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美人歸》24.謀殺計劃中
?朱欽覺得今天的朱妙華懂事許多,心中欣慰,就和朱妙華說了一句好話,道:「自去年底,傳出皇上要為諸位皇子選妃,像我們這樣的人家,為護皇家的顏面,總是不好在這檔口嫁女,因此這一年是耽誤了你。」

朱妙華要當一個孝順的女兒,面對朱欽,精緻的小臉滿含孺慕之情,道:「諸府都因為這件事情自動停了嫁娶,女兒不敢這樣想。父親對皇上的一片忠心,女兒也明白。」

朱欽和顏悅色,繼續道:「你的終身大事,你無需聽你祖母和你母親置喙,你是我的女兒,我當親自為你操持,這耽誤的一年,我也會補償你,總叫你嫁得風光。」

朱妙華底下頭來,默而不語。

前世九龍四鳳冠都戴過了,任何的風光,都不能和做皇后的風光相比。所以朱欽以為的風光,朱妙華是不會看上的。

朱欽錯把朱妙華的抗拒當做了女兒家的嬌羞,點頭露出讚許之色,起身離去。朱欽沒有看見,朱妙華在抬起頭來的時候,烏睫一閃,黑眸一眨不眨,眸中都是狠絕。

凝碧進屋收拾茶盞,看到這樣陌生的朱妙華都停足不敢上前。

朱妙華毅然決然的轉身向頤安堂走去。

有些人,在還沒有成為威脅的時候就要消滅掉,那樣她才可以做一個真正風光的皇后!

一路上,朱妙華把仔細思量了兩天的話又琢磨了一遍,才走到蔡氏面前。許氏也在蔡氏身邊,一手托著消腫的葯帕捂著被朱欽打腫的側臉,和蔡氏還不死心為景王妃的事籌謀著。

蔡氏的眼睛落在屋中一個二等丫鬟的身上。這個丫鬟丹唇細齒,翠發峨眉,一身肌膚柔滑細膩,是整個宣國公府姿色最好的丫鬟,而且這個丫鬟平日從不放在外頭伺候,現在才是用她的時候。

既然錢不夠,就用人來湊。

蔡氏籌措銀子,是要賄賂皇上身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承恩,那一位大太監喜歡銀子,也喜歡身材嬌小,模樣嫵媚的女人,這個丫鬟歌扇正是這一款的女人。

歌扇送給了馮承恩,不到三年就病死在了馮宅,朱妙華知道這個丫鬟最後的下場,不過朱妙華最後陰差陽錯的指給了襄王,也有馮承恩的美言,所以朱妙華只是像貨物一樣的再次評估這個丫鬟的價值,頗為滿意的頷首。

屋中閑雜人等都退下,蔡氏迫不及待的拉起朱妙華的手,指著許氏的臉對朱欽一通抱怨,無非是說些朱欽不孝不慈的話,然後再老生常談的灌輸朱妙華若是當上景王妃的話,當初昭貴妃對她們祖孫三人的欺壓,終究是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朱欽的二姐昭貴妃死前也沒有認下許氏這個弟媳,臨死前最後一刻,許氏大著近十個月的肚子進宮侍疾,在場諸位嬪妃誥命女史在側,昭貴妃看都不看許氏一眼,抓著皇后的手道:許氏德行有虧,不配為朱家塚婦,我死之後,不準許氏來靈前祭拜,若不尊此諭,就是對先帝貴妃不敬。

昭貴妃用她生前最後的榮耀,狠狠的扇了蔡氏許氏一個耳光,同時也成為了朱妙華出生的原罪。朱妙華小時候和別府的閨秀同處,沒少因為這件事情當面被人嗤笑,後來朱欽位高權重,大家閨秀們年紀漸長也學會了虛與委蛇,這樣的嗤笑之言才沒聽見了。

所以朱妙華的野心,也不是一天練成的。朱妙華由著蔡氏絮叨完,臉上也露出憤恨的神情道:「當年李氏要是沒有懷著朱家的骨肉出府,母親取她而代之,二姑媽也不會那樣難以接受吧,二姑媽不承認母親,說到底是要告誡世人,朱家的嫡長女到底是誰!」

「那丫頭早就姓李了,你才是朱家的嫡長女。」許氏不顧唇角破裂連忙道。

朱妙華睨了許氏一眼,咬著唇道:「母親,我是你懷胎七月而產的,還是你足月分娩的?人人一張口,錯就錯在你不該進朱家門之後七個月就生下了我!」

蔡氏對許氏目露不滿,憤而拍案。

當年,蔡氏確實是要把許氏留給兒子,但許氏和朱欽乾的那事,是背著她偷偷摸摸乾的,李家的人最重規矩,直而不曲,若不是李家出事了,這樣的偷偷摸摸只會偷雞不成蝕把米,許氏無德在先,連妾也當不成,本來蔡氏是在等,等李氏三年還生不了孩子,為子孫計,就正式讓朱欽納了許氏為妾。後來李家出事了,朱家的塚婦當然要換一個,偏偏許氏先壞了身子,還懷上了身孕,這就落下了把柄。

