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衝天鬥神》第三百三九節 貨物
馮原對此很是有些腹誹。

出關就出關吧,偏偏要搞出那麼大的陣仗。好吧!就算你是太乙宮的副宮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用不著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倒不是馮原藐視上位者,而是覺得,太乙宮現在的修鍊風氣已經不像從前剛剛開始建立宗派時候那麼淳樸。馮原看過門派內部的典籍,知道上古時候祖師建立太乙宮的時候,修士之間的關係很是融洽,根本不像現在這樣喜歡在私底下比拚各人師傅的能力。因為規矩太多,太乙宮門人弟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也變得開始對上位者阿諛奉承。當然,拍馬屁這種行為在任何地方都能見到,修鍊世界也不能免俗。可是,太乙宮內部拍馬溜須之事實在太多,很多身據高位的人,其實根本沒有統禦所在部門的能力。按照馮原的看法,各殿殿主是撐起整個太乙宮的中堅,能夠成為殿主的人,除了德行兼備,還要具有極其深厚的修為實力。可是現在,好幾位殿主都是靠著嘴皮子吹牛奉承的功夫得到現在的位子。若是論起真正的修為,恐怕根本不如其他職位低微的門人。

對於這些事情,馮原也對宮主提起過。然而,太乙宮內光是負責總管之人,就多達二十幾個。說起來,這種事情也是太乙宮仿照俗世的一種體現。總管其實不是什麼都管,而是各人負責一塊。比如馮原就只是負責日常食品採購項目。其餘的總管,有的負責宮內衛生,有的負責煉丹事宜,還有的負責後山葯園管理等等。

叔孫無機出關是一件大事。很多高級修士早早就等候在大殿外面。馮原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心裡不禁苦笑著連連搖頭。原本以為,叔孫無機出關以後,宮內的糜爛風氣會比現在稍好一些。可是現在看來,最擅長拍馬溜須那些人已經早早過來。尤其是靠近前面的位置,自己根本擠不進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到了開啟大殿的時候。聲勢弄的很是驚天動地,氣勢也是隆重得驚人。等到一切準備工作全部做完,徐徐開啟的殿門深處,終於露出了一個乾瘦的身影。

長達百年閉關,的確是有用的。叔孫無機的修為足足提升了兩層。現在,他已經是分神第七層的修士。

這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情。這意味著,只需要再往上攀登三個等級,叔孫無機就能邁入分神大圓滿境界,從而成為真正的大乘修士。

大乘啊……那可是所有修鍊世界修士們的共同願望。只要能夠成功晉陞大乘,也就有了飛升上界的機會。

人如潮水,無數恭賀與讚美的話語如雨點般脫口而出。放眼望去,在場都是神情諂媚,對於上位者恨不得跪下去用自己舌頭舔屁股的誠懇。僅僅只是一個略微靠前的位置,就讓很多太乙宮修士怒目相向,恨不得掄起拳頭用自己的實力說話。什麼叔孫爺爺,叔孫仙長,叔孫祖宗之類令人聽了頭皮發麻的話語,差點兒沒把馮原剛剛吃下去的早餐嘔得當場吐出來。

看得出來,叔孫無機興緻很高。他臉上帶著上位者特有的親切微笑,彷彿將軍閱兵那般從無數太乙宮修士面前緩緩走過。然後,進了大殿旁邊的另外一道小門,很快消失了身影。

大殿守門人破鑼般的嗓子開始帶著傲慢與不屑喊話:「叔孫副宮主有法旨,明日還要繼續閉關,今日的接見到此結束,各位同門還是早些回去吧!」

其實,大清早的守候在殿外,就只是為了見上叔孫無機一面。畢竟,那是一位分神修士。說不定以後就可以憑著這一面之緣,為自己博得一個出頭的機會。

大殿守門人也不喜歡這種混亂的局面。不過,看在太乙宮門人都送來禮物的份上,守門人也願意在這種混亂的環境下多待幾分鐘。說起來,能夠成為叔孫無機的大殿守門人,還是很多年前勾心鬥角拚掉了很多同門競爭者的結果。想想也是,就像另外一個世界,市長省長身邊的司機都很吃香。儘管這些司機除了開車什麼也不會,也根本不懂得國計民生,甚至很多人連初中文憑都沒有,卻仍然可以憑著老子給某某官員開車的身份,在XX檔校裡混個所謂的本科文憑,然後跟著官員老大頤指氣使,在地方上搖身一變成為眾人追捧的歷練官員。

馮原在內心裡嘆了口氣,轉身離開。

他原本以為叔孫無機會與另外幾位副宮主不太一樣,能夠有機會聽聽自己說話。可是現在看來,叔孫無機也是那種滿腦子修鍊,絲毫沒有宗派大局觀的修士。說起來,宗派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版本的國家。想要強大並且得到發展,就必須有上位者傾盡全力的支持。現在,太乙宮的名聲擺在那裡,可是從宮主到所有殿主,都只是關注著自己個人修為實力的增長。他們對於外面發生的事情毫不關心,也根本沒有開宗祖師那般聰明睿智,遠見卓識。

