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人都愛馬文才》424 意氣之爭
北魏一亂,朝中突然就多了許多希望能「北伐」的聲音。

當初元法僧獻了徐州,原本局勢已經大好,可二皇子蕭綜流落魏國後士氣低落,徐州原本就屬於魏國,一時間,除了曹仲景所在的彭城外,其他的城池紛紛倒戈,梁帝蕭衍擔心幾萬梁國大軍在徐州會被包圍,便下令讓他們班師回朝,於是徐州得到手還沒有幾個月,就又重新回到了魏國人手裏。

洛陽城是北方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在孝文帝當年的漢化下已經幾乎沒有了胡族的痕跡,然而殺入洛陽的並不是鮮卑人,而是依舊保持著部落習俗的雜胡豪酋,他們一入城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燒殺搶掠,洛陽城中只有小半官員逃出洛陽,更多沒有家兵的只能任人宰割。

魏國的習俗是宗室掌兵權鎮守四方,所以內亂一起,各地的宗室將領就紛紛趕往洛陽,一來是為了平亂,二來如今宣武帝一支已死,只要成功平定了內亂,他們未必沒有登位的可能。

這就造成了原本用來防禦南方大軍的魏國南境,突然一下子就兵力空虛起來,唯一能對抵擋南方北上的,就只剩鎮守壽陽的蕭寶夤的軍隊。

「陛下,臣並不同意此時北上。」

朝會上,以謝舉為首的文臣官員反對著北伐的建議。

「洛陽雖亂,但魏國根基尚在,軍隊並沒有太大損失,一旦諸州元姓將領包圍洛陽,亂局很可能馬上就被平定,現在還不是北伐的時候。如果這時貿然北伐,很可能就會和徐州一樣,最後無功而返。」

「臣認為,正因為現在魏國大軍都在趕往洛陽,才是趁虛而入的時候。」

東宮一派的官員據理力爭,「大軍開拔,糧草先行,只要我們佔據魏國在南方的諸州,他們平亂後便無法通過城池獲得補給,只能選擇逗留在洛陽,這樣一來,就為我們獲得了一步步蠶食北地的時機。」

「臣也建議再等一陣子,每到北方內亂之時,總有魏國人南投,說不得就有和徐州刺史元法僧一般率部南投的,到了那個時候,再北伐也不遲。」

朱異作為和魏國降將打交道最多的官員之一,非常理解魏國人的心理。

「自文帝改製後,留在洛陽的鮮卑人和漢人早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中原正朔,他們情願南投我梁國,也不會願意被他們看不起的山胡、雜胡統治,更何況現在魏國北方也亂著,他們想要保有曾經的名聲和地位,只能選擇南附。」

朱異這話一出,朝中爭執之聲倒是停了一會兒,開始思考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可能性。

這時候,一直在一旁沒有出聲的蕭統突然開了口。

「父皇,如今是北方內亂,並非國中起了動亂,我們想要北伐,也得師出有名。」

他猶豫了一下,在眾多大臣驚訝的表情中,硬著頭皮開口:「一旦要打仗,便會增加賦稅、征役百姓,如果師出無名便是不義之師,國中百姓要承擔如此重的賦稅和征役,兒臣怕若久攻不下,我國倒要被托出事端。」

梁國經過蕭衍這麼多年的治理,百姓雖然很苦,但比起前幾朝來卻安定了許多,至少只要勤奮,還能養家餬口,如同五館這樣的地方甚至還能讓寒門學子免費讀書。

然而幾年前為了征夫修建浮山堰,使得南徐州、南兗州和東揚州的青壯男子被徵調一空,後來一場大水淹死淹沒軍民幾十萬,幾年過去了,這幾地至今沒有恢復生息,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婦孺和幼子,如果再起刀兵,就只能從富庶的南方諸郡徵調了。

