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八十年代逆襲》第二六二章 八十年代縮影(二合一大章甜心們中秋快樂)
天亮了,這麼冷的天兒,可天安門廣場卻熱鬧極了。

……

「叔,咱們也像他們似的,照照相?」楚亦鋒提議道。

畢鐵剛趕緊點頭應承:「對對,照相!」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指了指劉雅芳:

「狗蛋兒他娘,那啥?你快去喊那個照相的,咱多照幾張,也算留個紀念。管怎地,咱這是第一次來京都。」

畢鐵剛就怕楚亦鋒搶著花錢啊,真是表現的非常積極、大方。

對劉雅芳說的這幾句話,還有點兒暗指「你別摳摳搜搜怕花錢」的意思。

楚亦鋒正了正軍帽,笑著攔住劉雅芳:

「不用。叔、嬸兒,我車裏有相機,你們在這等我會兒,我去取。」

楚亦鋒都走挺遠了,畢家夫妻倆還瞅那高大背影呢。

畢晟抿抿小嘴兒,他現在特崇拜楚亦鋒。

畢晟表情有點兒驕傲、有點兒顯擺,還有點兒納悶地問道:

「爹?你說楚大哥怎那麼有錢呢?有小汽車,還有相機。我能不能有那天?」

劉雅芳聽的心裏嘆了口氣,一時心裏也不知道是個啥滋味兒。

她覺得自己這個沒用的父母,沒見識過也就算了,怎感覺那麼拖兒女后腿呢:

「是啊,人家怎那麼有錢呢?狗蛋兒好好學習考軍校,趕明兒也當軍官,娘就算是能借上兒女光了。」

畢晟竟愛實話實說啊,也不管他親娘現在正心酸呢,揮了揮戴棉手悶子的小手:

「哎呀娘,你還等我長大?費那勁呢。還算是借光?你知不知道你今天就是借我姐光?」

小少年說完,連瞅都沒瞅他娘,還不符年齡地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

「唉!我也是借我姐光。我腳著(覺得)備不住能一直借她光,有徵兆的。」

劉雅芳……

一直聽著那對兒娘倆對話的畢鐵剛,也不知道是看升國旗燃起的希望和激情,還是昨晚真就想的透徹了。

畢鐵剛站在天安門廣場的前面,認真地回望劉雅芳,天天「娘們娘們」的叫著,可這一刻卻認真道:

「雅芳,咱倆過了年也來這掙錢吧。

不會就學唄,得走出這一步。

實在不行給咱閨女守著飯店,給大山那孩子打下手也行啊。

等咱乾順手了,咱自個兒也乾點兒啥。不能老指望孩子們!

雅芳,咱跟人楚家確實比不了,可咱可以跟自個兒比。

將來我要是能自己支起一攤兒掙了錢,我也像鐵林似的,買個便宜點兒的四個軲轆,剩下的還都交給你管,呵呵。

咱到時候拉著兒女也來天安門玩,你瞅瞅?多熱鬧!」

畢鐵剛說完,放眼看向遠處,聽著周圍人群的說話聲,嘴邊兒牽起了笑。

畢鐵剛很少這麼說話,冷不丁說了這些,劉雅芳那心吶……

她比誰都了解自家爺們。

前一陣兒,鐵林回老家又走了時,她還問自家爺們:

「咱不進城啊?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孩子們都不擱家獃著了,咱倆還守這一畝三分地幹啥?」

當時畢鐵剛回她的是:

「你當外面那麼容易呢?要那麼容易都出去了。你別聽風就是雨的!

上外面,一個熟人都不認識,備不住咱說話都聽不懂。那就得成了瞎子、啞巴。

哪像現在守家待地兒的,一出門都是幾十年老熟悉的人了,有話說。」

劉雅芳知道,她嫁了這個男人幾十年了,一塊堆兒過日子還看不明白嗎?

狗蛋兒他爹,不是啥闖實人,心眼兒也不怎活絡,有時候還認死理兒。

你要指望他出門接受個新鮮事物啊,那還不如指望自己。

頭些年,為了供倆孩子讀書,為了買葯錢,那真是被逼無奈了,她家爺們才不得不跟著工頭走出村子。

就那樣,工頭還是自個兒村兒的熟人呢?他幹活挨累不少遭罪,卻從不上前。

所以這一刻,畢鐵剛說的這話,真的非常提氣兒,劉雅芳那心裏敞亮的,比讓她住窗明幾淨的大屋子還痛快。

她這輩子也不圖別的,她知道自個兒怎使勁兒,也不帶是那有能耐的母親。

但她想守著三個兒女的心,是那麼的迫切!

