資五十萬港幣的電影,竟然能夠取得百萬票房的佳績,就已經證明這些人的價值。

「那就趕快給二哥打錢吧。」許貫傑說道,「也不要他拿股份作抵押了,直接當我們兄弟的投資好了。」

「那不好!」許貫文擺了擺手,「還是按照二弟的意思,這筆錢算是用股份做的抵押。」

「為什麼?」許貫傑不解的問道。

「這部《蛇形刁手》是賺了,你開心了,覺得二弟的眼光果然不錯。」許貫文道,「那下一部影片如果賠了,你怎麼辦?到時候你埋怨他還是不埋怨他?要想不傷兄弟的感情,這筆錢就當是他抵押股份換回來的。」

「這……」許貫傑聽了大哥的話之後,沉吟了半晌,最後還是無奈的點了點頭。

他明白大哥的話雖然聽起來有些殘酷,但卻也是鐵一般的事實。兄弟之間因財失義,最後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

他也不敢肯定如果二哥投資失利,虧掉那一百萬美金,他能否還能以平常心待他。

……

《蛇形刁手》上映兩個星期,票房達到了兩百七十六萬港幣,是七四年上半年最閃亮的一匹黑馬。洪京寶、程龍也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功夫明星。

《蛇形刁手》下畫之後,《發錢寒》隆重上映。

這部打著《鬼馬雙星》姊妹篇招牌的喜劇片剛剛上映就受到了觀眾的歡迎,前兩天的午夜場就全部滿座,首日票房更是達到四十萬港幣,比《蛇形刁手》還要受歡迎。

《發錢寒》這部影片還大膽捨棄了在攝影棚布景拍攝的方式,大量拍攝外景,令看厭了攝影棚陳舊布景的觀眾眼前一亮。

劇情方面由許氏兄弟中的老三許貫英、諧星吳葯漢與老牌影星張瑛,圍繞三顆晶光璀璨的鑽石鬥智鬥勇,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其中許貫英與吳葯漢夜半時分,從房頂將人吊下去盜寶的橋段,更是被後世的美國大片《碟中諜》借鑒模仿。

而殺手浸過金色的染料之後化身金鐘罩,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橋段,更是令人大笑不已。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開頭看是鬼馬喜劇,再看卻是盜寶題材,緊接著轉入愛情題材,再來是功夫題材,最後卻是騙術題材的大雜燴電影。

如此一個四不像的影片,仗著《鬼馬雙星》姊妹篇的名頭,加上還算有趣的劇情,竟然也能夠票房大賣。

而且首周票房竟然達到了驚人二百五十萬港幣,不由得令影人大呼「許氏兄弟稱霸影壇的時代來臨!」

許貫英一躍成為僅次於大哥許貫文、四弟許貫傑的諧星,而導演吳語森因為接連執導兩部賣座大片,也隨即成為嘉禾最當紅的導演。

……

《發錢寒》上映的同時,許貫文已經將一百萬美金匯給了許貫武。

收到資金之後的許貫武立刻啟動了《洛奇》這部電影的拍攝工作。

許貫武知道在好萊塢自己是一個陌生人,為了保證自己的投資利益不受損害,他特地去保險公司進行投保。

好萊塢為了保證投資人的利益不受損害,也有專門保險公司提供「完片擔保」。他們會事先審核這部電影的投資,確保劇本、拍攝日程、預算的合理性。然後在拍攝期間監督各項支出,在影片出現超支、擱淺或放棄時向投資者提出賠償。

完片擔保制度,可以保證每一筆資金都切實的落到實處,而不用擔心會被其他人私吞。

許貫武在付出了相當於電影投資2%的資金之後,成功投保,並請到了保險公司中一位對影片拍攝相當了解的工作人員。他負責在拍攝現場監督每一筆錢的花銷,確保許貫武的資金用到實處,不被浪費。

而好萊塢大量富餘的人才,也為投資人拍攝電影提供了相當便利的條件。

你只要向影視演員協會叫一筆錢,他們就會很快為你提供大量的演員資料,供你隨意挑選。

導演工會也會按照你的要求,為你提供合適的導演。同樣其他劇組成員也是這樣招聘,很快《洛奇》這部電影的劇組就籌備完畢,拍攝正式開始。

……

許貫武開始時候也沒想到在美國投資拍攝電影會如此的順暢,除了掏起始資金之外,其他全不用自己操心。

好萊塢為了保障製片人、導演、演員、劇組人員的權利,定下了條條制度。

當所有人都按照既定的制度工作時,完美的就好像上緊發條的鐘錶一般。

「怪不得好萊塢電影會如此的發達,他所訂立的各種制度基本保證了各方面的權益。令所有人有規可循有法可依。」許貫武不禁有些感慨。

香港電影的衰落雖然有種種原因,但是管理混亂絕對是比較重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王佳衛拍攝一部《阿飛正傳》花了老闆鄧光容四千萬港幣,拍攝的膠片時長近四百個小時,但絕大多數都根本沒有用上。

結果這部耗資四千萬準備拍攝上下兩集的巨作,隻拍了上半部就耗盡了四千萬的投資。而上映之後更是隻堅持了兩星期就下畫。

香港本地票房只有九百萬,當場令大老闆鄧光容吐血住進醫院,更令影之傑電影公司宣布破產倒閉。

而像王佳衛這般浪費投資者錢財的案子非止一例。

九十年代,台灣八大片商見港片市道旺盛,於是紛紛投入大筆資金,使得香港影壇如鮮花綴錦烈火烹油,繁盛一時。

但到九四年台灣片商卻紛紛撤資,雖然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元素,但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有超過兩百部電影違約跳票,令台灣片商損失慘重。

兩百部電影,每一部就算隻投資五百萬港幣,全部核算在一起也將近十億港幣。損失如此之慘重,片商怎麼敢再投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