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在好萊塢》第四百五十五章 今天我請客
迪士尼的事情急不來,雖然不知道邁克爾?艾斯納在等什麼,但瑞恩同樣在等,等待最為合適的出手機會。

現在有皮克斯工作室這個共同利益所在,迪士尼董事會顯示出了少有的團結,甚至連羅伊?迪士尼都跟邁克爾?艾斯納開始了合作,一個強大而又沒有內部問題的華特迪士尼,絕對不是瑞恩自己就能撼動的。

但瑞恩清楚它的癥結所在,因為九十年代中的總裁事件,邁克爾?艾斯納其實留下了巨大的隱患,而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前caa的巨頭兼他的好友邁克爾?奧維茨,那天價的合同和離職金以及完全不符合法定程序規定的任命,一旦爆發出來,這位善於玩弄權術的暴君,就會面臨不小的麻煩。

要知道,這筆接近了兩億美元的巨款,哪怕到現在都沒有付清,任何一個迪士尼的股東,都有權利向法院提起相關的訴訟,從而追究違背公司制度、以個人意志推動了邁克爾?奧維茨任命的人責任。

在這個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管理者隨意揮霍股東的錢,可不是隨意幾句辯解就能抵消的。

瑞恩已經讓人秘密的聯繫了迪士尼的一些散戶股東和小投資商,只等合適的時機。

或許曾經的他隻想無憂無慮的過完這一生,但無論最大的興趣是電影也好,還是想用事業壓製感情上的反彈也罷,既然幾年前選擇了最為艱難的一條路。那他就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一直到實現的那一天。

屬於我的終歸就是我的,誰也搶不走,逃也逃不掉。

如同自我催眠一般,瑞恩嘀咕完這句後,散去了滿腦袋的思緒,重新放在了面前的文檔上面。

就在七月下旬的時候,詹金斯影業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合作的《木乃伊2》也登陸了北美,這個被迪士尼管理層否決了的喜劇冒險系列,展現出了巨大的魅力。首周就收穫了接近六千九百萬美元的北美票房。到現在僅僅上映了三周多一些的時間,就超過了前一部在全美取得的一億七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這部電影在商業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為數不多的續作能超過前一部的真人電影,電影的導演斯蒂芬?索莫斯藉助這兩部《木乃伊》。一躍成為了荷裡活第一流的商業片導演。

或許是這個帶有魔幻色彩的系列的成功。斯蒂芬?索莫斯與環球影業簽下了一份新的導演合約。環球影業雄心勃勃,計劃以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打造一部史無前例的的怪物電影。

這個項目還沒有正式確定名字。瑞恩推測,應該就是把環球坑慘了的《范海辛》。

他隱約記得,前世這部電影的製片成本應該超過了一億五千萬美元,好像隻換回來三億美元多一點的全球票房,最後的結果比《珍珠港》還要淒慘……

儘管跟環球的關係還不錯,瑞恩卻不會多說什麼,隨便乾預別家公司的正常經營,無疑是非常令人厭惡的行為。

除了斯蒂芬?索莫斯外,男女主角同樣是荷裡活關注的焦點,其中蕾切爾?薇姿早在第一部結束的時候,就成為了英國媒體口中盛開在荷裡活的英倫玫瑰。

這樣的形容並不過分,但艦隊街嘴裏的英倫玫瑰未免多了一些,明年《珍珠港》上映後,荷裡活肯定又會多一位英倫玫瑰。

蕾切爾?薇姿是幸運的,在《木乃伊》所有的演員中,她甚至超過了男主角,成為了最紅的一個。

而這個系列的成功,同樣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就在拍攝完續集後,這位來自劍橋的才女,以高達一千三百萬美元的片酬,接拍了德國一家製片廠投拍的戰爭大作。

這部大製作的製片預算原本是六千八百萬美元,集合了裘德?洛、拉塞爾?費因斯和蕾切爾?薇姿三大荷裡活當紅影星,後期製作時製片方甚至追加投資到了九千五百萬美元。

因為派拉蒙影業擔任了影片的發行商,瑞恩多少聽說了一些消息,來自法國的導演讓?雅克?阿諾先生,勢要把這部叫做《兵臨城下》的電影,打造成發生在前蘇聯的戰爭史詩,甚至號稱要在票房上面徹底掀翻《拯救大兵瑞恩》。

法國人拍攝商業大作,除了呂克?貝松外,有幾個人成功過?

