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在好萊塢》第七百七十一章 該換男主角了
荷裡活擁有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一個產業體系,每個職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由這個工業體系決定,這是最基本的產業資源調配問題。

職業影評人本身就是電影工業產業體系中的一環,現在與過去最大的變化,無非就是地位的改變。

往前推十幾二十年乃至三十年,處於職業影評人頂端的那些知名影評人,說他們的影評直接關係到一部影片的成敗甚至是生死都不為過,那是一個知名影評人呼風喚雨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裡,就連芝加哥這樣的大都市,都拿出一條路用羅傑?艾伯特的名字來命名。

為了商業利益,荷裡活的製片和發行公司,自然會與他們處好關係;為了得到好評,荷裡活的大牌影星們在他們面前有時也要低頭。

同樣,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收入就來自荷裡活。

詹金斯影業剛剛起步時,這一塊業務由朱麗斯?斯圖爾特負責,每一次試片會不但要為影評人提供往返程機票和三星級以上酒店的住宿,還要準備精緻的禮品,並且根據每個影評人的地位,進行利益交換或者利益輸出。比如,知名影評人除去供稿的媒體提供的稿酬外,荷裡活的公司還會根據對方影評的長短和對影片的讚譽度,送上往往遠比稿酬要多的一份酬勞。

當然,這筆公關費用也可以省下來,不過下一部影片的專業口碑……

雖然大洋兩岸的電影業有著眾多區別,但在公關費用方面,其實還是有共通之處的。

說白了,在網絡還沒有興起的時代,這些傳統影評人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現在的網絡水軍。只是要獨立和高級很多。

開放式的網絡和主體觀影人群的更新換代,可以說是造成職業影評人地位急劇下降的最大原因。

從現在的荷裡活六大廠牌再到任意一個小型的電影工作室,沒有人喜歡這些趴在自己背上吸血。還時不時就會對自己冷嘲熱諷的吸血鬼。

所以,當瑞恩擁有了迪士尼這個龐大的平台。又停止了與絕大多數職業影評人的合作,旗下的商業大製作還在他們的攻擊中繼續大賣時,荷裡活與職業影評人之間,已經出現了一道無法彌補的鴻溝。後面的一切也就順理成章的出現了。

影響不到作為市場主流的新生代觀影群體,又不被荷裡活六大廠牌待見,寫出的專業影評缺乏關注,各個媒體平台與他們解約可以說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便現在不出現。未來依然會發生。

不要說職業影評人,就連上個世紀影響力巨大的電影雜誌,如今都到了死亡的邊緣,

著名的《首映》雜誌上半年停刊後,全美幾乎已經沒有大眾化的電影期刊了,而行業性更強的《荷裡活報道》和《綜藝》,日子一樣不好過。

毫不誇張的說,影評人這個職業已經被整個電影產業徹底邊緣化了。

不過,瑞恩清楚影評人不會消失,未來必然是一個大眾參與乃至『人人都是影評人』的時代。這樣的時代也不可能再出現影響力極大的知名影評人。

像大衛?登比、托德?麥卡錫和羅傑?艾伯特這批影評人,只能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當然,現在的影評人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

比如他們的評論。從一定程度上,還能影響到那些以老頭子為核心組成的學院評委。

這也是迪士尼還在資助少數幾個大洛杉磯地區的影評人的主要原因。

同樣,這批經歷過所謂黃金年代的老頭子,與一些老牌影評人還是有點交情的,也不想這個行業徹底的消融。

比如,荷裡活眾所周知,現在學院的輪值主席弗蘭克?皮爾森和托德?麥卡錫就是幾十年的一對好基友。

在《綜藝》《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平面媒體紛紛與旗下的影評人解約後,現任學院主席弗蘭克?皮爾森從正在度假的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專門飛來了威尼斯。

橢圓形的大廳曲線優美,整個大廳無一根立柱。視野開闊;金色的裝飾、棕紅色的地毯,無聲地詮釋『低調的奢華』。二十英尺高的頂棚上,是一盞盞明亮的意大利式吊燈。

吊燈的下面。十多張橡木圓桌寬鬆的排成了兩排,穿著正裝的侍應生們在其中來回穿梭,為來賓送上一道道精雕細做而又精緻美味的意大利菜肴。

這是瑞恩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辦的一個派對,也是《黑天鵝》的公關行動之一。

換句話來說,這也是一個交際派對,大部分來賓都是淺嘗輒止,很快就放下了刀叉。

看了看身邊,瑞恩正與學院主席弗蘭克?皮爾森低聲說著什麼,娜塔莉端起酒杯站了起來,這是為她舉行的派對,她這個女主人自然少不了交際應酬。

她能說多門語言,雖然談上不上流暢精通,但簡單的問候致意卻不是問題,帶著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娜塔莉在餐桌間來回遊走,與一個一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客人交談。