「他爹,你說怎地,咱就怎地。咱家都你說的算。」

……

楚亦鋒脖子上掛著大相機。

他按照方位開始挨個拍照,臉色始終都帶著笑,看起來耐心極了。

天北、人西、歷東、毛南四個建築物,他一一安排畢家三口人站在不同的方位,按照不同的角度,盡量都拍上。

劉雅芳還算自然,只要楚亦鋒喊一句:「嬸兒,笑一笑?拍了啊?一二三……」她準保露笑容。

有時候把畢晟抓在前面摟著拍,有時候牽著畢晟拍,態度積極、效果不錯。

但到了畢鐵剛那就不成了。

楚亦鋒要是抓拍、不喊「一二三」還好點兒,一喊讓笑一笑啥的,他就表情僵硬,笑的跟哭似的。

最後在天安門的正前方,楚亦鋒拜託一位潮流燙髮男:

「你好,同志,能幫我們拍個全家福嗎?對,就按這個鈕,謝謝了。」

楚亦鋒非常自然地站在畢鐵剛和劉雅芳中間,他那雙戴著白手套的手,還搭在前面的畢晟肩膀上。

幾個人一起看向鏡頭。

遠處看熱鬧駐足的人群,隨著提示要準備拍的喊聲望過去,只見畢家的幾個人,外加一個楚亦鋒,全都露出了笑臉。

這一刻,那份親近,跟穿衣打扮似乎已經無關了,他們嘴角的弧度是一樣的,眼中充滿了期待,看起來,那麼像是一家人。

廣場上的小販叫賣著,扛著用笤帚紮成圓筒形狀的糖葫蘆架子,上面插滿了用竹籤串著的冰糖葫蘆。

有大姑娘愛俏,到了照相時寧可挨凍一會兒,也會脫掉棉襖。

凍的通紅的手還不忘捋好頭髮,將兩條及腰的麻花辮兒放在胸前,摸著兩條辮子、側著個點兒身子,微微一樂,看起來靦腆且美好。

大概是放寒假的時節,又趕上年根兒底,廣場上更是跑滿了大大小小的孩子。

小一點兒幾歲的娃,穿的圓滾滾的,感覺走路都直晃悠。

小娃娃們也不需要戴手套,兩隻小手都在棉襖袖子裏,調皮的小孩子就會邊走邊甩,那袖子甩的都快趕上唱戲的水袖了。

而大一點兒的中學生之類的,明顯懂得好賴美醜了。

在全國都掀起流行穿運動服的年代,那真可謂是一年四季都能穿紅色、藍色、綠色,那種衣服袖子和褲腿側邊帶三條白杠的運動服。

夏天,上面半袖,下面運動服褲子。

春秋,線衣線褲、絨衣絨褲外面套運動服。

冬天,棉襖外面,還是紅藍綠各色運動服。

後來,流行到什麼程度呢?快趕上中國特色了,成為了各學校校服。

畢晟羨慕地、眼巴巴看了好幾眼。

你都說畢晟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喜歡楚亦鋒,這楚大哥哪是一般的大哥?

那眼力見兒真不是誰都能行的,想啥給畢晟來啥,跟肚子裏的蛔蟲似的。

楚亦鋒拍了拍小少年的肩膀:

「喜歡那運動服?呵呵,小樣兒,不用羨慕。不是要來京都念書了?等你開學穿新的。」

畢晟仰頭看楚亦鋒。他以為是開學時,楚亦鋒會偷著買了送他一套的意思。

楚亦鋒回笑了下,心話:到時候學校發。誰給你買那個?傻不拉幾的!

一挑眉,像是壞笑般,大步流星的離開,沖賣糖葫蘆的招了招手。

劉雅芳拽了拽畢鐵剛的衣袖,眼睛裏冒著亮光的瞧熱鬧,納悶問道:

「你說也真是怪了哈?咱跟著小楚這孩子出來,就沒人敢過來問咱是不是住店照相買不買車票的,他們是怎看出來的呢?還能認出誰是外地人不外地人?」

畢鐵剛點點頭,也挺唏噓的瞧著:

「那備不住練出眼力了。你瞅瞅,這剛亮天兒多大一會兒,人烏央烏央的(很多),天天瞅這老些人,看多了也就練就一雙慧眼了。」

怎麼分辨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呢?

