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鬼馬喜劇之王》第五百四十章 春節檔期
時間進入到八零年,受中國宣佈要收回香港主權等的影響,香港表面上風平浪靜歌舞昇平,但私下裏因為擔心香港回歸之後的前途,所以英資洋行陸續開始撤出香港。

許氏在此時反而決定加大對內地的投資力度,在新華社香港分社舉辦的聯歡會上,許貫武提出要在今後五年之內,向內地投資二十億港幣的巨款。

如此大手筆的投資不禁令梁社長開心不已,而許氏因為本身並不涉足製造業,所以在投資方面多以土木工程為主,尤其是願意投資建設公路等民生設施,更是讓梁社長欣喜不已。

要知道去內地投資的港商雖然都宣稱愛國,但其實還是以賺錢為主,尤其喜歡投資短平快的加工業,最好是半年建廠,一年開工,兩年回本兒。而像許貫武這樣願意投資在公路建設這種工期長、見效慢、風險大、耗資巨的長線項目的港商,可謂是絕無僅有了。

聽到梁社長一連串的感謝之聲,許貫武卻實在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可是知道未來內地的公路收費將會何等的喪心病狂,幾乎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收費站密密麻麻好像蜂巢一般。

許氏選擇投資公路等民生項目建設,就是為了今後可以參與到公路運營,那可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金礦。只是在八零年代人們的目光還沒有看的那麼長遠,所以將修橋鋪路視為善(SHA)人(ZI)才做的事。但等到九零年代之後,修橋鋪路等民生工程,卻是沒有關係根本就參與不進來的項目了。

許氏能在眾人發覺之前就投入到民生項目建設方面,不單為自己掘了一座永不幹竭的金礦。而且也可以同當地政府打下良好的關係,為將來許氏進軍內地鋪平道路。

……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喜氣盈盈。

春節檔期,硝煙瀰漫。許氏兄弟的《富貴人間》隆重上映,講述令香港人又愛又恨的股票的故事。

嘉禾推出喜劇片《林亞珍老虎魚蝦蟹》,由著名影星蕭芳芳擔任主演,劇情鬼馬,情節荒誕,有些類似許氏兄弟鬼馬喜劇的味道。

導演吳語森因為之前同許氏合作過《鬼馬雙星》等電影。所以也從許氏兄弟身上學到許多東西,拍出來的喜劇電影之中自然也有不少模仿的情節。

雖然吳語森其實內心裏並不想拍這種喜劇片,他最想的還是去拍武俠片和槍戰片,因為他的老師可是大名鼎鼎的大導演張徹。可惜的是嘉禾卻因為他拍的幾部喜劇片賣座,所以已經將他視為喜劇片導演的不二人選,所以死活不同意他去拍攝槍戰片。所以讓吳語森這兩年過的非常疲憊。

雖然他的電影取得不錯的票房,雖然他在公司也算受重視,但是不能拍自己想要的作品,卻只能拍這種令人討厭的粗俗喜劇,讓他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沒意義。

邵氏推出的電影則是李翰祥大導演拍攝的《徐老虎和白寡婦》,以及華山導演的《靚女多情》。

《徐老虎和白寡婦》改編自灣灣小說家高陽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清朝揚州私鹽販子徐老虎。與清廷官員李振彪之間的愛恨情仇。說是武俠片其實倒不如說是傳記片,將徐老虎從一文不名成長為揚州私鹽販子首腦的過程刻畫的相當細膩。

而徐老虎與白寡婦之間的情義也是令人動容,其中尤以恬妞飾演的白寡婦一角兒,有勇有謀有情有義,不愧是江湖奇女子令人敬佩。

而這部電影其實也有些《刺馬》案的味道,徐老虎,李振彪,與白寡婦的相公,之前曾經是結拜三兄弟,只是李振彪隨後進了清廷做官。而徐老虎兩人則拜揚州當地的幫派首領為師,從此做起了走私私鹽的買賣。

因為鹽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歷代朝廷為了賺錢都會對鹽課以重稅。官鹽貴民眾幾乎吃不起,於是暴力的私鹽買賣就大行其道。歷朝歷代朝廷對打擊私鹽的力度從不手軟,而私鹽販子也知道自己做的是殺頭的買賣。所以不是膽大包天的狂徒根本幹不了。

這也使得私鹽販子中經常出現梟雄人物,遠的有唐朝末年的黃巢,一首「我花開後百花殺」,讓人聽了之後不禁菊花一緊。近的有明朝開朝太祖朱元璋,和他爭天下的陳友諒,張士誠等,其實也都是私鹽販子出身。

白寡婦的相公再一次走私私鹽的買賣中被殺,白夫人也就從此成為了白寡婦。徐老虎隨後接任了鹽幫的首腦,並且與白寡婦二人產生情誼,二人一個有勇一個有謀,將私鹽生意越做越大。

李振彪初進清廷做官,也不過只是個小吏而已,藉助義兄弟徐老虎等人的資助,逐漸爬到揚州巡河營的都統,從此大權在握志得意滿。

徐老虎和白寡婦的私鹽生意也因為李振彪的庇護越發做大,聲勢日隆。只是兩人的感情卻又面對重重困難。第一難就是白寡婦是徐老虎義兄的妻子,江湖規矩,朋友妻不可欺。徐老虎和白寡婦雖然彼此愛慕,但因為懼怕世間蜚短流長,所以也只能發乎情止乎禮,不敢越雷池一步。