許氏縮著身體,心裏委屈也不敢分辨,話說回來,要不是她懷了身孕,朱欽娶不娶她還兩說呢。要不是朱欽已經娶了她,朱欽還想去蜀中把李氏接回來。

總之時也命也,這個結,就是要這樣結著的。

朱妙華雙眸掙圓,咬著牙對蔡氏道:「祖母,有她在,我這個嫡長女當得就沒有底氣;如果有一天她回來了,不是時時提醒我的難堪嗎?」

蔡氏對李氏生的李斐還沒有那麼放在心上,道:「她不會回來了,黔國公府那邊說,她八九不離十是要嫁給當地的千戶……」

「一個武將,沙場喋血的要是早死呢!黔國公府不會任由她年紀輕輕就在滇地守寡一輩子。」前世的自己和現在重合,朱妙華身體輕輕顫抖,臉上的肌肉隱隱的抽動,目光之中帶了懼怕道:「大姑媽三姑媽那樣重視她,會給她鋪一個錦繡前程!」

面對這樣的朱妙華,許氏都有點愕然的道:「可是李家是被貶斥在滇地的,李家既然是『迎奉太子』的罪名,她不管是李家的孫女還是外孫女,她也沒臉來京城的!」

「要是李家平反了呢!」

朱妙華是知道李家後來平反的,今年冬天,廣西龍州僮人會因為不堪稅賦而動亂,這場動亂最後是朱欽鎮壓的,究其這場動亂的根本原因,是朝廷日益入不敷出的財政危機,明天秋天,衍聖公入朝,會向皇上感嘆,李泰性抱忠貞,才優經濟,皇上也是吐口而出附和了一句,李泰確有大功,他日麒麟畫形,然後在士林之中,就會有一片的讚譽之聲,說李泰忠誠而剛正,知有國而不知有身。

李泰就是李斐的祖父,當年以『迎奉太子』的罪名賜死,可是那樣的罪名是怎麼定下的?李家和太子一黨,一沒有財物糾葛,二沒有信件往來,三沒有姻親關係,所謂的迎奉也是沒有實證的攀咬而已,如今在戶部財政年年虧空,已經到了寅吃卯糧的情況下,戶部的屬官翻開昔日的帳冊,都很欽佩李泰的政績。

李泰為戶部尚書五年,為首輔四年,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甚至在李泰死後十年,戶部還有李泰掌權時期囤積下的絲帛。

當年皇上見到寧妃身邊的李斐,不發一言,默許了李斐教養思柔公主,等到皇上死後,複查前朝的案卷,李家是頭一個平反的。而今,皇上也只有兩年多的壽數了!

有時候自己知道太多,而別人一點兒也不知道,也是一件特彆氣悶的事情,朱妙華的一席話漲在胸口,吐不出口,只能生生憋著。以後之事朱妙華不能說出口,就現成捏造了幾句危言聳聽之言,道:「剛才父親和我說,皇上近日向他問詢李家的事,父親無言以對,皇上還說,讓父親不用拘謹,似乎對李家有寬宥之意。父親剛才還說,他要是能把李斐接來,希望我以妹妹之心敬她。」

朱妙華小心的觀察蔡氏許氏的神情,果然漸漸微變。

是能不能,而不是想不想,朱欽是一直想要把李斐接回宣國公府的,要是哪一天能了,朱欽也不會徵求蔡氏和許氏的意見就會去滇中接妻女了,所以朱妙華的謊言無懈可擊,朱妙華的話,引起了她們的警覺。

許氏恐慌了向蔡氏求助道:「母親,那丫頭不能接回來,那丫頭回來了,李月不也回來了……」

「行了!」蔡氏佯裝鎮定。

「我不會以妹妹之心敬她!」朱妙華臉色一時血紅,眼神冰得像冰棱一般:「我要我的身世沒有瑕疵,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她要是死了,煙消塵散,我這個嫡長女就當得名正言順一些。現在殺她是最好的時機,我們都知道她要嫁在滇中了,可是她們不知道,皇上已經對李家露出了寬宥之意。現在殺她也是最後的機會,如果皇上的寬宥之心傳到了滇中,李斐還會甘心嫁了當地的千戶嗎?李家還會繼續留在百蠻之地嗎?到時候李斐一定會回到京中,為李家奔波。現在兩邊相安無事多年,我們動手是以有心算無心,只要小心籌謀,操控得宜,這件事情,一定查不到我們頭上!」

現在的朱妙華只是閨閣之中嬌養的姑娘,她對李斐咬牙切齒,手也伸不了幾千裡。可是蔡氏不一樣,從後世觀之,朱妙華知道自己這個祖母手段很不簡單。

「讓我想一想,讓我想一想!」蔡氏喃喃自語,這一回是漸漸鎮定了下來,窗外的白雲不知不覺從東頭挪到西頭,蔡氏的臉上現出了決然的神情



本就不被期望到來的孩子,死了也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