楚亦鋒給畢晟買了根兒糖葫蘆正好回來聽了個尾巴,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解析:

「叔、嬸兒,你看那無論長發短髮都燙頭的婦女,還都跟要爆炸了似的髮型,那一準兒是本地的。

這一年半載的吧,京都流行燙頭,就是明星,我瞧著都認不出哪個是哪個,那都一個模樣。

還有,你看那不管穿呢子大衣還是穿棉襖的男同志,對,你看那個,就那個現脫大衣穿中山裝的。

就那個形象,穿著多體面沒用,只要胸口別支鋼筆,那一準兒是外地人。

所以這些招攬生意的都看出來了。

現在人還不算多,等中午大太陽一出來,提著鳥籠子的,拎著水桶夾著大號毛筆來寫字的,那都來了。

這個城市很包容,它是首都,要面對四面八方的來客。

其實哪的人也並不重要,咱不都是中國人?」

劉雅芳笑的點點頭,瞟了眼吃糖葫蘆的畢晟,小聲嘀咕道:

「你不酸牙啊你?竟讓你大哥花錢。個敗家孩子。」

劉雅芳早就知道畢晟身上的棉襖、帽子,那都是楚亦鋒給買的了。

你說那身行頭還是她給吐的,人還在外頭,又不能罵孩子,只能拿糖葫蘆磨嘰兩句。

四口人溜溜達達往停車的方向走。

馬路邊兒停著好幾台能拉開車窗的老舊汽車。

有人穿著破舊棉襖,脖子上掛著黑皮兜子,喊道:

「頤和園了,去頤和園了?還差兩位?還有沒有人要去了?」

又有人對著那喊頤和園的人,就跟抬杠比嗓門似的,也扯著脖子喊道:

「去八達嶺的?我這還差一位,有沒有要去的?要起車了啊?」

聽到這兩嗓子,楚亦鋒看起來是說給畢晟聽,實際上是解釋給畢家夫妻倆,摸著畢晟的腦瓜頂說道:

「頤和園的昆明湖都結冰了,這時候不適合去那,也沒個花草的。夏天再去。

至於長城,那上面都是冰溜子,估計你還沒等爬多遠,你那波愣蓋兒就得卡禿嚕皮嘍!」

說完,楚亦鋒自個兒先樂了,回眸看向畢父:

「叔,東北話是這麼說的吧?波愣蓋兒?」

畢鐵剛笑道:「嗯那。是這麼說的。波棱蓋兒就是膝蓋,卡就是摔,禿嚕皮就是破皮兒了。你還別說,你這孩子說的還怪地道的。」

……

車都快開進熱鬧的早攤兒街了,劉雅芳還扒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中間的空隙那,磨嘰著:

「花那錢乾哈?嬸兒回去給你做飯唄?家都現成的,你正好嘗嘗嬸兒的手藝?」

甭說一直陪笑臉的楚亦鋒了,就是畢鐵剛都嫌煩了。

心話,怕孩子花錢,一會兒你就花唄。吃個早飯能花幾個?磨磨唧唧的。

不得不當著楚亦鋒的面前打擊自家媳婦道:

「我看你這是不暈車了。」

畢鐵剛一句話,給劉雅芳乾沒音兒了。

你還別說,劉雅芳心裏還真合計了呢,她也納悶:

就是說啊?今兒個怎沒暈車呢?看來暈不暈車也分心情好不好唄。

快要塌了的小屋子,一進屋就能聞到濃濃的油煙味兒。

小小的早餐攤兒,那真是能盡量擺桌子長凳就多擺幾個。

要想在屋裏走動,看起來也挺費勁。

肩膀擠肩膀的,就像是要錯不開身的環境。

就是在這樣嘈雜的環境中,剛才還開著轎車、穿著齊整的楚亦鋒,現在也扯著嗓門喊道:

「嘿,夥計?這呢!四個人,先給我來八根油條!」喊到這,停頓了一下,問畢家的幾口人:

「叔、嬸兒,你們吃豆腐腦還是喝粥?」

劉雅芳趕緊搶話道:「啥都行。啥便宜來啥。」

楚亦鋒又問畢晟兒:「狗蛋兒呢?吃不吃油炸餅?」

畢晟轉動了下腦瓜,瞧了眼熱鬧,隨口回道:「你吃啥我吃啥。」

油條吃光了,豆腐腦也全都喝完了,尤其畢家父子,那真是湯底兒都不剩,劉雅芳還知道留一口。

楚亦鋒看了看面前的空盤空碗,一副像是隨便說說的樣子,平靜地隨口來了句:

「叔,嬸兒,當初月月乾的就是這個,就在這條街上。」

畢父抬眼看向這個攤子三十多歲的漢子,正端著油條,從他面前走過。

劉雅芳這個當母親的,剛才還吃的飽飽的,瞬間有種如鯁在喉,她覺得她現在後反勁兒、有點兒暈車了。

楚亦鋒笑著颳了刮畢晟的鼻子:「狗蛋兒,想不想看你姐當初住什麼樣的屋子?」

在醫院時,楚亦鋒發現畢母對畢月態度並不太好,那一刻,說真的,他挺為他的月亮叫委屈的。

他想,他該讓叔叔和嬸子,多了解了解他們的女兒。

即便那女孩兒,也許在父母眼中,性格並不討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