兩人積累的財產雖然越來越多,旗下的弟兄也是越聚越多,但是兩人卻還是感到不開心。正在這時候,因為揚州鹽幫的私鹽買賣太大,已經驚動了朝廷,總督喝令李振彪清鹽幫。李振彪為自己頭上頂戴著想,不顧兄弟結義之情,開始大肆查扣鹽幫的生意。

白寡婦為了牢中兄弟著想自願前往衙門認罪,將所有過錯一人扛起。李振彪未免夜長夢多,於是送一杯毒酒鴆殺了白寡婦。徐老虎聽說之後傷痛欲絕,召集手下兄弟立志要為白寡婦報仇……

《徐老虎和白寡婦》本是一部在熱賣的歷史小說,邵氏買來之後又請對清宮戲精熟的李翰祥大導演拍攝,果然拍的古色古香。無論人物的服裝造型,言談舉止等,都有些清朝時代的影子。

只是這部電影也只是李翰祥大導演在邵氏的最後一部作品了,因為他老人家正打算秘密前往內地拍攝電影,心早已不在邵氏了。李翰祥大導演拍戲歷來是虧本的少。賺錢的多,雖然當年在灣灣創辦國聯虧了一筆,但其實並沒有讓他損傷筋骨,回到邵氏之後陸續拍了一系列的賣座電影,手中已經積攢了很大一筆養老金。

再加上他知道自己有心臟病,還不知道究竟能再活多少年。所以錢財對他來說已經是小事,他更想要做的卻是拍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這其實也是每位電影人的理想。

只是他的理想在邵氏卻行不通,因為邵氏現在減產的厲害,電影投資都是減了又減。像李翰祥導演的清宮戲,所需的佈景,服裝都是要精挑細選的。連皇帝座下香爐的多少都要有據可查,自然這樣一來成本也是大大增加。

李翰祥大導演起初一部《傾國傾城》賣了大錢,也讓飾演小太監寇連才的薑大維獲獎。邵氏見狀自然馬上又投資他拍了《傾國傾城》的下部《瀛台喋血》。只是這部《瀛台喋血》倉促拍攝,不僅劇本莫名其妙,而且佈景,服裝,道具等也不盡如人意。

這其實也是香港電影的通病。一部電影火了立刻亂七八糟的跟風作品全都冒出來了,大家都只是想趁著這股東風賺錢而已,誰又會想到要小心呵護培養這種題材呢?

《瀛台喋血》準備不足便倉促上馬,再加上李翰祥導演當時已經心向大陸,所以拍攝本片時候也是有些漫不經心。一連串的不如意使得《瀛台喋血》這部電影票房慘敗,也讓邵氏從此斷了再投資清宮戲的心。

李翰祥大導演卻是最好清宮戲的,邵氏從此拒絕再拍清宮戲令他非常不滿,只是胳膊又如何能擰得過大腿,所以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平時就隻拍些風月片。笑片等應付差事,雖然票房都非常不俗,但李大導演心中的鬱悶卻是可想而知。

恰在這時,李導演的《傾國傾城》通過多種渠道流入內地,被內地的電影人看了之後。頓時驚為天人。人們都不相信以香港那麼小的地方,怎麼還能把清宮拍的如此大氣?僅靠佈景就能拍的如此好看,那如果真到故宮來現場取景的話,那還得了?

於是內地電影人就有了想和李導演合作的意思,李導演也是非常想回內地走一遭的,畢竟他從小就是在內地長大的,自然對那裏有很深的感情在。於是在去年他就秘密返回內地多趟,商量與內地合作拍戲的事情。

開始時候李翰祥導演打算拍老舍的《茶館》,因為李翰祥和老舍同是北京人,李翰祥又對老舍的作品比較欣賞,曾經在《風花雪月》一部電影中,改編了老舍的中篇小說《月牙兒》。

只是《茶館》題材過於敏感,實在是不好改編,所以李翰祥導演的第一次合作擱淺,不過他很快就又淘到了一本新書,就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

……

華山導演的《靚女多情》其實也是一部青春愛情喜劇,跟風《公子多情》、《矮仔多情》等愛情喜劇片。自從許氏的《公子多情》熱映之後,香港一時間出現許多《XX多情》的電影,都是愛情喜劇題材的電影,不過質素卻是判若雲泥,天壤之別。

其中除了曾智偉的《矮仔多情》比較有新意外,其他電影都是粗製濫造的居多。不過因為掛著《XX多情》的名頭,所以倒也小賺了一筆。

如今邵氏就是看著這種題材的電影眼熱,所以便投資拍攝了這麼一部《靚女多情》。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電影的主演,卻是今年佳藝電視台舉辦的東方小姐選美的季軍鍾楚紅。她雖然只是獲得了季軍,但因為天生麗質難自棄,一進邵氏之後馬上受到力捧,第一次拍電影就擔當主演,可謂是鴻運當頭。

只是可惜鍾楚紅雖然魅力無雙,但是因為《XX多情》題材的電影已經拍爛了,邵氏跟風也實在慢人一步,所以這部《靚女多情》上映之後,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相反許氏兄弟的《富貴人間》,因為講述香港市民最熟悉的股市,再加上之前積累的良好口碑,上映之後馬上受到力捧。

而吳語森的《林亞珍》也是相當接地氣,加上蕭芳芳自身的名氣,使得這部電影上映之後,票房也是節節攀升。

最可惜的就是邵氏的《徐老虎和白寡婦》以及這部《靚女多情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