可三吳之地豪族林立,一旦向這些地方徵兵,就怕百姓乾脆投往高門尋求庇護,到時候兵沒徵到,反倒壯大了這些豪族的勢力,變成尾大不掉之勢。

除此之外,也有蕭統心地仁善,不願為了爭奪疆土而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的緣故。

蕭衍好不容易才等這來這個機會,人人都看得出他想派兵北上,只是正如謝舉、朱異等大臣所說,時機還未成熟,還可以再等一陣。

可太子蕭統在這個節骨眼上說這樣的話,就等於直接說「為了北方那些不屬於我們的土地犧牲我們的百姓不值得」,這便是在打皇帝的臉了,朝臣們吃驚也是因為如此。

其實殿上不少官員心中也認同太子的想法,尤其梁國和魏國對峙這麼多年,雙方都互不能跨過長江天險,早就已經有了偏安一隅的惰性,對於什麼「北伐大業」沒有多少野心。

但上位者一心想要北上,他們也只能出謀劃策,設法在損失最小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利益。

果不其然,蕭衍被太子「勸說」過之後臉色便難看起來,再點誰發問時,那些被點中的公卿大臣要麼沉默不語,要麼想法敷衍,就是不明確地表明態度。

蕭衍原以為有這樣好的機會,百官即使不會群情激奮的想要立刻北伐,至少也會出聲附和、獻策獻計,卻沒想到太子一句話後,大半官員都顧左右而言他起來,讓他顏面盡失。

怒意之下,蕭衍語氣兇狠地說:

「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太子一心隻想著『名聲』、『義氣』,簡直是可笑!百姓想要理由,給他們一個理由便是!那徐州刺史元法僧還在大梁當個安樂侯呢,既然魏國的宗室都被殺了個七七八八,我們可以扶植起元法僧,打著『借兵』的名義送他回國嘛!」

蕭衍這話一出,原本還在和稀泥的眾臣紛紛反對起來。

「陛下,不可!且不說元法僧這宗室血脈也實在是隔得太遠,就算他是元魏的直系王爺,就憑他獻地投國,魏國也不會有任何人擁戴他,更不會為他開門投城,說不得還要拚死抵抗!」

剛從徐州回來沒多久的曹仲景極力反對。

「何況此人絕無擔當,就算陛下借兵給他,怕他也不敢回國,萬一半路上跑了,才叫難堪!」

「陛下,元法僧貪鄙懦弱,在魏國樹敵極多,並非扶植的好人選啊!」

「陛下三思!」

別說魏國人看不上元法僧,就連梁國也沒幾個人能看得起這位獻了城逃跑的徐州刺史,一頓反對之聲後,蕭衍也不得不噤口不言,不再提起要扶持元法僧回國的事情。

於是一殿君臣不歡而散,蕭統下朝前用能剜人的目光狠狠瞪了太子蕭統一眼,這才拂袖而去。

皇帝離開了,太子蕭統卻仍然立在殿中,面色蒼白,整個人好似魂遊天外。

「太子殿下,您不該在這樣的場合,用這樣的語氣勸諫陛下的。」

謝舉本來該回尚書省去,可見到太子這個樣子實在可憐,忍不住留下來攀談了幾句。

「您和臣等不同,你是陛下的兒子,有些話,可以私下裏勸說陛下,而不是當眾拂陛下的面子。東宮這幾年行事原本就有些強勢,何況陛下想要北伐的原因您又不是不知道,這時候你出聲反對,怎能讓陛下不多想?」

謝舉曾做過一段時間的東宮舍人,也算是看著太子蕭統長大的,不願蕭統與皇帝漸行漸遠,只能嘗試著讓他自己醒悟。

誰料謝舉一說起「北伐的原因」,蕭統原本蒼白的臉色突然又青又紅,也不知是羞愧還是憤怒,竟脫口而出道:

「為了一人而棄天下人的安危於不顧,難道不是不智嗎?今日就算是我在洛陽,我也會勸諫父皇不要北伐,而是趁機休養生息壯大自己,他日何愁沒有北伐之時?!」

激動之下,蕭統的聲音稍大了一些,引起不少還沒離開的官員側目,蕭統說完之後也有些後悔,只能倔強地看著謝舉。

梁國最上層的這些官員門閥其實都知道蕭綜這個「遺腹子」是怎麼回事,私底下也不是沒有嗟嘆過東宮的狠辣和蕭綜的倒霉,甚至因為他自汙身份保護故國的決定而對他十分同情,這些態度在平日裏和太子一系官員交往時,不免就會帶出幾分來。