偶爾她還會回頭去看主桌那邊,瑞恩始終在跟那幾個來自荷裡活的老頭子說話。

輕輕嘆了口氣,娜塔莉清楚,在瑞恩心中,奧斯卡比威尼斯電影節重要太多了,他優先保證的肯定是奧斯卡小金人。

當然,她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嗨,喬治。」

同喬治?克魯尼碰過酒杯,娜塔莉輕輕抿了口紅酒,「沒想到能在這裏見到你。」

「我正在意大利度假。」

喬治?克魯尼優雅的聳了聳肩,「接到瑞恩的邀請就過來了,我在意大利還有些人脈,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

「一定會。」

話是這麼說,但娜塔莉絕對不會輕易開口,她知道一旦讓對方幫忙,欠下人情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瑞恩。

為了幫自己實現夢想,瑞恩做的太多太多了。

娜塔莉又回頭看了看主桌那邊,當年那個戲言要給自己十個劇本的男孩,正在兌現諾言,一步一步將她推向最高的地方。

搖了搖頭,娜塔莉散掉心中湧上來的那些不甘心,與走過來的蓋爾?加多招招手,兩人一起走到了稍稍安靜些的地方。

「蓋爾。」她的棕色眉毛落下來皺在一起。

「發生什麼了嗎,娜特?」

「你不覺得我們應該進一步擴大交際圈嗎。」娜塔莉棕色的眼睛閃爍不停,「建立一個互通有無,在大方面能維持基本一致的聯盟。」

「你的意思是……」蓋爾?加多立即明白了,「像澳大利亞幫,英國幫那些人那樣?」

「對啊。」

看到娜塔莉點頭,蓋爾?加多嘆了口氣,「你不知道嗎,娜特?」

「什麼?」

「你,我,斯嘉,克裡斯汀……總之,還有其他幾個與迪士尼關係密切的人。」…

見到一個侍應生從旁邊經過,蓋爾?加多停了下來,等對方走遠後,繼續說道,「都被人叫做『迪士尼幫』。」

挑了挑眉毛,娜塔莉卻沒再說什麼,自己身上的迪士尼烙印是怎麼抹也抹不掉的。

「我的意思是……」她轉身準備向著主桌走去,「我們應該聯合更多猶太裔或者來自以色列的演員。」

「好吧。」

蓋爾?加多贊同的點了點下巴。

自己那兩個一生的對手,一個是澳大利亞幫的領軍人物,一個是荷裡活時尚界的標誌,自己也總要有獨屬的圈子。

對於娜塔莉的這些想法,瑞恩了解的不多,但就算知道也只是會揶揄幾句,地域和族裔的認同在全世界普遍存在,荷裡活的演員們也經常性的以這種方式抱團,在某些事件上面共同進退。

當然,娜塔莉和蓋爾?加多的族裔,在荷裡活天生就有那麼點優勢。

「弗蘭克,我想你應該知道。」

對方專程飛到威尼斯,為的就是影評界的老朋友,瑞恩也明白這一點,「雖然我很不爽羅傑?艾伯特對《變形金剛》的惡毒攻擊,但我還不至於跟所有影評人過不去,《綜藝》與托德?麥卡錫解約這件事,與迪士尼沒有關係。」

弗蘭克?皮爾森跟托德?麥卡錫是幾十年的好朋友,這在荷裡活並不是秘密。

「瑞恩,影評人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弗蘭克?皮爾森緩緩放下了刀叉,「他們是電影產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我明白這一點。」

瑞恩只是不重視影評人而已,他又沒有那種將一個職業消滅掉的亂七八糟的想法,「影評人不會消失,而且藉助網絡,影評人的群體會迅速擴大。」

可惜,專業影評人的影響力和生存空間,會被擠得越來越小。

這話不說,弗蘭克?皮爾森這種業內人士也明白,「時代變了。」

他搖了搖頭,直接說道,「我記得沒錯的話,ab電視台有個晚間電影推薦欄目,收視率一向不錯,我昨天與托德通過電話,他暫時不想退休。」

對於這些話,瑞恩能夠理解,從公眾人物變成無人理睬的退休老人,恐怕沒幾個人能接受,名利場的影響不是那麼好擺脫的。

垂下眼瞼,僅僅思考了幾秒鐘,瑞恩說道,「我會跟節目的編導組打招呼。」

弗蘭克?皮爾森立即笑了,但瑞恩忽然抬起眼瞼,看著他說道,「弗蘭克,不知道你看了《黑天鵝》沒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