至於選擇了聖誕檔的《兵臨城下》,除非電影改頭換面,否則肯定還是世紀之交最失敗的大製作電影之一。

但這種可能明顯不存在,瑞恩從現在零星出現的宣傳中得知,電影還是前蘇聯和納粹德國兩個狙擊手的對決。

僅僅是這個命題,就是電影的一大敗因,電影中除了蘇聯人就是德國人,就連三個主演都是英國人,一個美國人都看不到,雖然北美的觀眾越來越開放,但這種充滿了法式浪漫主義的『外國』電影,肯定無法引起太多人的興趣。

哪怕到今天,美國的自由主義和孤立主義依然盛行,在這些人眼中,蘇聯人和德國人打死打活,跟他們沒有一美分的關係。

電影深受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瑞恩深知這一點,像《兵臨城下》這種電影,失敗的不僅僅是電影的內容。

《木乃伊2》大獲成功,斯蒂芬?索莫斯從原來的小導演成為了一線商業片導演,因為當初做出了投資決定的關係,瑞恩成為了很多編劇和導演遊說的對象,畢竟選擇進入這個名利場的人,無不想著名利雙收。

凡是遇到這種人,只要不是有特別緊急的事情,瑞恩都會選擇傾聽對方說幾句,對於有可能帶來收益的事情,他一向很熱心。

這與外界傳的什麼扶持新銳導演和發掘編劇人才沒任何關係,決定這一切的僅僅是利益。

瑞恩沒想到的是,雷德利?斯科特竟然成為了遊說人群中的一個。

下午的時候,他去了剪輯室,查看《角鬥士》的後期進度,以及為電影做好的一些片段配音,等忙碌完這些休息的時候,雷德利?斯科特找他單獨聊了起來。

「你的意思是……」

休息室裡,瑞恩放下了咖啡杯,看向對面的雷德利?斯科特,「想要把馬克?包登先生的紀實報道《黑鷹計劃》改編成電影?」

「沒錯,就是索馬裡事件。」雷德利?斯科特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拍攝《角鬥士》之前,就有了初步的打算,我已經跟傑瑞?布魯克海默達成了相關協議,他正讓人著手改編劇本,布魯克海默影業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投資,所以我們需要找合適的合作方。」

「雷德利,你預計投資有多少?」瑞恩想了下後,問道。

「估計在八千萬美元左右。」對於絕大多數導演來說,這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數字,但相比於《角鬥士》近一億美元的製片成本,雷德利?斯科特顯然不認為這是一個大數目,「瑞恩,相信你肯定聽說過這次事件,我認為它很有市場……」

在拍攝《角鬥士》的時間裏,雷德利?斯科特顯然把握到了瑞恩對於電影的看法,他不提任何藝術和現實方面的意義,直接說到了電影的市場價值。

前世雷德利?斯科特的這部大作,瑞恩自然看過,印象也極其深刻,這部電影沒有《拯救大兵瑞恩》的煽情回憶,也沒有《現代啟示錄》的痛苦反思,有的只是戰爭,真實而殘酷的戰爭。

而雷德利?斯科特本人,更是憑藉這部電影又一次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哪怕是到了現在,瑞恩還隱約記得那句堪稱經典的台詞——只有對不起國家的軍人,沒有國家對不起的軍人,我們宣誓效忠的是深愛的國家,而不是該死的政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電影具備了大賣的潛力,卻生不逢時。

電影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在《黑鷹墜落》身上,得到了非常恰當的詮釋。

如果這部電影在前兩年或者說今年,甚至是明年夏天以前推出,只要別把戰爭片拍成文藝片,收回成本根本不是問題。

但問題是,現在電影肯定無法趕在明年夏天前上映了。

《黑鷹墜落》現在還停留在規劃階段,戰爭電影往往需要極長的前期準備,年底前能夠開機就不錯了,而且雷德利?斯科特在《角鬥士》上映前,也不可能扔掉後期製作,跑去拍攝另一部電影。

這樣的話,電影拍攝加上後期製作,哪怕是以最快的速度,像《角鬥士》這樣加班加點,上映也要到明年的感恩聖誕檔了。

那時北美的觀眾,還有多少人願意看到自己國家失敗和同胞被人屠殺的電影?

當然,電影可以押後,問題是明年的那次事件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兩到三年內都不會有明顯的改觀,這部電影上映的結果可想而知……

這可是高達八千萬美元的投資,就算是布魯克海默影業可以分擔一部分,還有後期的宣傳營銷呢。

難道要靠漫長的碟片市場和電視播放權來收回投資?

在瑞恩委婉的『需要考慮』的話後,雷德利?斯科特不免有些失望的走出了休息室。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