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美人猶記》79.第七十九章
齊王府門口這會兒安安靜靜的,外頭一個人沒有,中門緊閉,隻開了一個小角門子,門口連一個人都沒有,倒是韓府的車到了門口,裏頭慌慌張張的跑出來一個看門的,打千兒請安:「原來是老太太、大姑娘。」

看起來雖然是慌張的,倒還沒走大褶子。

馬車駛進二門去,一路上隻覺得有些冷清感覺,卻沒見其他異樣,許夫人才算放了一點心,到了正房,韓又荷親自迎出來,輕聲道:「圓圓也來了。」

說著,眼圈都有點發紅。

韓元蝶伸手去扶她,韓又荷這會兒肚子凸出來,圓圓的,已經有點笨重了,許夫人坐下來才說:「你大哥剛回來說了這件事,我就過來看看,還有別的消息嗎?」

韓又荷有點疲倦的道:「離的遠,現在消息不多,只知道前兒的消息回來,說王爺性命暫時無憂。」

她雖然顯得疲倦,但說話聲音還算平穩,情緒也很平靜,看起來大約不是今天才得的消息,大概已經有一兩日沒有睡好了:「東安郡王已經去江南主持大局了,想必……想必暫時無憂罷……」

許夫人又問了些細節問題,韓又荷也並不知道許多,而且現在這個狀況,除了等,也沒有別的辦法。韓元蝶張望了一下道:「恆兒和蕊兒呢?」

韓又荷道:「都進宮去了,娘娘體諒我這會兒笨重不便,把他們接進宮去了,原是叫我也一起進宮暫住的,我想過兩日看看情形再說罷。」

韓元蝶一怔,不由的想起上一世,宮變的時候,齊王妃和齊王的兩個子嗣都死於宮中,難道……難道也是這樣的緣故?

可是作為□□的軍需案現在沒有查了啊。韓元蝶想,齊王殿下去查軍需案,卻出了這樣的事,自然沒有人再顧得上查那件事了,所有人都在忙著營救齊王殿下,軍需案沒有查出來,安王就沒有謀反逼宮的理由了吧?

韓元蝶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這個時候,東安郡王輕騎緩從,日夜兼程,剛剛抵達江南。

東安郡王入住江南總督府,他的隨侍除了自己的親兵,還有幾位刑部的官員,是東安郡王親自挑選的,江南總督梁越帶頭,麾下巡撫、知府等跟在後面請聖躬安,並給欽差大人行禮,東安郡王氣質冷峻,命起後第一句話便是:「齊王殿下的侍衛首領程安瀾何在?」

江南總督梁越道:「程安瀾身負守衛之責,卻擅離職守,致王爺意外出事,下官已經將他羈押了。」

東安郡王目光閃動,停了一停才道:「致王爺意外?梁大人的意思,此事純因程安瀾的疏忽,才出了這樣的事?而不是海匪猖獗,不僅累累上岸劫掠,為惡百姓,更能精準掌握欽差動向,無聲無息間擄走齊王殿下?」

這話簡直是誅心之論,堂堂正一品江南總督,封疆大吏手心裏也冷汗直冒,梁越曾為多年京官,累至禮部尚書從一品大員,自然與東安郡王也是常見的,知道東安郡王為聖上堂弟,精明強幹,一直為聖上重用,直入中樞,最能體察聖意,此時聖上愛子出事,也是派他為欽差,下江南主持大局,可見聖上信重。

梁越此時面對東安郡王,完全沒有在京城裏時那種感覺,不禁有了一種彷彿面對聖上時那種敬畏,而排在他身後的江蘇巡撫等人,也都低頭。

梁越沉聲道:「海匪之禍,江南各鎮從來都是嚴防死守,只是各鎮只有岸上兵士,且兵力有限,海匪便是潰敗,也能退居海上,休養生息,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難以預料。齊王殿下此事,微臣也在追查各處消息,但程安瀾失職,也是難辭其咎的。」

東安郡王自然聽出這回話裡的多重意思,看來這梁越雖任禮部尚書的時候也算是能吏,下到地方上來之後,時間太短,還是頗有點力不從心的。

江蘇巡撫方鴻與此時躬身道:「齊王殿下出了這樣的事,下官等自然要竭盡全力追查海匪,但也並不能因著海匪猖獗,程安瀾就沒有罪責了。」

江南諸官員紛紛附和。

東安郡王看了方鴻與一眼,他當然知道這位江蘇巡撫是宮裏那位方賢妃的兄弟,也算得方家如今最有出息的一位了,只是齊王殿下到江南到底是做什麼,就算齊王殿下秘密奏陳的時候他不在聖上跟前,也很快知道了些□□,齊王安王之爭如今剛見端倪,齊王急著下江南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他自然也多少有些揣測。