最近一段時間,發生了不少事情。

有些宗派報稱自家修士被殺,卻不知道兇手是誰。

市面上流通的鍛造類法器數量比往年少了許多。

還有,一些宗派收取的門人弟子數量也比過去多了不少。當然,那都是一些外門弟子。

馮原總覺得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空虛感。很多事情讓他覺得很不踏實。可究竟是哪裡不對勁,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楚國和北面戎狄之間的戰爭,修鍊世界當然有所耳聞。馮原在第一時間把消息上報了宮主,得到的答覆卻是輕飄飄的毫無意義。宮主回復:俗世之間的戰亂,與我等修鍊之人無關,管它作甚?天下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楚國霸業,還是戎狄入主中原,都與我等無關。

是啊!與我等無關……這種回復不能說是完全錯誤,只是馮原心裡覺得空落落的,彷彿集中精神發現了某個秘密,卻被別人譏諷嘲笑著說根本無用功。

馮原畢竟是個中原修士。他覺得,太乙宮應該加入到這種俗世戰爭。畢竟,斬殺草原上的異族薩滿,是一種複合天地規則的功勞。個人實力再強大,若是沒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輔助,在晉陞的時候必定會遭到天劫雷火。到時候,再強大的修為,也沒有半點用處。

原本以為叔孫無機會與其他人不同,會贊同自己的說法。可是現在看來,叔孫無機還是叔孫無機,太乙宮裡就沒人有著遠見卓識。馮原走在路上,很是無奈地搖搖頭。

自己管那麼多做什麼?

說起來,自己也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金丹修士。我不是副宮主,也不是太乙宮裡跺跺腳就能震三震的大人物,這些事情做的多了,錯誤也就更多。與其勞心勞力卻得不到半點好處,不如放寬了心思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嗯!也對,那外面採購而來的清靈玉液在庫房裡還有一些。就讓廚房裡炒上幾個精美小菜,在來點兒酒,自己一個人好好喝上幾杯,也要比呆在大殿外面傻乎乎等著叔孫無機出關好得多。

……

齊國。

從安州蔡縣港口出發,一路北上,繞過海岬邊緣,就到了齊國境內。

楊柏是楊府家將裡頗為特殊的一個。楊柏很胖,絲毫沒有繼承他爹孔武有力的粗獷外表,可能是因為小時候他娘過於嬌慣,家境也要比其他老兵好一些的緣故,楊柏生的白白胖胖,身上的衣服總是乾乾淨淨,看上去根本沒有半點武人應有的氣息,反倒更像是一個讀書人。

孟奇的確是商人裡的翹楚。可孟奇只是一個人,很多事情無暇分身。楊天鴻要供養大軍,就需要數量龐大的錢財基礎。天下間的生意不可能只是孟奇一個人去操持,楊天鴻只能是從楊府家將當中挑選出部分人手,進入孟家商行。

爭奪天下,需要的不僅僅只是軍隊,還需要其它方方面面的優秀人才。

五艘大船揚帆從蔡縣離港,臨行前,船上就掛起了孟家商號的與安州玄火軍的旗幟。北上過程中在沿途港口補給,對人只是說這次出海是給齊國那邊運貨,旁人倒也不知道其中究竟。這麼做純粹出於小心謹慎。畢竟,如今在外海之上,許多國家的官軍水師都是在兼做著海盜的勾當,沒根底的船隻很容易有去無歸。但只要掛上安州玄火軍的名頭之後,大家可就謹慎了許多。

想到這裡,楊柏身上就會顯露出幾分自豪。自家公爺的確是英明神武,很多人都說公爺是天上戰神下凡。連連在安州斬殺數十萬越人蠻夷,還有誰會不怕的?

出海第一天還好,風平浪靜,楊柏是第一次上船,手下很多隨從都是興緻勃勃的上船看風景,這實在是新鮮新奇,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孟家商行這邊安排的水手們也是竭力的奉迎,比如說釣魚下網,很是弄了些海鮮上來,直接做著吃了,甚至船上還有清靈玉液,而且還帶著不少。齊國所在的位置遠比楚國更加偏北,天氣寒冷,對於烈酒的需求一向很大。楊柏做主,在船上開了兩壇,大家都喝得很高興。

到了下午的時候,海面上的風漸漸大了,船隻搖晃的幅度跟著變大,對船工水手們這是家常便飯,可對於楊柏他們這些才上海船的人可就受不了了,沒過多久,就有人趴著船舷哇哇大吐,楊柏雖然是得到楊天鴻賜予丹藥擁有修為的家將,卻也是如此,差一點兒沒把黃疸水給嘔了出來。

船上的水手們顯然預料到了這個情況,忍著笑安頓大夥,甚至還專門做出了熱湯水,喝下去多少好受點。

楊柏吐得昏天黑地,把肚子裡的東西吐了個乾淨之後,總算略微緩過勁來

接下來幾天,大家也漸漸適應了海上的風浪。

楊柏他們上船之前,以為航海就是操控海船漂洋過海,可上船之後才知道不是,海船要儘可能的沿著島嶼和海岸線航行,這樣才有標誌校正航向。因為船隻始終和海岸線保持一定距離,最起碼要在視野之中。