蕭統從小以「君子」的操守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對百姓愛護對官員寬厚,活了幾十年怕是也沒有像如此這般做過一件「虧心事」。

他以「高德」自居,卻有了「殘害手足」的事實,內心的痛苦和執拗可想而知,如果按佛家的說法,他現在已經「入了魔」了。

謝舉知道勸說無用了,也只能嘆息一聲,對蕭統微微躬了躬身子,先行告退。

散了朝後,蕭衍卻久久無法平靜,腦子裏不停回想著朝上的百官在太子反對後態度大變的情景。

在此之前,朝中大臣們只是建議再等一等,可太子一出聲反對,情況頓時便起了變化,就連他也沒辦法再堅持己見。

他這個做父親的一心是為了救回兒子,可做兒子的卻想著反對父親,蕭衍越想越是憤怒,甚至有些怨恨起這些「朝秦暮楚」的公卿大臣們來。

蕭衍端坐在案後,越想越是憤怒,隻覺得有一腔火焰在胸中燃燒著,非要也燒一燒別人不可。

於是他傳了口諭,將今日反對北伐的幾個官員,以及幾個兒子都召進了宮中,讓他們立刻覲見。

宮中這麼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有心之人,何況剛剛才有了齟齬,皇帝立刻就要發作,朝中內外都十分不安。

反對的這些官員裡,有幾個是東宮派系,有些卻只是從沒有站過隊的普通官員,只不過有感於百姓的疾苦所以才出聲附和,皇帝的口諭一到,這些官員各個都惴惴不安,使出各種手段把消息傳了出去,希望有交好的同僚或上司能夠「搭救」。

官員們尚且膽戰心驚,直接提出反對的太子蕭統更是心慌意亂,等他們如履薄冰的入了宮,各方求見皇帝的摺子也送了進去,只希望在皇帝在發落他們的時候能夠在場勸上一勸。

原本他們以為皇帝肯定不會理會他們求見的請求,誰知也不知這位「陛下」是怎麼想的,只要求見的大臣,他都一應允了,準了他們入宮。

於是等到他們見到皇帝時,殿前已經交頭接耳的擠上了幾十個人,均是穿著官服,匆匆趕來的。

蕭衍走出殿門,目光從殿前這幾十個人身上掃過,最後停留在了太子蕭統的身上。

太子已經是有妻有子的青年,他長相身形都肖似蕭衍,方正的臉龐、寬厚的肩膀,立於人群之前時,頗有沉穩之態。

不知不覺間,那個一直站在他的身後,會用仰慕的目光看著他的兒子,也漸漸開始以這樣「對立」的姿態出現在他面前了。

蕭衍停留在太子身上的目光實在太久了些,久到讓所有人都不安。

他們以為皇帝肯定要找出種種借口責罰兒子,又或者是像幾年前那般命令他禁足在東宮。

然而,蕭衍只是神情十分疲憊地看著太子,沉聲開口:

「朕這幾十年來,一直勤於政務,無論春夏秋冬,都是五更天起,除非生病,從未斷過大朝。這麼多年來,朕勵精圖治,從來不敢懈怠,可歲月不饒人,朕也畢竟不是年輕的時候了……」

眾臣愕然,有些反應快的,還能說幾句「陛下聖明」之類的話。

只是蕭衍語意未斷,便又丟出一句話來,震得在場之人幾乎魂飛魄散。

「如今太子正值壯年、精力充沛,而朕卻已經是年老體衰之人,應付國事也漸漸吃力。朕想了想,既然太子已經能獨當一面,不如讓太子監國吧。」

蕭衍語氣像是玩笑,表情卻肅穆認真。

「而朕,則效法佛祖,舍國出家。」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