安王的財源有哪些,東安郡王當然不會一清二楚,但是多多少少知道些方向,江南是必定有的。齊王殿下剛剛才把鄧家捏在手裏,又到江南,這樣的堅壁清野,安王殿下不惱就怪了。

那麼江南這邊,這位江蘇巡撫到底是怎麼樣的,大約也有很有得磋商了,而這個時候,他一發聲,倒比江南總督說話的應和聲好多些,而且,連欽差也敢轄製,可見其在江南的經營。

怪道齊王殿下會失陷於江南,而程安瀾會被羈押,那麼,這位實際上被架空的江南總督,心中會怎麼想這件事,實在很有可操作的餘地了。

他的目中閃露了到江南後的第一抹笑意。

東安郡王垂目想了這片刻,江南一眾官員都等著,不由的都暗暗的交換著眼色,不知道這位欽差王爺是個什麼章程。

然後東安郡王斂了目光,看著江南這一眾官員,站起身來緩聲道:「聖上口諭。」

江南眾官員齊齊一怔,由江南總督梁越帶頭,屈身行了大禮:「恭聆聖諭。」

「欽差齊王首領侍衛、懷遠將軍程安瀾奉朕密諭往他處辦差,非私自擅離職守,著其改任欽差東安郡王侍衛副首領,由東安郡王轄製,協助其辦差,欽此!」東安郡王道。

眾人面面相覷,但江南總督梁越心中一震,第一個接旨:「臣,遵旨。」

後面的方鴻與也不得不跟著接旨。

東安郡王道:「梁大人與我一起去請程將軍罷。」

梁越道:「程將軍就在總督衙門暫時關押,原預備押解回京的,王爺請略等等,下官吩咐人請程將軍來拜見王爺就是。」

這樣也好,東安郡王點點掃了一眼眾人道:「齊王殿下的事,待我見了程將軍再行詢問,各位大人請先歇著罷了,要問什麼我自然著人去請。」

眾人躬身應是,隨即散了開去。

蕭文梁一直站在父親身後側,見父親舉重若輕就把方鴻與撇開了,心中還有點不解,在京城的時候,他並沒有發現父親有這樣重的傾向,除了向聖上討了關於程安瀾的這一道口諭之外,並沒有其他。

甚至他一直知道,父親更看好安王。

這會兒梁越正好不在跟前,他倒了一碗茶奉上,輕聲道:「父王這所為,是不是有些偏向齊王殿下了?」

東安郡王道:「我是負有聖命而來,首要的是聖命,不是哪位皇子。要辦好差,就不要怕得罪人。」

他帶兒子出來,其實也是存著要帶著他歷練,教他的心思在裏頭,到底東安郡王府只有這一個兒子,又生來聰慧,雖然毛病還是不少,可東安郡王其實一點兒沒覺得那些毛病值得一說。

他對兒子說:「梁越任江南總督不過一年,根基不穩,剛才的情形你看見了,他說話的時候,眾人觀望為主,方鴻與說話了,別的人是不是不一樣?」

蕭文梁想了想,點點頭。

「不管他是誰的人,我都不能讓這一步,我們不能叫人牽著鼻子走,這是辦差第一要務。」東安郡王道:「必須反客為主,才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辦事,第一步退讓了,後面就是不退也得退了。」

所以東安郡王在觀察了江南諸位官員後,不疾不徐的用一道口諭控制了場面,蕭文梁想了一下當時的場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是需要跟父親學的。

父親有個很重要的原則,不管自己看好哪位皇子,但首先需要盡忠的是皇上,這才是東安郡王立足的根基。

大約一盞茶之後,程安瀾被帶到了總督府議事大廳上,蕭文梁看看他,見他神色平靜,身上頭臉無傷,精神也還不錯,便放了心。

程安瀾行了大禮請聖上安,見過欽差大人,東安郡王便宣了剛才那道口諭,程安瀾聽完了口諭,接旨謝恩,又拜謝東安郡王:「多謝王爺斡旋。」

梁越微微皺皺眉頭,東安郡王卻面色平靜的道:「這是聖上的口諭,並不是我請旨的。」

程安瀾也不辯解,只是道:「是。」

反倒是蕭文梁琢磨開來,這程安瀾是怎麼推論出來這口諭確實是父王去討的呢?他當著梁越的面說出來,又是什麼意思呢?是想暗示什麼呢?

東安郡王道:「齊王殿下出事的時候,程將軍既然不在跟前,想必是不清楚情形的,梁大人這幾日來,可查出了些什麼嗎?還請梁大人把當日之事細細的說一說,才好斟酌。」

可是沒想到,梁越還沒說,程安瀾卻沉吟了一下道:「王爺,下官有下情稟報王爺與梁大人。」

說著看一眼周圍,梁越沒理會,東安郡王卻點頭道:「文梁,你去門口守著。」

這一下,梁越也不得不吩咐人退下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