說起來,這也是自家公爺的要求。楊天鴻下令楊柏等人細細繪出齊國和楚國之間的海岸地圖。儘管楊柏不明白公爺的真正意圖,可是想來,應該與楊通手上那支正在組建,整日裡玩命訓練的安州水軍有著關聯。

船隊此行的目的地,是海州。

那是齊國屬地,也是一個離開大陸的島嶼。表面上規劃為一個州,核心其實就是一個面積很大的島。當然,海州領域範圍內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島。只不過,除了被稱為府城的大島之外,其餘小島上很少有人居住。

在齊國,海州是一個頗為尷尬的存在。

據說,最初在齊國疆域地圖上,並沒有海州這個地方。那還是在齊桓帝稱霸中原之後,才在海外設置的最新行政區。當時,齊國和趙國大戰,齊國在堯山之下大勝,趙國兵敗割讓了十五座城池,從此退出中原。齊桓帝達到了人生事業的頂峰。志得意滿之際,也就對於獲勝之後的數萬名趙軍俘虜起了別樣心思。齊桓帝最初的打算,是想要把這些趙軍俘虜全部坑殺,只是當時的大夫晏嬰勸阻,才在海外劃出海州這塊地方,將所有趙軍俘虜全部驅趕過去。按照晏嬰的說法:若是這些趙人能夠在海島上生存下來,那麼幾年以後,此地就能成為齊國疆域,也可以繼續朝著那裡移民。若是這些趙人在島上自生自滅,那麼也就用不著浪費齊國的糧食。

不得不說,晏嬰這一招的確是好棋。畢竟,趙人不是齊人。就算是全部死絕,也不幹齊國之事。若是情況朝著最好的一面發展,齊國也就能夠憑空得到一塊新的領土。

幾千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最初那批趙人俘虜在島上究竟過得是什麼生活。只不過,六百多年前,齊皇下令開始在海州設置建制,真正把海州劃入齊國範圍。那個時候,海州已經有了十六萬百姓。說起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當年的趙軍俘虜後裔,也有極少數想要避開齊國重稅,不遠萬裡渡海來到這邊的齊國貧民。

海州很窮,那裡沒有貿易航線。這也是因為戎狄作亂的緣故。海州距離大陸遙遠,齊人也沒有在海上貿易的習慣。十六萬百姓這個數字,差不多保持了好幾千年。畢竟,海州範圍內真正得到開發的地方,也就是府城所在的核心大島。那裡耕地有限,能夠養活的人口就是那麼多。什麼提倡生育之類的說法,在海州根本無法實施。在那裡,家家戶戶都是為了吃飯發愁。成年人尚且無法吃飽,更不要說是顧及孩子。

齊國官府也曾經組織過商隊,想要在海州與大陸之間開闢一條商路,往那邊運送米糧。然而,海州的位置已經遠遠超過了齊國北部邊境的所在地。兩者之間的直線就長達數百公裡。海州島沒有任何出產,就連獸皮也是數量稀少。沒有特產品,商人們也就無利可圖。雖說「愛國」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卻沒有幾個人願意為了遠在海島之上的方外之名遊走奔波。幾年時間下來,齊國官府竟然連一次海上貿易都沒能組織起來。大陸這邊為海州提供糧食的計劃,更是無法實施下去。

「說起來,海州也是很慘的地方。」

一個孟家商行的老水手栓著帆繩,對站在旁邊的楊柏很是感慨地說:「那邊的娃娃能否生下來,都是要看府城官員的安排。幾年前,我曾經去過一次海州,那邊的娃娃兩歲的時候起,就要在冰冷的海水裡浸泡游泳。能夠撐過小半個時辰的,才可以從府城官員那裡得到糧食配額。若是在海水裡凍死淹死,那就意味著體質瘦弱,即便活下來,以後也是多病多災。」

楊柏聽了沉默不語。早在來的時候,他就聽說過海州那邊的情況。現在的海州鎮守將軍名叫陸松,也是齊國最早派往海州任職的官員後裔。縱觀天下各國,唯有海州這邊的情況最是淒慘。因為糧食不足,海州一直實施人口限制政策。讓兩歲孩子在海裡浸泡,分出優劣的法子,還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實施。更早些時候,海州乾脆就把剛剛生出來的嬰兒用冷水洗浴,或者扔在野外足足一天時間。能夠活下來的,自然也就有了在海州生存下去的資格。

海州地處偏遠,每年大多是時間都是被寒冷籠罩。因此,周邊水域也是刺骨的冰寒。不要說兩歲孩童,就算是成年人在水中浸泡的時間長了,也是根本受不了。

在齊國官府的相關典籍上,海州的人口數量永遠都是十六萬。這一點,從未有過變化。畢竟,那塊土地能夠養活的人口,只能是這麼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